专利名称:一种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少数民族乐器,具体地指一种可方便更换簧片及可拆式葫芦丝。
背景技术:
目前,葫芦丝的制作仍局限于一些传统工艺,如葫芦取材于天然葫芦,用细竹做吹嘴,用竹子做音管和高、低附管,在音管上安簧片,将簧片部分插入葫芦中,用粘胶粘牢,一旦簧片损坏,整个葫芦丝也就不能再用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改进的葫芦丝,如在取材上,采用了合成材料、木材、瓷器等;在结构上也有将葫芦和音管分离的,可用插座的方式将两者连接起来,但是如果簧片损坏,整根音管也要换掉,且音管和葫芦的整体牢固性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即可方便更换簧片,又便于调整音质且整体牢固性好的一种葫芦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葫芦丝,主要包括有吹嘴、葫芦、主发音管、高低音附发音管、簧片,在葫芦底部的音管口上装有衔接管,衔接管伸入葫芦内部一端的管口上连接有簧片管,衔接管另一端连接发音管。
在葫芦底部的主发音管管口上装有衔接管,带有簧片的高低音附发音管连接在葫芦底部的高低音附发音管管口上。
衔接管与葫芦以及发音管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
簧片管上安附有簧片,簧片管与衔接管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
在衔接管与发音管连接部位装有软质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衔接管可将簧片管、发音管和葫芦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如簧片损坏,只须拧下衔接器,将插入在衔接管一端的附有簧片的簧片管取出,换上新的簧片管即可吹奏。所设计的衔接管在另一端的管口可使发音管插入或螺纹拧入,在衔接管与发音管连接部位装有软质垫圈,软质垫圈有厚度不同的各种规格,可用来控制发音管插入的深浅,从而调整、改变葫芦丝的音高。所设计的衔接管和葫芦底部的管口可以是紧密插接的也可以是通过螺纹即丝口相连的,牢固耐用且不漏气。
图1为本实用新型葫芦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衔接器4的一种结构及软质垫圈13的示意图;图3为簧片管9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葫芦丝的主发音管5、插入衔接管4,衔接管4与葫芦2底部的主发音管口3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紧密插接的方式。簧片管9插接在衔接管4伸入葫芦内部的一端上。本实施例中,直接在高低音附发音管6、7上安附了簧片8并且高低附发音管6、7紧密插接在葫芦2底部的附发音管口中,没有采用衔接管4,在实际使用中以上三个发音管均可采用衔接管4来连接。
图2所示的衔接管4是台阶式的空心轴,中部外圈是挡口10用来控制衔接管4伸入葫芦2内部的深度并贴紧葫芦2的底部。衔接管4的管内中部也有一内挡口用来止挡主发音管5和簧片管9的插入深度。衔接管4两端外部可以都做成外螺纹,也可以像图1和图2中所示的将伸入葫芦2内部的一端外园表面做一段外螺纹,与之相应葫芦2底部的主发音管口3则做有内螺纹,可进行旋合,将其内园表面做成光滑的直管用来插接簧片管9。而衔接管4上与主发音管5连接的一端做成双层套管,外层管11的内孔与主发音管5的外径相适应,内层管12的外径与主发音管5的内径相适应,形成套入式的紧密插接的配合。其实衔接管4上与主发音管5连接一端也可只要外层管11,或只要内层管12,只要主发音管5外径或内孔与衔接管4这一端管的内孔或外径相适应,能形成紧密插接的配合就行。在插入时,可根据音调的需要人为控制主发音管5的插入深度,当然最好是在衔接管4与主发音管5的连接部位,即衔接管4这一端双层套管之间的空间内装入相应厚度的软质垫圈13,再插入主发音管5。软质垫圈13为外径、内径均与主发音管5相近的环形垫片,按其厚度不同做成各种规格,以适应不同音调的需要,软质垫圈11可用皮革或橡胶等软质弹性材料制作。在衔接管4与主发音管5的连接制作上,还可以在衔接管4与主发音管5对应连接的各自管体上制做相应的内、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当衔接管4用于与其它两个附发音管的连接时,也是如此。
图3所示,簧片8安附在簧片管9上,簧片8在簧片管9上的安附方法与以前簧片8安附在主发音管5上的方法一样。簧片管9与衔接管5的连接如在图1、图2及图3中所显示的是簧片管9的外管插入衔接管5上相应的管孔中,当然这种插接方式也可以反过来,还可以在此连接部位制做相应的内、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
图1所示的葫芦丝在使用时,只须将簧片管9插入衔接器4有丝口的一端,然后通过葫芦2底部的主发音管口3旋入到葫芦2内,最后将主发音管5插入衔接管4另一端的管口内,口含吹嘴1即可吹奏。如簧片8损坏,只须拧下衔接管4,将插入在衔接管4一端的簧片管9取出,换上新簧片管即可。如需要调整葫芦丝的音调,则只需人为拉出或插入与衔接管4插接的主发音管5,或者在将主发音管5插入衔接管4的时候向其衔接管4管口内加入相应厚度的软质垫圈13。
权利要求1.一种葫芦丝,主要包括有吹嘴、葫芦、主发音管、高低音附发音管、簧片,其特征在于在葫芦(2)底部的发音管口上装有衔接管(4),衔接管(4)伸入葫芦(2)内部一端的管口上连接有簧片管(9),衔接管(4)另一端连接发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在于在葫芦(2)底部的主发音管管口(3)上装有衔接管(2),带有簧片(8)的高低音附发音管(6)、(7)连接在葫芦(2)底部的高低音附发音管管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在于衔接管(4)与葫芦(2)以及发音管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在于簧片管(9)上安附有簧片(8),簧片管(9)与衔接管(4)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丝,其特征在于在衔接管(4)与发音管连接部位装有软质垫圈(13)。
专利摘要一种葫芦丝,包括有吹嘴1、葫芦2、主发音管5、高低音附发音管6、7、簧片8,在葫芦2底部的发音管管口上装有衔接管4,衔接管4伸入葫芦2内部一端的管口上连接有簧片管9,衔接管4另一端连接发音管。衔接管4与葫芦2和发音管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所述簧片8附在簧片管9上,簧片管9与衔接管4的连接为紧密插接或螺纹连接,如簧片8损坏,只须拔下或拧下衔接管4,将簧片管9取出,换上新簧片管即可吹奏。在衔接管4与音管连接的一端可装有不同厚度的软质垫圈13,由此来调整音管插入或拧入的深浅,从而改变葫芦丝的音高。使用时调音方便,维修及更换簧片方便,牢固耐用且不漏气。
文档编号G10D7/00GK2770033SQ200520095390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陈劲良 申请人:陈劲良
一种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自动调光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光眼镜。技术背景现有的眼镜镜片的透明度和颜色深浅是固定的,它不能随着外界光线强 弱的变化而改变自身颜色的深浅,外界的光线强的时候,通过镜片进入人眼 睛的光线会随之增强,外界的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与本发明一致的装置和设备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一种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背景技术: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JP-A-2007-101636 (此后称为专利文献1)描述了 第一相关类型的图
专利名称:行进鼓背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鼓背架,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将鼓乐器稳固设置在背架上防止其发生偏转的鼓背架。背景技术:行进乐器演奏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形式,特别适用于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进行演奏,具有较强的震撼力。行进乐
专利名称:为生物芯片阅读仪进行非均匀性矫正而设计的点光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为生物芯片阅读仪进行非均匀性矫正而设计的点光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光源,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CXD (或CMOS)与镜头组成的面阵摄像系统拍摄微弱
专利名称:一种led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光源模组。背景技术: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照明环境要求等方面的提高,新一代照明科技用途越来越广泛,传统照明方式渐渐被取代。其中LED灯具作为近
专利名称:Mpeg音频解码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MPEG音频方面的发明,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对具有44.1kHz采样频率的输入流进行解码的MPEG音频的解码方法的发明。背景技术: 现在,通过网络等公有媒体,MPEG Layer-2等用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