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成l象盒(imaging cartridge)的图4象形成装置,已 知有将构成部件中具有相同寿命的部件集中形成为处理盒(process cartridge)化的构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l、 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7922号^>才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40898号^S^艮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构成中,未对成像盒的小型化的问题进行考虑。 因此,对于搭载多个成像盒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言,存在装置整体偏大的 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尽管是简单构成,但也可实现 小型化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装置,本发明是一种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 体进行拆装的成像盒,该成〗象盒具备
像载体;
显影装置,其对上述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
像;
清洁装置,其在上述调色剂像的转印后,回收残留于上述像载体上
的调色剂;
新调色剂盒,其容纳向上述显影装置供给的调色剂; 废调色剂盒,其容纳由上述清洁装置回收的调色剂,
排列设置上述像载体、上述显影装置以及上述清洁装置、和上述新 调色剂盒以及上述废调色剂盒,
将上述清洁装置和上述废调色剂盒邻接配置,
将上述清洁装置的第一连接部和上述废调色剂盒的第二连接部,以 沿与邻接方向垂直的方向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并通过连通部来连通,
将上述第一连接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邻接方 向倾斜地形成,
在通过使上述对置面倾斜而形成的扩张区域中,分别容纳有对废调 色剂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
根据该构成,无需增大各连接部在重叠方向上的占有空间,也能够确 保可容纳输送机构的空间。
优选为,上述输送机构,由在轴部的周围形成螺旋状的螺杆,且将废 调色剂从上述轴部的一端侧输送到另 一端侧的输送螺杆构成,
上述连通部形成在由上述输送螺杆输送的废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下 游侧。
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连通部中的开口面积,可以简单且廉价地确保 连通部处所需的密封性。
优选为,形成包括上述l象载体以及上述清洁装置的鼓单元,
形成包括上述新调色剂盒、上述废调色剂盒以及上述显影装置的处理 单元,
上述鼓单元和上述处理单元邻接配置并且可进行拆装。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寿命相近的部件集中于一个单元。而且由于使新 调色剂盒和废调色剂盒形成一体化,故便于操作。
优选为,形成包括上述像载体、上述显影装置以及上述清洁装置的处 理单元,
形成包括上述新调色剂盒以及上述废调色剂盒的调色剂盒单元,
上述鼓单元和上述处理单元邻接配置并且能够进行拆装。
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仅将容纳调色剂的部件作为其它单元来拆装, 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调色剂更换。
优选为,上述新调色剂盒和上述显影装置邻接,而且与上述清洁装置 和上述废调色剂盒重叠地配置,
将上述新调色剂盒的第三连接部和上述显影装置的第四连接部进 行定位,且使它们在垂直于邻接方向的方向上重叠,
将上述第三连接部和上述第四连接部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连 接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对置面平行地形成,
在通过使上述对置面倾斜而形成的内部的扩张区域中,分别容纳有 对废调色剂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
根据该构成,不仅是废调色剂盒和清洁装置的连接部,对于新调色 剂盒和显影装置的连接部,也能够抑制重叠方向上的占有空间。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装置,还构成了具备上述任 意一种成像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备盒体放置部,该盒体放置部具有
可供上述成像盒拆装Jbf目对于地面倾斜的载置面,
上述成像盒的连通部形成为,在被安装于上述盒体放置部的状态下, 朝向铅垂方向。
根据该构成,可以通过连结部容易移动调色剂。即,利用沿铅垂方 向形成的连结部,调色剂因自重几乎不会收到摩擦阻力,而能够顺滑地 移动。因此不会产生堵塞等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清洁装置的第一连接部和废调色剂盒的第二连 接部,以倾斜的对置面彼此间通过连通部来连接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 确保可容纳输送机构的扩张区域,并抑制向重叠方向的占有空间的增大 化。也就是可以实现成像盒的小型化。
图l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的图像形成装 置的简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敞开门体后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成像盒的简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成像盒装配于装置主体的盒体放置部的状态的 简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组装图3的成像盒时的连接部及其附近部分的筒略剖视图。
图6是将图3的成像盒和未形成该构成的成像盒进行对比的简略剖 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的筒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图7的成像盒装配于装置主体的盒体放置部上的状态 的简略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的简略剖视图。
符号说明如下
1…装置主体;la…门体;2…转印带;3…盒体放置部;4…成像盒; 5…激光曝光装置;6…电源装置;7…控制装置;8…定影装置;9…排 纸辊;10…排纸盘;11…排纸装置;12…供纸盒;13…供纸辊;14…供 纸装置;15…感光鼓(像载体);16…带电装置;17…显影装置;18… 清洁装置;19…新调色剂盒;20…废调色剂盒;21…转印装置;22…正 时辊;23…鼓单元;24…处理单元;25…带电辊;26…壳体;27…第一 输送部件;28…第二输送部件;29…回收口; 30…清洁刮片;31…第一 连接部;31a…对置面;32…第一扩张区域;33…交接口; 34…连通部; 35…供给辊;36…显影辊;37…第二连接部;37a…对置面;38…第三 输送部件;39…第二扩张区域;40…接收口; 41…第三连接部;42…第 四连接部;43…第四输送部件;44…第五输送部件;44…第六输送部件; 50…处理单元;51…调色剂瓶;52…连结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4的图像形成 装置(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l内,配置有跨越设置于多个辊子间的 转印带2。另外,在装置主体l内,在比转印带2更靠装置主体1的背 面侧(图1中为左侧)形成的盒体放置部3 (参见图4)上,沿纵方向 可拆装地配置有黄色、深红色、青绿色以及黑色的四个成像盒4Y、 4C、 4M、 4K。盒体放置部3,相对于地面(水平面),具备相对成〗象盒4的 安装方向朝向斜下方倾斜的载置面3a。而且,在装置主体l内,在成像 盒4Y 4K的更靠背面侧,容纳有激光曝光装置5、向装置整体提供电 源的电源装置6、以及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7。在装置主 体1的上部侧,配置有定影装置8、和具备排纸辊9以及排纸盘10的排 纸装置ll。另外,在装置主体l内的下部侧,配置有具备供纸盒12以 及供纸辊13的供纸装置14。供纸盒12可从装置主体11的前面侧(图 l中为右侧)拆装。在装置主体l的前面侧,设置有通过以未图示的支 轴作为中心进行转动来开闭的门体la,并且将转印带2配置于该门体 la。如图2所示,如果敞开门体la,则转印带2处于退让位置,从而可 以从装置主体1的前面侧拆装成像盒4Y 4K。
各成像盒4Y 4K,如图3所示,具备在被设置成可旋转的圆筒状 的感光鼓15 (像载体)的周围配置的带电装置16、显影装置17以及清 洁装置18,除此之外还具备容纳未使用的调色剂(新调色剂)的新调色 剂盒19、和容纳已使用后的调色剂(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盒20。在 各成像盒4Y 4K的新调色剂盒19中,分别贮存有黄色、深红色、青 绿色以及黑色中的一种调色剂。另外,以隔着转印带2与各成像盒4Y 4K的感光鼓15相对置的方式,分别配置转印辊21。
对于各成像盒4Y 4K中的处理进行筒单说明。首先,利用带电装 置16向感光鼓15发送电荷,并从激光曝光装置5照射激光,由此将基 于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5上。显影装置17,利用从新调 色剂盒19供给的调色剂,对感光鼓15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 调色剂像。在调色剂像向纸张或记录介质P上转印后,通过清洁装置 18回收残留于感光鼓15上的调色剂,并将其容纳在废调色剂盒中20。
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将记录介质P从供纸盒12向前面侧供给,在 向上输送的同时形成图像之后,向背面侧排出的类型。具体而言,利用 供纸辊13从供纸盒12向前面侧一张张地送出的记录介质P,经过正时 辊22而静电保持在转印带2上,并被输送到上方。每当经过各成像盒 4Y ~ 4K的感光鼓15和对应的转印辊21之间时,在记录介质P上转印 一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利用成像盒4Y ~ 4K将调色剂像重叠地转印后的 记录介质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8,并在经过定影装置8中的加热及加 压的调色剂像的定影后,由排纸辊9向排纸盘10排出。
接着,对成像盒4Y 4K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在不需要 对四个成像盒4Y 4K进行区别的情况下,使用"4"作为表示成像盒4 的参照符号。
成像盒4,由设为可拆装的鼓单元23和处理单元24构成。
鼓单元23具备感光鼓15、带电装置16以及清洁装置18。带电装 置16内置有带电辊25,并对感光鼓15发送电荷。清洁装置18是在壳 体26内容纳有第一输送部件27和第二输送部件28的装置。在壳体26 的一端侧形成有回收口 29,且在此处设置有清洁刮片30。清洁刮片30 随着感光鼓15的旋转而可与其外周面滑动接触,并回收残留于感光鼓 15上的废调色剂。第一输送部件27在轴部的外周沿轴心方向形成有多 个叶片。第一输送部件27,以其轴心方向沿壳体26的宽度方向的方式 配置在上述回收口 29的附近。通过第一输送部件27旋转,从回收口 29 回收的废调色剂被输送到壳体26的交接口 33侧。第二输送部件28是 在轴部的外周形成有螺旋状的叶片(螺杆)的部件,第二输送部件28, 以其轴心方向朝向壳体26的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交接口 33的附近。 通过第二输送部件28旋转,将由第一输送部件27输送来的废调色剂从 轴部的 一端侧输送到另 一端侧。
壳体26的另一端侧构成第一连接部31。第一连接部31成为下面朝 上逐渐倾斜的对置面31a。由此,在第一连接部31的内部空间,形成随 着朝向基部而逐渐扩张的第一扩张区域32。利用该第一扩张区域32, 来确保可配设上述第二输送部件28的空间。另外,在对置面31a形成 有由上述第二输送部件28输送的废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交接口
33。如图5所示,在交接口33,且在其开口缘部,粘贴有如下部件,即 其呈矩形框状且可弹性变形的树脂制的密封部件33a (例如、氨基甲酸 乙酯泡沫材料)的表面粘贴PET薄膜的部件。由密封部件33a形成的 开口部可通过闸门33b进行开闭。另外,密封部件33a和后述的废调色 剂盒20的密封部件40a构成连通部34。
处理单元24由新调色剂盒19和废调色剂盒20构成,且两者由未 图示的支承部件可相对弹性移动地被连结。新调色剂盒19具有容纳带 电前的新调色剂的内部空间。另外,在新调色剂盒19的一端侧,内置 有供给辊35和显影辊36。显影辊36配置在感光鼓15的斜下方,且通 过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15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 废调色剂盒20的一端侧由第二连接部37构成,且在另 一端侧内置有第 三输送部件38。第二连接部37成为上面朝下方逐渐倾斜的对置面37a。 由此,在第二连接部37的内部空间,与上述第一连接部31相同,形成 随着朝向基部而逐渐扩张的第二扩张区域39。利用该第二扩张区域39 来确保可配设上述第三输送部件38的空间。另外,对置面37a,以规定 间隔与上述第一连接部31的对置面对置,并在该处形成有与上述交接 口 33相对置的接收口 40。如图5所示,在接收口 40的开口缘部也粘贴 有与上述交接口 33同样的构成的密封部件40a。由该密封部件40a形成 的开口部,可通过闸门40b进行开闭。经由接收口 40侵入进来的废弃 调色剂,通过使第三输送部件38旋转, 一边扩散一边被输送到接收口 40的相反侧。
上述构成的成像盒4,是通过将由感光鼓15、带电装置16以及清 洁装置18构成的鼓单元23,和由新调色剂盒19和废调色剂盒20构成 的处理单元24组装起来而形成的。此时,相对于感光鼓15,新调色剂 盒19的显影辊36位于斜下方附近,相对于清洁装置18的壳体26,废 调色剂盒20在侧方邻接。在壳体26的第一连接部31上形成倾斜的对 置面,在废调色剂盒20的第二连接部37上也形成同样的对置面,如图 5(a)所示,相互对置配置。此外,如图5 (b)所示,第一连接部31 的密封部件33a和第二连接部32的密封部件40a压接,而形成良好的 密封状态。这里,如果敞开闸门33b、 40b,则如图5 (c)所示,由密 封部件33a、 40a形成4吏交接口 33和接收口 40连通的连通部34。
如此组装的成像盒4,如图6 (a)所示,通过在第一连接部31和
第二连接部37形成对置面31a和37a来抑制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 如图6(b)所示,与未采用该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小固定尺寸p 来形成。
上述构成的成像盒4,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盒体放置部3上来使用。 盒体放置部3的载置面3a相对水平面倾斜规定角度a而形成。倾斜角 度a优选为18 45。。但是如果将倾斜角度a设为45。,则能够仅靠 成像盒4来最大P艮度地发挥高度尺寸的降低效果。另外,如果将倾斜角 度a设为18~30° ,则可以容易进行成像盒4对装置主体1的安装。 在将成像盒4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的状态下,成像盒4也会倾斜,连通 部34沿竖直方向。也就是,利用该连通部34,即使对于流动性比通常 的调色剂更差的废调色剂,仍可使之顺滑地从第一连接部31移动到第 二连接部37。其中,只要将连通部34的方向设为自竖直方向的±15° 的范围内,即可使调色剂顺滑地自由落下。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 的说明中,将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废调色剂的回收方法作为中心内容进 行保留,其它予以省略。
在感光鼓15上未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而残留的废调色剂,被清洁 刮片30刮下,经由回收口 29而回收到清洁装置18的壳体26内。回收 到清洁装置26内的废调色剂,通过第一输送部件27的旋转驱动被输送 到另一端侧的第一连接部31。在第一连接部31中,通过第二输送部件 28的旋转,将输送来的废调色剂从一端侧收集到另 一端侧、即交接口侧。
在交接口侧所收集到的废调色剂,由于连通部34朝竖直下方延伸, 因此顺滑地移动到接收口 40中,而流入到废调色剂盒20的第二连接部 37。在第二连接部37中,通过第三输送部件38的旋转驱动,将流入进 来的废调色剂向轴方向(与上述第二输送部件28相反的一侧)和废调 色剂盒20的另一端侧(与第二连接部37相反的一侧)扩散地输送。由 此,可以使废调色剂在废调色剂盒20内以均等的状态输送到另一端侧。
(第二实施方式)
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4。该成像盒4是将由显影装 置17、感光鼓15、带电装置16以及清洁装置18构成的处理单元50,
和由新调色剂盒19和废调色剂盒20构成的调色剂瓶51,可拆装地并排 的构成。
新调色剂盒19和显影装置17邻接,且将构成新调色剂盒19的一 端侧的第三连接部41、和构成显影装置17的壳体26的一端侧的第四连 接部4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进行配置。
第三连接部41成为,下面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朝下倾斜的对置面。 因此,扩张区域,不是如上述第一连接部等那样形成在基部侧,而是形 成在第三连接部41的前端侧。在扩张区域上配置有第四输送部件43。 第四输送部件43,与上述第二输送部件28相同,在第三连接部41内将 新调色剂从一端侧输送到另一端侧,并经由设置在另一端侧的连结部52 而移动到第四连接部42。
另外,第四连接部42成为,上面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朝上倾斜的 对置面。在第四连接部42中,也与上述第三连接部41相同,扩张区域 形成在前端侧,并在该处配设有第五输送部件44。第五输送部件44与 上述第三输送部件38相同,将经由连通部34流入进来的新的调色剂输 送到设置在轴方向及附近的第六输送部件侧。
根据上述构成的成像盒4,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7的重叠 状态、与第三连接部41和第四连接部42的重叠状态几乎相同,如图8 所示,在装配到装置主体1的盒体放置部3时,可以使各连接部彼此间 的连接部都朝向竖直方向。而且,无论是新调色剂还是废调色剂,由于 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且沿竖直方向形成有连结部34、 52,因此 在任何位置都可顺滑地进行输送。
(第三实施方式)
图9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成像盒4。该成像盒4与上述第二实 施方式相比,共同点在于由处理单元50和调色剂瓶51构成,不同点仅 在于第三连接部41和第四连接部42的构成。即,第三连接部41的下 面和第四连接部42的上面成为,随着朝向前端(图9中,右侧方向) 逐渐向上倾斜的对置面,且构成为与第一连接部31以及第二连接部37 的倾斜方向相反。
根据该构成,由第一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42构成的调色剂瓶的 一端侧,随着朝向前端,上下方向的占有空间逐渐变小,因此可以容易
地进行处理单元24和调色剂瓶间的拆装。
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而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虽然以直接转印 方式的打印机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间接 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从各成像盒4将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 转印带上,再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 形成装置中。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收发机、复合机 等打印机之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成像盒,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拆装,其特征在于,具备:像载体;显影装置,其对上述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清洁装置,其在上述调色剂像的转印后,回收残留于上述像载体上的调色剂;新调色剂盒,其容纳向上述显影装置供给的调色剂;废调色剂盒,其容纳由上述清洁装置回收的调色剂,排列设置上述像载体、上述显影装置以及上述清洁装置、和上述新调色剂盒以及上述废调色剂盒,将上述清洁装置和上述废调色剂盒邻接配置,将上述清洁装置的第一连接部和上述废调色剂盒的第二连接部,以沿与邻接方向垂直的方向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并通过连通部来连通,将上述第一连接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邻接方向倾斜地形成,在通过使上述对置面倾斜而形成的扩张区域中,分别容纳有对废调色剂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成像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机构,由在轴部的周围形成螺旋状的螺杆,且将废调色剂从上述轴部的 一端侧输送到另 一端侧的输送螺杆构成,上述连通部形成在由上述输送螺杆输送的废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下 游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盒,其特征在于, 形成包括上述像载体以及上述清洁装置的鼓单元, 形成包括上述新调色剂盒、上述废调色剂盒以及上述显影装置的处理单元,上述鼓单元和上述处理单元邻接配置并且能够进行拆装。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盒,其特征在于, 形成包括上述像载体、上述显影装置以及上述清洁装置的处理单元,形成包括上述新调色剂盒以及上述废调色剂盒的调色剂盒单元, 上述鼓单元和上述处理单元邻接配置并且能够进行拆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盒,其特征在于, 上述新调色剂盒和上述显影装置邻接,而且与上述清洁装置和上述废调色剂盒重叠地配置,将上述新调色剂盒的第三连接部和上述显影装置的第四连接部进 行定位,且使它们在垂直于邻接方向的方向上重叠,将上述第三连接部和上述第四连接部的对置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连 接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对置面平行地形成,在通过使上述对置面倾斜而形成的内部的扩张区域中,分别容纳有 对废调色剂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
6. —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 像盒。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备盒体放置部,该盒体放置部具有可供上述成像盒拆装且相对于地面倾斜的载置面,上述成像盒的连通部形成为,在安装于上述盒体放置部上的状态 下,朝向铅垂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简单构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小型化的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载体(15)、显影装置(17)、清洁装置(18)、新调色剂盒(19)以及废调色剂盒(20)。排列设置像载体(15)、显影装置(17)、清洁装置(18)、新调色剂盒(19)以及废调色剂盒(20)。将清洁装置(18)和废调色剂盒(20)邻接配置。将清洁装置(18)的第一连接部(31)和废调色剂盒(20)的第二连接部(37),以沿邻接方向垂直的方向重叠的方式进行定位,并通过连通部(34)来连通。将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的对置面,相对于邻接方向倾斜地形成。在通过使对置面(31a、37a)倾斜而形成的扩张区域(32、39)中,分别容纳对废调色剂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28、38)。
文档编号G03G21/12GK101377650SQ20081014683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吉田直人, 桥本武志, 水野浩, 近藤望, 钉宫勇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成像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支架式影像感测模块及多摄像头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组件的结构和制作方法的改进,尤其涉及镜头组件的镜筒的改进。背景技术:图1为现有COB技术的镜筒结构图,图中部件名称如下:电路板1、金属端子2、感光芯片3、感光芯
专利名称:变色烟雾火焰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计舞台灯光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变色烟雾火焰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火焰布、鼓风机、闪光灯,火焰布活动设置在外壳的上端面上,鼓风机固定在外壳之内,并通过开设在外壳上端面
专利名称:语音检测方法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语音技术,特别涉及语音中的分析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语音检测技术是指在一段语音和噪声混合的时间序列里将语音和噪声分辨出来。 即语音检测的目的是在语音和噪声的混合序列中将语音和噪声区
专利名称:带锁闭装置的x射线胶片暗匣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锁闭装置的X射线胶片暗匣,在胶片暗匣上加装弹簧锁闭装置以锁定暗匣,方便携带,属于机械类弹簧锁或医用器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X射线胶片暗匣的匣盖与匣身开
专利名称:路灯光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光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灯光源。背景技术:目前,通常的路灯光源结构包括灯泡、铝反射罩和玻璃罩组成,灯泡装于铝反射罩,再盖上玻璃罩,灯泡、铝反射罩和玻璃罩都是独立分体的,这样的结构容易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低汞节能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新型低汞节能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低汞节能灯。背景技术:[0002]一般来说,节能灯属于低压气体放电灯,依靠汞蒸气放电产生紫外线去激发荧光粉层发出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