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导光板、具备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导光板、具备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导光板、具备其的面光源装置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在导光板基材的光漫射面以下述条件:第1及第2虚拟基准线与X轴方向平行;第3及第4虚拟基准线平行于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相互平行的第1与第2虚拟基准线被交替且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a;第3虚拟基准线被等间隔配置,间隔是b;与第3虚拟基准线平行的第4虚拟基准线被配置于距第3虚拟基准线0~b/2的位置;第4虚拟基准线被等间隔配置,间隔是b设定有第1~第4虚拟基准线。这样的虚拟网格的构成具备在作为第1与第3虚拟基准线的交点、以及第2与第4虚拟基准线的交点的虚拟网格点上按第2区域/第1区域≥80%的方式选择性配置了光漫射点的点图案。
【专利说明】导光板、具备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具备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通常具有供给面状光的、作为背光灯的面光源装置。在面光源装置中存在具有导光板,并沿着其端面设置光源的边缘光方式的面光源装置。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所使用的导光板中,已知有一种在构成导光板的导光板基材的一个面设置有光漫射点的导光板。
[0003]在该导光板中,从导光板的端面入射的光在导光板基材内一边在两面之间全反射一边前进,通过设置于导光板的光漫射面的光漫射点的作用而进行漫射(散射),通过临界角度以上的角度成分的光从导光板的出射面出射来供给面状的光。在这样的导光板中,为了使从出射面射出的光的亮度均匀,例如进行了越远离光源越增加光漫射点的数量、或增大光漫射点的大小等使光漫射点的密度变化的处理。
[0004]作为形成这样的光漫射点的方法,例如公开了一种使用在一条直线上等间隔地配置的头(head),使该头向与在导光板基材上排列喷嘴的方向(以后也称为“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后也称为“移动方向”)移动并且从喷嘴滴下墨水来形成光漫射点的方法(参照日本特开2012-151048号公报、图3等)。另外,通常也进行通过丝网印刷等形成光漫射点。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1048号公报
[0006]在形成了这样的光漫射点的导光板中,例如若导光板基材的表面存在被污染的地方,或者导光板原板在印刷前的处理存在不均匀的地方,则有时导光板基材的表面上形成的光漫射点的形状会稍许错乱。在这样的光漫射点中,漫射状态与周围的光漫射点相比发生变化。在直线状地配置了光漫射点那样的导光板中,有时由于光漫射点处的漫射状态发生变化而使得一部分被视觉确认为亮的点,或者被视觉确认为暗的点,由此被识别为不均匀的部分。作为导光板,优选是不被观察到这样的不均匀的部分的导光板。

【发明内容】

[0007]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光漫射点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的导光板、具备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
[0008]本发明涉及的导光板光是在作为传播光的导光板基材的一个面的光漫射面上设置有用于漫射光的光漫射点的导光板,对光漫射面设定与第I方向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和平行于与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第3虚拟基准线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另外,对光漫射面设定下述的虚拟网格:相互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与第2虚拟基准线被交替配置且被等间隔配置,第3虚拟基准线被等间隔配置,在将第I虚拟基准线与第2虚拟基准线的间隔设为a、将第3虚拟基准线彼此的间隔设为b时,与第3虚拟基准线平行的第4虚拟基准线被配置为与第3虚拟基准线空开0以上b/2的距离,并且第4虚拟基准线彼此被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b。在具有设定了这样的虚拟网格的光漫射面的导光板中,具备在作为第I虚拟基准线与第3虚拟基准线的交点、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与第4虚拟基准线的交点的虚拟网格点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光漫射点的点图案。对点图案而言,在全部的虚拟网格点中的40%?90%的虚拟网格点上设置了光漫射点的第I区域中,未设置光漫射点的虚拟网格点的绝大多数属于第2区域。第2区域是在第2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第I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且在全部的虚拟网格点上未配置光漫射点的区域。
[0009]在该导光板中,在全部的虚拟网格点中的40%?90%的虚拟网格点上设置了光漫射点的第I区域中,未设置光漫射点的虚拟网格点的绝大多数属于在第2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第I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的、全部的虚拟网格点上未设置光漫射点的第2区域。因此,即使在光漫射点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10]本发明涉及的面光源装置具备:上述的导光板;和与导光板的端面对置配置,向端面供给光的光源部。
[0011]本发明涉及的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与导光板的端面对置配置,向端面供给光的光源部;和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射面侧,被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照明来显示图像的透射式图像显示部。
[0012]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光漫射点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的导光板、具备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以及透射式图像显示
>J-U装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涉及的导光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是从光漫射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导光板时的俯视图。
[0015]图3是表示形成于光漫射面的点图案的一个例子、即第I点图案的俯视图。
[0016]图4是从设置有光漫射点的光漫射面侧对具有第I点图案的导光板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
[0017]图5是对图4所示的X1-XpY1 - Y1部分的区域As进行放大显示的图。
[0018]图6是表示形成于光漫射面的点图案的一个例子、即第2点图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进行说明。对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未必与所说明的一致。在说明中,表示“上”、“下”等方向的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状态的方便用语。
[0020]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涉及的导光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中,对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10的构成进行了分解表示。可使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10优选作为移动电话、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电视机装置而利用。
[0021]图1所示的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10主要具备: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和输出用于向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供给的面状的光的面光源装置30。其中,可以在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与面光源装置30之间配置光学部件40。光学部件的例子包含反射型偏振光分离片材、光漫射片材、微透镜片材、以及双凸透镜片材和棱镜片材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能够单独使用或者组合配置。
[0022]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所示,将针对面光源装置30排列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以及光学部件40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另外,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称为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相互正交。
[0023]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通过被从面光源装置30出射的面状的光照明来显示图像。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的例子是在液晶单元21的两面配置了偏光板22、23的作为偏光板贴合体的液晶显示面板。该情况下,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10是液晶显示装置(或者液晶电视)。液晶单元21以及偏光板22、23可使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所使用的部件。液晶单元21的例子是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型液晶单元或者STN (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型液晶单元等。
[0024]面光源装置30是向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供给光的边缘光型背光灯机构。面光源装置30具备:导光板50 ;和与导光板50中相互对置的侧面51c、51d的一个端面51c对置配置的光源部60。
[0025]光源部60具有被排列成线状(在图1中沿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点状光源61。点状光源61的例子是发光二极管。光源部60为了使光高效入射到导光板50,也可在与导光板50的相反侧具备使光反射的作为反射部的反射器。这里,虽然例示了具有多个点状光源61的光源部60,但光源部60也可以是冷阴极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等线状光源。
[0026]面光源装置30也可具备相对于导光板50位于与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的相反侧的反射板70。反射板70是使从导光板50向反射板70射出的光再次入射到导光板50的部件。反射板70可以如图1所不为片材状。另外,反射板70也可以是收纳导光板50的面光源装置30的框体底面、即被实施了镜面加工的底面。
[0027]导光板50被用于使从光源部60射出的光向透射式图像显不部20出射。导光板50的俯视形状的例子包含近似长方形以及近似正方形。导光板50具有导光板基材51、和形成于导光板基材51的光漫射面51a的多个光漫射点54。
[0028]导光板基材51具有:形成为近似平坦,并形成有后面详述的多个光漫射点54的光漫射面51a ;被配置成与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0 (或者光学部件40)相互对置,作为射出光的面的出射面51b ;和与光漫射面51a以及出射面51b交叉的4个端面51c、51d、51e、51f (参照图2)。如图2所不,端面51c以及端面51d在X轴方向相互对置。端面51c与光源部60对置。该情况下,端面51c是被入射来自光源部60的光的入射面。另外,端面51e以及端面51f在Y轴方向相互对置。导光板基材51的出射面51b与光漫射面51a对置。导光板基材51的出射面51b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为平坦面,也可以具有凹凸形状。另外,导光板基材51的光漫射面51a也可以是被实施了疏液处理的面。
[0029]导光板基材51主要由透光性材料形成。作为透光性材料,优选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树脂片材、聚苯乙烯片材或者聚碳酸酯系树脂片材,在这些之中优选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片材(PMMA树脂片材)。导光板基材51也可以含有散射粒子。[0030]图2是从光漫射面侧观察导光板时的俯视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变更了光漫射点54的大小、个数以及配置方法等,进行示意性的表示。另外,也一同表示了光源部60(点状光源61)。
[0031]在导光板基材51的光漫射面51a上形成多个光漫射点54。光漫射点54俯视下形成为近似圆形。如图2所示,多个光漫射点54在光漫射面51a上相互远离配置。在光入射方向(若在图2中说明则是X轴方向)邻接的2个光漫射点54的间距D (例如光漫射点54的中心部彼此的距离)比光漫射点54的直径大。邻接的2个光漫射点54的间距D的例子大致是50iim以上IOOiim以下。另外,光漫射点54的直径大致是10 y m以上90 y m以下。优选光漫射点54彼此不连结。光漫射点54可使用光漫射性的墨水,例如使用紫外线固化墨水、水性墨水或者溶剂墨水等。光漫射点54通过喷墨法以及丝网印刷法等形成。
[0032]对于光漫射点54而言,直径的大小被调整成从出射面51b高效地射出均匀的面状光,其直径在接近光源部60 (点状光源61)的端面51c侧小,随着远离光源部60而变大。另外,光漫射点54相对于光漫射面51a的配置位置、即由光漫射点54构成的点图案基于在光漫射面51a上设定的第I?第4虚拟基准线LI?L4以及虚拟网格点P来决定。
[0033]以下,主要使用图3以及图6对由多个光漫射点54构成的点图案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形成于光漫射面的点图案的一个例子即第I点图案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形成于光漫射面的点图案的一个例子即第2点图案的俯视图。任意一个点图案的俯视图均表示了形成于光漫射面51a的一部分的点图案。首先,对图3所示的第I点图案进行说明。
[0034](第I点图案)
[0035]在导光板基材51的光漫射面51a上设置有以下所示的虚拟网格。S卩,如图3所示,虚拟的网格由第I虚拟基准线LI (在图3中以与Y轴方向平行的实线表示)、第2虚拟基准线L2 (在图3中以与Y轴方向平行的虚线表示)、第3虚拟基准线L3 (在图3中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实线表示)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 (在图3中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虚线表示)构成。第I?第4虚拟基准线LI?L4按以下所示的条件(I)?(6)设定。
[0036](I)第I虚拟基准线LI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L2与Y轴方向(第I方向)平行。
[0037](2)第3虚拟基准线L3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平行于与Y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第2方向)。
[0038](3)相互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被交替配置,并且被等间隔配置。
[0039](4)第3虚拟基准线L3被等间隔配置。
[0040](5)在将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设为a、将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的间隔设为b时,与第3虚拟基准线L3平行的第4虚拟基准线L4被配置于从第3虚拟基准线L3离开b/2的位置。
[0041](6)第4虚拟基准线L4被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b (相互平行的第3虚拟基准线L3与第4虚拟基准线L4被交替配置,并且被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b/2)。
[0042]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a被设定为50 ii m以上100 ii m以下。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的间隔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彼此的间隔b被设定为50 y m以上IOOiim以下。
[0043]在这样的虚拟网格的构成中,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3虚拟基准线L3的交点、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L2与第4虚拟基准线L4的交点被设定为虚拟网格点P。在图3中,与黑圈(?)或者白圈(〇)重合的部分的交点相当于虚拟网格点P。
[0044]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如上述那样设定的虚拟网格点P的一部分上,以满足下述所示的关系式(A)的方式配置了光漫射点54的第I点图案55A。其中,在图3中,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由与白圈(〇)重合的部分的交点来表示,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由与黑圈(?)重合的交点来表示。
[0045]第2 区域 A2/第 I1区域 Al ≥ 80% ? ? ? (A)
[0046]第I区域Al是下述的关系式(B)所示的范围的区域。
[0047](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的数量/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的数量)≤90% ? ? ? (B)
[0048]第2区域A2是在X轴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Y轴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的、且在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上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区域。当使用图3具体进行说明时,例如区域A21以及区域A22等相当于该第2区域A2。区域A21的X轴方向的长度为4a,Y轴方向的长度为2b。区域A22的X轴方向的长度为2a,Y轴方向的长度为2b。任意一个区域A21、A22都在X轴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且在Y轴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
[0049]即,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的特征在于具备第I点图案55A,该第I点图案55A是在设置了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 (以下也称为“配置虚拟网格点P1”)相对于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的比为40%~90%的第I区域Al中,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以下也称为“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80%以上属于第2区域A2的图案。在第I点图案55A中,也可以是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的90%以上属于第2区域A2。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I点图案55A中,也可以是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全部(100%)属于第2区域A2。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50]其中,在图3中,表示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的白圈(〇)的大小不是表示配置于该虚拟网格点Pl的光漫射点54的直径的大小。如上所述,光漫射点54的直径被调整成从出射面51b出射的光成为均匀的面状光。光漫射点54的直径大致为IOiim以上90iim以下。
[0051]从其他侧面对上述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I点图案55A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即,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I点图案55A中,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80%以上是与其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为空白虚拟网格点P2。即,“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的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比为80%以上。在第I点图案55A中,能够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比设定为90%以上。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I点图案55A中,能够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比设定为100%。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0052]进一步从其他侧面对上述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I点图案55A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即,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I点图案55A中,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为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小于20%。即,“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为配置虚拟网格点pi的配置虚拟网格点pi”相对于“全部的配置虚拟网格点P1”的比小于20%。在第I点图案55A中,可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设为10%以下。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I点图案55A中,能够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设定为O。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53]其中,上述说明的“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是指:距作为对象的虚拟网格点P的距离处于比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即a、以及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或者第4虚拟基准线L4彼此的间隔即b中任意较大的一方的2倍小的距离内的虚拟网格点P。
[0054]图4表示从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光漫射面51a侧对具有这样的第I点图案55A的导光板50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另外,图5表示对作为配置虚拟网格点Pl相对于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之比为40%?90%的第I区域Al的一部分的区域As、即图4所示的X1-X1'Y1 - Y1部分的区域As进行放大后的照片。
[0055](第2点图案)
[0056]接下来,对图6所示的第2点图案55B进行说明。在导光板基材51的光漫射面51a上设置有以下所示的虚拟网格。即,如图6所示,虚拟网格由第I虚拟基准线LI (在图6中以与Y轴方向平行的实线表示)、第2虚拟基准线L2 (在图6中以与Y轴方向平行的虚线表示)、第3虚拟基准线L3 (在图6中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实线表示)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 (在图6中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虚线表示)构成,第I?第4虚拟基准线LI?L4被按以下所示的条件(11)?(16)设定。
[0057](11)第I虚拟基准线LI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L2与Y轴方向(第I方向)平行。
[0058](12)第3虚拟基准线L3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平行于与Y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第2方向)。
[0059](13)相互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LI和第2虚拟基准线L2被交替配置,并且被等间隔配置。
[0060](14)第3虚拟基准线L3被等间隔配置。
[0061](15)在将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设为a、将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的间隔设为b时,与第3虚拟基准线L3平行的第4虚拟基准线L4被配置于距第3虚拟基准线L3为0距离的位置。S卩,第4虚拟基准线L4与第3虚拟基准线L3重合配置。该条件(15)与第I点图案55A不同。
[0062](16)第4虚拟基准线L4被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b。
[0063]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a被设定为50 ii m以上100 ii m以下。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的间隔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L4彼此的间隔b被设定为50 y m以上IOOiim以下。[0064]在这样的虚拟网格的构成中,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3虚拟基准线L3的交点、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L2与第4虚拟基准线L4的交点被设定为虚拟网格点P。在图6中,与黑圈(?)或者白圈(〇)重合的部分的交点对应于虚拟网格点P。
[0065]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如上述那样设定的虚拟网格点P的一部分上以满足下述所示的关系式(C)的方式配置了光漫射点54的第2点图案55B。其中,在图6中,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用与白圈(〇)重合的部分的交点来表示,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用与黑圈(?)重合的交点来表示。
[0066]第2 区域 A2/第 I 区域 Al ≥ 80% ? ? ? (D)
[0067]第I区域Al是下述的关系式(D)所示的范围的区域。
[0068](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的数量/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的数量)^ 90% ? ? ? (D)
[0069]第2区域A2是具有X轴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Y轴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且在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上没有设置光漫射点54的区域。当使用图6来具体进行说明时,例如区域A21以及区域A22等相当于该第2区域A2。区域A21的X轴方向的长度为4a、Y轴方向的长度为2b。区域A22的X轴方向的长度为2a、Y轴方向的长度为2b。任意一个区域A21、A22都在X轴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且在Y轴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
[0070]即,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的特征在于具备第2点图案55B,该第2点图案55B是在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配置虚拟网格点)Pl相对于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之比为40%~90%的第I区域Al中,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80%以上属于第2区域A2的图案。在第2点图案55B中,也可以是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的90%以上属于第2区域A2。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2点图案55B中,也可以是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2的全部(100% )属于第2区域A2。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71]其中,在图6中,表示设置有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Pl的白圈(〇)的大小不是表示配置于该虚拟网格点Pl的光漫射点54的直径的大小。如上所述,光漫射点54的直径被调整为使从出射面51b射出的光成为均匀的面状光。光漫射点54的直径大致为IOiim以上90iim以下。
[0072]从其他侧面对上述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2点图案55B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即,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2点图案55A中,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80%以上是与其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为空白虚拟网格点P2。即,“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之比为80%以上。在第2点图案55B中,可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之比设定为90%以上。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2点图案55B中,可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中至少3个点是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相对于“全部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之比设定为100%。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73]进一步从其他侧面对上述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2点图案55B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即,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所具备的第2点图案66B中,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小于20%。即,“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i的配置虚拟网格点pi”相对于“全部的配置虚拟网格点P1”之比小于20%。在第2点图案55B中,可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设为10%以下。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另外,在第2点图案55B中,可将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的全部是配置虚拟网格点Pl的空白虚拟网格点P2设定为O。由此,即使在设置于光漫射面51a的光漫射点54的形状错乱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被视觉确认为不均匀的部分。
[0074]其中,上述说明的“邻接的虚拟网格点P”是指:距作为对象的虚拟网格点P的距离位于比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即a、以及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或者第4虚拟基准线L4彼此的间隔即b中任意较大一方的2倍小的距离内的虚拟网格点P。
[0075](第3点图案)
[0076]接下来,使用图3对第3点图案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在第3点图案中,对于第I?第4虚拟基准线LI?L4,仅第I点图案55A的条件(I)?(6)中的条件(3)为不同的设定。在下面将该不同的条件表示为条件(23 )。
[0077](23)相互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2虚拟基准线L2被交替配置,并且被等间隔配置,其间隔是b/cos30° (=1.155b)。
[0078]在这样的虚拟网格的构成中,在第3点图案中,将第I虚拟基准线LI与第3虚拟基潜线L3的交点、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L2与第4虚拟基准线L4的交点设定为虚拟网格点Po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如上述那样设定的虚拟网格点P的一部分上,以满足下述条件的方式配置了光漫射点54的第3点图案。S卩,特征在于:具备在设置了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配置虚拟网格点)Pl相对于全部的虚拟网格点P之比为40%?90%的第I区域Al中,未设置光漫射点54的虚拟网格点(空白虚拟网格点)P2的80%以上属于第2区域A2的第3点图案。
[0079]在具备上述点图案(第I?第3点图案的任意一个)的导光板中,在对虚拟网格点中的40 %?90 %设置了光漫射点的第I区域中,未设置光漫射点的虚拟网格点的80 %以上属于在第2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第I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且对全部的虚拟网格点未配置光漫射点的第2区域。由此,例如即使在由于导光板基材的表面存在被污染的地方,或者导光板原板在印刷前的处理存在不均匀的地方而使光漫射点的漫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与周围的光漫射点相比被视觉确认为亮的点,或者被视觉确认为暗的点而被识别为不均匀的部分。
[0080]另外,在通过喷墨法印刷了点图案的导光板中,有时因排列于头上的喷嘴彼此的间隔稍微偏移而被视觉确认为条纹状的不均匀的部分。在具备上述点图案(第I?第3点图案的任意一个)的导光板中,能够抑制这样的条纹状的不均匀的部分被识别。
[0081]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导光板50中,说明了在导光板基材51的与出射面51b相反侧的面设置由光漫射点54构成的点图案55A(55B)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
[0082]附图标记说明:10…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20…透射式图像显示部,21…液晶单兀,22、23…偏光板,30…面光源装置,40…光学部件,50…导光板,51…导光板基材,〖化…光漫射面,51b…出射面,51c、51d、51e、51f…端面,54…光漫射点,55A…第I点图案(点图案),55B…第2点图案(点图案),60…光源部,61…点状光源,70…反射板,P…虚拟网格点,Pl…设置有光漫射点的虚拟网格点(配置虚拟网格点),P2…未设置光漫射点的虚拟网格点(空白虚拟网格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板,是在作为传播光的导光板基材的一个面的光漫射面上设置了用于漫射上述光的光漫射点的导光板,该导光板的特征在于, 具备点图案,该点图案是在对上述光漫射面设定与第I方向平行的第I虚拟基准线以及第2虚拟基准线、平行于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第3虚拟基准线以及第4虚拟基准线,并且, 设定了下述的虚拟网格:相互平行的上述第I虚拟基准线与上述第2虚拟基准线被交替配置且被等间隔配置,上述第3虚拟基准线被等间隔配置,在将上述第I虚拟基准线LI与上述第2虚拟基准线L2的间隔设为a、将上述第3虚拟基准线L3彼此的间隔设为b时,与上述第3虚拟基准线平行的上述第4虚拟基准线被配置为空开距上述第3虚拟基准线O以上b/2的距离,并且上述第4虚拟基准线彼此被等间隔地配置,其间隔是b的情况下,在作为上述第I虚拟基准线与上述第3虚拟基准线的交点、以及上述第2虚拟基准线与上述第4虚拟基准线的交点的虚拟网格点中的一部分上设置了上述光漫射点的点图案, 在上述点图案的全部的上述虚拟网格点中的40%?90%的上述虚拟网格点上设置了上述光漫射点的第I区域中,未设置上述光漫射点的上述虚拟网格点的绝大多数属于第2区域, 上述第2区域是在上述第2方向具有2a以上的广度、并在上述第I方向具有2b以上的广度、且在全部的上述虚拟网格点上未配置上述光漫射点的区域。
2.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和与上述导光板中的端面对置配置并向上述端面供给光的光源部。
3.—种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 与上述导光板中的端面对置配置并向上述端面供给光的光源部;以及 配置于上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侧,被从上述导光板出射的光照明来显示图像的透射式图像显示部。
【文档编号】F21S8/00GK103792612SQ20121042114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川口裕次郎, 西野祥太郎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住化电子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声音帧长度适配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声音帧的长度适配。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声 音参数中产生时域声音数据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包括帧长 度适配以允许高效的变换。背景技术:从表示声音样本的声音参数合成或重构声音是公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1)

    专利名称:一种海螺吹奏乐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螺吹奏乐器,特别是一种无指孔 的海螺乐器。技术背景现有的海螺一般只发出一个单音或极少的音,不能独立 奏曲,表现力不丰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螺吹奏乐器,其结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一种透明眼镜电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眼镜电视,尤其涉及到一种可同时观看外界实景与虚拟 图象的透明眼镜电视。背景技术:现有的HMD (head mounted display,即为头戴式虚拟显示)产品大多 为不透明结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

    专利名称: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基于心理声学模型音频编解码器指的是采用心理声学模型对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它可以充分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8)

    专利名称: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能够利用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系统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方法。背景技术:近年来,能够实现立体像的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立体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8)

    一种车载语音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车载语音处理系统,包含:微处理器、麦克风模组、录音装置、语音降噪模块、回声消除模块、音频输出装置、存储装置;麦克风模组与录音装置连接,录音装置与微处理器连接,麦克风模组采集声音信息,通过录音装置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