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结合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IXD)在目前已经普遍为人们所使用,有各种关于液晶显示面板的 结构设计。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显示已知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及液晶 显示模块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10及一保护 板11。液晶显示模块10包括一下偏光板12、一下基板101、一下导电层102、一液晶层 103、一上导电层104、一彩色滤光层13、一上基板105及一上偏光板14。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结合方面,目前有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结合的技 术,使操作更简便。早期有电阻膜线路的触控设计,触控体与显示元件在接触位置所造成 的压力使两层电阻膜接触,因而闭合一个开关并送出一个触摸信号给一个控制器进一步处 理,接触位置由此被检测出。但在长期的按压后,触控面板电阻膜因不断的按压形变而损 坏,形成触控面板信赖性的问题。针对电阻膜线路触控设计的缺点所作的改良而有电容式触控板。电容式触控板的 结构是由上下各一的触控感应图型层与位在两层触控感应图型层中间的一介质层所组成。 液晶显示面板与电容式触控板结合时,通常都是先各自生产完成,再依序迭置贴合成一体。 如此,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导电物体,依照触控板表面显示的图样及文字进行点 选,以进行输入及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都需要在表面设置保护板,保护板通常使用相同的玻璃材 料所制成,在制造时会重复消耗较多的生产材料。此外,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通常都是先 各自生产完成后,再依序迭置贴合,此种装配方式较为复杂、浪费工时,且容易产出不良品。 并且分开生产再迭置的方式会造成完成后的产品厚度较厚,增加产品外型薄型化设计的困 难。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 提供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方式不需额外增加基材,以使产品薄型化。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发明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第一 触控感应电极层及一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 模块包括一下偏光板及一上偏光板。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形成在上 偏光板之上;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形成在上偏光板之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亦可仅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所 述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形成于上偏光板之上或下。本发明对照已知技术的功效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使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为一,其整 合方式不需额外增加基材,使得整体厚度不会增加,有助于产品薄型化的需求,减轻产品重 量。再者,电容式触控板并非与液晶显示面板分开生产后再装配,而是直接结合在液晶显示 面板之中,故在产业利用时,具有工艺简易、成品率高、制作成本低的优势,进而提升加工性 以及有利于产出成品率。再者,由于本发明中的触控感应电极层结合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 偏光板,较接近于使用者手指或触控物件的操作面,故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较高的感应灵 敏度。
图1是显示已知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已知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显示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标号100、100a、100b、IOOc 整合结构1液晶显示面板10液晶显示模块101下基板102下导电层103液晶层104上导电层105上基板11保护板12下偏光板13彩色滤光层14上偏光板2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0、20a电极图型21、22电极3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0、30a电极图型31、32电极
4触控感应图型层40电极图型41第一电极411电极42第二电极421电极43绝缘层X、Y轴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所附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3所示,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一第一触控 感应电极层2及一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液晶显示面板1为已知结构,与前述图1及图2相同,包括依序由下而上设置的 下偏光板12、下基板101、下导电层102、液晶层103、上导电层104、彩色滤光层13、上基板 105、上偏光板14及保护板11。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层13主要包括已知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及彩色光阻(Color Resist)。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形成在上偏光板14之上;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形成于上 偏光板14之下。参阅图4所示,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触控 感应电极层2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20,电极图型20包括多个呈长条形的电极21,各电极21 彼此互相平行但不相接触。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30,电极图型30包 括多个呈长条形的电极31,各电极31彼此互相平行但不相接触。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的 各个电极21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的各个电极31电连接于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的每一个呈长条形的电极21的排列方向与 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的每一个呈长条形的电极31的排列方向互相垂直。第一触控感应电 极层2的电极21负责一预定轴向Y的触控感应,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的电极31则负责 一预定轴向X的触控感应。实施上,亦可以将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的电极21设置为负责 轴向X的触控感应,而将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的电极31设置为负责轴向Y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型中长条形的电极21、31的电极22、32实施上可有不同的变化,可为菱形、 正方形、正六边形不等,如图5中的整合结构IOOa所示,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的电极图型 20a中每一个长条形的电极21由多个呈六边形的几何轮廓形状的电极22连接而形成,第二 触控感应电极层3的电极图型30a中每一个长条形的电极31由多个呈六边形的几何轮廓 形状的电极32连接而形成。当使用者利用一触控物件(如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触碰时,由于结合在液晶显 示面板1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及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都连结到控制器(图未示), 故当触控发生时,因为触控物件分别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2及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3感 应产生电容耦合,将对应的轴向X、Y的位置通过送出一个电位变化的触控信号给控制器进一步处理,触控位置由此被检测出,达到触控的效果。同时参阅图6及图7所示,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电容式 触控感应图型层的局部断面示意图。此一实施例的整合结构IOOb的结构设计大致上与前 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相同的构件乃标示以相同的元件编号,以资对应。其差异在于整合结 构IOOb包括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4形成于上偏光板14之上。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4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40,电极图型40包括多个呈长条形 的第一电极41及多个呈长条形的第二电极42。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的排列方向不 互相平行且相交,但第一电极41与第二电极42之间相交处形成有一绝缘层43 (如图7所 示),使第二电极42跨越过第一电极41而不相接触。每一个第一电极41及第二电极42分 别由多个呈六边形的几何轮廓形状的电极411、421连接而形成。采用六边形的几何轮廓形 状的电极22、32可达到有效提高触控感应灵敏度的优点。当使用者以触控物件(如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触碰时,被触碰的区域中所对应 含盖的第一电极41及第二电极42之间会因为触控物件分别与第一电极41及第二电极42 之间感应产生电容耦合,而依据被触碰的区域的大小及位置不同,分别送出对应的电位变 化的触控信号至控制器,藉此从第一电极41及第二电极42所对应的轴向X、Y以及被触碰 的区域的大小所传送出的触控信号,判断出触控物件的触碰位置(图未示)。参阅图8所示,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此一实施例的整合 结构IOOc的结构设计大致上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相同,故相同的构件乃标示以相同的元件 编号,以资对应。其差异在于整合结构IOOc的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4形成于上偏光板14 之下。同样通过触控物件分别与第一电极41及第二电极42间电容耦合对应的关系,达到 触控的效果。由以上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 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故本发明业已符合于专利的要件。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 实施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这些改变仍属 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权利要求所界定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下偏光板及一上偏光板;一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形成在所述上偏光板之上;一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形成在所述上偏光板之下,通过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电极图型,使一触控物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感应产生电容耦合对应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电极图型分别包括多个呈长条形的电 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及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的每一个长条形的电极分别由多个呈六 边形的几何轮廓形状的电极连接而形成。
4.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控板与 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下偏光板及一上偏 光板;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形成在所述上偏光板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的电极图型包括多个呈长条形的第一电极及多个呈长条形的第二 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不互相平行且相交,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 述第二电极不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的每一个长条形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由多个呈六边形的几何 轮廓形状的电极连接而形成。
8.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控板与 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下偏光板及一上偏 光板;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形成在所述上偏光板之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具有一预定电极图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的电极图型包括多个呈长条形的第一电极及多个呈长条形的第二 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不互相平行且相交,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 述第二电极不相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容式触控感应图型层的每一个长条形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由多个呈六边形的几 何轮廓形状的电极连接而形成。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偏光板之上形成有一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以及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偏光板之下形成有一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通过一触控物件分别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层及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层感应产生电容耦合对应的关系,达到触控的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833184SQ2009100081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3日
发明者张恒耀, 简顺达 申请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用于作动显示器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总体上本发明涉及视频显示器的领域,本发明尤其涉及机械作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用机械的光调制器构成的显示器是基于液晶技术的显示器的一种有诱惑力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机械的光调制器快速
专利名称:垂直反射光痕迹照像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垂直反射光痕迹照像灯是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刑事物证照像技术中与照像机配套拍照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的装置。在拍照痕迹时,被拍照的对象是从犯罪现场发现的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物证。拍照这类
专利名称::音乐演奏系统和其中的乐器及其多用途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音乐演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演奏音调(tune)的音乐演奏系统、形成该音乐演奏系统的一部分的乐器、以及用于在没有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干扰的情况下与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斜其带转向辊以准确地定位其带沿记录介质通道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带转向系统的成像设备,该带转向系统可控以防止带在记录介质通道的宽度方向方面的位置偏离(使
专利名称:个人电脑系统语音识别的电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系涉及一种利用外围设备来叫醒或开启电脑系统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个人电脑系统语音识别的电源控制装置,利用预设的语音来启动个人电脑系统的电源供应器。典型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铠装光缆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铠装光缆。背景技术:由于铠装光缆结构于常规光缆有差异,铠装光缆中间多了一层弹簧状钢丝铠甲保护层,保护光纤不被压伤。常规FC散件的结构组装方式套环固定卡普纶线,卡环固定光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