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散热结构,尤指一种应用在背光模组上的散热结 构,以降低该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且使该背光模组能快速散热,并有效 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按,传统的显示器产品(如电视机、监视器…等),是使用阴极射
线管(Cathode-Ray Tube,简称CRT)达成显像的目的,但所述CRT显示
器却普遍存在体积笨重且耗电的问题,因此随着高科技产业的精进,传统 使用CRT制成的显示器产品,己逐渐被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面板所取代,因所述LCD面板的产品(如笔记型计 算机、监视器、电视机…等)相较CRT产品而言,体积显得更轻薄短小, 使用者不仅容易搬移所述LCD产品,且亦不需规划过多的空间,用以摆放 所述产品,进而有效地增加空间的可利用率,因此,近年来,所述LCD产 品已逐渐受到个人及企业界的喜爱,而被广泛地使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 中。
一般言,LCD面板的显像方式,是使光线由LCD面板的背面进入液晶 层,并通过液晶将光线及影像传导至LCD面板的正面,惟,由于液晶本身 是不发光材质,故LCD面板需由背光模组,使光线由LCD面板的背面往正 面投射,以供应液晶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产生的影像能 正常地显示在LCD面板的正面。 一般言,现今的背光模组多是使用侧光式 (Edge lighting)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传统侧光式结构的背光模 组1,其结构主要包括一背光部10、 二发光部12及一背板14,其中该背 板14的断面形状是呈U型,该背光部10包括导光板100 (light guideplate)及背反射片102 (reflector),该导光板100背面是与该背反射片 102正面相连接,另,该二发光部12分别包括一金属罩120、 一灯罩反射 片122、 一灯管124及二灯套126,其中该灯罩反射片122的一侧面是由 一粘胶1221贴附在该金属罩120的内侧面上,其另一侧面是凹设有一容 置槽123,可使该灯管124及该二灯套126容纳在内,该二灯套126分别 套设在该灯管124的两端,令该灯管124不会与该灯罩反射片122相接触, 使该灯罩反射片122能将该灯管124所产生的光源完整地反射,再者,该 二发光部12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10两对应侧面上,且使该二容置槽123 的槽口分别朝向该导光板100的两对应侧面,再将该背光部.10及该二发 光部12组装至该背板14上,使该背板14的两对应内侧抵靠在该二金属 罩120的外侧面,且使该背光部10能与该二发光部12紧密靠合,如此, 该灯管124所产生的光源即可直接经由所述对应灯罩反射片122的反射, 进入该导光板100的两对应侧面,并由该背反射片102而折射至该导光板 100的正面。
请参阅图2所示(为简化图标,仅在图2中表现出其中一发光部12), 当该灯管124开始发光时,是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传递至该二灯套126 上,此时,该二灯套126会依序由该灯罩反射片122及该金属罩120,而 将热量传导至该背板14上,由于该背板14是为金属材质,且整体面积较 大,故能快速散热,有效降低背光模组1的整体热量,以延长该背光模组 1的使用寿命,惟,近年来,原物料成本上涨,导致业者在固定出货量的 情况下,需负担较高的生产成本,因此,众多面板业者皆冀望改变背光模 组1的结构,以降低成本,故有业者将背板14自传统的背光模组1中去 除,直接将背光部IO及发光部12组装在机壳内,惟,所制成的背光模组, 在构造上,会产生散热不良的问题,复请参阅图2所示,意即当背光模组 1不再包括背板14时,该灯套126上所蓄积的热量,仅能通过该金属罩 120进行散热,由于该金属罩120的面积有限,且金属罩120与该灯套126 间尚隔有该灯罩反射片122,因此,会造成整体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不良, 若面板业者又因设计上的需求,而需增加发光部12的灯管124数量时, 将会因金属罩120无法快速散热,而使得灯管124所产生的热量蓄积在发 光部12上,导致灯管124及邻近发光部12的导光板100,容易发生老化现象,缩短背光模组l的使用寿命。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应用在背光模组 的散热结构,以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即成为目前各制造、设计面板的业 者亟欲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有鉴于传统的背光模组,皆是通过背板进行散热,而在业者为控制成 本,将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去除的情况下,会产生背光模组不易散热进而导 致组件容易老化等问题,因此,创作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 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以期由本实用新型的问 世,而能有效解决前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可快速散 热,有效提高该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可避 免发光部的温度过高,造成背光模组的组件老化。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可降 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二发光部及一背光 部,其中该背光部包括一导光板、 一背反射片及一金属箔片,该导光板的 背面是与该背反射片的正面相连接,又,该背反射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分别 延伸出二个第一凸出部,任一侧边上的二个第一凸出部间形成一缺口,所 述第一凸出部是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的两对应侧面上,该背反射片的 背面则由一第一粘着层,与该金属箔片的正面相连接,该金属箔片的两对 应侧边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位置,分别延伸出二个第二凸出部,且 所述第二凸出部是向上翻折贴靠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另,该二发光部分 别包括一金属罩、 一灯罩反射片、至少一灯管及多个灯套,其中该灯罩反 射片的一侧面是由一粘胶贴靠在该金属罩的内侧面上,其另一侧面上凹设 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容置有至少一灯管及多个灯套,所述灯套是分别 套设在该灯管的两端,以使该灯管不与该灯罩反射片相接触,再者,该二 发光部是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上,且使该容置槽的槽口分别 朝向该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以使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与所述灯套相触接,且使该灯管对应于该缺口,该金属罩邻近该背反射片的一侧,是延伸 出一导热片体,且该导热片体与该金属箔片的背面相互触接,如此,灯管 所产生的热量,能经由该灯套及该金属罩而传导至金属箔片上,以快速散 热,有效提高该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是包括二发光部及一背光 部,该二发光部是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上,其中该二发光部 分别包括一金属罩、 一灯罩反射片、至少一灯管及多个灯套,该灯罩反射 片的一侧面是粘贴在该金属罩的内侧面上,其另一侧面上凹设有一容置 槽,该容置槽内容置有至少一灯管及多个灯套,所述灯套是分别套设在该 灯管的两端,以使该灯罩反射片能完全反射该灯管所发出的光源,另,该 背光部包括一导光板、 一背反射片及一金属箔片,该导光板的背面是贴靠 在该背反射片的正面,又,该背反射片的背面设有一第一粘着层,以粘贴 在该金属箔片的正面,且该金属箔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分别延伸出二个凸出 部,所述凸出部是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的两对应侧面上,并在任一侧 边上的二个凸出部间,形成一缺口,再者,该二发光部的容置槽的槽口是 分别朝向该背光部,以使所述凸出部能分别触接到所述灯套,且使该灯管 对应于该缺口,该金属罩邻近该背反射片的一侧,是延伸出一导热片体, 且该导热片体与该金属箔片的背面相互触接,如此,灯套上的热量,即能 直接传递至金属箔片上,或通过金属罩传递至金属箔片上,并由金属箔片
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以避免发光部的温度过高,造成背光模组的组件老 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该金属箔片具有较大面积,且其上设有凸出部,能直接贴 靠在灯套上,故能将灯套上的热量快速传导至金属箔片的背面,并进行散 热的工作,有效降低灯套上的热量,又,灯套上远离该凸出部的一侧面, 是会将其上的热量,传导至金属罩上,由于该金属箔片的热传导效果优于 该金属罩,因此,该金属罩上的热量,能通过该导热片体而传导至该金属 箔片的背面,进而发散至空气中,达到快速且大量散热的效果,令本实用 新型的背光模组,在不需使用背板的情况下,仍旧能维持一高效率的散热 功能,再者,由于该金属箔片的厚度是小于该背板的厚度,故该金属箔片所耗费的材料是少于该背板,故能降低业者的生产成本。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 认识与了解,以下列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传统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背光模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该背光模组是包括一背光部 及二发光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示(为简化附图,
故在图3中仅表现其中一发光部3),该背光部2包括一导光板20、 一背 反射片22及一金属箔片24,其中该导光板20的背面是与该背反射片22 的正面相连接,令进入该导光板20的光源,在折射至该导光板20的背面 时,能反射至该导光板20的正面,又,该背反射片22的两对应侧边上分 别延伸出二个第一凸出部221,任一侧边上的二个第一凸出部221间形成 一缺口 222,所述第一凸出部221是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20的两对应 侧面上,另,该背反射片22的背面设有一第一粘着层23,使得该背反射 片22的背面能由该第一粘着层23,与该金属箔片24正面相连接,且该金 属箔片24的两对应侧边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21的位置,分别延伸 出二个第二凸出部242,且所述第二凸出部242是向上翻折贴靠在所述第 一凸出部221上,再者,该二发光部3分别包括一金属罩30、 一灯罩反射 片32、至少一灯管34及多个灯套36,在该实施例中,是以一个发光部3 设有二个灯管34及二个灯套36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该灯罩反射片32 的断面形状,是近似于该金属罩30的断面形状,该二灯罩反射片32的一 侧面是由一粘胶31贴靠在该金属罩30的内侧面上,其另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320,所述容置槽320内分别容置有二灯管34及二灯套36,所述 灯套36上是分别设有二个贯穿孔,使得所述灯套36能分别套设在所述灯 管34的两端,以使所述灯管34不与该灯罩反射片32相接触,避免因灯 管34接触到灯罩反射片32的一部份,使得该部份无法完整反射该灯管34 所发出的光源,而导致整体的反射效率降低。
再者,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二发光部3是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 2的两对应侧面上(为简化附图,图4中仅表现出其中一个发光部3),且 该二发光部3的容置槽320槽口是分别朝向该背光部2的两对应侧面,以 使所述第二凸出部242能分别与所述灯套36相触接,并使该灯管34对应 于该缺口 222,如此,该灯管34所发出的光源,是经由该缺口 222进入该 导光板20内,并在经过折射及反射后,能提供该导光板20正面一均匀的 光源,又,由于所述灯套36直接与所述第二凸出部242相接触,且金属 箔片24的导热效果优于所述灯套36的导热效果,使得所述灯套36上的 热量,能经由所述第二凸出部242,直接传导至该金属箔片24上,进行散 热,另,该金属罩30邻近该背反射片22的一侧,是延伸出一导热片体302, 该导热片体302与该金属箔片24的背面相互触接,在此特别一提的是, 物品的导热系数越高,则该物品的散热效果越好,由于该金属箔片24的 导热系数是高于该金属罩30的导热系数,使得该金属箔片24的导热效果 是优于该金属罩30的导热效果,故,该金属罩30上的热量,能由该导热 片体302而快速地传导至该金属箔片24上,并进行散热,如此,灯管34 所产生的热量,是会经由其两端的灯套36及该金属罩30而传导至金属箔 片24上,由于该金属箔片24的面积较大,且散热效果良好,故能将金属 箔片24上的热量快速散去,以避免灯管34所产生的热量,蓄积在灯套36 上,进而导致邻近所述灯套36的组件老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 构能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背光模组是包括 一背光部4及二发光部5,为简化附图,仅在图5中表现其中一发光部5, 其中该二发光部5是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4的两对应侧面上,该背光部4 包括一导光板40、 一背反射片42及一金属箔片44,该导光板40的背面 是与该背反射片42正面相连接,该背反射片42的背面则由一第一粘着层43,与该金属箔片44正面相连接,又,该金属箔片44的两对应侧边上分 别延伸出二个凸出部442,任一侧边上的二个凸出部442间形成一缺口 444,所述凸出部442是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40的两对应侧面上,另, 该二发光部5分别包括一金属罩50、 一灯罩反射片52、至少一灯管54及 多个灯套56,在该另一实施例中,是以一发光部5设有二灯管54及二灯 套56为例,进行说明,该灯罩反射片52远离该背光部4的一侧面是由一 粘胶51贴靠在该金属罩50的内侧面上,其另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520, 该二灯管54的两端,是套设有一灯套56,且所述灯管54及灯套56能容 置在该容置槽520内,以使所述灯管54不与该灯罩反射片52相接触,避 免造成该灯罩反射片52的反射效率降低。
另,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该发光部5的灯管54是对应于该背光 部4的缺口 444,以使灯管54所发出的光源能经由该缺口 444进入该导光 板40内,且所述凸出部442是贴靠在所述灯套56上,令所述灯管54所 产生的热量,能由灯套56传导至该金属箔片44上,又,该金属罩50邻 近该背反射片42的一侧,是延伸出一导热片体502,该导热片体502是贴 附在该金属箔片44的背面,使得该金属罩50上的热量能经由该导热片体 502,而传递至该金属箔片44上,由于金属箔片44的导热系数,高于灯 套56及金属罩50的导热系数,且金属箔片44的面积亦大于灯套56及金 属罩50的面积,故该金属箔片44的散热速度快于该灯套56及金属罩50 的散热速度,令该金属箔片44与灯套56或金属罩50间,产生一温度差, 使得灯套56及金属罩50上的热量,会不断传递至该金属箔片44上,并 自该金属箔片44上散发,故能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整体热量,进而延长 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所述实施例中,该灯套的材质是为硅胶或具有弹性的材质,以 使该灯套能因应不同的容置槽形状,且该灯套上的贯穿孔的数量,是能依 业者所需,而在该灯套上设有一个贯穿孔,使其仅与一灯管的一端相连接, 或在其上设有多个贯穿孔,使其能与多个灯管的一端相连接,另,本实用 新型的背光模组,是直接组装在机壳内,并使金属罩的外侧面直接与该机 壳相抵靠,令该发光部与背光部能相互迫紧,故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与背 光部不需额外使用粘着剂,即能相互紧靠,且可使灯套上的热量,直接传导至金属箔片上,如此,由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即能在去除背板的情 况下,仍旧能使背光模组有一良好的散热效果,且能降低业者的生产成本。 按,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 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 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要求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光部,该背光部包括一导光板;一背反射片,其正面与该导光板背面相连接,该背反射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分别延伸出二个第一凸出部,任一侧边上的二个第一凸出部间形成一缺口,所述第一凸出部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的两对应侧面上,且该背反射片的背面设有一第一粘着层;及一金属箔片,其正面由该第一粘着层,与该背反射片相连接,该金属箔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位置,分别延伸出二个第二凸出部,且所述第二凸出部向上翻折贴靠在所述第一凸出部上;及二发光部,该二发光部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上,且分别包括一灯罩反射片,其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且该容置槽的槽口朝向该背光部的方向;至少一灯管;多个灯套,其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且分别套设在该灯管的两端,所述灯套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相触接,且使该灯管对应于该缺口;及一金属罩,其内侧面由一粘胶贴靠在该灯罩反射片远离该背光部的另一侧面上,且该金属罩邻近该背反射片的一侧,延伸出一导热片体,该导热片体与该金属箔片的背面相互触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 金属箔片的导热系数高于该灯套及金属罩的导热系数。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灯套的材质为 硅胶。
4、 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光部,该背光部包括一导光板; 一背反射片,其正面与该导光板 背面相连接,该背反射片的背面设有一第--粘着层;及一金属箔片,其正 面由该第一粘着层,与该背反射片相连接,该金属箔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分 别延伸出二个凸出部,任一侧边上的二个凸出部间形成一缺口,所述凸出 部向上翻折贴附在该导光板的两对应侧面上;及二发光部,该二发光部分别组装在该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上,分别包括 一灯罩反射片,其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且该容置槽的槽口朝向该 背光部的方向;至少一灯管;多个灯套,其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且分别套设在该灯管的两端,所述灯套分别与所述凸出部相触接,且使该灯管对应于该缺口;及一金属罩,其内侧面由一粘胶贴靠在该灯罩反射片远离 该背光部的另一侧面上,且该金属罩邻近该背反射片的一侧,延伸出一导 热片体,该导热片体与该金属箔片的背面相互触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 金属箔片的导热系数高于该灯套及金属罩的导热系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灯套的材质为硅胶。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二发光部及一背光部,背光部包括一导光板,其背面与一背反射片的正面相连接,背反射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分别延伸出二个第一凸出部,任一侧边上的二个第一凸出部间形成一缺口,背反射片的背面则与一金属箔片正面相连接,金属箔片的两对应侧边上对应于第一凸出部的位置,分别延伸出二个第二凸出部,二发光部分别包括一灯罩反射片,其一侧面贴靠在一金属罩的一侧面,另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内分别容置有至少一灯管及多个灯套,二发光部分别组装在背光部的两对应侧面上,以使第二凸出部分别与灯套相触接,且使灯管对应于缺口,该金属罩邻近该背反射片的一侧,延伸出一导热片体,导热片体与金属箔片的背面相互触接。
文档编号G02F1/133GK201233486SQ20082011398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陈灿荣 申请人:世顶企业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终端设备的语音交互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语音交互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中间层,所述语音交互方法包括:由中间层接收用户从语音输入设备输入的语音指令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1)

    专利名称:一种led直插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采用LED作为光源的照明灯具。背景技术:一般需要高亮环境的场合,人们会采用卤素灯作为照明灯具。然而即使卤素灯的光亮相较于传统白炽灯有所提高,但它仍然具有较多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9)

    文本生成器和文本生成方法【专利摘要】根据一个实施例,文本生成器包括识别器、选择器和生成单元。识别器被配置为识别所拾取的声音,并获取识别单元中识别的字符串和所识别的字符串的可信度。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关于转录精确度的参数和关于转录所需工作量的参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7)

    专利名称:多用途鼓体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多用途鼓体。背景技术:如图1所示为习式鼓体的立体组合图,其一般习式的鼓体(10)是由鼓框(11)、鼓面(12)、固撑件(13、14)、若干结合件(15)及响线(16)所组成,其中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3)

    专利名称:蜂窝芯复合吸音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内部的装修材料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室内装修吸音材料,包括音乐厅、大剧院、会堂、语音室、教室、练歌房或民居以及列车车厢、舰船和飞行器内部装修的吸音材料结构的改进。本实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8)

    专利名称:漫射光的子光栅的阵列的制作方法漫射光的子光栅的阵列本发明涉及包含能使来自室外的光以所需方向朝室内(通常天花板)变向的元件(616ment)的建筑用玻璃板领域。当要偏转的光是可见太阳光时,这种类型的玻璃板常被列为"自然采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