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波捕鱼器,特别是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属于声振传感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斑鱼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一周龄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15-20万粒,分批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目前,人们在大江、大湖或者大面积水域捕鱼时,一般使用拉网和撒网。不能专捕石斑鱼,在较宽广的水面使用撒网捕鱼效率低,使用拉网捕鱼劳动强度大,取鱼非常不方便,使用撒网或拉网时,被捕捉到的鱼很容易受伤或漏捕,因受伤或漏捕而逃脱的鱼将受到惊吓,因此影响了鱼类正常的生长及各种鱼病的发生;在小河内使用撒网捕石斑鱼时,由于小河的水浅,河底的水草、乱石多,撒网很难使用,捕石斑鱼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捕石斑鱼效率高且劳动强度小的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克服以上所述中的缺陷。解决其实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它是由变压器、电容器和二组三极管,变压器有一组振荡线圈、一组控制线圈和一组功率线圈,一组振荡线圈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器,有二个输出端;一组控制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控制线圈的中心轴头通过电阻与电源负极和二组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连接,控制线圈的另二端分别通过二极管与二组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一组功率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功率线圈的中心抽头通过电流表的分流电阻和开关接电源正极,功率线圈的一端与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地,在电源输入端上并联有电压表,在分流电阻上并联有电流表,一组三极管有十只三极管,十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十只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十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二极连接后相连接。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该声波发生器接上电源后,即产生电子振荡,振荡线圈得到振荡波,与电容器耦合后产生声波,将声波的输出电极插入到河水中,改变电容器的容量能改变振荡频率,其振荡波与石斑鱼进食时的频率波相同,或者其振荡波与石斑鱼的睡眠频率相同;与石斑鱼进食时的频率波相同时,该诱捕鱼发生器周围大批的石斑鱼在电子进食振荡波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食欲,全部都集中到该诱捕发生器的周围,人们使用手中抄网就可以将石斑鱼捞上来,如果石斑鱼属半睡眠状态,振荡波则与石斑鱼的睡眠频率产生共振,石斑鱼在睡梦中被捕捉,捕捉石斑鱼时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专用捕石斑鱼发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其振荡波与石斑鱼的进食频率产生共振,使石斑鱼产生强烈的食欲,全部集中到该发生器的周围。如果石斑鱼属半睡眠状态,振荡波则与石斑鱼的睡眠频率产生共振,使石斑鱼在睡梦中被捕捉,不影响石斑鱼的生活习性及不受惊吓和受伤,且捕鱼时劳动强度低。克服了由于捕捞石斑鱼易受惊吓,影响鱼类正常成长、易受伤、易患各种传染病、捕鱼效率低的缺陷。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它是由变压器B、电容器C和三极管,变压器B有一组振荡线圈、一组控制线圈和一组功率线圈,一组振荡线圈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器C,有二个输出端;一组控制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控制线圈的中心轴头通过电阻R3 与电源负极和二组三极管 BG31、BG32、BG33、BG34、BG35、BG36、BG37、BG38、BG39、BG40 和 BG41、BG42、BG43、BG44、BG45、BG46、BG47、BG48、BG49、BG50 的发射极共同连接,控制线圈的另二端分别通过二极管 D31、D32、D33、D34、D35、D36、D37、D38、D39、D40 与三极管 BG31、 BG32、BG33、BG34、BG35、BG36、BG37、BG38、BG39、BG40 的基极连接,通过二极管 D41、D42、 D43、D44、D45、D46、D47、D48、D49、D50 与三极管 BG41、BG42、BG43、BG44、BG45、BG46、BG47、 BG48、BG49、BG50的基极连接;一组功率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功率线圈的中心抽头通过电流表A的分流电阻Rl和开关K接电源正极,功率线圈的一端与一组三极管BG31、BG32、 BG33、BG34、BG35、BG36、BG37、BG38、BG39、BG40 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一组三极管 BG41、 BG42、BG43、BG44、BG45、BG46、BG47、BG48、BG49、BG50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地,在电源输入端上并联有电压表V,在分流电阻Rl上并联有电流表A,一组三极管有十只三极管BG31、BG32、 BG33、BG34、BG35、BG36、BG37、BG38、BG39、BG40 和另一组十只三极管 BG41、BG42、BG43、 BG44、BG45、BG46、BG47、BG48、BG49、BG50十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十只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十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二极D31、D32、D33、D34、D35、D36、D37、D38、D39、D40 和 D41、D42、D43、D44、D45、D46、D47、D48、D49、D50 连接后相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是由变压器(B)、电容器(C)、三极管、一组振荡线圈、 一组控制线圈、一组功率线圈、二个输出端、二组线圈、二组三极管组成;其特征是变压器有一组振荡线圈、一组控制线圈和一组功率线圈,一组振荡线圈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器,有二个输出端;一组控制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控制线圈的中心轴头通过电阻与电源负极和二组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连接,控制线圈的另二端分别通过二极管与二组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其特征是一组功率线圈有对称的二组线圈,功率线圈的中心抽头通过电流表的分流电阻和开关接电源正极,功率线圈的一端与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其特征是另一端与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地,在电源输入端上并联有电压表,在分流电阻上并联有电流表,一组三极管有十只三极管,十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其特征是十只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十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二极连接后相连接,声波发生器接上电源后,即产生电子振荡,振荡线圈与电容器耦合后产生声波,将声波的输出电极放入水中,改变电容器的容量并能改变振荡频率,其震荡波与石斑鱼的进食频率和睡眠频率相同,使各种石斑鱼在不知不觉中被捕捞。
全文摘要
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该诱捕鱼发生器有变压器、电容器和三极管,变压器的振荡线圈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器,变压器的控制线圈的中心轴头通过电阻与电源负极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控制线圈的另二端分别通过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变压器的功率线圈的中心抽头通过电流表的分流电阻和开关接电源正极,功率线圈的一端与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后接地,在电源输入端上并联有电压表,在分流电阻上并联有电流表。该捕鱼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其震荡波与石斑鱼的睡眠频率产生共振,使石斑鱼在睡梦中被捕捉。不影响石斑鱼的生活习性,捕鱼时劳动强度低。
文档编号G10K15/04GK102293185SQ20101022014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潘学合 申请人:潘学合
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表带放大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而日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大镜的改进。目前,在日常应用的小倍数放大镜虽然种类和款式很多,但可携带的放大镜一般都只能放在衣服的口袋内或手拎包内,这种携带方式就是容易发生打碎或丢失的现
专利名称:锥形万花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万花筒及其组合和现代显示技术相结合的万 花筒。 背景技术:传统的万花筒内部图形活图案的变化是通过万花筒本身的转动或 利用机械运动带动万花筒内的物体运动使其产生形态变化,这需要外 部光
专利名称: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集成光学光纤陀螺芯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集成光学和惯性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与聚 合物光波导互连结构的集成光学光纤陀螺芯片,应用于光纤陀螺领域。背景技术:光纤陀螺作为新型
专利名称:鼓的鼓框防震垫圈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震、防松脱功能的鼓的鼓框防震垫圈。背景技术:“鼓”为普通的打击乐器,其形态大抵如图4所示,具有环形中空且两端开口的鼓身50,鼓身50的两开口端分别以一鼓
专利名称:吊装式薄壳件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能以较小的空间、使两个薄壳件配合良好地组装,而又可平稳转动的技术,它适用于红外辐射方向可调式浴霸或各种动态灯具、以及各种设计空间有限的薄壳转动机构。公知的两个机械件相对转动、必须
专利名称:音乐回放装置以及处理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音乐回放装置以及用于便携式音乐回放装置的处理控制方法。2.相关技术由于传感技术的改进以及传感器的小型化和优良性能,在各种装置和设备中都安装并使用了各种传感器。更具体地,这些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