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防水保护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水保护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防水保护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水保护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容纳例如数码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以及使用该防水保护器装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防水保护器(防水盒)已用于保护相机以进行水下拍摄。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No.2002-90854中公开了一种传统的防水保护器,相机本体和相机镜头容纳在其中。
已知还有一种防水保护器,能够根据需要在其前侧上装有附件(例如近摄镜头或广角转换镜头)。具有螺纹等的安装部分形成为环绕与防水保护器或相机镜头的前表面相对的透光部分,即例如相机镜头的前表面。通过利用该安装部分而可拆卸地安装该附件。
在传统装置的一个示例中,附件安装到防水保护器的安装部分上。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相机本体相对于该保护器移位,则附件和相机本体各自的光学轴线不重合,从而影像质量可能会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水保护器,其具有足够大的附件容纳空间以容纳附件。相机本体和附件彼此成一体地容纳在该防水保护器中。这样,可以精确保持附件和相机本体的光学轴线。
然而,广角转换镜头(作为附件的示例之一)的前侧外径远远大于其后侧外径。需要大容积的防水空间以允许从防水保护器内部将这种类型的附件放入到附件容纳空间中或从中取出。这样,该保护器整体比较笨重从而在运输或拍摄工作中操作不便,另外,其在水中的浮力非常大。为抵销水中的浮力不可避免地要增加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一种能够平滑地容纳尺寸相对较大的附件(例如,广角转换镜头)的防水保护器装置,以及使用该防水保护器装置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包括本体保护器,第一端口(port)元件和第二端口元件。该本体保护器包括与相机镜头的前表面相对的开口和环绕所述开口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分,该本体保护器能够以防水的方式容纳相机本体。该第一端口元件具有第二开口部分,该第二开口部分可与第一开口部分连接;第三开口部分,其位于比第二开口部分更接近物体的位置处并大于第二开口部分;以及锥形筒状部分,其连接第二开口部分和第三开口部分,且该第一端口元件能够容纳可安装到相机镜头前表面上的附件。该第二端口元件具有第四开口部分,其可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上;透光部分,其设在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与第四开口部分相对的物体一侧;以及筒状部分,其连接第四开口部分和透光部分,且该第二端口元件利用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上的第四开口部分覆盖第三开口部分,从而对本体保护器和第一端口元件各自的内部空间提供防水保护。
在使用本发明的防水保护器装置的系统中,附件可以通过连接到本体保护器上的第一端口元件而从本体保护器外侧安装到相机本体上或从其上拆下。
根据本发明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尺寸相对较大的附件,例如广角转换镜头可以与相机本体一体地容纳在防水空间中。在本发明的防水保护器装置中,该附件可以直接安装到相机本体或其相机镜头上,从而相机本体和附件各自的光学轴线不会发生偏移。
另外,防水空间由待连接到本体保护器上的第一端口元件以及直径大于第一端口元件的第二端口元件来限定。因此,前侧外径较大的广角转换镜头或其它附件可以容纳在内部容积较小的防水空间中。
优选地,在第一开口部分和第二开口部分之间以及第三开口部分和第四开口部分之间分别设置防水密封件,例如O形环。
另外,优选是在所述第一端口元件连接到本体保护器的第一开口部分且第二端口元件与第一端口元件分离的情况下,附件可以连接到相机本体或相机镜头上。广角转换镜头是附件的示例之一。
另外,优选地,一标准端口可以在第一端口元件与第一开口部分分开的情况下连接到本体保护器的第一开口部分上。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加以阐明,其中部分可以从说明中明显得出或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优点通过以下具体指出的手段和结合实现并获得。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附图与上述已经给出的一般描述以及下面将要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水保护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的剖视图,其标准端口与其本体保护器分离;图4A是图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一部分的侧视图,其卡扣件处于锁定位置;图4B是图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一部分的侧视图,其卡扣件处于解锁位置;图5是一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到图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的本体保护器上的第一端口元件;以及图6是一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到图5所示第一端口元件上的第二端口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1到图6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具有标准端口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防水盒)10的主视图。保护器装置10包括一本体保护器11(将在下面介绍)、标准端口1(示于图2和图3中)、和/或较宽端口70(示于图5和图6中)。标准端口1和较宽端口70均可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上或从本体保护器11上拆下。
图2是具有标准端口1的防水保护器装置1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本体保护器11中限定有一防水空间S1。保护器11和标准端口1环绕该空间S1。例如数码相机的相机本体15为了防水的目的设在空间S1中的预定位置处。
相机本体15设有框架16。框架16具有内螺纹部分,滤光器等安装在该内螺纹部分处。当相机本体15的电源开关(未示出)打开时,作为移动件的相机镜头17向前伸出,如图2所示。该镜头17从框架16的内径侧向前或朝向物体伸出。
本体保护器11设有本体部分21和盖部分22。盖部分22通过图2所示的铰链轴20可摆动地接合到本体部分21上。本体部分21和盖部分22均为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该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不透水且耐高压。本体部分21和盖部分22可以通过夹紧机构23保持在关闭状态下。例如O形环的防水密封件24和25分别设在本体部分21和盖部分22的连接部分处。
本体保护器11设有操作元件31(如图1所示)。操作元件31用于操作相机本体15的释放按钮30(如图2和其它附图所示)。另外,本体保护器11设有用于操作相机本体15所必须的多个操作元件、覆盖用于外部闪光灯的中继连接器(relay connector)部分(未示出)的帽32等。相机本体15设有热靴(hot shoe)33(如图2和图3所示)。热靴33具有电接点,其用于闪光灯同步发光(strobe-synchronousluminescence)等。
在本体保护器11的本体部分21中形成圆形开口40。该开口40形成在对应于相机本体15的框架16前表面的区域中。该开口40的内径略微大于框架16的直径且足够大以允许至少插入相机镜头17。
在本体保护器11的外表面上的开口40的周围形成短圆柱形的第一开口部分41。第一开口部分41的直径大于开口40的直径且它与开口40同心。第一开口部分41的内周表面42形成密封表面,密封件54与该密封表面紧密接触。为达到紧密接触,该内周表面42被加工成十分光滑。作为防水密封件的O形环43插在开口40和第一开口部分41之间。如图3所示,在第一开口部分41的外周表面44上形成一对突起46。每个突起46均形成卡扣机构45的一部分。
标准端口1设有大体圆柱形的筒状部分50、由诸如玻璃的透明材料形成的透光部分51、遮光件52、一对卡扣件53和诸如O形环的密封件54。透光部分51设在筒状部分50的前端部上。在筒状部分50后端上的开口部分55可装配到第一开口部分41中。如果需要,遮光件52安装到筒状部分50上。卡扣件53分别设在筒状部分50的相对侧部分上。密封件54设在筒状部分50的后端部上。密封件54可与第一开口部分41的内周表面42紧密接触。
卡扣件53和突起46构成了卡扣机构45。卡扣件53可以单独地绕着轴60在图4A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图4B所示的解锁位置之间摆动。它们也可以被设计为可从图4B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R1的方向进一步摆动。
如图4A和图4B所示,凸轮槽61形成在每个卡扣件53内表面侧上。凸轮槽61具有螺旋形状,即与轴60相距的距离D从其一端61a朝向其另一端61b逐渐增加。当各个卡扣件53摆动到图4A所示的锁定位置时,各个突起46配合到凸轮槽61一端61a侧上的区域中。因此,标准端口1的筒状部分50的凸缘部分50a沿着使其抵靠第一开口部分41的前端面41a的方向被按压。同时,标准端口1固定到本体保护器11上。
如果每个卡扣件53都沿图4A中箭头R1所指的方向(解锁方向)摆动,则凸轮槽61沿箭头R1的方向相对于突起46滑动移动。于是,筒状部分50的凸缘部分50a沿使其远离第一开口部分41的前端面41a的方向(箭头F所指的的方向)被略微推出,如图4B所示。当卡扣件53到达图4B所示的解锁位置时,突起46与凸轮槽61分开。于是,标准端口1可以从本体保护器11上拆下。在将端口1安装到保护器11上时,卡扣件53沿与解锁方向R1相反的方向摆动。这样,端口1固定到保护器1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各个卡扣件53都设有定位机构(棘爪装置)65。该定位机构65包括保持元件67。保持元件67由弹簧部分66推动以从卡扣件53的内部伸出。本体保护器11形成有凹口68,保持元件67可分别装配到凹口68中。凹口68定位成使它们在卡扣件53移动到锁定位置时与它们相应的保持元件67接合。
当卡扣件53移动到锁定位置时,保持元件67与它们相应的凹口68接合。这样,卡扣件53的位置就被设定,并产生所谓的卡嗒一下的感觉。因此,能觉察到卡扣件53到达锁定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较宽端口70可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上。广角转换镜头W1可以容纳在限定在端口70内部的防水空间S2中。镜头W1是本发明附件的一个示例。该镜头通过滤光器螺纹安装到框架16的前部。镜头W1适于在水下进行广角拍摄。
广角转换镜头W1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前端部(物体一侧)的外径大于相机镜头17的外径。镜头W1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后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分41的内径。镜头W1相对于光学轴线的前端部的外径大于开口部分41的内径。
较宽端口70具有第一端口元件71和第二端口元件72。第一端口元件71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上。第二端口元件72接合到第一端口元件71上。该第一端口元件71具有短圆柱形的第二开口部分75、第三开口部分76和筒状部分77。
第二开口部分75可以装配在第一开口部分41的内周表面42中。第三开口部分76定位成比第二开口部分75更接近物体,且其直径大于开口部分75。筒状部分77形成在第二和第三开口部分75和76之间。筒状部分77从第二开口部分75沿着光学轴线方向朝向物体延伸。
当第二端口元件72与第一端口元件71分离时,筒状部分77的前端打开。广角转换镜头W1可以通过开口的前端安装到相机本体15上和从相机本体15上拆下。
筒状部分77为圆锥形状,该圆锥的外径从第二开口部分75朝向第三开口部分76增大。诸如O形环的防水密封件78位于第二开口部分75的外周表面上。当第二开口部分75与第一开口部分41配合时,密封件78位于第一和第二开口部分41和75之间。
由于第三开口部分76的内周表面79被用作密封表面,因此将其加工成十分光滑,第二端口元件72上的密封件93与该密封表面紧密接触。在第三开口部分76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下面将介绍的一对突起80,每个突起80都形成第二卡扣机构95的一部分。
每个都构成第一卡扣机构81的一对卡扣件82和定位机构83设为靠近第一端口元件71的筒状部分77。卡扣件82以与标准端口1的卡扣件53相同的方式构造。这样,第一端口元件71的卡扣件82也可以分别绕着轴85摆动。它们各自具有凸轮槽(未示出),本体保护器11的突起46分别装配在凸轮槽中,并可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摆动。
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二开口部分75插入到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中。当每个卡扣件82都摆动到锁定位置时,卡扣件82上的凸轮槽(类似于图4A中所示出的)与其相应的突起46接合。这样,当第一端口元件71固定到保护器11上时,第一端口元件71压靠本体保护器11。
当卡扣件82摆动到解锁位置时,在突起46离开它们相应的凸轮槽时第一端口元件71被推出第一开口部分41。因此,该端口元件71可以从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上拆下。
第一端口元件71的定位机构83以与标准端口1的定位机构65相同的方式构造。更具体地,每个定位机构83都包括保持元件87。保持元件87由弹簧部分86推动。当卡扣件82到达锁定位置时,保持元件87与它们在本体保护器11的侧面上的相应凹口68接合。这样,就设定了卡扣件82的位置,并产生所谓的喀达一下的感觉。因此,能觉察到卡扣件82到达锁定位置。
第二端口元件72具有对限定在第一端口元件71中的防水空间S2提供防水保护的功能。第二端口元件72具有第四开口部分90、透光部分91、为短圆柱形的筒状部分92等。第四开口部分90可以装配在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三开口部分76中。透光部分91设为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比第四开口部分90更接近物体。筒状部分92形成在第四开口部分90和透光部分91之间。
透光部分91设在筒状部分92的前端部上。该透光部分允许光线从物体通过广角转换镜头W1到达相机镜头17上。透光部分91由诸如透明玻璃的透光材料制成。诸如O形环的防水密封件93位于筒状部分92的外周表面上。当第四开口部分90装配到第三开口部分76中时,如图6所示,密封元件93定位在第三和第四开口部分76和90之间。
一对卡扣件96和定位机构97设在第二端口元件72的筒状部分92的相对侧部分上。它们构成了第二卡扣机构95。卡扣件96以与标准端口1的卡扣件53相同的方式构造。卡扣件可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分别绕着轴98摆动。卡扣件96各自具有凸轮槽(未示出),第一端口元件71的突起80(如图5所示)可以分别装配在凸轮槽中。
第二端口元件72的第四开口部分90插入到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三开口部分76中。当卡扣件96向锁定位置摆动时,其中的凸轮槽装配在它们相应的突起80上。因此,第二端口元件72压靠并固定到第一端口元件71上。
当卡扣件96向解锁位置摆动时,第二端口元件72被略微推出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三开口部分76。同时,突起80离开它们相应的凸轮槽,从而第二端口元件72可以从第一端口元件71上拆下。
第二端口元件72的定位机构97以与标准端口1的定位机构65相同的方式构造。更具体地,每个定位机构97都包括保持元件100,保持元件100由弹簧部分99推动。当卡扣件96移动到锁定位置时,保持元件100与它们在第一端口元件71的侧面上的相应凹口101接合。这样,就设定了卡扣件96的位置,并产生所谓的喀达一下的感觉。因此,能觉察到卡扣件96到达锁定位置。
以下介绍上述实施例的防水保护器装置10的操作。
图1和图2示出了仅使用相机镜头17进行拍摄的情况,其中相机本体15以标准方式配备。在这种情况下,标准端口1的开口部分55装配到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中。标准端口1通过卡扣机构45固定到本体保护器11上。标准端口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端口元件。标准端口1后端处的开口部分55是本发明的第五开口部分。
当使用广角转换镜头W1时,标准端口1与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分开,如图3所示。而后,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二开口部分75插入到本体保护器11的第一开口部分41中,如图5所示。而后,第一端口元件71通过第一卡扣机构81固定到本体保护器11上。
在第二端口元件72安装到第一端口元件71上之前,即,当第二端口元件72脱离第一端口元件71时,广角转换镜头W1从第一端口元件71的外部安装到相机本体15上。镜头W1例如可以通过本体15的框架16的内螺纹部分(滤光器螺纹)螺纹安装到相机本体15上。
本发明的附件包括各种辅助镜头、滤光器(未示出)等、以及广角转换镜头W1。这些附件可以利用滤光器螺纹(用于滤光器安装的内螺纹部分)安装到相机镜头17而不是相机本体15上。
在广角转换镜头W1安装到相机本体15上之后,如图6所示,第二端口元件72的第四开口部分90插入到第一端口元件71的第三开口部分76中。而后,第二端口元件72通过第二卡扣机构95固定到第一端口元件71上。
在相机本体15的电源打开后,作为移动部分的相机镜头17从其容纳在本体15中的内缩状态朝向物体伸出,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这样,镜头17穿过广角转换镜头W1的圆柱部分的后部,从而形成了用于拍摄的等待状态。
广角转换镜头W1的镜头组相对于镜头W1框架中的光学轴线的中部位于面向物体的前侧上(图5中的中部d2和大直径部d3)。由于镜头W1的后侧(图5中的小直径部d1)大体为中空,因此相机镜头17可以进入镜头W1中。
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水保护器装置10,诸如广角转换镜头W1的尺寸相对较大的附件可以与相机本体15成一体地容纳在防水空间S2中,该防水空间S2由本体保护器11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口元件71和72来限定。
在防水保护器装置10中,广角转换镜头W1直接安装到相机本体15上,从而本体15和镜头W1各自的光学轴线不会偏移。另外,由于标准端口1和较宽端口70可以根据需要可替换地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上,因此可以根据视角来进行拍摄。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较宽端口70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其基本上沿着广角转换镜头W1的外周延伸。更具体地,较宽端口70由第一和第二端口元件71和72构成。第一端口元件71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其沿着镜头W1的较小直径部分d1和中部d2延伸。第二端口元件72成形为沿着镜头W1的较大直径部分d3延伸。这样,在前侧具有较大直径部分d3的镜头W1可以容纳在内部容积相对较小的防水空间S2中,从而可以避免产生过大的浮力。
较宽端口70可以通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由标准端口1代替。更具体地,第二卡扣机构95解锁,且第二端口元件72与第一端口元件71脱离。而后,广角转换镜头W1从相机本体15上拆下。另外,第一卡扣机构81解锁,且第一端口元件71与本体保护器11脱离。接着,标准端口1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上。而后,卡扣机构81锁定。
应该理解,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的组件,包括本体保护器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口元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其它的优点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描述和显示的实施例的具体细节。因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保护器,其具有与相机本体的相机镜头的前表面相对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分,所述本体保护器能够以防水方式容纳相机本体;第一端口元件,其具有可与第一开口部分连接的第二开口部分、位于比第二开口部分更接近物体的位置处且比第二开口部分更大的第三开口部分、以及连接第二开口部分和第三开口部分的锥形筒状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端口元件能容纳可安装到相机本体或相机镜头上的附件,并允许通过连接到所述本体保护器上的第一端口元件将所述附件从本体保护器外部安装到相机本体和从相机本体上拆下;以及第二端口元件,其具有第四开口部分,其可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上;一透光部分,其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设在与第四开口部分相对的物体一侧;以及筒状部分,其连接第四开口部分和透光部分,所述第二端口元件通过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的第四开口部分覆盖第三开口部分,从而对本体保护器和第一端口元件各自的内部空间提供防水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开口部分和第二开口部分之间以及第三开口部分和第四开口部分之间分别设置防水密封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元件安装到本体保护器上且第二端口元件与第一端口元件分离的情况下,附件可以安装到相机本体上和从相机本体上拆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元件安装到本体保护器上且第二端口元件与第一端口元件分离的情况下,附件可以安装到相机镜头上和从相机镜头上拆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是广角转换镜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是广角转换镜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转换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后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且所述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前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端口元件从第一开口部分上拆下时,标准端口可以安装到本体保护器的第一开口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待安装到本体保护器上的第三端口元件,其可代替第一端口元件,该第三端口元件具有第五开口部分,可连接到第一开口部分上;一透光部分,设在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与第五开口部分相对的物体一侧;以及一筒状部分,其连接第五开口部分和透光部分,所述相机镜头在筒状部分中可移动且通过连接到第一开口部分上的第五开口部分覆盖第一开口部分,从而对本体保护器和第三端口元件各自的内部空间提供防水保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在本体保护器中的相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安装到相机镜头前表面上的附件。
12.一种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保护器,其具有与相机本体的相机镜头的前表面相对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分,所述本体保护器能够以防水方式容纳相机本体;第一端口元件,其具有可与第一开口部分连接的第二开口部分、位于比第二开口部分更接近物体的位置处且比第二开口部分更大的第三开口部分、以及连接第二开口部分和第三开口部分的锥形筒状部分,该第一端口元件可以容纳可安装到相机本体或相机镜头上的附件;以及第二端口元件,其具有第四开口部分,其可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一透光部分,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设在与第四开口部分相对的物体一侧;以及筒状部分,其连接第四开口部分和透光部分,所述第二端口元件通过连接到第三开口部分的第四开口部分覆盖第三开口部分,从而对本体保护器和第一端口元件相应的内部空间提供防水保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是广角转换镜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开口部分和第二开口部分之间以及第三开口部分和第四开口部分之间分别设置防水密封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端口元件安装到本体保护器上且第二端口元件与第一端口元件分离的情况下,附件可以安装到相机本体上和从相机本体上拆下。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端口元件安装到本体保护器上且第二端口元件与第一端口元件分离的情况下,附件可以安装到相机镜头上和从相机镜头上拆下。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是广角转换镜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是广角转换镜头。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转换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后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且所述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前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转换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后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且所述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前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转换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后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且所述镜头相对于光学轴线方向的前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部分的直径。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相机的防水保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标准端口可以在第一端口元件脱离第一开口部分的情况下安装到本体保护器的第一开口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防水保护器系统(10),包括容纳相机本体(15)的本体保护器(11)、待安装到本体保护器(11)上的第一端口元件(71)、以及待安装到第一端口元件(71)上的第二端口元件(72)。本体保护器(11)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分(41)。第一端口元件(71)具有待装配在第一开口部分(41)中的第二开口部分(75)、直径比第二开口部分(75)大的第三开口部分(76)、以及形成在第二开口部分(75)和第三开口部分(76)之间的圆锥形筒状部分(77)。第一端口元件(71)容纳诸如广角转换镜头(W1)的附件。第二端口元件(72)具有可装配在第三开口部分(76)中的第四开口部分(90),以及透光部分(91)。
文档编号G03B17/08GK1621931SQ20041009601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船桥亨二, 大平圣一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光波导和使用该光波导的光斑尺寸转换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波导和使用该光波导的光斑尺寸转换器,具体地涉 及与光纤耦合的光波导的形状以及关于该光波导的构造的思想。背景技术: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进步,己经对作为光通信系统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3)

    专利名称:一种led漫射灯盘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LED漫射灯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漫射灯盘。背景技术: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光源,相对于白炽灯、荧光灯或高压钠灯等传统照明灯,LED可节约电能50 70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1)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打印机,特别是一种控制感光鼓与显影辊间距的结构。背景技术:在激光打印机中,非接触式显影是一种常用的显影方式,即显影辊与感光鼓不直接接触,因此这种方式具有扭矩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并且具体地涉及移动终端设备所连接至的并且显示存储在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内容的信息处理设备。背景技术:近年来,设置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并且能够在存储介质中存储诸如音乐数据和视频数据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20)

    专利名称:减振吸音板外包覆软体隔音罩的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 用新型涉及ー种新的降噪结构,具体地说是在结构件外面先包覆一层减振吸音板,再在减振吸音板外包覆软体隔音罩,该降噪结构紧凑、容易施工、外形美观,属于降噪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5)

    专利名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特别涉及一种缩小背光源LED之间形成的暗 区的导光板。背景技术: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影响液晶模组的显示效果。其中较普遍的问题 点是在可视区进光侧(靠近LED—侧)有显示明暗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