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单机拍摄电视立体图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图像的拍摄方法,特别是利用单机拍摄具有立体效果电视图像的方法。
利用现有的拍摄方法获得的电视图像只给人一种平面画面的视觉,因此人们寻求改进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并采取特殊的拍摄方法,以求获得具有立体效果的电视图像,如偏光棱镜摄像、电磁场偏振法、三维技术法、全息摄像法、立体唱片红外线传播法、双机拍摄液晶显示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问题是造价昂贵,不容易普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机拍摄电视立体图像的方法,利用现有的单台摄像机拍摄,不需改变电视机结构,配带具有两片深浅不同颜色镜片的眼镜,即能看到呈现立体效果的图像,具有拍摄简便,费用低,易于普及的特点。
本发明的构思原理众所周知,长、宽、高居为一体的三度空间是一切物体显现其立体感的必要条件,而对于电视图像的景物则必须具备长、宽、深才能呈现出立体感。用摄像机拍摄的电视画面,将活动的人、景物连续记录下来,电视画面实际上是活动的画幅,它符合绘画中的透视原理“等大物体近大远小,近疏远密,在视平线以上的等高物体愈远愈向下,在视平线以下的等高物体愈远愈向上”。而活动的电视图像中的人或物加强了这种效果。人的双眼观察一定范围的景物时,这些景物是内向的,而不是分裂的,当戴上左明右暗或左暗右明的偏色镜时,明的眼晴对景物的分辩力就高,细节清晰,感觉近,而暗的眼睛对景物的分辩力就低,细节不清,有一定模糊感,就感觉远些,而且佩戴明暗不同两镜片的偏光镜观察画面中相对运动的物体,有一个特性即凡是向右相对运动的景物近,向左相对运动的景物远,这样立体空间感就会明显的呈现出来。因此用摄像机对准实物并具有景深的现场拍摄纪录下来的图像虽然是一个平面图像,但通过特殊的拍摄方法,使图像满足下述所述的条件(1)人、物、场景具有景深,(2)人、物、场景之间要有相对的横向运动。这样的电视图像通过佩戴两片深浅不同颜色镜片的偏光镜,即可在人眼前呈现立体的电视图像。
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编剧要求内容情节要求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景物之间要有远、中、近景安排,要有显著的景深,每个分镜头画面要保持在八秒以上,以满足人眼佩戴深浅不同镜片的偏光眼镜有充分时间适应具有立体感视觉的电视图像,剧本的情节要求以动为主。
(2)、场景的选择、安排;要求场景要有远、中、近景,景深要明显,层次要分明,场景的安排、选择要适合镜头向同一方向移动拍摄的要求。
(3)、拍摄要求拍摄画面要显示出景深各层次的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景物之间作相对的单向错位相切运动,错位相切的运动方向与景深方向呈30°-150°夹角;近景人员、景物从画面中闪过的数量(也是近景景物与中、远景景物错位相切的数量)与闪过的速度成反比,人员、景物从画面上闪过的时间不少于3秒。上述景深中各层次的人员、景物之间的错位相切运动效果,可以通过单台摄像机的推拉、摇、移手段获得,也可以通过运动的人员、景物与静止的人员、景物作单向错位相切运动获得。
最后编辑制作,将各分镜头恰当的衔接好,一部具有立体视觉的电视节目即制作完毕。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现有的单台摄像机拍摄,拍摄简便容易,费用低,通过佩戴两片深浅不同颜色的偏光镜,即能显现出明显的立体画面,易于普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景深各层次的人、物、景之间错位相切运动方向与景深方向夹角示意图。
图2-图11给出具体拍摄实例示意图。
见图1,选择或安排场景,要有远景1、中景2、近景3,景深方向为箭头4的方向,箭头5的方向为近景物、人或摄像机相对景深方向产生的错位运动方向,两方向夹角30°-150°。这样才能使图像沿景深方向各层次间有横向错位的效果,戴上偏光镜观看,立体效果才明显。
见图2,实施例一具有景深的背景6,背景6前箭头7为人、物(包括各种车辆、兽类等)人或物等在背景前向右行走,摄像机不动,这样背景6与背景6前的人、物形成左右的相对错位运动。摄像机也可跟拍人、物,采取摇或移的方法。
见图3,实施例二前景8为近景(如树林、栅栏、网、花墙、门窗等),前景8的后面是单方向活动的人、物27(相当于中景),摄像机可固定,也可摇、移跟拍。
见图4,实施例三箭头9和箭头10为人或物,它们为一前一后,有一定景深距离,它们运动方向相反,前部向右,后部向左,产生相互错位切割运动。
见图5,实施例四箭头11为人、物,后部有远景12,人、物在视角内的左侧近处向中心或右侧的远处去。
见图6,实施例五箭头14为人、物,后部有远景13,人、物从远处的左侧或中心向近处的右侧来,并从右侧出。
见图7,实施例六箭头15和箭头16均为人、物,远处有远景17,一人、物从左侧近处向远处中心去,另一人、物从远处中心向近处右侧来,并从右侧出。
见图8,实施例七远处有远景18,弯箭头19为群体或个体的人、物,人、物从右侧远处向左前方来,转变再折回右侧近处,从右侧出。
见图9,实施例八图中示出高大物20(如塔、楼、烟囱、桅杆或孤树等)、摄像机21,在高大物20的周围最好有衬物,摄制时,摄影机21绕高大物仰拍。
见图10,实施例九图中示出笼、栏22(如鸟笼、猛兽笼、畜栏等)、摄像机23,摄像机23绕笼、栏22拍摄。
见图11,实施例十图中示出弯箭头24为人、物(如车技表演、绕行车辆、运动场等)、外围25是背景,摄像机26置于中央,拍摄时,摄像镜头跟踪运动人、物作环形拍摄。
经本申请人试拍摄一部立体电视风光片《西湖风光》已于九一年七月由辽宁电视台播出,佩戴两片深浅不同颜色的偏光镜,收看的立体效果比较好。
附拍摄经验实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单机拍摄电视立体图像的方法,包括编剧、场景的选择与安排、拍摄及编辑制作,其特征是(1)、编剧要求内容情节要求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景物之间要有远、中、近景安排,要有显著的景深,每个分镜头画面要保持在八秒以上,以满足人眼佩戴深浅不同镜片的偏光眼镜有充分时间适应具有立体感视觉的电视图像,剧本的情节要求以动为主。(2)、场景的选择、安排要求场景要有远、中、近景,景深要明显,层次要分明,场景的安排、选择要适合镜头向同一方向移动拍摄的要求。(3)、拍摄要求拍摄画面要显示出景深各层次的人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景物之间作相对的单向错位相切运动,错位相切的运动方向与景深方向呈30°-150°夹角;近景人员、景物从画面中闪过的数量(也是近景景物与中、远景景物错位相切的数量)与闪过的速度成反比,人物、景物从画面上闪过的时间不少于3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立体图像的拍摄方法,其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场景的选择和安排,要有远、中、近景,景深要明显,层次要分明,要适合镜头向同一方向移动拍摄的要求;拍摄中,要求人、物、景之间要作相对单向错位相切运动,错位相切的运动方向与景深方向呈30°—150°夹角,近景人员、景物从画面中闪过的数量与闪过的速度成反比,利用单台摄像机拍摄,简便容易,费用低,通过佩带两片深浅不同颜色的偏光镜,即能显现出明显的立体画面,易于普及推广。
文档编号G03B35/00GK1069346SQ9110619
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6日
发明者邢占山 申请人:邢占山
单机拍摄电视立体图像的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加重短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一种加重短号。 背景技术:短号是唇振动气鸣乐器中的一种,音色较柔和,常用于军乐队、各类轻音乐乐队, 尤其在爵士乐队中,它常担任着主奏的重要角色。通常情况下,普通短号是由
专利名称:双音笛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笛子。背景技术:现有的普通笛子,只有一个贴有笛膜的发音孔,吹奏时只能吹出单音而无法吹出双音。专利号为99214120.6的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双音笛,虽然能够吹
专利名称:使用正相序电量的故障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正相序电量值执行故障定位的故障定位装置,该正相序电量值是基于一个端部(本端部)及另外的一个端部或多个端部(另侧一个或几个端部)的正相序电压的电量及每相电流的电量,这
专利名称:吉琶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拨乐器,尤其是一种只用右手即可弹拨中国五声音阶作品,左右手配合可弹拨十二平均律音乐的吉琶琴。背景技术:现有的弹拨乐器种类很多,其中有琴颈的弹拨乐器就有吉他、琵琶、柳琴等。其结构都是具有
发光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基座、发光二极管、波长转换层、盖体及反射装置。发光二极管位于基座的底部上,用以发射出第一波长光线。波长转换层位于基座的底部且环绕着发光二极管。盖体覆盖容置空间。反射装置连接于盖体且位
专利名称:新型室内悬挂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涉及用于室内的悬挂式照明灯。背景技术:传统的大型室内悬挂照明灯包括灯罩、上电器箱、镇流器和金属卤化物灯等。这种照明灯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缺点,首先是为了解决散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