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相机使用者普遍运用按压快门方式拍照,而无论是拍摄他人或 自拍,按压快门的拍照方式皆会造成手震情况发生,因此目前相机多附有防手 震功能。
其中,光学式防手震功能是在镜头系统中加入浮动的感光组件或浮动的镜 片,使镜头保持稳定而不会因晃动产生模糊影像。电子式防手震功能则是通过 电子电路修正因晃动产生的模糊影像,达到影像修正的效果。
然而,无论是光学式或电子式防手震功能皆无法完全避免手震的影响,因 此便发展出通过辨识被拍摄者的脸部微笑而自动拍照的技术,其能避免按压快 门产生手震而影响影像质量,且能立即补捉到被拍摄者的微笑表情。
辨识脸部微笑的自动拍照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相机内建韧体的运算与辨 识技术,其锁定被拍摄者的脸部呈现微笑特征的三角位置,并于侦测到脸部的 微笑特征时自动进行拍照。
然而,目前数字相机的辨识脸部微笑的自动拍照技术仅限定于侦测微笑表
情,对于微笑以外的其它表情则并无支持,若被拍摄者表情不断变化(例如:吐 舌或皱眉等),则相机将无法连续地自动拍摄到各种表情,仅能针对微笑表情 进行拍摄,因此限制了数字相机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 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仅限定于侦测微笑表情致使相机无法连续地自动拍 摄微笑以外的其它表情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用于供拍摄至少一被拍摄者,包括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反复取得具有脸部轮廓的 脸部影像,再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接着根据影像 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
其中,比对步骤包括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以得到影像变 化量。拍摄步骤则包括当影像变化量超过拍摄启动值时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 摄者。
此外,可加入步骤包括设定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再者,还可加入步骤包 括计算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当次数计算完成时停止取得脸部影像。
另外,还可加入步骤包括当影像变化量小于拍摄启动值的次数大于一额定 值时停止取得脸部影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通过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 廓,反复取得具有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再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 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最后再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 者,因此只要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不断变化,拍摄镜头将自动进行连续拍照, 且得以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情。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机身
20 拍摄镜头
30 屏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
请参照图l,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如图l所 示,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包括先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 (步骤100),并反复取得具有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步骤110),接着,再比对相
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歩骤120),最后,根据影像变化量 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
其中,比对步骤包括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以得到影像变 化量。拍摄歩骤则包括当影像变化量超过拍摄启动值时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 摄者。
本实施例为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反复取得被拍摄者 的脸部影像,再根据比较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所得的影像变化量 大于拍摄启动值时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
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当拍摄者欲拍摄被拍摄者时,将先通过拍摄镜头侦 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步骤100),然后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步骤 110),当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变化时,其脸部影像也将随之改变,所以相邻两 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的位置或角度将会出现差异,接着通过比对相邻两 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便得到影像变化量(步骤120),最后当所得的影像 变化量超过拍摄启动值时则立即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因此, 便可连续地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情影像。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如图2所 示,本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自动拍照方法包括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 部轮廓(步骤100),接着设定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步骤200),再来便反复取得 具有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步骤110),跟着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以得 到影像变化量(步骤120),之后,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 (步骤130),最后,计算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当次数计算完成时停止取得脸 部影像(步骤210)。
本实施例为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接着设定拍摄被拍摄 者的次数,再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跟着根据比较相邻两次取得的脸 部影像所得的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最后,计算拍摄被拍摄 者的次数,当次数计算完成时停止取得脸部影像。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当拍摄者欲拍摄被拍摄者时,将先通过拍摄镜头侦
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步骤100),然后设定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步骤200), 用于达成连续拍摄的目的,之后再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步骤110), 当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变化时,其脸部影像也将随之改变,所以相邻两次取得 的脸部影像将会出现差异,接着通过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便得到影像 变化量(步骤120),再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 最后计算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当次数达到先前设定的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时 即停止取得脸部影像(步骤210),因此,便可连续地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 情影像。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流程图。如图3所 示,本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自动拍照方法包括先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 脸部轮廓(步骤IOO),并反复取得具有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步骤110),接着, 再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步骤120),跟着,当影像 变化量小于拍摄启动值的次数大于额定值时停止取得脸部影像(步骤300),最 后,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
本实施例为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反复取得被拍摄者 的脸部影像,再比较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而得到影像变化量,然后当影像 变化量小于拍摄启动值的次数大于额定值时即停止继续取得脸部影像,最后, 再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
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当拍摄者欲拍摄被拍摄者时,将先通过拍摄镜头侦 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步骤100),然后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步骤 110),当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变化时,其脸部影像也将随之改变,所以相邻两 次取得的脸部影像将会出现差异,接着通过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便得 到影像变化量(步骤120),然后当影像变化量小于拍摄启动值的次数大于额定 值时即停止继续取得脸部影像(步骤300),以避免数字相机资源的浪费,最后 再根据当所得的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
以下将举例以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装置对本发明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请 参照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装置示意图。如图4 所示,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装置包括机身10、拍摄镜头20与屏幕30。
本实施例为通过拍摄镜头20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再根据比较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所得的影像变化量启动 拍摄镜头20拍摄被拍摄者。
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当拍摄者欲拍摄被拍摄者时,将先通过拍摄镜头
20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步骤IOO)并将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显示于屏幕 30,跟着设定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歩骤200),用于达成连续拍摄的目的,然 后通过拍摄镜头20反复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影像(步骤110)。当被拍摄者的脸 部表情变化时,其脸部影像也将随之改变,所以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 器官的相对位置或角度将会出现差异。其中脸部影像中器官的差异例如肌肉变 化产生的皱纹、眉毛抬高、眼睛半闭或全闭以及嘴巴由闭合至张开等。接着, 通过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中的器官便得到影像变化量(步骤120)。当 影像变化量小于拍摄启动值的次数大于额定值时停止继续取得脸部影像(歩骤 300),以避免数字相机资源的浪费。当所得的影像变化量超过拍摄启动值时则 立即启动拍摄镜头20拍摄被拍摄者(步骤130)。最后计算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 当次数达到先前设定的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时即停止取得脸部影像(步骤 210)。因此,便可连续地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情影像。
于实际应用上,本发明可通过相机内部轫体或软件实现,因此使用者可将 相机从一般拍照模式切换成连续自动拍照模式。当使用者使用连续自动拍照模 式拍摄一被拍摄者时,将先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将被拍摄 者的脸部轮廓显示于屏幕,跟着设定拍摄被拍摄者的次数(例如:三次),接着取 得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的第一脸部影像与第二脸部影像,当被拍摄者的脸部表 情变化时,其脸部影像也将随之改变,因此便通过比对第一脸部影像与第二脸 部影像而得到第一影像变化量,再根据第一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 摄者,且计算拍摄次数为一次。再来,继续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的第三脸 部影像,且比对第二脸部影像与第三脸部影像而得到第二影像变化量,再根据 第二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且计算拍摄次数为二次。最后, 继续取得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的第四脸部影像,且比对第三脸部影像与第四脸 部影像而得到第三影像变化量,再根据第三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 摄者,且计算拍摄次数为三次,至此,已经达到先前设定的拍摄次数(例如:三 次),因此便停止继续取得脸部影像。其中,脸部影像由多个像素单元组成, 因此可比较出两个脸部影像之间像素单元的差异量,因而得到影像变化量。如位图(BMP; Bit Mapped)文件格式,可以通过比较两个BMP文件的影像中 每一个图点之间影像数据的差异而得知影像变化量,然上述仅为示例性说明,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此外,亦可同时侦测多人的脸部轮廓,不限定于单一脸部轮廓的侦测,然 其仅为示例性说明,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通过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 廓,反复取得具有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再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 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最后再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 者,因此只要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不断变化,拍摄镜头将自动进行连续拍照, 且得以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情。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用于供拍摄至少一被拍摄者,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拍摄镜头侦测该被拍摄者的一脸部轮廓;反复取得具有该脸部轮廓的一脸部影像;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该脸部影像以得到一影像变化量;以及根据该影像变化量启动该拍摄镜头拍摄该被拍摄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设定拍摄该被拍摄者的一次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计算拍摄该被拍摄者的该次数,当该次数计算完成时停止取得该脸部影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比 对步骤包括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该脸部影像中的一器官以得到该影像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拍 摄步骤包括当该影像变化量超过一拍摄启动值时启动该拍摄镜头拍摄该被拍 摄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该影像变化量小于该拍摄启动值的一次数大于一额定值时停止取得该脸 部影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用于供拍摄至少一被拍摄者,其通过拍摄镜头侦测被拍摄者的脸部轮廓,并反复取得具有脸部轮廓的脸部影像,再比对相邻两次取得的脸部影像以得到影像变化量,接着根据影像变化量启动拍摄镜头拍摄被拍摄者。因此只要被拍摄者的脸部表情不断变化,拍摄镜头将自动进行连续拍照,且得以拍摄到被拍摄者的各种表情。
文档编号G03B13/36GK101625505SQ20081012657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林资智, 萧翌伶 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脸部辨识的连续拍照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偏振光产生和检测的复合波片组的优化设计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偏振光传播理论、偏振器件性能表征、偏振器件设计、偏振光产生和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数值孔径成像系统偏振光产生和检测的复合波片及复合波片组的优化设计方
多曲八音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多曲八音琴,包括驱动机构、传动齿轮、音筒部件、连接齿轮、音片、阻尼齿轮、速度调整部件,还设置制动机构和换曲机构,通过制动机构制动八音琴,通过换曲机构完成八音琴换曲。其优点有:1.通过一个八音琴机构,实现了多个
专利名称:马路音乐发声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音乐发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马路音乐发声器。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里的车辆越来越多,造成了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当车辆在马路上跑来跑去,喇叭声越来越多之后
专利名称: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背景技术:PSA (聚合物稳定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为了控制液晶分子的倾斜角而具有在单元内
专利名称:用于卡拉ok的记录媒体、重放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媒体的重放装置、记录媒体的重放装置和用于卡啦OK的媒体。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表示音乐伴奏音阶的数据的媒体或具有表示音乐伴奏音阶数据的记录媒体的重放装置,以及用于卡啦O
专利名称:用于传递光波所提供的辐射压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传递光波所提供的辐射压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07月沈日、申请号为200780035312. 4、 题为“用于传递光波所提供的辐射压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