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键盘照明装置的可携式电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桌上型电脑大多设置在环境光充足的地方,或以桌灯辅佐照明,而可携式电脑虽具有可随身携带的特点,但所处的环境往往不如桌上型电脑的环境光充足。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现有技术中有在笔记型电脑上加装小型照明装置的方式,以解决光线不足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的小型照明装置存在着许多问题。举例来说,现有技术的小型照明装置,有的将照明装置外加于电脑上,但其照明装置无法隐藏或仅可部份隐藏于电脑壳体中,因此影响电脑的整体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包含本体部、显示部、照明设备以及折射层。显示部的底边枢接于本体部上。其中,显示部的顶端具有容置槽,容置槽具有一开口。照明设备位于显示部的容置槽内,照明设备包含发光单元以及导光件。发光单元朝向容置槽的开口发出光源。导光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靠近于发光单元的出光处,第二端靠近容置槽的开口用以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源自第一端导引至第二端,并自第二端朝向容置槽的开口发出。折射层覆盖于容置槽的开口用以折射自导光件的第二端发出的光源。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导光件包含一反射光导引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背对折射层的侧壁上,用以将导光件内平行本体部而向开口发出的反射光源导引至远离开口。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设置的位置高于开口。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端具有弧形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还包含一键盘,设置于本体部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当本体部与显示部所呈的夹角为135度时,照明设备发出的光源经折射层折射而投影至键盘的投影面积等于键盘的面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当本体部与显示部所呈的夹角小于135度时,照明设备发出的光源经折射层折射而投影至键盘的投影面积大于键盘的面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折射层为一透光压克力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导光件的两侧各具有一连接部用以与该容置槽的内壁连接固定。[0015]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照明设备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可利用导光件将光线曲折至键盘上,并经由反射光导引部将反射后会直射使用者眼睛的光线导引至远离出光开口的位置。另外,在出光的开口处外加一折射层,使得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外观呈现无缺口的造形设计,更可满足产品的美观需求。同时,折射层可使光源的光束范围集中于键盘的区域且可完整包覆键盘所在的区域,而不会造成光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即使以小瓦数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仍能将键盘上的按键文字照射的更亮,让使用者清楚看见按键的文字。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A部分移除反射光导引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显示部与本体部的夹角呈135度的立体图。图5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显示部与本体部的夹角呈90度的立体图。图6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导光件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可携式电脑装置 134:第一端110:本体部136:第二端IlOa:上表面136a:外表面120:显示部138:反射光导引部122:底边139、139’:连接部124:顶端139a:锁孔126:容置槽139b:卡槽126a:开口140:折射层128:萤幕150:键盘130:照明设备160:部分光源131:基板Θ 1:夹角132:发光单元Θ 2:夹角133:导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100包含本体部110、显示部120、照明设备130以及折射层140。显示部120的底边122枢接于本体部110上,使得显示部120可相对于本体部110枢转而调整所需的角度。其中,显示部120的顶端124具有一容置槽126,容置槽126具有一开口 126a,开口 126a位在显示部120的萤幕128的上方。另外,可携式电脑装置100还包含一键盘150,设置于本体部110的上表面IlOa,但不以此为限。照明设备130位于显示部120的容置槽126内。其中,照明设备130包含发光单元132以及导光件133。在可携式电脑装置100 —般使用中,照明设备130主要用以照明键盘 15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32设置于基板131上。透过基板131与显示部120电性连接,使得发光单元132可因接收自本体部110传输至显示部120的电源经由基板131传输而发出光源。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兀132朝向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发出光源。其中,发光单元132设置的位置高于开口 126a,使得发光单元132的光源朝向位于发光单元132斜下方的开口 126a发出。另外,发光单元132可为一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导光件133可为一透光晶体,导光件133经由晶体的结构设计使得发射进入晶体的光线在晶体内部进行聚光或导光,光线因而可在导光件133的晶体内依一特定的行进方向自晶体的一端部出光。因此,导光件133具有第一端134与相对的第二端136。其中,第一端134设置的位置靠近发光单元132的出光处,而第二端136设置的位置靠近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由于导光件133的晶体结构设计,发光单兀132发出的光源可自第一端134进入导光件133后,光源在导光件133内沿一特定的行进方向而被导引至第二端136,进而自第二端136朝向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发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136的外表面136a为一弧形表面,用以将更多的光源进一步的导引至第二端136发出,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处设置一折射层140。折射层140覆盖于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而与萤幕128大致成一平面。然而,光源在容置槽126内与开口 126a外行进的介质皆为空气,也就是说在空气的介质环境里折射率等于I。另外,由于折射层140的折射率大于1,因此当光源在容置槽126内而自导光件133的第二端136发出而进入折射层140后,光源会在折射层140内产生偏折。另外,光源自折射层140发出的行进方向会与自第二端136发出至开口 126a的行进方向平行。因此,光源经由折射层140折射后,经折射层140偏折的光源可投射至键盘150的位置相较于光源未经折射层140偏折而直射至键盘150的位置较为靠近显示部120,使得自折射层140发出的光源范围可集中于投射至键盘150的区域而使照明效果提升。在本实施例中,折射层140可为一透光压克力层,且折射率可为1.6的透光压克力层,但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A部分移除反射光导引部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当光源接触导光件133的内壁时,光源除了自导光件133自内部向外折射出开口 126a外,部分光源160还会在导光件133内部经反射后才自导光件133的内部向外发出。当反射后的光源以大致平行本体部110的方向而自开口 126a出光时,此反射光源可能会直射至使用者的眼睛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适。因此,请重新参照图2,导光件133可进一步包含一反射光导引部138。反射光导引部138位于第一端134与第二端136之间且背对折射层140的侧壁上,用以将导光件133内反射后会平行本体部Iio而向开口 126a发出的部分光源160导引至远离容置槽126的开口 126a,使得自开口 126a出光的光源不会直射至使用者的眼睛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适。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显示部与本体部的夹角呈135度时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当显示部120开启而本体部110与显示部120所呈的夹角Q1为135度时,照明设备130发出的光源经折射层140折射而投影至键盘150的投影面积大致等于键盘150的面积,但不以此为限。当光源的投影至键盘150的投影面积等于键盘150时,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仍可透过照明设备130的光源照亮键盘150,使得使用者可如同光线充足时的环境下使用键盘150而操作此可携式电脑装置100。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显示部与本体部的夹角呈90度时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当本体部110与显示部120所呈的夹角02为90度,换句话说,当本体部110与显示部120所呈的夹角Θ 2小于135度时,照明设备130所发出的光源经折射层140折射而投影至键盘150的投影面积可大于键盘150的面积,但不以此为限。由图3与图4可知,显示部120与本体部110所呈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35度时,照明设备130透过折射层140发出的光源可完整的覆盖键盘150,使得键盘150可完整的受到照明设备130发出的光源。因此,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仍可透过照明设备130的光源而能清楚的使用键盘150操作此可携式电脑装置100。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图1的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导光件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导光件133的两侧各具有一连接部139/139’,分别用以连接容置槽126(请参照图2)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导光件133 —侧的连接部139具有一锁孔139a,可用以外加一螺丝将其锁固在容置槽126内。另外,位于导光件133另一侧的连接部139’有一卡槽139b,且容置槽126内壁可设置一结合卡槽13%的结合件(此图未示),当结合件滑入卡槽13%内而卡掣固定。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件的连接部与容置槽连接固定的方式,不以前述为限。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照明设备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具有照明设备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可利用导光件将光线曲折至键盘上且经由反射光导引部将反射后会直射使用者眼睛的光线导引至其他位置。(2)本新型实用新型的具有照明设备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在出光的开口处外加一折射层,使得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外观呈现无缺口的造形设计,更可满足产品的美观需求。同时,折射层可使光源的光束范围集中于键盘的区域且可完整包覆键盘所在的区域,而不会造成光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即使以小瓦数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仍能将键盘上的按键文字照射的更亮,让使用者清楚看见按键的文字。
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部; 一显示部,其底边枢接于该本体部上,其中该显示部的顶端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一开口 ; 一照明设备,位于该显示部的该容置槽内,其包含: 一发光单元,朝向该开口发出光源;以及 一导光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靠近于该发光单兀的出光处,该第二端靠近该开口,用以将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源自该第一端导引至该第二端,并自该第二端朝向该开口发出;以及 一折射层,覆盖于该开口,用以折射自该导光件的该第二端发出的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包含一反射光导引部,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且背对该折射层的侧壁上,用以将该导光件内平行该本体部而向该开口发出的反射光源导引至远离该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设置的位置高于该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的外表面为一弧形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为一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键盘,设置于该本体部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本体部与该显示部所呈的夹角为135度时,该照明设备发出的光源经该折射层折射而投影至该键盘的投影面积等于该键盘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本体部与该显示部所呈的夹角小于135度时,该照明设备发出的光源经该折射层折射而投影至该键盘的投影面积大于该键盘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射层为一透光压克力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的两侧各具有一连接部,用以与该容置槽的内壁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可携式电脑装置包含本体部、显示部、照明设备以及折射层。显示部的底边枢接于本体部上。其中,显示部的顶端具有容置槽,容置槽具有一开口。照明设备位于显示部的容置槽内,照明设备包含发光单元以及导光件。发光单元朝向容置槽的开口发出光源。导光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靠近于发光单元的出光处,第二端靠近容置槽的开口用以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源自第一端导引至第二端,并自第二端朝向容置槽的开口发出。折射层覆盖于容置槽的开口用以折射自导光件的第二端发出的光源。
文档编号F21V13/02GK203025614SQ2012207336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黄伟诚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光学构造和采用所述光学构造的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整体涉及光学构造,所述光学构造包括反射型偏振器层和具有低折射率的光学膜或显示某些类似低折射率性质的光学膜。本发明还适用于采用此类光学构造的显示系统,如液晶显示器系统。背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物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涉及一种投影物镜,特别涉及一种折射式投影物镜。背景技术::随着半导体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为了得到更加精细的结构,投影物镜所使用的波长在不断减少,目前使用的lOOnm节点及
专利名称:带防水罩结构的平开门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防水罩结构的平开门窗,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装上LED灯条的平开门窗,在打开门窗扇时,门窗边框和中挺底部的LED灯条往往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一旦在下雨、潮湿的天气中
专利名称:闪光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使用备有银盐胶卷或将电荷耦合元件(CCD)或COM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作为感光材料的照相机(摄像装置)来进行摄影时,将作为人工照明源来使用的闪光放电管作为光源使用的闪光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背
专利名称:一种室外环境噪声在室内空间的抑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环境噪声抑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抑制从室外窜入室内噪声的方 法,特别是在室内非常安静,而室外噪声较大时进行消除室外噪声的方法。背景技术:都市的现代化,给城镇居民带来了方便和享
专利名称:文件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件摄影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一折叠支撑 部的文件摄影装置。背景技术:在现代,手写或手绘的文件及图画,常因需要而必须将这些文件或图画 输入电脑以进行数字化。在进行数字化的方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