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触点电子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声电子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喇叭。
背景技术:
汽车喇叭是保证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对此各国都有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现在都市对环保噪声的要求,一般城市道路噪声不得大于76分贝;因此,很多城市都作出市区不准鸣笛的规定,汽车喇叭被关闭,因不能鸣笛而造成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很多国家都在开发低噪音的汽车电子喇叭。目前我国电喇叭多以机械触点为主导,它们的可靠性差,机械触点易老化失灵,容易受温度及环境的影响,而且生产仍以人工装配调试为主,稳定性不好。现有技术无触点电子喇叭均采用模拟集成电路产生声源信号,经功率放大直接驱动号筒式扬声器发声,音调很难调整,音量弱,不适应目前车辆中广泛使用的电喇叭,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以电子振荡电路控制机械部分振动发声,属单向控制系统,声音频率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无触点电子喇叭,其系统采用闭环控制,该喇叭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频率稳定、并可以自动调整频率的优点,而且声级大小可调,适应种多种机动车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且无触点喇叭不易受温度及环境影响,不易老化失灵。本实用新型包含了喇叭1,它还包含了喇叭控制电路板2,喇叭控制电路板2安装在喇叭1内,喇叭控制电路板2由PCB板2-1、六个电阻R1-R6、两个电容C1、C2、运算放大器IC1、电压比较器IC2、传感器S、开关管V、喇叭驱动线圈L、二极管D1组成,各电子元件均固定在PCB板2-1上,运算放大器IC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传感器S的一个信号输出端,R2的另一端接+Ec,R3的另一端接地,IC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的一端和传感器S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IC1的电源端接+EC,IC1的接地端接地,R1的另一端接IC1的信号输出端1脚、电压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及电阻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和IC2的同相输入端,C1的另一端接地,IC2的信号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开关管V的控制极,R5的另一端接+Ec,R6的另一端接地,喇叭驱动线圈L的一端接+Ec,L的另一端接开关管V的正极,V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开关管V的正极,D1的负极接+Ec。使用时接通电源,运算放大器IC1便会有一个信号输出,传感器S的信号经运算放大器IC1输出一个正弦波,此信号经电阻R4、电容C1移相,移相前的波形和移相后的的波形经电压比较器IC2的比较输出一个方波,再经电容C2和电阻R5组成的微分电路,方波信号经微分电路调节后,再驱动开关管V,由开关管V的闭合频率,来控制喇叭驱动线圈L的通电,使喇叭1开始振动发声,由于机械振动有延续性,喇叭1的机械振动引起喇叭体内的气压变化,气压变化带动传感器S振动,输出一个变化的电压信号,与喇叭1的振动同频;由于机械品质因数很高,系统频率迅速达到机械固有频率并稳定下来,同时喇叭1的机械振动又使传感器S输出信号,再经移相和比较,再次使开关管V保持一定的频率通电,由此形成闭环控制。本实用新型频率可以自动调整,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喇叭频率稳定,寿命长;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音质好;便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喇叭控制电路板2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具体实施方式
由喇叭1、喇叭控制电路板2组成,喇叭控制电路板2安装在喇叭1内,喇叭控制电路板2由PCB板2-1、六个电阻R1-R6、两个电容C1、C2、运算放大器IC1、电压比较器IC2、传感器S、开关管V、喇叭驱动线圈L、二极管D1组成,各电子元件均固定在PCB板2-1上,运算放大器IC1的同相输入端3脚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传感器S的一个信号输出端,R2的另一端接+Ec,R3的另一端接地,IC1的反相输入端2脚接电阻R1的一端和传感器S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IC1的电源端8脚接+EC,IC1的接地端4脚接地,R1的另一端接IC1的信号输出端1脚、电压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6脚及电阻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和IC2的同相输入端5脚,C1的另一端接地,IC2的信号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开关管V的控制极,R5的另一端接+Ec,R6的另一端接地,喇叭驱动线圈L的一端接+Ec,L的另一端接开关管V的正极,V的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开关管V的正极,D1的负极接+Ec。
具体实施方式
二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
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喇叭控制电路板2上增加有两个二极管D2、D3和电容C3,二极管D2串联连接在+Ec和运算放大器IC1之间并使D2的正极与+Ec连接,二极管D3串联连接在+Ec和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并使D3的正极与+Ec连接,电容C3的一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C3的另一端接地。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本具体实施方式
增加的电容和二极管使本实用新型运行更稳定,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三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
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不同点在于喇叭控制电路板2上又增加了电阻R7和开关K,电阻R7的一端接开关管V的控制极,R7的另一端接开关K的一端,K的另一端接地。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增加一个电阻R7和开关K使得电阻R6、R7并联,用以调节阻值,即调整微分电路的微分时间常数和开关管V的驱动极静态电位,可以对开关管V的导通频率进行控制,即对喇叭1的声级进行控制,使喇叭1发出的声音声级可调,可以适合车辆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权利要求1.无触点电子喇叭,它包含了喇叭(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了喇叭控制电路板(2),喇叭控制电路板(2)安装在喇叭(1)内,喇叭控制电路板(2)由PCB板(2-1)、六个电阻R1-R6、两个电容C1、C2、运算放大器IC1、电压比较器IC2、传感器S、开关管V、喇叭驱动线圈L、二极管D1组成,各电子元件均固定在PCB板(2-1)上,运算放大器IC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传感器S的一个信号输出端,R2的另一端接+Ec,R3的另一端接地,IC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的一端和传感器S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IC1的电源端接+EC,IC1的接地端接地,R1的另一端接IC1的信号输出端1脚、电压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及电阻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和IC2的同相输入端,C1的另一端接地,IC2的信号输出端7脚接电容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开关管V的控制极,R5的另一端接+Ec,R6的另一端接地,喇叭驱动线圈L的一端接+Ec,L的另一端接开关管V的正极,V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开关管V的正极,D1的负极接+E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电子喇叭,其特征在于喇叭控制电路板(2)上增加有两个二极管D2、D3和电容C3,二极管D2串联连接在+Ec和运算放大器IC1之间并使D2的正极与+Ec连接,二极管D3串联连接在+Ec和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并使D3的正极与+Ec连接,电容C3的一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C3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电子喇叭,其特征在于喇叭控制电路板(2)上又增加了电阻R7和开关K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接开关管V的控制极,R7的另一端接开关K的一端,K的另一端接地。
专利摘要无触点电子喇叭,它涉及一种汽车发声电子产品。运算放大器IC
文档编号G10K9/12GK2574167SQ0225371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
发明者陈立通 申请人:陈立通
无触点电子喇叭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手风琴贝司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风琴贝司板,包括贝司板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贝司板本体上的键钮孔,所述贝司板本体背面的所述键钮孔处设有凸台,使所述键钮孔通道加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贝司板一次注塑成型,以注塑成型的凸台代替
专利名称:一种手捏发电的声光万花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捏发电的万花筒。 背景技术:万花筒是一种圆筒形玩具,现有的万花筒由筒体、三棱镜片和许多彩色碎片组成, 那些碎片在反射镜前端随着筒体的转动而产生不同的
专利名称::光敏性树脂组合物、光敏性元件、抗蚀剂图案的形成方法及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敏性树脂组合物、光敏性元件、抗蚀剂图案的形成方法及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以往印刷电路板制造中永久掩模抗蚀剂是采用丝网印刷
专利名称:检测录制声音的系统和方法相关参考有关的申请本申请要求来自申请人的临时申请60/036,773,1997年1月31日提出申请,题目为“录音装置检测”的优先权。背景技术:本发明是针对检测录制的声音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够用来确定
专利名称:语音解码装置及补偿帧生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语音解码装置及补偿帧(repaired frame)生成方法。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等中进行的分组通信中,由于在传输路径中丢失分组等原因而没能在解码装置接收到编码信息时,一般进行该分组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制造中丝印网痕的检测方法液晶显示器制造中丝印网痕的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制造中丝印网痕的检测方法。背景技术:丝印网痕是指密封框胶丝印过程中丝印网版的网纱交结点压伤定向层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