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古筝的后岳山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古筝的后岳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传统民乐器古筝,尤其涉及对古筝的后岳山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古筝后岳山呈S形,斜跨古筝面板的尾部。这种形制的后岳山是由21 弦古筝的特性决定的。21弦古筝,低音弦粗、高音弦细,在筝体上需要不同的支撑距离,前岳山一般是垂直于筝体轴线的,因此,只能通过对后岳山进行S形设计才能满足这一要求。此种传统的设计模式成为本领域的固有模式,从未招致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怀疑。这种古筝由于从低音-高音弦由于张力不同,经常出现后岳山开裂这样的结构问题,对于该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前述固有习惯的作用下,只能通过提高S形后岳山接近外筝边部位与筝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来克服受力不合理的情况。随着古筝这一传统民乐器的发展,目前,演奏者在演奏中创新了大量的新的演奏技艺,在演奏中“炫技”现象层出不穷,但由于S形后岳山结构,如图4所示,使得21根弦中部分弦5的后端由斜面6支撑,在“炫技”(例如横向揉弦时),该弦会出现较大的横向偏移, 即可能导致后岳山与弦的接触点“后移”(朝向外筝边3方向为后)使音失准。如果在S形后岳山上开槽固定弦的横向位置,则弦无法进行大幅度的横向揉弦,无法进行“炫技”,使演奏者难以有突破性的演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高了一种受力合理,且能满足演奏者“炫技”要求的古筝的后岳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古筝包括前岳山、后岳山、内筝边、外筝边和面板, 所述后岳山包括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所述后岳山单体呈截面为梯形的条柱状、且固定附着在所述古筝尾部的面板上;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中在横向上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在纵向上最接近所述筝尾端位置,其它后岳山单体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呈阶梯状依次朝向古筝头部位置设置。所述后岳山包括三个或七个后岳山单体,在所述古筝面板上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按所述阶梯状均布。所述衬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下部,所述衬板与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至筝尾端的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一致。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对应所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的纵向位置,横跨式固定设置在面板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一直以来古筝后岳山为S形整体式的结构模式,将后岳山改进为若干后岳山单体,分组支撑,各单体分别与弦垂直,且各单体分别承接接近的弦。将原S 形后岳山整体承受的21根弦的拉力进行了分配;这样各单体受力合理,使得古筝整体的强度更高。同时,由于单体形式的后岳山对弦的支撑为垂直形式,这样能满足目前演奏者“炫技”的要求;并且在校音时,相对于原S形后岳山更为方便、精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是古筝,2是前岳山,3是后岳山,30是后岳山单体,31是衬板,32是加强板, 4是外筝边,5是弦,6是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古筝1包括前岳山2、后岳山3、内筝边、外筝边4和面板,所述后岳山3包括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30 ;所述后岳山单体30呈截面为梯形的条柱状、且固定附着在所述古筝1尾部的面板上;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30中在横向上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在纵向上最接近所述筝尾端位置,其它后岳山单体30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30为基准、呈阶梯状依次朝向古筝头部位置设置。所述后岳山3包括三个或七个后岳山单体30,在所述古筝面板上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30为基准、按所述阶梯状均布。依照现有21弦古筝的习惯,本实用新型对于后岳山单体数量的选择以3只、7只为优选方案,这样能对弦进行平均分配。 但不排除因受力因素选择其它数量的方案,比如因低音弦拉力大,造成对后岳山单体的压力、面板尾部的拉力大,这样可采取此位置的后岳山单体承载少数弦的措施。所述衬板31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下部,所述衬板31与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30至筝尾端的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一致,为具有一直角边的梯形形状,用于加固面板后端。还包括加强板32,所述加强板32对应所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的纵向位置,横跨式固定设置在面板的下部;由于最外边低音弦拉力最大,因此为克服古筝整体受力的偏载情况,将加强板32横跨在尾端,并且将最后一组弦固定连接于加强板32, 可大大降低面板、衬板承受的拉力。
权利要求1.古筝的后岳山,所述古筝包括前岳山、后岳山、内筝边、外筝边和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岳山包括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所述后岳山单体呈截面为梯形的条柱状、且固定附着在所述古筝尾部的面板上;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中在横向上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在纵向上最接近所述筝尾端位置,其它后岳山单体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呈阶梯状依次朝向古筝头部位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古筝的后岳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岳山包括三个或七个后岳山单体,在所述古筝面板上以前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按所述阶梯状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古筝的后岳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下部,所述衬板与所述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至筝尾端的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古筝的后岳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对应所述最接近所述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的纵向位置,横跨式固定设置在面板的下部。
专利摘要古筝的后岳山,涉及对古筝的后岳山结构的改进。受力合理,且能满足“炫技”要求。古筝包括前岳山、后岳山、内筝边、外筝边和面板,后岳山包括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后岳山单体呈截面为梯形的条柱状、且固定附着在古筝尾部的面板上;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中在横向上最接近古筝外筝边的、在纵向上最接近筝尾端位置,其它后岳山单体以前述最接近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呈阶梯状依次朝向古筝头部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将后岳山改进为若干单体,分组支撑。将原S形后岳山整体承受的21根弦的拉力进行了分配;这样各单体受力合理,使得古筝整体的强度更高。同时,由于单体形式的后岳山对弦的支撑为垂直形式,这样能满足目前演奏者“炫技”的要求。
文档编号G10D1/00GK202120585SQ20112023531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徐正谱 申请人:扬州市百联古筝制作研究院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音床的古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琴,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得古琴的音色更加完善的带有音床的古琴。 背景技术:从伏羲制琴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古琴因其美妙动情的声音被人们津津乐道,因此,后世争相的学习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0)

    专利名称:具有录音功能的数字效果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效果器,特别是具有DSP(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效果器。背景技术:效果器是用于给音频施加效果、影响的装置,目前许多乐器(如电吉他、弦乐等)演奏和人声表现时都使用它,可以说效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7)

    专利名称:马林巴琴的琴槌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马林巴琴(Marimba)的琴槌结构,尤指一种使包覆 在琴槌表面的胶套,于敲击琴键时,除了能保护琴键避免受到刮伤外,并能使 敲击时音色更为滑润、优美。背景技术:请参照图1所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7)

    专利名称:电极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制造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将电极的金属杆高效焊接在一起的电极制造方法。每个针形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极芯和一根与极芯相连的引线。极芯容纳在玻璃容壳中,并且是由钨(W)制成的。引线从玻璃容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光斑阵列排布可调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尤其是一种能够达到最大动态测量范围的光斑阵列排布可调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现有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通常采用微透镜阵列-CCD探测器结构。1995年7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8)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焊线(bonding wire)与驱动芯片两侧的串接线路耦接。图1为公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