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液态的粘接剂将保护用透明板(transparent plate:透 明板)或透明触摸面板与显示装置整面粘接的方法,例如,在便携电话 等的装置中,在显示装置的前面粘合保护用透明板或触摸面板的结构。 保护用透明板使用聚碳酸酯、丙烯酸酯、无碱玻璃、钠石灰玻璃、化 学强化玻璃、风冷强化玻璃、蓝宝石玻璃等的材料。根据制品,也有 在保护用透明板上形成框状印刷物的情况。另外,对于触摸面板,有 模拟电阻膜方式、数字电阻膜方式、超声波方式、光学方式、音响方 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各式各样的种类。作为显示装置, 可以例示如使用晶体管或二极管来驱动液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显 示装置,将聚合物网络液晶或STN液晶或TN液晶或相稳定性向列型 液晶或近晶状液晶等配置在透明电极间,以动态驱动或静态驱动显示 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 、FED、电子纸等。
背景技术:
在前面例示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侧的透明基板(transparen substrate:透明基板)和与其对向的对置基板之间保持或形成显示材料 (液晶材料或有机EL材料或等离子发光结构)。在显示面侧的透明基板 的表面上,根据显示装置而配置偏振片或屏蔽电磁波的膜片或紫外截 止膜片等的光学膜。作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配置透明触模面板或透明板(transparent plate:透明才反)(以下,将它们总称为透明体(transparent flat body))的方法,知道有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外周上粘接设置厚度 0.5mm以的双面粘接剂来粘接固定透明体的方法。或者,知道有用光 学粘接剂全面粘贴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的方法(例如,参照 特开昭61-131314号公报)。在用粘接剂层粘贴显示面侧配置了光学膜 的显示面板和比显示面板的外形大的触摸面板的场合,为了在显示面 板的光学膜的外周上将粘接剂层做到大致恒定的厚度,也有配置衬垫 的情况。(例如,参照特开平10-083247号7>才艮)。另外,例如,便携电话的显示画面上的透明板与液晶面板之间,在 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外周和在透明板的显示区域外用印刷物等形成 的不透明区域上,将0.3 ~ 0.5mm的橡胶等的弹性体插入配置在并间。 特别是在便携电话中,将透明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做到0.2ikn以 下的薄型化需求在增加。透明板使用丙烯酸脂或聚碳酸酯等的透明塑料、玻璃等。在透明板 的表面上往往设有由折射率分级变化的材料层叠而成的低反射膜; 由铜或铝结构的具有格子状蚀刻图案的电磁屏蔽层;用以防止划伤的 硬质涂层;使汗或指紋等污物难以附着的氟或硅系的防污膜。再者, 若为玻璃,则有在表面粘贴防止破裂的膜片,或粘贴作了防止正反射 的防眩处理的膜片等措施。透明板和显示面板的形状几乎都是方形。另外,在触摸面板上,有在其外周上形成^^铜或银的导电膏,或用 铜等形成布线的情况。也有在表面或背面上形成厚度约10jim的印刷 层的情况。在显示面上不直接配置传感器的光学方式或电磁感应方式或音响方式等的触摸面板上配置保护用透明板,以不损伤在显示面上配置的 偏振片等光学膜。另外,作为组装显示面板的结构,有抠出显示画面的一部分的用金属框固定显示面板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6-178134号7>净艮)。若 静电不强,则有在玻璃基板表面或粘贴于该表面的偏振片上形成透明 导电膜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6-18931号公才艮)。作为将玻璃基板或 偏振片的透明导电膜接地的方法,有将金属框接触在偏振片表面上并 连接到地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平5-188388号公才艮)。在具有用金属框固定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在用光固化 型的液体光学粘接剂全面地粘4矣透明体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如 果显示面板与金属框之间有间隙,则粘接剂会渗入到金属框与显示面 板之间,渗入进去的粘接剂不接触光而不能固化。或者,若金属框的 面比偏振片的面高出大约50pm以上,则需加厚粘接剂层。或者,即 便在使金属框与形成在显示面板玻璃表面或偏振片表面上的透明导电 膜相接触的结构中,也会有液体的光学粘接剂渗入到显示面板与金属 框之间。渗入的粘接剂不能固化。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廉价且稳定的粘贴结构,其中粘接 剂不会渗入到用金属框组装的显示面板与透明体之间。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具有用光学粘接剂将透明体和显示装置的 整个面粘接的结构的电子装置中,在固定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显示 面板与金属框的间隙上,设置防止光学粘接剂的渗入的树脂。作为第一结构,在金属框与处于与之重叠的位置上的显示面板的显 示面上的光学膜之间设置树脂。这时,作为静电对策,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并通过在光学膜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使透明导.电膜与 金属框导通。作为第二结构,在金属框与处于与之重叠位置上的显示面板的透明 基板之间设置树脂。这时,作为静电对策,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树脂, 通过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使透明导电膜与金属框导 通。另外,作为第三结构,用胶带材料固定,将金属框与显示面板的边界覆盖。这时,作为静电对策,在配置于显示面板表面的光学膜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通过在接合面上使用具有导电性的胶带材料,使 金属框与透明导电膜导通。另夕卜,作为第四结构,用粘接剂充当树脂,将金属框与显示面板之 间或周围无间隙粘接。这时,作为静电对策,使用导电性粘接剂,通 过将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或光学膜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与金属框粘 接,使金属框与透明导电膜导通。而且,在显示面板的面与金属框的面之间有台阶,做成在显示面板 或透明板中的至少一方粘贴用以覆盖该台阶的透明膜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是具有用光学粘接剂粘接透明体(transparent flat body)和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电子装置,显示装置的显母面板用配置 在显示部外周的金属框固定,在显示面板与金属框的间隙处设置用以 防止光学粘接剂浸入的树脂。这时,通过将光学粘接剂设置在显示装 置的整个面上来将透明体与显示装置粘接。透明体与显示装置的金属 框大小不同。如前所述,所谓透明体,表示保护用透明板(transparent plate)或透明触摸面板等。通常,显示面板设有透明基板(transparent substrate),在该透明基板的表面上设有与显示面板的规格相符的、适 当的光学膜。这里,做成在显示面的光学膜与金属框之间设置树脂的结构。或 者,做成在透明基板与金属框之间设置树脂的结构。通过在构成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上设置比该透明基板小的光学膜 的结构,金属框压住透明基板的外周部。而且,设置胶带材料来覆盖 光学膜与金属框的间隙,使该月交带材料具有上述树脂的功能。该胶带材料也可设置成使其覆盖光学膜与金属框的整个面。或者,也可设置 接合材料来填埋光学膜与金属框之间的间隙,使该接合材料具有上述 树脂的功能。或者,对于在构成显示面^^反的透明基板上设置光学膜,而金属框 连接在光学膜的外周部上的结构,也可在由金属框的端面与光学膜的 表面形成的台阶部上设置粘接剂,并使该粘接剂具有上述树脂的功能。另外,在上述的各结构中,通过使树脂具有导电性,可实现显示 面板上所带的电荷通过树脂向金属框逃逸的结构,可用筒单的结构实现显示装置的静电对策。以下,就以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以保护用透明板作为透明体、 以光固化型粘接剂作为光学粘接剂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用粘接带8充当防止浸入的树脂。在显示部侧的玻璃基板1上形成彩 色滤光片,在对置基板2上形成TFT元件。在玻璃基板1与对置基板 2之间用密封剂4封入液晶3。在玻璃基板1的表面上设置光吸收型的 偏振片5,在对置基板2的表面上设置光反射型偏振片与光吸收型偏 振片层叠而成的光学膜6。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背光(未图示)发光时, 一个振动方向 的光透过光学膜6入射至液晶层。用外加在形成于每个像素上的TFT 的电信号控制液晶的分子方向,改变入光的振动方向。由于从液晶层 出来的光或透过显示面侧的偏振片5或^^吸收,显示图像。将显示区域开口的不锈钢制的金属框7用胶带材料8固定在显示 面侧的偏振片5上。金属框7用螺钉或嵌入方式固定在背光单元的框 上。这样,显示面板通过金属框7固定在框上。金属框7与偏振片5 用粘接胶带材料8无间隙地粘合。由l.Omm的强化玻璃构成的透明板 9与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IO固化,在包含显示部 和金属框的整个面的区域上粘接。由于固化前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渗入粘接胶带材料8,液 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流入到金属框7与显示面板之间。另外,在偏 振片5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通过使用导电性的粘接胶带材料可 以电连接金属框7和透明导电膜。在本实施例中,粘接比玻璃基板1小的尺寸的偏振片。偏振片5的厚度是130拜,粘接胶带材料8的厚 度是23拜,金属框7的厚度是100pm。另外,作为光固化型粘接剂, 广泛使用着紫外粘接剂。 [实施例2〗图2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金属框7与显示面板的玻 璃基板1之间设置粘接胶带材料8。金属框7用粘接胶带材料8固定 在显示面侧的玻璃基板1上。金属框7与玻璃基板1用粘接胶带材料 8无间隙地密合。由强化玻璃构成的透明板9与液晶显示装置,也包 含显示部(Displayarea)和金属框,用光固化型粘接剂10整面粘接。另 外,这里,偏振片5的尺寸比玻璃基板1小。由于固化前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渗入粘接胶带材料8,故不 会流出。也可在玻璃基板1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用导电性的粘 接胶带材料将金属框7与透明导电膜电连接。另外,在实施例1中, 偏振片5与透明板9之间的粘接剂的厚度,以及金属框7与透明板9 之间的粘接剂的厚度,金属框7与粘接胶带材料8的厚度上有差别, 但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粘接剂的厚度使之均匀化。[实施例3]图3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 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3中,金属框7的固定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金属框7 连接在玻璃基板1表面的外周部上,同时用螺钉或以嵌入方式固定在 背光单元的框(未图示)上,而且,在金属框7与显示面板的偏振片5上,从上侧用设有PET基材的胶带材料11在整个周围粘贴。具有这 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与透明板9,通过使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10固 化,连同显示部与金属框整面粘接。这里,已使胶带材料ll具有防止 渗入的树脂层的功能。由于固化前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渗入到胶带材料11中,故 不会流出。也可在偏振片5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并使用导电性 的粘接胶带材料,从而将金属框7与透明导电膜电连接。或者,也可 构成为在玻璃基板1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层,并在该部分上连接金 属框7来实现电连接。[实施例4]图4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 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4中的金属框7的固定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金属框7连接在玻璃基板1表面的外周部,同时用螺钉或以嵌入 方式固定在背光单元的框上(未图示)。在金属框7与偏振片5之间充填 粘接剂12。这里,已使粘接剂12具有防浸树脂层的功能。这种结构 的液晶显示装置与透明板9,通过使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10固化,连 同显示部和金属框在整个面上粘接。粘接剂12的固化前的粘度以高达某个程度为好,理想值是 10000CP 20000CP。另外,由于热固化型的粘接剂在固化时会给显示 面板带来影响,适宜采用不太需要温度的紫外线固化型或干燥型的粘 接剂。固化前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由于不会渗入到粘接剂12中,故不 会流出。另外,也可通过在偏振片5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并使用导电性的粘接剂12,将金属才匡7与透明导电膜电连接。粘接剂12 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多种,也可将导电性粘接剂与绝缘性粘接剂一 起使用。另外,也可以在玻璃基板1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层来与金 属框7电连接。 [实施例5]图5示意地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在 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金属框7连接在设于显示面板上的偏振片5上,同时用螺钉或一 嵌入方式固定在背光单元的框(未图示)上。在由金属框7和偏振片5 构成的台阶部上涂敷粘接剂13并使其固化。即,在金属框7的端面和 偏振片5表面上设置粘接剂13,已使该粘接剂13具有防浸树脂层的 功能。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与透明板9,通过使液态光固化 型粘接剂10固化,连同显示部和金属框在整个面上粘接。粘接剂13的固化前的粘度以达到某种高度者为好,理想值是 10000CP 20000CP。另外,由于热固化型的粘接剂在固化时会给显示 面板带来影响,适宜采用不太需要温度的紫外线固化型或千燥型的粘 接剂。由于固化前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渗入到粘接剂13中,故不 会流出。另外,也可通过在偏振片5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并使 用导电性的粘接剂13,将金属4匡7与透明导电膜电连接。粘接剂13 可以是1种、2种,也可以是多种,也可以将导电性粘接剂与绝缘性 粘接剂 一起使用。[实施例6]图6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l的不同点在于,透明膜14设置在显示面板 的表面,即设置在偏振片5上。如图所示,在金属框7与显示面板的偏振片5之间设置粘接胶带 材料8。金属框7与偏振片5由粘接胶带材料8无间隙地密合,已使 该粘接胶带材料8具有防浸树脂层的功能。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 装置与透明板9,通过使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10固化,连同显示部和 金属框在整个面上进行粘接。通过将透明膜14设置在偏振片5上,达 到金属框7与透明膜14各部分的粘接剂的厚度大至均等,可以减少使 液体粘接剂充填时发生的气泡。只要没有气泡巻入的问题,也可将透 明膜14贴在透明板9側,也可在偏振片5与透明板9上各贴上适当厚 度的透明膜。这里,将实施例1的结构作为基础,进行透明膜14设置的说明, 4旦也可以将实施例5的结构作为基础。 [实施例7〗图7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 在与实施例2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具有金属框7连接在显示面 板的部分的厚度比偏振片的厚度大的结构。在不锈钢制的金属框7与 显示面侧的玻璃基板1之间设置粘接胶带材料8。金属框7用粘接胶 带材料8无间隙地与玻璃基板1粘合。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至玻璃 基板1的部分,金属框7的厚度是约200nm。粘接胶带材料8的厚度 是约30,如果偏振片5与金属框7的表面有台阶差,则粘接剂的流动量变大,变得容易发生气泡,另外,粘接剂的厚度也变大。因此,在偏振片5上设置透明膜14。为了不致由于粘接剂的流动而使气泡发生,须 使接合面的台阶差在50拜以下。理想值是30pm以下。在本实施例中, 在偏振片5的厚度为130拜时,通过使用lOO^m的透明膜14,台阶 差几乎^L消除,变得平坦。由于透明膜14的存在,粘线剂层减薄约 IOO拜,可以减少高价粘接剂的使用量。只要没有气泡巻入的问题, 也可将透明膜14贴在透明板9侧,也可在偏振片5和透明板9上分别 贴上适当厚度的透明膜。 [实施例8]图8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 在与实施例3相同的结构要素上带有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的不同点是,在金属框7与偏振片5的整 个面上,从上面设置由PET基材构成的透明膜15。用金属框7的框部压住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 用金属框7表面的外周部将玻璃基板1固定。而且,用透明膜15将金 属框7与偏振片5从上面粘贴,使其覆盖金属框7和偏振片5。通过 使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10固化,将具有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和透 明板9连同显示部和金属框在整个面上进行粘接。由于固化前的液态光固化型粘接剂不会渗入到透明膜15,故不会 流出。也可在透明膜15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以与金属框7电连 接。如果没有操作上的问题,透明膜以薄者为佳。这里,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作为透明板,例示了强化玻璃,但 也可以是丙烯酸酯、聚^友酸酯等的树脂板。或者,也可采用触摸面板。 在模拟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中,玻璃基板的厚度是0.7mm,薄膜基板是175,。另外,显示器不限于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FED、电子纸等。按照本发明,在用光学粘接剂整面粘接带有金属框的显示面板和 透明体的结构中,解决了所谓粘接剂渗入到显示面板与金属框的间隙 中的问题。同时,作为对显示面板的静电对策,将形成在显示面上的 透明导电膜经由金属框导通,并可设置成接地。通过金属框设置成接 地,如所周知,这在安装结构上是容易的。另外,在金属框与显示面 板存在台阶差时,通过为消除该台阶差而将透明膜设置在显示面板与 金属框之间,可以减少光学粘接剂的使用量,同时也可降低气泡的发 生。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光学粘接剂粘接透明体和显示装置而构成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用配置在显示部外周的金属框来固定显示面板的结构,在所述金属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间隙中设置用以防止所述光学粘接剂浸入的树脂,同时通过将所述光学粘接剂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整个面上,将所述透明体与所述显示装置粘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设置在 所述金属框和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的光学膜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设置在 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和所述金属框之间。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上设置比该透明基板小的光学膜,所述金属框具有连接在所迷透明基板的外周部上的结构;所述树脂是为覆盖所述光学膜与所述金属框的间隙而设的胶带材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材料是 为覆盖所述光学膜和所述金属框的整个面而设的透明膜。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上设置比该透明基板小的光学膜,所迷金属框具有连接在所迷透明基板的外周部上的结构;所述树脂是为填埋所述光学膜与所述金属框的间隙而设的接合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基板上设置光学膜,所述金属框具有连接在所述光学膜的外周部上的结构;所述树脂是设置在由所述金属框的端面与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形成 的台阶部上的粘接剂。
8. 如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树脂具有导电性,同时所述显示面板上带的电荷经由所述树脂从所 述金属框逃逸。
全文摘要
用液体粘接剂将用金属框固定的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或保护用透明板在整个面上粘合,从而防止液体粘接剂渗入到显示面板与金属框的间隙中。即,在显示面板与金属框的间隙中设置粘接材料等并使其密合。在这种结构的显示装置与触摸面板或保护用透明板之间的整个面上充填液态的透明粘接剂,使两者贴合。而且,作为静电对策,使粘接材料等具有导电性,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从而使金属框与透明导电膜电连接。
文档编号G02B1/10GK101334490SQ200810127459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松平努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及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立体声信号编码装置、立体声信号解码装置、立体声信号编码方法及立体声信号解码方法。背景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电波资源等的有效利用
专利名称:电子琴音量调整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键盘-光电控制电子琴音量的音量调整器,涉及电子琴制作技术领域。目前市面所见到的各式电子琴,尽管功能多,音色丰富,但其音量只能事先设置,即使是附有最新式的足踏音控,又由于手足并
专利名称:键盘乐器的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顶盖(或盖)覆盖的键盘乐器例如大钢琴的顶盖结构,其中当合上顶盖时,不会夹到演奏者的手指。背景技术: 通常,具有用来覆盖箱体的顶盖的大钢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将折叠式大钢琴
专利名称:摄像机夜间全彩led补光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补光灯,具体是一种摄像机夜间全彩LED补光灯。背景技术:摄像补光灯的主要作用是在缺乏光线条件情况下拍摄时提供辅助光线,以得到合理的画面素材。现有摄像补光灯主要包括红外
专利名称:横电场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横电场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本构造,由偏光板、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液晶等构成。液晶是通过液晶的光电各向异性的特性,利用电场
专利名称:使用配重垫块振动线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声乐器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使用配重垫块(washerweight)振动线的制造方法。通常声乐器为了获得低音,低音部的弦的制造是在芯线上用铜、黄铜等线1材紧密地缠绕起来,用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