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变化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打击谐振体发声的器械,特别是一种铜钹的辅件。
传统的铜钹架1如
图1所示,是在中心杆2上设有一调整夹座3,藉调整夹座3调整铜钹4的角度,以适应乐者使用,但鼓组有时为演奏时增加更多的铜钹4,而不同铜钹4均以不同的音色表现,因此,在演奏现场常看见,不同的铜钹架1散布在鼓旁,且使用者须左右不同定位寻找铜钹4,使用上很不方便,且演奏现场也非常复杂,究其主要原因是如
图1所示,铜钹架1上所设调整夹座3上只有一凸杆5,凸杆5上固定一个铜钹4,因而一个铜钹架1上所设调整夹座3上只有一凸杆5,凸杆5上固定一个铜钹4,因而一个铜钹架1只能固定一个铜钹4,当需要同时具有数个不同铜钹4时,就必须摆置许多铜钹架1来置放铜钹4,这就是造成演奏者使用不方便和演奏现场也非常复杂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变化连接装置,它能在原铜钹架中心杆上增设铜钹及调整其角度,并能调整中心杆的立体空间角度。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多变化连接装置设一多方位调整器,多方位调整器一端夹固在第一中心杆上,另一端夹固一连接组;多方位调整器设一主体,主体二端各设一固定夹块,在固定夹块内缘设有齿列,固定夹块中央设一贯穿孔;二活动夹块分别和固定夹块结合,活动夹块中央设贯穿孔,在贯穿孔周围设具有环状的齿列和固定夹块的齿列相互啮配合的结构,可在原中心杆上增设一组铜钹,并可藉该多方位调整器调整第一中心杆上前、后、左、右、上、下的立体空间角度,因而,在演奏现场可以减少零乱不同的铜钹架散布在鼓旁,演奏者也不再需要在其周围不同位置寻找铜钹,使演奏者在演奏时可表现最佳状态。由于上述的可套设结构,可不再购置过多的铜钹架体,以节省费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用铜钹架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测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测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用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用例示意图。
参照图2至图5,多变化连接装置包括一多方位调整器10,多方位调整器10一端夹固在第一中心杆20上,另一端夹固一连接组30;多方位调整器10还包括有一主体11二端各设一固定夹块12,在固定夹块12内缘设有齿列121,齿列121呈环状等距分段,在固定夹块12中央设一贯穿孔122;二活动夹块13,分别和固定夹块12结合,活动夹块13中央设穿孔131,在贯穿孔131周围设具有环状的齿列132,可和固定夹块12的齿列121相互啮合,活动夹块13另一侧设有十字槽13;二夹固螺柱14,穿过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的贯穿孔122、131,并以蝶形螺母141将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锁固一齐,夹固螺柱14的头端142呈一环状,并具有一环状齿列143;
一主体11二端各设一固定夹块12,在固定夹块12内缘设有齿列121,齿列121呈环状等距分段,在固定夹块12中央设一贯穿孔122;二活动夹块13,分别和固定夹块12结合,活动夹块13中央设穿孔131,在贯穿孔131周围设具有环状的齿列132,可和固定夹块12的齿列121相互啮合,活动夹块13另一侧设有十字槽13;二夹固螺柱14,穿过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的贯穿孔122、131,并以蝶形螺母141将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锁固一齐,夹固螺柱14的头端142呈一环状,并具有一环状齿列143;二压缩弹簧15,分别置于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之间。
连接组30包括有一连接头31,其一端为套管311,套管311周缘设有二相对的锁固螺柱312,连接头31藉夹固螺柱14夹固在多方位调整器10上,连接头31的一端周缘设有压花;一连接套管32,其一端内缘适当处设内螺纹321,在周缘设锁固螺柱322,连接套管32另一端延伸一连接杆323,在连接杆323上套设一限止片33及二棉垫34,藉以锁固铜钹4,在连接杆323设有二相对平行面324,用以插入该连接头31的套管311中,并以二相对的锁固螺柱312抵紧锁固。
第一中心杆20上设有调整支座21、限止片22和二棉垫23,藉以锁固铜钹4。
利用上述图3中所示的元件组成如图4的本实用新型,该连接组30的连接头31插入夹固螺栓14的头端142中,并以活动夹块13的十字槽133将其夹固在多方位调整器10上,也可调整连接组30的上下适当位置,以及调整前后左右上下立体空间的角度,在连接组30的二棉垫34间及第一中心杆20的二棉垫23间,均可同时夹持不同音色的铜钹4。
当如
图1所示的传统用铜钹架1上只有一铜钹,而现又需要更换成同时具有二铜钹4(如图4所示)的铜钹架1’时,可先将原有的铜钹4取下,再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管32套设在铜钹架1’的中心杆2上,并以锁固螺栓14将其锁固抵紧,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组30的二棉垫34间及第一中心杆20的二棉垫23间可同时夹固不同音色的铜钹4,使铜钹架1’同时具有二铜钹4,并可藉多方位调整器10调整第一中心杆20上的前后左右上下立体空间角度,因而,在演奏现场可减少零乱不同的铜钹架1散布在鼓旁,且使用者无需再左右不同定位寻找铜钹4,使演奏者在表演时可获得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除可套设铜钹架1’上,无需重新购置全新可架设二铜钹4的架体,以节省成本之外,也可在本实用新型上套设另一组本实用新型(如图5所示),形成同时具有三个铜钹4的架体。
权利要求1.一种多变化连接装置,包括中心杆,其特征在于a、装置设一多方位调整器(10),多方位调整器(10)一端夹固在第一中心杆(20)上,另一端夹固一连接组(30);b、多方位调整器设一主体(11),主体(11)二端各设一固定夹块(12),在固定夹块(12)内缘设有齿列(121),在固定夹块(12)中央设一贯穿孔(122)c、二活动夹块(13),分别和固定夹块(12)结合,活动夹块(13)中央设贯穿孔(131),在贯穿孔(131)周围设具有环状的齿列(132)和固定夹块(12)的齿列(121)相互啮合,活动夹块(13)另一侧设十字槽(133);d、二夹固螺柱(14),穿过二贯穿孔(122、131),并以蝶形螺母(141)锁固固定夹块(12)和活动夹块(13),夹固螺柱(14)头端(142)呈环状;e、连接组(30)设一连接头(31),连接头(31)一端为套管(311),套管(311)周缘设有二相对的锁固螺柱(312)锁固连接套管(311),连接头(31)以夹固螺栓(14)夹固在多方位调整器(10)上;f、一连接套管(32),一端内缘适当处设内螺纹(321),在周缘设有锁固螺柱(322),连接套管(32)另一端延伸一连接杆(323),在连接杆(323)上套设一限止片(33)及二棉垫(34)锁固铜钹(4),在连接杆(323)设有二相对平行面(324)可插入连接头(31)的套管(311)中并以二相对的锁固螺柱(312)抵紧锁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夹固螺柱(14)的头端内缘呈一环状齿列(143),齿列(143)咬合中心杆(2)、连接头(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连接头(31)的一端周缘设有压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主体(11)中固定夹块(12)内缘所没齿列(121)呈环状等距分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夹块(12)及活动夹块(13)之间加设压缩弹簧(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中心杆(20)上设有锁固铜钹的调整夹座(21)、限止片(22)及二棉垫(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变化连接装置,装置设多方位调整器,该调整器一端夹固在第一中心杆,另一端夹固连接组,多方位调整器设固定夹块、活动夹块和夹固螺柱,二夹块设贯穿孔,夹固螺柱穿设于二贯穿孔锁固二夹块,连接组设连接头和连接套管,连接头夹固在多方位调整器上,连接套管可锁固铜钹,其连接杆可插入连接头的套管锁固,藉此结构可在原中心杆上增设一组铜钹,并可调整其立体空间角度。
文档编号G10D13/00GK2445397SQ0024944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8日
发明者廖村淇 申请人:廖村淇
多变化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一种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包括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印刷机等电子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
专利名称:一种注入机束流引出电极水平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入机束流引出电极水平校准系统。背景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的元器件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都较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吉他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面板。背景技术:吉他(英语:Guitar),又译为杰他或六弦琴,属于弹拨乐器,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等音乐中是主要乐器。吉他一般包括共鸣箱、琴颈和琴头三部分,琴颈安装
专利名称:可方便提携新型马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太阳能感应马灯。背景技术:马灯也称夜营灯,是可以移动的照明工具,主要用于夜间工作照明;马灯由于质量轻,方便携带的优点,因此受到经常户外运动人们的
专利名称:用线性卷积和因果滤波进行频谱减除以降低信号噪声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与通信系统有关,具体地说,与降低通信信号中破坏性背景噪声分量的影响有关。背景技术:现在,使用移动电话机及其他通信设备中的免提装置日益普遍。一个与免提解决方案关
专利名称:平面反射式复眼冷光源曝光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刻技术领域的曝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反射式复眼冷光 源曝光系统。背景技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光刻技术,至今为止,光学光刻技术仍 然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占有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