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构成为可装卸的托盘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构成为可装卸的托盘部件。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突部与凹部的嵌合来进行托盘部件与框体的安装、拆除。在该结构中,当载荷施加于托盘部件时,托盘部件可能会从装置主体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便载荷施加于托盘部件,也能够抑制托盘部件从装置主体脱出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盖部件,该盖部件被支持成可相对于装置主体在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使用位置与使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的开放位置之间转动;以及托盘部件,该托盘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盖部件之间伸出,并载置从所述装置主体排出的片材,所述托盘部件在所述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构成为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在所述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构成为被所述盖部件限制而不从所述装置主体脱出。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托盘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通过将一端部插入所述装置主体并使另一端部向下方摆动来进行安装,通过使所述另一端部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并对所述另一端部抽拉而可从所述装置主体拆除,所述盖部件在位于使用位置时,与要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的所述托盘部件抵接,以限制所述托盘部件从所述装置主体脱出。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一端部具有:一对轴部,该轴部向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以及一对被限制部,该被限制部在向所述装置主体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轴部的顶端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该被限制部的直径比所述轴部的直径小,所述装置主体具有一对轴支撑部,该轴支撑部将所插入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轴部支撑为可转动,所述轴支撑部具有:缺口,该缺口使所插入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被限制部通过;以及限制壁,在使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所述轴部为中心向下方摆动时,所述被限制部转入该限制壁的内侧。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原稿读取部,该原稿读取部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方,读取作为片材的原稿的原稿面;以及排纸托盘,该排纸托盘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载置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片材,所述托盘部件载置从所述原稿读取部排出的原稿,在安装状态下,该托盘部件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的上方。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形成原稿的输送路径,该盖部件在位于开放位置时使所述输送路径开放。[0009]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盖部件具有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原稿读取部的操作面板。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托盘部件设置有向所述排纸托盘突出的突出部。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突出部为沿着向所述排纸托盘排出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方向延伸的肋部。可选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突出部的最突出的部分位于向所述排纸托盘排出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方向上的所述托盘部件的中央和下游端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托盘部件构成为在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可相对于装置主体装卸,在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通过盖部件的限制而不会从装置主体脱出,因此,在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即使托盘部件被施加载荷,托盘部件从装置主体脱出的情况也会受到抑制。

图1是作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图2是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的中央截面图。图4是托盘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的A-A截面图。图6是从图2的箭头B方向看拆除了托盘部件的多功能一体机时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图7 Ca)是图6所示的安装部的C-C截面图,图7 (b)是表示在安装部的轴支撑部插入有托盘部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 (c)是表示将托盘部件安装到主体框体的状态的截面图。图8是图2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的D-D截面图。图9是图5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的E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I的概略结构进行简单说明之后,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是按照将使用多功能一体机I (面对操作面板21)的使用者作为基准的方向(参照图1等的箭头)进行说明的。如图1所示,多功能一体机I主要包括:作为装置主体的一例的主体框体10、设置在主体框体10的上部的盖部件20、以及设置成从主体框体10和盖部件20之间伸出的托盘部件30。盖部件20的上表面具有操作面板21,该操作面板21设置有用于操作多功能一体机I (图像形成部11、图像传感器12等)的多个操作按钮、液晶显示器等。此外,盖部件20被支撑成可相对于主体框体10在图1所示的覆盖主体框体10的上部的一部分的使用位置、和图2所示的使主体框体10的上部(输送路径40的下壁41)露出而使输送路径40开放的开放位置之间转动(可开闭)。如图3所示,主体框体10主要包括:在作为记录片材的一例的纸张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U、以及设置于图像形成部11的上方的作为原稿读取部的一例的图像传感器12。此外,在主体框体10的上部、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部11与图像传感器12之间载置有排纸托盘13,该排纸托盘13载置从图像形成部11排出的纸张S。图像传感器12设置于在盖部件20与主体框体10之间形成的输送路径40的下侧(主体框体10),其读取在输送路径40中输送的原稿D(片材)的原稿面而生成图像数据。在输送路径40设置有用于输送原稿D的多个输送辊(省略符号)。原稿D以原稿面朝下的状态被放置在设置于主体框体10的原稿托盘14中,通过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21等措施而由输送辊输送到输送路径40内,由图像传感器12读取原稿面。被读取了原稿面的原稿D从输送路径40 (主体框体10)排出并载置于托盘部件30。图像形成部11主要包括:供给纸张S的供纸装置11A、曝光装置11B、将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的处理盒11C、以及对纸张S上的色粉图像进行热定影的定影装置11D。供纸装置IIA设置在主体框体10内的下部,从供纸托盘IlT向处理盒IlC的感光鼓IlP与转印辊之间输送纸张S。曝光装置IlB配置在供纸装置IlA的上方,其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光源、省略符号地示出的多棱镜、透镜、反射镜等。在该曝光装置IlB中,根据由图像传感器12生成的图像数据、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等从激光光源射出激光,该激光在多棱镜、反射镜发生反射,而且,通过穿过透镜而在感光鼓IlP的表面上高速扫描。处理盒IlC配置在曝光装置IlB的下方,其具有:感光鼓IlP以及收纳色粉(显影齐U)的色粉收纳部11H、省略符号地示出的充电器、转印辊、显影辊、供给辊、层厚限制片等。在该处理盒IlC中,感光鼓IlP的表面通过充电器均匀地带电后,通过来自曝光装置IlB的激光的高速扫描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IlP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此外,色粉收纳部IlH内的色粉从供给辊供给到显影辊。而且,随着显影辊的旋转,进入显影辊与层厚限制片之间并作为一定厚度的薄层被承载在显影辊上。此外,显影辊上所承载的色粉从显影辊供给于感光鼓IlP上的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鼓IlP上形成色粉图像。然后,纸张S在感光鼓IlP和转印辊之间通过,从而使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定影装置IID配置在处理盒IlC的后方,其具有省略符号地示出的加热辊、加压辊等。在该定影装置IlD中,在纸张S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通过的期间,使所转印的色粉图像热定影到纸张S上。热定影有色粉图像的纸张S (形成有色粉图像的纸张S)通过排纸辊15排出到排纸托盘13上。托盘部件30被设置成相对于主体框体10可装卸,在图1及图3所示的安装于主体框体10的安装状态下,托盘部件30配置在排纸托盘13的上方。如图4所示,该托盘部件30主要包括:载置原稿D的板状的托盘主体31、设置于托盘主体31的上游端30A侧(一端部)的一对轴部32以及一对被限制部33、设置成从托盘主体31向排纸托盘13突出的突出部34 (参照图2)。—对轴部32以及一对被限制部33被设置成向载置于托盘主体31的原稿D的宽度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突出,轴部32呈大致圆柱状。此外,被限制部33在托盘部件30向主体框体10的插入方向(参照图4的箭头)上被设置于轴部32的顶端侧,并呈直径比轴部32的直径小的大致圆柱状。如图3所示,突出部34呈沿着向排纸托盘13排出的纸张S的排出方向(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在纸张S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有两个(结合参照图2)。左右一对的突出部34分别被设置成最突出的部分即顶部34A在原稿D及纸张S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托盘部件30 (托盘主体31)的中央30C和下游端30B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部件30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延长托盘35。该延长托盘35在不使用时为如图3实线所示地折叠着的状态,在使用时如图3虚线所示地相对于托盘部件30转动、打开。通过打开延长托盘35,连输送方向上长度较长的原稿D也能够稳定地载置到托盘部件30以及延长托盘35上。如图5所示,在主体框体10上,在排纸托盘13和盖部件20之间的输送路径40的出口附近形成有用于可装卸地安装托盘部件30的安装部50。安装部50合计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对应于托盘部件30的左侧的轴部32和被限制部33、另一个对应于右侧的轴部32和被限制部33,各安装部50形成为左右对称。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从图2所示的多功能一体机I拆除托盘部件30、从箭头B方向看的左侧的安装部5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安装部50具有可转动地支撑所插入的托盘部件30的轴部32的轴支撑部51、以及从下方支撑托盘部件30的上游端30A侧的凹状的托盘支撑部52。如图6及图7 (a)所示,轴支撑部51为了支撑轴部32,在截面视图上呈上方开口的凹状,在凹陷的底部部分形成有缺口 51A,此外,形成凹陷的壁之中的后侧的壁成为限制托盘部件30的脱出的限制壁5IB。下面,对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多功能一体机1,对托盘部件30向主体框体10的装卸和作用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在将托盘部件30安装到主体框体10时,首先,打开盖部件20使其处于开放位置,如图7 (b)所示,将托盘部件30的上游端30A侧的轴部32插入到设置于主体框体10的轴支撑部51。此时,与轴部32相比直径小的被限制部33通过缺口 51A而被插入到轴支撑部51的下侧。接着,如图8的虚线以及图7 (C)所示,通过使托盘部件30的下游端30B侧(另一端部)向下方下降,从而使托盘部件30以轴部32为中心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摆动),上游端30A侧的底面支撑于托盘支撑部52,由此托盘部件30被安装到主体框体10。此时,被限制部33转入限制壁51B的内侧(后侧)。然后,如图5所示,关闭盖部件20使其处于使用位置,由此完成托盘部件30的安装。图5中实线所示的安装状态的托盘部件30如图7 (C)所示,由于被限制部33转入限制壁51B的内侦彳,因此,即使向前侧抽拉,由于被限制部33与限制壁51B的抵接,托盘部件30也不会从主体框体10脱出。此外,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想要向上方抬起托盘部件30的下游端30B侧、或者物品、手部与托盘部件30、延长托盘35碰触等施加载荷而使托盘部件30的下游端30B侧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的情况下,托盘部件30与位于使用位置的盖部件20的前端20A抵接,从而抑制向上方的摆动。此外,与盖部件20的前端20A抵接的托盘部件30如图9所示,由于被限制部33仍然处于限制壁51B的内侧的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即便向前侧抽拉,由于被限制部33与限制壁5IB的钩挂,托盘部件30也不会从主体框体10脱出。此外,如图5所示,在物品、手部与托盘部件30、延长托盘35碰触等而使托盘部件30的下游端30B侧从安装状态向下方(靠近排纸托盘13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突出部34与排纸托盘13抵接。由此,因为能够减小托盘部件30的变形量,所以能够抑制托盘部件30的破损。如图8所示,当从主体框体10拆除托盘部件30时,首先,打开盖部件20使其处于开放位置,向上方抬起托盘部件30的下游端30B侧,使托盘部件30以轴部32为中心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因为盖部件20位于开放位置,因此,托盘部件30不会与盖部件20抵接而从安装状态摆动到图8 (参照实线)及图7 (b)所示的状态。然后,通过向斜前上方抽拉托盘部件30,从而使轴部32从轴支撑部51脱出,并且使被限制部33通过缺口 51A而从轴支撑部51脱出,由此托盘部件30被从主体框体10拆除。采用以上说明的多功能一体机1,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由于托盘部件30构成为在如图8所示盖部件20位于开放位置时可相对于主体框体10装卸,在如图5所示盖部件20位于使用位置时通过盖部件20的限制而不会从主体框体10脱出,因此,在盖部件20位于使用位置时,即使托盘部件30被施加载荷,托盘部件30从主体框体10脱出的情况也会受到抑制。此外,如图3所示,因为托盘部件30的突出部34呈沿着纸张S的排出方向延伸的肋状,所以,如上所述能够抑制托盘部件30向下方变形时托盘部件30的破损,并能够在通常的使用时以较小的阻力对向排纸托盘13排出的纸张S进行导向。此外,因为突出部34的顶部34A位于托盘部件30 (托盘主体31)的中央30C与下游端30B之间,因此,例如与顶部设置于上游端30A与中央30C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托盘部件30向下方变形时的托盘部件30的中央30C的下游侧的变形量明显缩小。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托盘部件30的破损。另外,如图2所示,盖部件20与主体框体10之间形成有输送路径40,当盖部件20位于开放位置时输送路径40开放,因此,在原稿D卡在输送路径40上的情况下,通过打开盖部件20就能够容易地取出卡住的原稿D。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关于具体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形。上述实施方式中,托盘部件30构成为:通过在盖部件20位于开放位置时将上游端30A侧插入主体框体10并使下游端30B侧向下方摆动,从而可进行安装;通过使下游端30B侧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并进行抽拉,从而可从主体框体10拆除,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托盘部件与装置主体可以构成为:只要将托盘部件的一端部插入到装置主体的安装部分(即,不必进行使其向下方摆动的操作)即可实施安装。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盖部件20位于使用位置时托盘部件30不会从主体框体10脱出的结构为一个例子,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限制。例如,托盘部件还可以构成为:当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设置于一端部的突出的一对轴部插入到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一对槽状的轴支撑部而安装成可相对于装置主体装卸;当盖部件位于关闭位置时(位于使用位置时),通过盖部件的一部分封闭槽状的轴支撑部的开口,由此轴部被该盖部件的一部分限制而不会从装置主体脱出。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在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孔(凹部或贯通孔、缺口等),在盖部件上设置当该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与托盘部件的孔卡合的卡合部,由此托盘部件被位于使用位置的盖部件(卡合部)限制而不会从装置主体脱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20具有用于操作图像形成部11、图像传感器12等的操作面板21,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主体框体10 (装置主体)具有操作面板的结构。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突出部34,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例如,突出部也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三个以上。此外,在设置有多个突出部的情况下,突出部也可以在片材的排出方向上错开地设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4呈沿着纸张S等的排出方向延伸的肋状,但并不受此限制,例如,突出部还可以为圆锥状、柱状等。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在托盘部件上不设置突出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示了具有图像传感器12 (原稿读取部)的多功能一体机1,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为复印机、打印机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多功能一体机I)为只形成黑白图像的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其还可以为可形成彩色图像的结构。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I那样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还可以为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热感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等。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托盘部件例示了载置从图像传感器12 (输送路径40)排出的原稿D的托盘部件3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参考图3进行说明,则托盘部件还可以是可装卸地构成于排纸托盘13的前端部、载置从主体框体10排出的纸张S的部件(换句话说,为排纸托盘13的延长托盘)。此外,排纸托盘还可以是可装卸地构成于主体框体10的前部、载置供给于装置主体内(图像形成部)用的记录片材的所谓手动托盘。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盖部件例示了形成原稿D的输送路径的盖部件2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参考图3进行说明,则在图像形成装置为不具有原稿读取部(排纸托盘13的上侧的结构)的打印机、托盘部件为手动托盘的情况下,盖部件还可以为对装置主体的上部所形成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体等。
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盖部件,该盖部件被支持成可相对于装置主体在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使用位置与使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的开放位置之间转动;以及 托盘部件,该托盘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盖部件之间伸出,并载置从所述装置主体排出的片材,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部件在所述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构成为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在所述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构成为被所述盖部件限制而不从所述装置主体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通过将一端部插入所述装置主体并使另一端部向下方摆动来进行安装,通过使所述另一端部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并对所述另一端部抽拉而可从所述装置主体拆除, 所述盖部件在位于使用位置时,与要从安装状态向上方摆动的所述托盘部件抵接,以限制所述托盘部件从所述装置主体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一端部具有:一对轴部,该轴部向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以及一对被限制部,该被限制部在向所述装置主体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轴部的顶端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该被限制部的直径比所述轴部的直径小,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一对轴支撑部,该轴支撑部将所插入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轴部支撑为可转动,所述轴支撑部具有:缺口,该缺口使所插入的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被限制部通过;以及限制壁,在使所述盖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部以所述轴部为中心向下方摆动时,所述被限制部转入该限制壁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原稿读取部,该原稿读取部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上方,读取作为片材的原稿的原稿面;以及排纸托盘,该排纸托盘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载置从所述图像形成部排出的记录片材, 所述托盘部件载置从所述原稿读取部排出的原稿,在安装状态下,该托盘部件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形成原稿的输送路径,该盖部件在位于开放位置时使所述输送路径开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具有用于操作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原稿读取部的操作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部件设置有向所述排纸托盘突出的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为沿着向所述排纸托盘排出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方向延伸的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最突出的部分位于向所述排纸托盘排出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方向上的所述托盘部件的中央和下游端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具有盖部件(20),该盖部件被支持成可相对于装置主体(10)在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使用位置与使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的开放位置之间转动;以及托盘部件(30),该托盘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盖部件之间伸出,并载置从所述装置主体排出的片材,所述托盘部件在所述盖部件位于开放位置时构成为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装卸、在所述盖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构成为被所述盖部件限制而不从所述装置主体脱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便载荷施加于托盘部件,也能够抑制托盘部件从装置主体脱出的情况。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3164595SQ2013200253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仲村和聪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背景技术:传统的液晶显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装置通常采用单向通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9)

    等离子显示屏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基板的第一侧面设有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汇流电极为多个,每相邻的两个汇流电极形成一组;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封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9)

    专利名称:旋转式松香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周边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擦拭乐器用的装置。二背景技术:普通松香在擦拭乐器时需要来回反复擦拭,费时费力,并且当反复用松香的一个 部位擦拭时,会留下沟,为后续使用带来不便。三实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6)

    专利名称:一种光学镜片擦拭用无纺布湿巾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湿巾,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擦拭用无纺布湿巾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生活中很多物品上具有镜片,镜片的材质可采用玻璃或树脂类,例如各种眼镜的 镜片、镜子的镜片、手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

    专利名称:一种大功率节能灯隔热导风壳体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节能灯,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节能灯隔热导风壳体。 背景技术:大功率电子节能灯,灯管工作时温度高,尤其是灯管的中心区,热量集中上升往往 将电子镇流器烤死,因此人们自然而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7)

    专利名称:多功能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眼镜结构的改进。背景技术:现有的眼镜通常是通过螺栓将镜片固定于镜框上,因为螺钉细小,就得用专用工具进行装拆,很是不便;尤其对同时需用花镜和近视镜或经常更换镜片颜色,更是麻烦。实用新型内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