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电动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电动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电力驱动装置(电动马达)来推动自行车、踏板车、人力三轮车等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创新。
目前,脚踏车(自行车)、踏板车等是以人力驱动,本身不需要填加任何能源,而无空气污染的问题,再加上脚踏车轻便,又具有运动健身的功能,以及在使用上又不受年龄层的限制,所以能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将脚踏车视为交通工具,同时也作运动健身器来使用,而有舍机车改骑乘脚踏车的潮流已渐形成。
由于脚踏车本身不具动力,所以在人们做休闲骑乘时,往往会发生前往的行程轻松愉快,但在回程或上坡路段时就会费力疲惫的感觉。若能在脚踏车上加上动力装置将可以让使用者在回程与上坡路段也能轻松愉快的骑乘,使脚踏车更具休闲价值。
于是就有早期使用汽油引擎驱动的动力脚踏车问市,该动力脚踏车因使用汽油能源有空气污染的问题,业者遂将汽油引擎改为电动马达(电动机),而创造出许多不同型式的电动脚踏车,如附件所示。
该等电动脚踏车不外是将电动马达置挂于车架的后段间固定,再配合传动件将动力传递到后轮的轮轴上,来带动脚踏车后轮转动,进而使脚踏车前进;或者是将电动马达置挂于车架的五通管附近,将动力传递到前链轮上,再将动力经由链论(皮带轮)、链条(皮带)传递到后轮,来带动后轮转动,使脚踏车前进。不管哪一种传递方式,都具有下列共同的缺点1.电动马达都是外挂于车架上,而有体积增大,占空间。
2.间接将动力传递到后轮,能源损耗大的问题。
3.电动马达都是外挂于车架上,容易遭灰尘覆盖破坏,影响使用寿命。
4.尤其是在小型的休闲脚踏车与踏板车上使用时,其电动马达与动力传递元件所占的空间比率更为凸显。
由前述得知,一个合理而实用的电动车,除了要不造成空气污染,又能够提供动力辅助让使用者能轻松的做休闲骑乘外,更排除电动马达外挂的设计,以及将动力直接传到轮子上,使电动车(脚踏车)维持轻巧不占空间与减少动力损失,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突破解决的问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动马达、轮圈、轮胎、链轮,或进一步的与刹车器等结合在一起的电动车的驱动装置,使电动马达能将动力直接传递到轮胎来减少动力损失,以及能维持电动车原有空间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主要含有一轮圈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轮毂与一毂盖盖结即螺丝锁结固定,并在该轮圈的外经间设有一结合部组合;该轮毂内部具有适当的容纳空间,并于底部中央设有一轴孔;该毂盖为一碟状体,在中央处贯设有一穿孔;一电动马达,是安装于轮圈的轮毂内部的容纳空间内结合固定,其传动轴两端分别穿过轮毂与毂盖的中央穿孔透出于外,并在末段形成螺纹段;一链轮,是常见于一般脚踏车使用的链轮,安装于毂盖侧面上固定,并与传动轴结合;一轮胎,是安装于轮圈的结合部上定位。
上述电动车的驱动装置也可以不包括链轮,即该驱动装置在踏板车上安装使用时,可以不结合链轮。
该驱动装置可进一步的在轮圈的轮毂侧面安装一刹车器固定结合,该刹车器并与电动马达的传动轴结合。
该轮圈的结合部呈环状凹槽,使两侧形成凸缘,并在环状凹槽的中央再向内形成一环较深的逃避凹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前述组合,电动马达是安装于轮圈的轮毂内隐藏,可以将动力直接传递到轮圈,直接带动轮圈与轮胎一起转动,减少动力损失。
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具体实施例,配合图示说明,详细介绍装置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下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3.是轮圈与轮胎结合断面图。
图4、5、6是本实用新型在电动车上应用的实施例图。
图号说明10……轮圈11……轮毂12……毂盖
13……结合部14……容纳空间15……结合孔16……凸缘 17……逃避凹槽20……电动马达21……传动轴30……链轮40……轮胎41……胎唇 50……刹车器 A……驱动装置B……前叉 C……后叉如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的驱动装置》的分解图,主要是由一轮圈10提供一电动马达20、一链轮30、一论胎40等组合,可更进一步的结合一刹车器50。使电动马达20的动力可以直接驱动轮圈10与一轮胎40一起转动。
其中,该轮圈10,是金属材料制造成型的圈体,在其中央部位设有一论毂11,配合以毂盖12盖结组合,并在外经间设有一结合部13。该论毂11内部具有适当的容纳空间14,可供电动马达20结合固定;并在开口端面设有多数结合孔15,反面底部中央则设有一轴孔贯穿透出。该毂盖12为一碟状体,盖结于轮毂11开口端面上,藉螺丝予以锁结固定,并在于中央处贯设有一穿孔。该结合部13进一步的呈环状凹槽,使两侧形成凸缘16,并在环状凹槽的中央再向内形成一环较深的逃避凹槽17,该逃避凹槽17可助轮胎的安装更简便。
电动马达20,主要是以电路片配合磁石组合的马达,常见于一般马达变形体,可呈任一形状,但需要能容置于轮毂11内部容纳空间内结合固定,并使其传动轴21凸伸于两侧,并在传动轴21末端形成螺纹段。该电动马达20是安装于轮圈10的轮毂11内,令其传动轴21穿过轮毂11底部中央的穿孔与毂盖12中央的穿孔,而透出于轮毂11与毂盖12外侧。
链轮30,是常见于一般脚踏车使用的链轮,可为单片链轮与多片层叠组合的变速用链轮。该链轮30是安装于毂盖12侧面上固定,并与传动轴21结合。
轮胎40,为一般常见使用的轮胎,是安装于轮圈10的外经结合部13上使其胎唇41可嵌入于环状凹槽内受两侧凸缘16限制达到定位。
刹车器50,为鼓式刹车器,安装固定于轮圈10的轮毂11侧面,并与传动轴21结合。该刹车器50可视需要安装,也可以不安装。
再如图2所示该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在安装组合时,是将电动马达20的传动轴21一端先行拴过轮圈10的轮毂11底部中央穿孔后,锁结于轮毂11内部定位;再将毂盖12盖结于轮毂11的开口端锁结固定,使电动马达20的传动轴21穿过毂盖12的中央穿孔透出于外,再将链轮30栓结传动轴21后固定于毂盖12上结合成一体,使链轮30能随轮圈10转动或空转;轮胎40是安装于轮圈10的结合部11上,使轮胎40的胎唇41嵌入于结合部11的环状凹槽内,受到两侧凸缘16限制定位(配合参见图3所示);而刹车器是安装固定于轮圈10的轮毂11侧面与传动轴21结合,该刹车器50得以对轮毂11(轮圈10)钳制,来管制轮圈10的转动。
当该驱动装置(A)在踏板车、脚踏车、三轮车等(简称电动车,配合参见图4、5、6所示)上安装应用时,由其电动马达20的传动轴21安装在上的电动车的车架前叉(B)或后叉(C)上固定时,该电动马达20是安装于轮圈10的轮毂11内部,呈隐藏状态,而能维持电动车原有轻巧外观,使传统电动车将电动马达外挂安装于车架上的问题不再发生;同时该电动马达20不会受到灰尘覆盖污染,可以永保清洁并延长使用寿命。再者,该电动马达20可以将动力直接传递到轮圈10上,带动轮胎40一起转动,进而使电动车前进,可以减少动力损失,使电动车更省电,行驶更持久,跑的更长更远,可以将传统电动车在电动马达与车轮间需要在外加传动装置的问题克服排除。
本实用新型在踏板车(如图4所示)安装使用时,可以不装链轮30,因为该踏板车没有一般脚踏车的曲柄、链轮、链条等传动装置,所以不必安装链轮。
整体而言,因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是将电动马达20、轮胎40、链轮30安装于轮圈10上固定成一体,使电动车的传动装置可以简化,进而能将传统电动车的电动马达与传动件外挂安装于车架上所造成的动力损失与增加电动车体积的问题排除,而达到减少能源损失保持电动车轻巧外观及提高行驶里程。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一轮圈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轮毂与一毂盖盖结即螺丝锁结固定,并在该轮圈的外经间设有一结合部组合;该轮毂内部具有适当的容纳空间,并于底部中央设有一轴孔;该毂盖为一碟状体,在中央处贯设有一穿孔;一电动马达,使安装于轮圈的轮毂内部的容纳空间内结合固定,其传动轴两端分别穿过轮毂与毂盖的中央穿孔透出于外,并在末段形成螺纹段;一链轮,是常见于一般脚踏车使用的链轮,安装于毂盖侧面上固定,并与传动轴结合;一轮胎,是安装于轮圈的结合部上定位。
2.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一轮圈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轮毂与一毂盖盖结即螺丝锁结固定,并在该轮圈的外经间设有一结合部组合;该轮毂内部具有适当的容纳空间,并于底部中央设有一轴孔;该毂盖为一碟状体,在中央处贯设有一穿孔;一电动马达,使安装于轮圈的轮毂内部的容纳空间内结合固定,其传动轴两端分别穿过轮毂与毂盖的中央穿孔透出于外,并在末段形成螺纹段;一轮胎,是安装于轮圈的结合部上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该驱动装置可进一步的在轮圈的轮毂侧面安装一刹车器固定结合,该刹车器并与电动马达的传动轴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该轮圈的结合部呈环状凹槽,使两侧形成凸缘,并在环状凹槽的中央再向内形成一环较深的逃避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在自行车、踏板车、人力三轮车轮圈的轮毂内设一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的传动轴凸伸于轮毂的二侧,配合一毂盖盖结定位,该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刹车器与一链轮,再于轮圈的结合部结合一轮胎等组成。该驱动装置能够在电动马达的传动轴驱动下,使轮圈及轮胎一起转动,进而带动整个电动车前进,使电动马达能将动力直接传递到轮胎来减少动力损失及维持电动车原有的空间形态。
文档编号B62M23/02GK2320523SQ98201800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6日
发明者宋鸿泉 申请人:宋鸿泉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单片dmd成象板dlp彩色相片扩印相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数码相机的扩印相片装置,尤其是不用彩色打印机并沿用工业化相纸的彩色相片数码扩印相机。背景技术:目前,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相片,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相片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215)

    专利名称: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数码相机或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的摄像 装置中可适用作手抖动补正机构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具备其像抖动补正 单元的像抖动补正装置、具备其像抖动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08)

    专利名称:宽音域葫芦丝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乐器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少数民族用于吹奏的传统乐器。背景技术: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属簧管,其音色优美、飘逸,外形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深受国内外音乐人士和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37)

    专利名称:一种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全光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两种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装置。所述变换装置用于完成对光脉冲的全光时域-频域连续傅里叶变换,且属于全光信号处理装置。背景技术:傅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04)

    专利名称:基于光纤的光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科学和技术仪器、其他装置中使用和用于各种过程的光源,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在显微镜、分光计中以及在其他科学和技术仪器、装置和多种过程中使用的明亮的基于光纤的光源。背景技术:光源在多种不同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12)

    专利名称:电力器材氩弧焊专用护目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电力器材氩弧焊专用护目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目镜,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器材氩弧焊专用护目镜。背景技术:公知的,电力器材中很多是不锈钢部件,在制作这些不锈钢电力器材时,经常会进行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4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