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助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普通自行车上带有动力源的助动器。
目前,国内的自行车助动器通常设置于自行车大杠中间,且带有链条和花盘,故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一根动力轴上组装若干齿轮以实现传动减速和起动的自行车助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采用了在一根动力源动力轴上安装七个齿轮的机构,以实现减速传动和起动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组成、构造为,它由动力源、传动变速机构和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变速机构由怠速离合器、行星齿轮组、驱动齿轮、起动装置、油封等构成;怠速离合器中的脱板固定于动力源动力轴上,脱板上设置有飞块,两飞块之间连有弹簧,怠速离合中的外套与输出齿轮呈紧配合,与动力轴呈滑配合;行星齿轮组中的三个行星齿轮互成120度分布并定位于齿轮座托板上,齿轮座托板上还设置有棘爪,怠速离合器输出齿轮安装于三个行星齿轮中央,且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三个行星齿轮的外沿与同一个齿轮圈相啮合,该齿轮圈固定于外壳上,行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一端设置有与齿轮座托板上棘爪相配合的棘轮,其另一端设置有坡形齿,其外部齿与驱动齿轮啮合,其内部设置一个套装于动力源动力轴上的轴承;驱动齿轮外齿与行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的中心部位与自行车后轮相固定连接;起动装置由坡形齿轮、复位弹簧、圈盘板、滑动垫块、起动拉绳、端板构成,圆盘板固定于外壳后盖上,圆盘板中央有一大孔,大孔周围均匀设置有六个小孔,大孔穿过动力源动力轴,套有复位弹簧的三个平头销钉穿过圆盘上的三个互成120度的小孔固定于端板上,端板上还固定有三个顶杆,该三个顶杆穿过圆盘板上另外三个互成120度的小孔,顶着位于圆盘板另一侧的坡形齿轮,滑动垫块位于圆盘板与端板之间,当起动装置坡形齿轮受力向端板方向移动,滑动垫块受复位弹簧22作用,卡入至圆盘板与端板之间,滑动垫块与起动拉绳的一端相连接,起动拉绳的另一端设置于自行车把手处;外壳分为前盖和后盖,前盖上方设置有注油孔,后盖端头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轴承,动力源动力输出轴的端头置于该轴承中,整个外壳内注入机油,油封设置于动力轴与怠速离合器的脱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机件结构简单,传动机构紧凑、简单、牢固,故障少,速比大,起动方便,扭矩小;装拆方便,能适用多种自行车。
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剖视)。
以下结合附图
图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动力源选用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其缸径35毫米,活塞行程30毫米,气容量29.8立方厘米,转速5000转。
外壳分为前盖2和后盖19,外壳采用10号铝压铸而成,其结构形式可根据各种自行车规格的统配件来设计。本实例的机械结构如附
图1所示,油封1将传动减速机构的油路与发动机及外界相隔离。怠速离合器中的脱板3通过锁紧螺母4固定于动力输出轴上。伸入到传动减速机构中的发动机动力轴16被置于行星齿轮组输出齿轮内部的轴承17和置于外壳后盖19内部的轴承15平稳定位。
安装时,松掉自行车链条,拆下后轮,把附件有开口的内压片和带有六只直径为4毫米的销钉的外压片分别压在后轮毂的左边钢丝两侧,用五根m5螺丝校平压紧,再把驱动齿轮9中心孔套在中轴上,将驱动齿轮上的六只直径为4毫米小孔对外压片上六根轴销,放到自行车叉内,固定紧螺母,再把助动器上带有方孔的支撑用附件固定在睡叉上,中间最好垫上2-4毫米厚橡皮,把原自行车撑脚移至睡叉前部位,把化油器上油门拉线开关装在右车把适当位置,把起动拉线开关装到左车把适当位置,用油管连接油箱、化油器进出油嘴。至此,整机装配完毕。
起动时,先拉动自行车左手把处的起动拉线,滑动垫块14克服复位弹簧22阻力,从圆盘板11和端板21之间抽出让位,在平头销钉及其上的复位弹簧20作用下,端板21上的三个顶杆推动坡形齿轮13移动,与行星齿轮组中输出齿轮12端头的坡形齿相啮合,此时,向前推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后轮相固定的驱动齿轮9转动,通过上述两个啮合的坡形齿,将转动力矩传递到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6上,使发动机点火发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6转动,带动怠速离合器中的脱板3转动,脱板上的飞块5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两飞块之间弹簧的拉力而张开,与外套6相合,使外套也随之转动,固定于外套上的输出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三个行星齿轮23,由于三个行星齿轮与同一个固定不动的齿轮圈8相啮合,所以必然导致连接三个行星齿轮的齿轮座托板10转动,该齿轮座托板上的棘爪顶推行星齿轮组中输出齿轮上的棘轮,使输出齿轮转动,该输出齿轮一方面通过其外齿将动力传递给驱动齿轮9另一方面通过其端头的坡形齿18排斥起动装置中的坡形齿轮,当发动机动力轴16达到一定转数时,起动装置中坡形齿轮13及端板21被推开,这样滑动垫块14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卡入至圆盘板11与端板21之间所又形成了空间内。
当不需要助动,仅作为自行车骑行时,行星齿轮组中的棘轮与棘爪脱离。
本自行车助动器可配装在28’、26’、24’等普通自行车后轴上直接驱动,其速比为12.2比1。以28’自行车为例,理论上最高时速为44公里,最低时速为18公里,实际运行速度为15-30公里,无级调速。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助动器,它由动力源、传动变速机构和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变速机构由怠速离合器、行星齿轮组、驱动齿轮、起动装置、油封等构成;A、怠速离合器中的脱板固定于动力源动力轴上,脱板上设置有飞块,两飞块之间连有弹簧,怠速离合中的外套与输出齿轮呈紧配合,与动力轴呈滑配合;B、行星齿轮组中的三个行星齿轮互成120度分布并定位于齿轮座托板上,齿轮座托板上还设置有棘爪,怠速离合器输出齿轮安装于三个行星齿轮中央,且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三个行里齿轮的外沿与同一个齿轮圈相啮合,该齿轮圈固定于外壳上,行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一端设置有与齿轮座托板上棘爪相配合的棘轮,其另一端设置有坡形齿,其外部齿与驱动齿轮啮合,其内部设置一个套装于动力源动力轴上的轴承;C、驱动齿轮外齿与行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的中心部位与自行车后轮相固定连接;D、起动装置由坡形齿轮、复位弹簧、圆盘板、滑动垫块、起动拉绳、端板构成,圆盘板固定于外壳后盖上,圆盘板中央有一大孔,大孔周围均匀设置有六个小孔,大孔穿过动力源动力轴,套有复位弹簧的三个平头销钉穿过圆盘上的三个互成120度的小孔固定于端板上,端板上还固定有三个顶杆,该三个顶杆穿过圆盘板上另外三个互成120度的小孔,顶着位于圆盘板另一侧的坡形齿轮,滑动垫块位于圆盘板与端板之间,当起动装置坡形齿轮受力向端板方向移动,滑动垫块受复位弹簧作用,卡入至圆盘板与端板之间,滑动垫块与起动拉绳的一端相连接,起动拉绳的另一端设置于自行车把手处;E、外壳分为前盖和后盖,前盖上方设置有注油孔,后盖端头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轴承,动力源动力输出轴的端头置于该轴承中,整个外壳内注入机油,油封设置于动力轴与怠速离合器的脱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助动器,其特征在于怠速离合器的输出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比为1比1.5;行星齿轮与齿轮圈的齿数比为1比2.7;行星齿轮组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动器,其突出特点是在动力源的一根动力输出轴上安装设置了离合器、行星齿轮组、起动装置,通过七个齿轮间的啮合,既实现了较大速比的减速,又以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实现起动。整个齿轮传动减速机构浸在机油中。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可靠性高的优点,实际运行时速为18—30公里。
文档编号B62M11/00GK2320521SQ9822629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6日
发明者潘基华, 滑宗祥 申请人:潘基华, 滑宗祥
自行车助动器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一种组合踏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踏板,包括踏板本体、脚蹬;所述踏板本体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踏板本体上部设有连接卡槽、固定通孔和鼓槌固定孔;所述踏板本体中部钻有凹面;相邻所述凹面之间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踏板本体下部设有
专利名称:调整吹管乐器按音孔间距的叠加付音孔的制作方法调整吹管乐器按音孔间距的叠加付音孔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吹管乐器领域。二、背景技术吹管乐器如葫芦丝、巴乌、笛子有音调高、中、低之分,按音孔间距 大小根据其音调高低确定,音调高的间距小,音调
一种基于usb电脑键盘输入的电子琴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USB电脑键盘输入的电子琴,包括集成在控制主板上的单片机、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的显示装置,外置的发声装置和USB电脑键盘,其中:单片机的引脚
专利名称:一种采场探照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采场探照灯。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米矿施工大都是地下作业,随着我国米矿任务的逐年加大,米矿深度的不断加深,井下油烟、粉尘的增大,井下能见度变低。为了安全生产
专利名称:一种带保险丝的高压卤素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带保险丝的高压卤素灯。背景技术:卤素灯在点燃过程中,灯丝中的钨高温蒸发,当灯体内的钨蒸汽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沉积在灯体壳、电极等物体上;若沉积在灯
专利名称:灯泡式led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气类,特别涉及一种灯泡式LED散热结构,尤指一种散热效果极 佳,且可依不同LED功率做出不同散热效果的灯泡式LED散热结构。背景技术:由于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