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压电式蜂鸣器的制造方法

压电式蜂鸣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式蜂鸣器,它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和后盖,在壳体的端部设有圆形通孔,在壳体与后盖配合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蜂鸣片和印制板,且所述蜂鸣片的三个电极通过导线引出,在印制板上焊接有三根插针弹片,且每一根插针弹片与印制板焊接的这端还分别与蜂鸣片引出的导线对应相连接,所述插针弹片的另外一端伸出后盖并直接与PCB板顶触,在壳体上设有与PCB板的第一通孔配合固定的倒扣。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压电式蜂鸣器,降低了蜂鸣器的材料成本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焊接对蜂鸣器所造成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压电式蜂鸣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鸣器,特别是压电式蜂鸣器。
【背景技术】
[0002]我们目前的蜂鸣器,有插针引出式和引线引出式的蜂鸣器。引线引出式蜂鸣器只能进行手工焊接,其效率很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客户基本都会选用插针引出式蜂鸣器,把蜂鸣器同其它电子元器件一起过波峰焊进行焊接,但这种生产工艺对蜂鸣器的壳体材料及蜂鸣器的发声器件蜂鸣片的耐温要求非常高,而且在生产焊接过程中容易造成蜂鸣器的损坏,能满足这种生产工艺要求的材料,价格往往都比较高,而且材料稳定性较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蜂鸣器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焊接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压电式蜂鸣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压电式蜂鸣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和后盖,在壳体的端部设有圆形通孔,在壳体与后盖配合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蜂鸣片和印制板,且所述蜂鸣片的三个电极通过导线引出,在印制板上焊接有三根插针弹片,且每一根插针弹片与印制板焊接的这端还分别与蜂鸣片引出的导线对应相连接,所述插针弹片的另外一端伸出后盖并直接与PCB板顶触,在壳体上设有与PCB板的第一通孔配合固定的倒扣。
[0005]为了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防止弹片移动,影响接触效果,在后盖上设有用于插接插针弹片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插针弹片通过折弯结构将弹片分为上部和下部,且上部的上端与印制板焊接,下端伸入第二通孔,且上部下端的两侧设有折弯以及上部下端的外侧设有凸块,且折弯的角度是90°。
[0006]在使用蜂鸣器的时候,PCB板通过波峰焊焊接好别的电子元器件以后,将蜂鸣器壳体的倒扣插入到PCB板上对应的第一通孔内,使之与PCB板扣牢,使插针弹片顶触PCB板上的焊盘,来接受从PCB板上传来的信号,从而使蜂鸣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免于焊接及避免焊接对蜂鸣器所造成的损坏,这种设计降低了蜂鸣器的材料成本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焊接对蜂鸣器所造成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使用寿命。
[0007]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压电式蜂鸣器,降低了蜂鸣器的材料成本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焊接对蜂鸣器所造成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使用寿命及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09]图2是实施例1中压电式蜂鸣器在工作时的安装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11]图4是实施例1中PCB板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5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3]图6是实施例2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实施例2中插针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壳体1、后盖2、第二通孔2-1、蜂鸣片3、印制板4、插针弹片5、上部5_1、下部5-2、折弯5-3、凸块5-4、第一通孔6、倒扣7、圆形通孔8、导线9、PCB板10、安装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式蜂鸣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
I和后盖2,在壳体的端部设有圆形通孔8,在壳体I与后盖2配合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蜂鸣片3和印制板4,且所述蜂鸣片3的三个电极通过导线9引出,在印制板4上焊接有三根插针弹片5,且每一根插针弹片5与印制板4焊接的这端还分别与蜂鸣片3引出的导线9对应相连接,所述插针弹片5的另外一端伸出后盖2并直接与PCB板10顶触,在壳体I上设有与PCB板10的第一通孔6配合固定的倒扣7。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CB板10上设有与倒扣7对应的第一通孔6。
[0019]安装过程,将蜂鸣片3的电极分别用导线9通过焊接方式引出,并用硅胶将其粘接在壳体I的上方位置组成发音腔;将插针弹片5焊接在印制板4上,并将印制板4固定在后盖2的安装槽11内;插针弹片5的另一端伸出后盖2,将蜂鸣片3上的导线9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插针弹片5连接;将后盖2装入壳体1,组成一个完整的蜂鸣器产品。
[0020]如图2所示,工作时,在使用蜂鸣器的时候,PCB板10通过波峰焊焊接好别的电子元器件以后,将蜂鸣器壳体I的倒扣7插入到PCB板10上对应的第一通孔6内,使之与PCB板10扣牢,使插针弹片5顶触PCB板10上的焊盘,来接受从PCB板10上传来的信号。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式蜂鸣器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同时为了防止弹片移动,影响接触效果,如图6所示,在后盖2上设有用于插接插针弹片5的第二通孔2-1,如图7所示,所述的插针弹片5通过折弯结构将弹片分为上部5-1和下部5-2,且上部5-1的上端与印制板4焊接,下端伸入第二通孔2-1,且上部5-1下端的两侧设有折弯5-3以及上部5-1下端的外侧设有凸块5-4,且所述折弯5-3的角度是90°,在安装时,将插针弹片5的下部5-2穿过第二通孔2-1,同时上部5-1的下端刚好伸入第二通孔2-1内,为了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在安装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凸块5-4及折弯5-3的共同作用,使得插针弹片5顶住第二通孔2-1很难掉落或者左右移动,从而确保插针弹片5的下部5-2与PCB板10的接触性能。而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插针弹片5本身的折弯结构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实施例的要求而定,没有特定的限定,同时本实施例中下端的两侧折弯5-3部分以及凸块5-4的长度都是刚好能够顶住第二通孔2-1的内壁。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电式蜂鸣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I)和后盖(2),在壳体(I)的端部设有圆形通孔(8),在壳体(I)与后盖(2)配合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蜂鸣片(3)和印制板(4),且所述蜂鸣片(3)的三个电极通过导线(9)引出,其特征是:在印制板(4)上焊接有三根插针弹片(5),且每一根插针弹片(5)与印制板(4)焊接的这端还分别与蜂鸣片(3)引出的导线(9)对应相连接,所述插针弹片(5)的另外一端伸出后盖(2)并直接与PCB板(10)顶触,在壳体(I)上设有与PCB板(10)的第一通孔(6)配合固定的倒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蜂鸣器,其特征是:在后盖(2)上设有用于插接插针弹片(5)的第二通孔(2-1),所述的插针弹片(5)通过折弯结构将弹片分为上部(5-1)和下部(5-2),且上部(5-1)的上端与印制板(4)焊接,下端伸入第二通孔(2-1),且上部(5-1)下端的两侧设有折弯(5-3)以及上部(5-1)下端的外侧设有凸块(5-4),同时折弯(5-3)的角度是 90。ο
【文档编号】G10K9/122GK203503293SQ20132068160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彭清风 申请人:宁波凯普电子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光室内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光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太阳光室内导入装置。背景技术:太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对于太阳能的照明应用一般是通过将太阳能首先转换为电能,在电能的驱动下提供室内和夜间室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06)

    专利名称: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和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宽温度范围内能够表现高预倾角、取向均一性,即预倾角均匀性良好、印相特性优良、能够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69)

    专利名称:测温光缆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测温光缆内置,涉及测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 及对电缆接头的测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测温装置内置的技 术领域;具体涉及测温光缆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随着电力网络和用电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电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01)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散热led灯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高效散热LED灯泡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泡。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照明领域,LED因具有节能、高光效、长寿命、启动快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光源中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34)

    专利名称:萨克斯中音区升f音孔的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萨克斯中音区升F音孔的按键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萨克斯中音区升F音孔的按键 结构。背景技术:现有萨克斯的中音区升F音孔的按键为单键结构,如图1所示,是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60)

    一种电子数显式节拍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数显式节拍器,包括:壳体、显示屏模块、单片机模块、蜂鸣器模块、升压放电模块、电池模块、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壳体四侧开有蜂鸣器发声孔,壳体顶部配有便携手把,壳体正面安装显示屏模块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07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