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008973描述了ー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感光体与用于去除电荷的点光源之间的导光板。从点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导光板导向感光体的外周表面。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2-244519描述了ー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 形成装置中,用来将残留在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刮除的清洁刮板充当导光板,该导光板将来自电荷消除光源的光线导向感光体。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008755描述了ー种包括电荷消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电荷消除装置通过利用光线照射感光体的表面而从感光体的表面去除电荷。该电荷消除装置包括光源,其发射光线;以及导电部分,其允许所发射的光线穿过,并且在该导电部分上施加有与感光体的表面上的电荷的极性具有相同极性的偏压。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电荷消除单元,在给潜像载体充电之前,该电荷消除单元将电荷从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去除,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防止转印介质上的图像被从清洁単元落下的显影剂弄脏,该清洁单元用于将残留在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载体,其能够旋转,并且在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潜像;转印单元,其将利用显影剂使潜像显影而获得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清洁单元,其在所述潜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转印単元的下游,在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清洁单元将残留在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光源,其设置在所述转印単元与所述清洁単元之间,所述光源发射用于将电荷从所述潜像载体上去除的光;以及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単元的下方和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转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上方,所述引导部件布置成将从所述清洁単元落下的显影剂接收在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上,并且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引导到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从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抽吸显影剂。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转印后充电单元,所述转印后充电单元在所述转印単元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设置成面向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在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转印后充电单元给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充电。所述抽吸単元不仅抽吸所述引导部件上的显影剂,而且从所述转印后充电单元抽吸空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附连有接地的导电部件。利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采用了如下结构在转印单元的上方设置用于在潜像载体被充电之前将电荷从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去除的电荷消除単元,能够提供下述效果。即,与没有将显影剂收集在清洁单元下方的区域中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从将残留在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的清洁单元落下的显影剂将转印介质上的图像弄脏。利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抽吸引导部件上的显影剂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显影剂再次从引导部件附着到潜像载体上。

利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不从转印后充电单元抽吸空气的情况不同,能够同时收集显影剂和将放电产物排出。利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将绝缘部件设置在引导部件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不同,能够防止显影剂牢固附着到引导部件上。


将基于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単元周围的区域的结构;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単元周围的区域的结构;图4A是示出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単元下方的排出孔的透视图;图4B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抽吸单元执行的抽吸操作的状态;图5示出色调剂被收集在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単元周围的区域中的方式;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単元周围的区域的结构;以及图7示出色调剂被收集在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单元周围的区域中的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图I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沿着竖直方向(箭头V的方向)自下而上包括片材存储单元12,其中存储有记录纸张P ;图像形成単元14,其位于片材存储单元12的上方,在从片材存储单元12馈送来的记录纸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以及原稿读取单元16,其位于图像形成単元14的上方,用于读取原稿G。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20,控制器20设置在图像形成単元14中并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分的操作。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本体IOA的竖直方向、左右(水平)方向和纵深(水平)方向分别称为箭头V的方向、箭头H的方向和箭头D的方向。片材存储单元12包括存储不同尺寸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每个都设置有馈送辊32,该馈送辊32将所存储的记录纸张P馈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传送路径28。逐页地传送记录纸张P的多对传送辊34和36沿着传送路径28设置在位于对应馈送辊32下游的区域中。ー对定位辊38沿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路径28上设置在传送辊36的下游位置处。定位辊38暂时止挡每片记录纸张P,并且在预定定时朝二次转印位置(下文中描述)馈送该记录纸张P。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传送路径28的上游部分从片材存储单元12的左侧沿箭头V的方向线性延伸到图像形成単元14的左下部分。传送路径28的下游部分从图像形成単元14的左下部分延伸到设置在图像形成単元14右侧的排纸单元15。传送路径28与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相连,该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设置为用于在双面打印处理中反转并传送每片记录纸张P。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包括第一切换部件31、反转単元33、传送单元37和第二切換部件35。第一切換部件31在传送路径28与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之间进行切換。反转单元33沿箭头-V的方向(在图I中向下)从图像形成单 元14的右下部分顺着片材存储单元12的右侧线性延伸。传送单元37接纳传送到反转单元33中的每片记录纸张P的后端,并且沿箭头H的方向(在图I中向左)传送该记录纸张P。第二切換部件35在反转单元33与传送单元37之间进行切換。反转单元33包括间隔开地布置的多对传送辊42,并且传送単元37包括间隔开地布置的多对传送辊44。第一切換部件31具有三棱柱形状,并且驱动单元(未示出)将第一切換部件31的尖端朝传送路径28和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中的一个路径移动。从而,改变每片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类似地,第二切換部件35具有三棱柱形状,并且驱动单元(未示出)将第二切換部件35的尖端朝反转单元33和传送单元37中的一个单元移动。从而,改变每片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在位于传送路径28的上游部分中的传送辊36之前的位置处,传送単元37的下游端借助引导部件(未示出)连接至传送路径28。在图像形成単元14的左侧设置有可折叠的手动送纸単元46。手动送纸単元46在定位辊38之前的位置处连接至传送路径28。原稿读取单元16包括文档传送装置52,其自动地逐页传送多片原稿G ;台板玻璃54,其位于文档传送装置52的下方,并且多片原稿G逐页放置在该台板玻璃54上;以及原稿读取装置56,当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原稿G或者原稿G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吋,该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各片原稿G。文档传送装置52包括自动传送路径55,沿该自动传送路径55布置有多对传送辊53。自动传送路径55的一部分设置成使得每片原稿G沿着台板玻璃54的顶面移动。当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来的各片原稿G吋,原稿读取装置56停留在台板玻璃54的左边缘。作为选择,当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放在台板玻璃54上的各片原稿G时,原稿读取装置56朝箭头H的方向移动。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作为潜像载体实例的圆筒形感光体62,该感光体62布置在装置本体IOA的中部区域中。感光体62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图I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承载通过照射光线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此外,给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充电的充电装置64在感光体62的上方设置成面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如图2所示,充电装置64包括两根充电丝64A和栅格电极64B。充电丝64A沿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箭头+R所示的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沿感光体62的轴向(箭头D所不的方向)延伸。栅格电极64B设置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与充电丝64A之间。在充电装置64中,给充电丝64A施加电压,从而由于充电丝64A与接地的感光体62之间的电压差而出现电晕放电。结果,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充电为具有预定极性(例如,负极性)。通过向栅格电极64B施加偏压来控制放电电流,从而维持感光体62的充电状态。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充电装置64的下游位置处,曝光装置66设置成面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曝光装置66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曝光装置66基于与各种颜色色调剂对应的图像信号用光照射(曝光)已经由充电装置64充电的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由此,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66不限于包括LED的曝光装置。例如,曝光装置66可以构造成借助于多棱镜利用激光束扫描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感光体62的受到曝光装置66发出的曝光光线照射的位置下游处设置有旋转切换型显影装置70。显影装置70通过利用各种颜色色调剂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使静电潜像可见。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显影装置70的下游并且在感光体62的下方设置有作为转印介质实例的中间转印带68。形成 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中间转印带68是环帯,并且缠绕在驱动辊61、张カ施加辊63、多个传送辊65和辅助辊69上,驱动辊61在控制器20 (參见图I)的控制下旋转,张カ施加辊63向中间转印带68施加张力,传送辊65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相接触并且受驱动旋转,辅助辊69在二次转印位置(下文中描述)处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相接触并且受驱动旋转。当驱动辊61旋转时,中间转印带68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中间转印带68旋转所遵循的路径是转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实例。隔着中间转印带68与感光体62相对置地设有作为转印单元实例的一次转印辊67。一次转印辊67执行将形成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一次转印处理。一次转印辊67在如下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68的背面相接触,该位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感光体62与中间转印带68相接触的位置的下游。一次转印辊67接受来自电源(未示出)的电力,从而在一次转印辊67与接地的感光体62之间产生电势差。这样,执行将感光体62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一次转印处理。隔着中间转印带68与辅助辊69相对置地设有二次转印辊71。二次转印辊71执行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二次转印处理。二次转印辊71与辅助辊69之间的位置用作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二次转印位置(图2中的位置Q)。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相接触。二次转印辊71接受来自电源(未示出)的电力,从而在二次转印辊71与接地的辅助辊69之间产生电势差。这样,执行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二次转印处理(參见图I)。隔着中间转印带68与驱动辊61相对置地设有清洁单元85。清洁单元85收集ニ次转印处理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8上的残余色调剂。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侧位置处与张カ施加辊63相对置地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83。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检测中间转印带68上的标记(未示出)来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表面上的预定基准位置。位置检测传感器83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作为启动图像形成处理的时间基准。
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处设置有作为清洁单元实例的清洁装置90。清洁装置90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而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等去除。
清洁装置90包括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延伸的外壳92。在外壳92的面向感光体62的侧壁中具有开ロ 92A。清洁刮板93的顶端部分在开ロ 92A的顶端附连到外壳92上,密封部件94的底端部分在开ロ 92A的底端附连到外壳92上。在开ロ 92A处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接触的刷辊96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外壳92中。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传送已收集在外壳92中的色调剂的传送部件98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刷辊96的与感光体62相反的ー侧。外壳92中设置有刷辊96和传送部件98的腔室限定为清洁室95A。清洁刮板93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接触使得清洁刮板93的底端部分(末端部分)指向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箭头+R所示的方向)上的上游。清洁刮板93的末端部分将附着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等刮除。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由清洁刮板93和刷辊96进行收集。密封部件94是附连到外壳92上并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矩形柔性片材部件。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指向感光体62与刷辊96的接触部分,从而由刷辊96去除的色调剂不会流到外壳92的外部。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接触而不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施加载荷。密封部件94不施加足以将附着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刮除的外力。因此,附着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色调剂经过密封部件94并且被传送到刷辊96和清洁刮板93。然而,由于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接触,所以色调剂有时从密封部件94与感光体62之间的接触位置落下。在清洁装置90的下游和充电装置64的上游可以设置有电荷消除灯75,该电荷消除灯75用于在清洁装置90将残留色调剂收集之后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去除电荷。如图I所示,二次转印位置位于上述传送路径28的中间位置处,在该二次转印位置利用二次转印辊71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定影装置80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在二次转印辊71的下游位置处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定影装置80将已经由二次转印辊71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装置80包括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加热辊82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ー侧(上側)并且包括热源,该热源在供应有电カ时产生热量。加压辊84位于加热辊82的下方,并且将记录纸张P按压在加热辊82的外周表面上。朝排纸单元15或反转单元33传送记录纸张P的传送辊39在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上在定影装置80的下游位置处设置在传送路径28上。分别容纳黄色⑴色调剂、品红色(M)色调剂、蓝绿色(青色)(C)色调剂、黒色(K)色调剂、第一专色(E)色调剂和第二专色(F)色调剂的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和78F以可替换的方式在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布置在位于原稿读取装置56的下方和显影装置70的上方的区域中。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可以选自除了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黒色之外的专色(包括透明色)。作为选择,可以不选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当选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时,显影装置70利用Y、M、C、K、E和F六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当不选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吋,显影装置70利用Y、M、C和K四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将描述利用Y、M、C和K四种颜色而不利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形。然而,作为另ー实例,可以利用Y、M、C、K以及第ー专色E和第二专色F中的一种颜色共五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70包括分别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黒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各颜色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顺序地沿周向(逆时针)布置。作为旋转单元实例的电动机(未示出)使显影装置70以60°的间隔旋转。因此,要执行显影处理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中的一个显影单元选择性地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对置。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将仅仅描述显影单元72Y,而省略对其它显影单元72M、72C、72K、72E和72F的说明。显影单元72Y包括作为基体的壳体部件76。壳体部件76填充有包含色调剂和载体的显影剂(未示出)。显影剂从色调剂盒78Y(參见图I)经由色调剂供应通道(未示出)供应。壳体部件76具有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面对的矩形开ロ 76A。显影辊74在开ロ 76A中设置成面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用于限制显影剂层厚度的板形限制部件79沿着开ロ 76A的纵向设置在壳体部件76中开ロ 76A附近的位置处。显影辊74包括可旋转的圆筒形显影套管74A和固定到显影套管74A内表面上的磁性単元74B,并且磁性単元74B包括多个磁扱。在显影套管74A旋转时形成由显影剂(载体)构成的磁刷,并且该磁刷的厚度由限制部件79限制。于是,在显影套管74A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显影套管74A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层朝使显影套管74A面向感光体62的位置移动。因此,色调剂附着到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潜像(静电潜像)上。由此,将潜像显影。在壳体部件76中可旋转地彼此平行地布置有两个螺旋形传送辊77。这两个传送辊77旋转以使容纳在壳体部件76中的显影剂沿显影辊74的轴向(显影单元72Y的纵向)循环。六个显影辊74容纳在相应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中,并且沿着周向布置成使圆心角彼此间隔60°。当切換显影单元72时,使新选择的显影单元72中的显影辊74面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现在将描述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參考图1,当启动图像形成装置10时,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黒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装置(未示出)或外部装置连续输出到曝光装置66。此时,显影装置70保持成使得例如显影单元72Y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对置(參见图2)。接下来,向充电装置64中的充电64A(參见图2)施加电力,从而在充电丝64A与接地的感光体62之间产生电势差。于是,出现电晕放电,并且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充电。此时,向栅格电极64B(參见图2)施加偏压,从而感光体62的充电电势(放电电流)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曝光装置66发射基于图像数据的光,并且所发射的光对已经由充电装置64充电的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进行曝光。于是,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与黄色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72Y将形成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黄色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辊67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然后,參考图2,使显影装置70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60度,使得显影单元74M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对置。然后,执行充电处理、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从而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品红色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辊67将品红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上。类似地,将蓝绿色(C)和黒色⑷色调剂图像相继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并且根据颜色设置,将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色调剂图像附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如图I所示,记录纸张P由片材存储单元12馈送并沿着传送路径28传送。然后,与色调剂图像以叠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同时地,定位辊38将记录纸张P 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图2中的位置Q)处。然后,执行二次转印处理利用二次转印辊71将已经以叠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已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纸张P上。将色调剂图像已经转印到其上的记录纸张P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图I中向右)朝定影装置80传送。定影装置80通过利用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对记录纸张P施加热量和压カ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色调剂图像已经定影到其上的记录纸张P排出到例如排纸单元15上。当要在记录纸张P的双面形成图像时,执行下述处理。即,在利用定影装置80将记录纸张P的正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之后,朝箭头-V所示的方向将该记录纸张P传送到反转单元33。然后,朝箭头+V所示的方向传送记录纸张P,从而将记录纸张P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反转。然后,朝箭头B所示的方向(图I中向左)沿着双面打印传送路径29传送记录纸张P,并且将记录纸张P插入传送路径28。然后,对记录纸张P的背面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定影处理。接下来,将描述电荷消除单元100以及电荷消除单元100周围的区域的结构。如图3所示,清洁装置90的外壳92包括曲形壁92B,刷辊96和传送部件98设置在该曲形壁92B的上方。在曲形壁92B的底面设置有侧壁92C和一对侧壁92D,侧壁92C顺着D-V平面沿箭头V所示的方向向下延伸,并且ー对侧壁92D顺着H-V平面延伸。在侧壁92C和侧壁92D的底端设置有沿着箭头H所示的方向延伸的平板形底壁92E。侧壁92C、侧壁92D和底壁92E与曲形壁92B形成一体,并且外壳92包括由曲形壁92B、侧壁92C、侧壁92D和底壁92E所围绕的电荷消除室95B。此外,外壳92具有由曲形壁92B、一对侧壁92D和底壁92E的边缘所限定的开ロ 92F。在电荷消除室95B中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箭头+R所示的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作为转印后充电单元实例的转印后电晕管110。此外,电荷消除単元100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箭头+R所示的方向)上设置在转印后电晕管110的下游和密封部件94的上游。设置电荷消除単元100不仅仅用来降低施加到在利用清洁装置90收集残余色调剂之前附着于感光体62上的色调剂的由静电产生的附着力。更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0 (參见图I)中,电荷消除单元100还用来预先从感光体62上去除电荷,以避免在感光体62的直径小或者图像形成速度高的情形下感光体62上的电荷不能被电荷消除灯75消除。转印后电晕管110包括充电丝112,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将电压施加到该充电丝112上;以及接地的遮蔽件114,其覆盖充电丝112,并且在面向感光体62的ー侧形成有开ロ 114A。遮蔽件114包括侧壁114B,其设置在与开ロ 114A相反的ー侧(在与排出孔109相邻的ー侧);以及通孔114C,其形成在侧壁114B中。于是,允许空气从遮蔽件114内部流到排出孔109。转印后电晕管110具有如下功能在一次转印辊67 (參见图2)执行过一次转印处理之后,将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表面上的电荷的相反极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正极性)改变为充电装置64(參见图2)向感光体62充电的极性,S卩,改变为负极性。这是因为如果感光体62充有相反极性,则电荷消除単元100不能将电荷去除。电荷消除単元100包括电荷消除灯102,其是光源的实例;以及反射器104,其是引导部件的实例,并且反射来自电荷消除灯102的光线L(如图3中的点划线所示),以将光线L引导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电荷消除灯102设置在侧壁92C附近。换句话说,电荷消除灯102设置在一次转印辊67(參见图2)与清洁装置90之间。当电源单元(未示出)向电荷消除灯102供应电力吋,电荷消除灯102发射光线L,并且该光线L将感光体62上的电荷去除。电荷消除灯102被覆盖件105覆盖,该覆盖件105在朝向发射光线L的方向(即,在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的侧壁中具有开ロ 105A。开ロ 105A用作使光线L射出的出口。反射器104是导光部件,包括彼此形成一体的光线入射部分104A、倾斜部分104B、出射部分104C和突出部分104D。光线入射部分104A沿箭头H所示的方向面向开ロ 105A,从而光线L进入光线入射部分104A。倾斜部分104B从光线入射部分104A相对于箭头H所示的方向倾斜向上(朝图3中的右上方)延伸。出射部分104C平行于箭头H所示的方向从倾斜部分104B的顶端延伸,并且光线L从出射部分104C朝感光体62发射。突出部分104D沿箭头V所示的方向从出射部分104C的靠近感光体62的端部向上突出预定量。反射器104设置在清洁装置90的下方和中间转印带68(參见图2)的上方。突出部分104D位于如下位置的下方在该位置处,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相接触。入射部分104A包括入射表面104E,该入射表面104E是与覆盖件105的形成有开ロ 105A的侧面105B面对的竖直表面,并且光线L入射在该入射表面104E上。出射部分104C包括出射表面104F,该出射表面104F面向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并且光线L从该出射表面104F出射。反射器104具有上表面104G和下表面104H,并且反射器104中的上表面104G和下表面104H充当用于反射光线L的反射表面。于是,在反射器104中,例如光线L入射在入射表面104E上,被下表面104H和上表面104G反射,并且通过出射表面104F射朝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在曲形壁92B的靠近感光体62的端部处与曲形壁92B—体地形成有附连部分92G,该附连部分92G是供上述密封部件94附连在其上的竖直壁。在附连部分92G的底面与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之间形成有抽吸孔108。如图4A所示,抽吸孔108具有例如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并且在各抽吸孔108之间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布置有间隔。此外,排出孔109在电荷消除室95B 的一个侧壁92D的下部中形成为在靠近侧壁92C的位置处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延伸穿过该侧壁92D。如图4B所示,作为抽吸单元实例的抽吸风扇116在排出孔109外侧的位置处附连到外壳92上。排气管道118设置在抽吸风扇116的与排出孔109相反的ー侧。抽吸风扇116在控制器20(參见图I)的控制下进行操作或停止操作。当抽吸风扇116进行操作吋,将电荷消除室95B和遮蔽件114(參见图3)中的空气朝箭头S所示的方向抽吸并排放到外壳92的外部。排气管道118延伸到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10(參见图I)的后盖中的排出孔(未示出)。在该排出孔处设置有用于去除色调剂等的集尘过滤器(未示出)和用于去除在放电处理中产生的臭氧的臭氧过滤器(未示出)。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參考图5,当图像形成単元14(參见图I)开始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感光体62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此外,驱动抽吸风扇116(參见图4B),以便经由排出孔109排放空气。然后,转印后电晕管110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电荷的极性设置为负极性。然后,反射器104将从电荷消除灯102发射的光线L朝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引导。于是,将感光体62上的负极性电荷降低到适合于由清洁刮板93执行清洁处理的水平。因电晕放电而在转印后电晕管110处产生放电产物(例如,臭氧)。然而,由于允 许空气从遮蔽件114的内部经由通孔114C流到遮蔽件114的外部,S卩,由于经由通孔114C抽吸(排出)空气,所以放电产物流过通孔114C和排出孔109,并且被过滤器(未示出)收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參见图2)上的色调剂T(如图5中的白圆圈所示)附着(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被传送到清洁装置90。然后,清洁刮板93 (參见图2)和刷辊96将色调剂T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去除并收集到外壳92中,在外壳92中色调剂T由传送部件98传送。在图5中,附着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部分色调剂T被称为色调剂TA,从密封部件94与感光体62之间的接触位置落下的部分色调剂T被称为色调剂TB,并且由清洁装置90收集的部分色调剂T被称为色调剂TC。色调剂TA和色调剂TC由白圆圈示出,色调剂TB由黑圆圈示出。受到弱附着力的色调剂TB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与密封部件94之间的接触位置处被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刮除。因为反射器104端部处的突出部分104D设置在密封部件94与感光体62之间的接触位置的下方,所以已经落下的色调剂TB被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接收。于是,防止色调剂TB落到中间转印带68(參见图2)上。因此,防止中间转印带68上的图像被弄脏。此外,因为利用抽吸风扇116(參见图4B)朝箭头S所示的方向抽吸(排出)空气,所以将落到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上的色调剂TB经由抽吸孔108吸入电荷消除室95B中。然后,色调剂TB沿着上表面104G朝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穿过侧面105B与入射表面104E之间的间隙,落到底壁92E上。然后,色调剂TB经由排出孔109排到电荷消除室95B的外部,并且被过滤器(未示出)收集。于是,通过抽吸孔108连续地抽吸空气,并且将落到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上的色调剂TB强制收集。因此,防止色调剂TB再次附着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落下的色调剂TB的量不会大到遮挡从电荷消除灯102发射的光线し因此,从感光体62上去除电荷的操作不会受到色调剂TB的影响。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予以标识,并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6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0中所包括的清洁装置90的周围的区域。图像形成装置120包括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 (參见图I)中的转印后电晕管110类似的转印后电晕管110,还包括用于代替电荷消除単元100的电荷消除単元130。电荷消除单元130包括电荷消除灯102和反射器104。在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上结合有接地的导电片124。接下来,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參考图7,当图像形成単元14(參见图I)开始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感光体62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此外,驱动抽吸风扇116(參见图4B),以便经由排出孔109排放空气。然后,转印后电晕管110将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的电荷的极性设置为负极性。然后,反射器104将从电荷消除灯102发射的光线L朝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引导。于是,将感光体62上的负极性电荷降低到适合于由清洁刮板93执行清洁处理的水平。
由于电晕放电而在转印后电晕管110处产生放电产物(例如,臭氧)。然而,由于允许空气从遮蔽件114的内部经由通孔114C流到遮蔽件114的外部,S卩,由于经由通孔114C抽吸空气,所以放电产物流过通孔114C和排出孔109,并且被过滤器(未示出)收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未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參见图2)上的色调剂TA附着(残留)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被传送到清洁装置90。然后,清洁刮板93 (參见图2)和刷辊96将色调剂TA从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去除并收集到外壳92中(色调剂TC),在外壳92中色调剂T由传送部件98传送。受到弱附着力的色调剂TB在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与密封部件94之间的接触位置处被密封部件94的末端部分刮除。因为反射器104端部处的突出部分104D设置在密封部件94与感光体62之间的接触位置的下方,所以已经落下的色调剂TB被反射器104的上表面104G上的导电片124接收。于是,防止色调剂TB落到中间转印带68 (參见图2)上。因此,防止中间转印带68上的图像被弄脏。此外,因为利用抽吸风扇116(參见图4B)朝箭头S所示的方向抽吸(排出)空气,所以将落到导电片124上的色调剂TB经由抽吸孔108強制吸入电荷消除室95B中。然后,色调剂TB沿着导电片124朝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穿过侧面105B与入射表面104E之间的间隙,落到底壁92E上。然后,色调剂TB经由排出孔109排到电荷消除室95B的外部,并且被过滤器(未示出)收集。于是,通过抽吸孔108连续地抽吸空气,并且将落到导电片124上的色调剂TB强制收集。因此,防止色调剂TB再次附着到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上。此外,因为导电片124是接地的,所以不管落到导电片124上的色调剂TB的极性如何,都会使基于由导电片124施加到色调剂TB上的静电吸附カ的附着力减小。于是,防止色调剂TB牢固附着到导电片124或反射器104上。因此,同样,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0中,可以同时收集色调剂TB和将放电产物排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落到反射器104上的色调剂T聚积,而不使用抽吸风扇116。然后,可以通过更换反射器104来收集色调剂T。在这种情形下,可以用粘合材料涂覆反射器104的上表面,从而可以防止色调剂T再次附着到感光体62上。此外,可以将排出孔109形成在侧壁92C中。此外,可以省略转印后电晕管110。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设置用于抽吸色调剂T的专用抽吸单元。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载体,其能够旋转,并且在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潜像; 转印单元,其将利用显影剂使潜像显影而获得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清洁单元,其在所述潜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转印単元的下游,在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清洁单元将残留在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 光源,其设置在所述转印単元与所述清洁単元之间,所述光源发射用于将电荷从所述潜像载体上去除的光;以及 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清洁単元的下方和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转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上方,所述引导部件布置成将从所述清洁単元落下的显影剂接收在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上,并且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引导到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抽吸单元,其从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抽吸显影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转印后充电单元,其在所述转印単元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设置成面向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在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转印后充电单元给所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充电,其中,所述抽吸単元不仅抽吸所述引导部件上的显影剂,而且从所述转印后充电单元抽吸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的上表面附连有接地的导电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载体,其能够旋转,并且在该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承载潜像;转印单元,其将利用显影剂使潜像显影而获得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清洁单元,其在潜像载体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转印单元的下游,在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该清洁单元将残留在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光源,其设置在转印单元与清洁单元之间,该光源发射用于将电荷从潜像载体上去除的光;以及引导部件,其设置在清洁单元的下方和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转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上方,该引导部件布置成将从清洁单元落下的显影剂接收在该引导部件的上表面上,并且将来自光源的光引导到潜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上。
文档编号G03G21/08GK102654747SQ2011102636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佐藤直树, 田中邦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高强度放电灯、弧光灯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高强度放电("HID")灯、弧光灯管及其制造 方法。 背景技术:由于与其它类型的灯相比HID灯具有效率相对较高、尺寸较小并 且低维护的优点,所以HID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8)

    专利名称:改进转印辊芯轴组件的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改进转印辊芯轴组件的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技术背景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所使用的转印辊包括驱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一种编码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解码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模式切换方法,第i帧和第i+1帧分别为MDCT和ACELP编码模式时,采用预定义窗型对第i帧进行MDCT编码获得MDCT编码信息;对第i帧或者第i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3)

    空间音频渲染和编码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编码器(501)生成通过第一缩混和表征音频对象的数据来表示音频场景的数据。此外,指示残余缩混的扩散程度的方向相关扩散参数被提供,其中残余缩混对应于在所述音频对象被提取的情况下的音频场景的音频分量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3)

    专利名称: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指一种LED灯具。背景技术: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灯具有寿命长、光效高、抗冲击、低能耗等等优点,属于绿色的节能环保照明,现已广泛应用于照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测量极小旋转角度的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揭示一种测量极小旋转角度的光学系统,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测量极小旋转角度的仪器包括扭秤,但是,扭秤的分辨率和精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极小旋转角度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