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带颤音单元的电吉他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带颤音单元的电吉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颤音单元的电吉他。
图8表示另一种颤音单元,这种颤音单元具有基板23和把基板23与吉他琴体相连的铰接机构。一对销支座61、61与基板23一体地形成在基板23的侧面,在每个销支座61上形成孔61a。把联接销62的近侧端压配到孔61a内而使其与每个销支座61连接,用支撑销63、63把一对托架64、64联接到琴体上,每个托架64都可以绕相应的支撑销63作枢轴转动。在每个托架64中配合有由单个轴承65构成的轴承装置,每个联接销62配合到相应轴承65的中心孔中。
由于联接销62承受较大的琴弦张力,所以要求孔61a要足够深,以便承受该张力。而且,由于轴承65、65要经受琴弦的张力,所以要求轴承65要足够长以承受所述张力。需确定孔61a、61a的中心O1、O1之间的距离D1和每个孔61a的中心O1与相应轴承65轴向中点O2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孔61a具有足够深度和轴承65具有足够长度。
确定每个轴承65的轴向中点O2(对应于中点O3)和相应托架64外缘之间的距离,使得每个支撑销63的中点处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包含相应轴承65的轴向中点O2且平行于琴弦。因此,琴弦的张力平均地作用在轴承65、65上。在这种结构中,用公式D1+2×D2+2×D3表示托架64、64外缘之间的距离。因此,托架需要比较大的横向空间,而如果托架64间隔过宽的话,将有损于吉他的外观。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多根琴弦的电吉他。每根琴弦都具有限定在琴颈上的第一接触点和限定在附着于琴体的基板上的第二接触点。该电吉他包括支撑基板以便使其相对于琴体枢轴转动的铰接机构,铰接机构包括一对孔、一对轴承装置、一对支撑销、一对托架和一对托架销。其中每个孔形成在基板的一侧,每个轴承装置位于一个孔内。支撑销从琴体上伸出,由一对轴承构成的轴承装置位于每个孔内。一对支撑销从琴体上伸出,每个支撑销对应于一个轴承装置,而且位于比相应的轴承装置更靠近琴颈的位置。每个托架联接到一个支撑销上,每个托架销联接到托架上并装配到相应的轴承装置中。每个轴承装置的轴向中点和相应支撑销的中心均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琴弦的直线上。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进行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更加明显,并且以示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6是说明

图1中颤音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说明电吉他的前视图;和图8是说明现有技术的颤音单元中铰接机构的平面图。
以下将参照图1-7描述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有颤音单元21的电吉他11。
图7示出了整个电吉他11。
电吉他11包括整体的琴体12和从琴体12上伸出的琴颈13。琴头14位于琴颈13的远端,琴头上设有六个调音柱16,调音柱可以转动卷紧琴弦15。每个调音柱16的背面设有齿轮机构(未示出),为每个调音柱16设置的调音钮17位于琴头14上,每个调音钮17通过齿轮机构转动相应调音柱。也就是说,每组调音柱16、齿轮机构和调音钮17可调节相应的琴弦15。弦枕18位于琴颈13的远端,而且琴弦15与弦枕接触。下面将把弦枕18和琴弦15之间的接触点称为第一接触点。琴弦15用加压件压靠弦枕18,并借助螺栓绷紧在弦枕18上。
颤音单元21基本上位于琴体12的中央,六根琴弦15与弦枕18和颤音单元21接触,以预定的张力将琴弦15拉紧并使琴弦基本上相互平行。琴体12上带有拾音器,该拾音器检测琴弦15的振动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电缆(未示出)把由拾音器产生的电信号传送到放大器进行放大。
如图6所示,颤音单元21包括基板23和桥形鞍座24。基板23通过铰接机构22可绕枢轴转动地设置在琴体12上。桥形鞍座24设置在基板23的上表面上并支撑琴弦15。颤音单元21包括张力施加机构25和颤音操纵机构26,张力施加机构25推动基板23,使基板23沿着对琴弦15施加张力的方向转动。颤音操纵机构26位于基板23上并使基板23绕铰接机构22转动。
铰接机构22包括一对托架28和两个轴承装置,每个轴承装置由两个轴承构成。每个托架28通过支撑销固定到基板23上,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销是柱头螺栓31。每个轴承装置用托架销29联接到相应托架28的远端,一对销支架27与基板23一体地形成且位于基板23的左右侧,每个销支架27包括一个孔27a,把每个轴承装置的轴承30装入相应的孔27a中。
图5表示一个桥形鞍座24,由于所有桥形鞍座24都是一样的,所以将参照附图5和6描述一个桥形鞍座24的结构。鞍座保持架35安装在桥形鞍座24上,如图5所示,鞍座保持架35的远端带有槽口35a。如图5和6所示,在基板23上形成螺纹孔23a,螺栓36向下插入槽口35a中,然后将螺栓36旋入相应的螺纹孔23a内,从而将鞍座保持架35固定到基板23的上表面上。鞍座37安装在鞍座保持架35上,销支架35b与鞍座保持架35形成一体。鞍座37的远端借助于销38联接到销支架35b上,从而可以使鞍座37绕枢轴转动。在鞍座37的上表面设有琴弦压板39,琴弦压板39用琴弦固定螺栓40紧固到鞍座37上,鞍座37上形成螺纹孔37a,把穿过琴弦压板39的琴弦固定螺栓40旋入螺纹孔37a。在鞍座37一端上形成的琴弦接纳器37b在接触点Z与相应琴弦15接触。
琴弦压板39包括挚爪39a和支点39b,挚爪39a使相应的琴弦15保持与鞍座37的接纳表面37c相结合的状态,支点39b与鞍座37接触。在琴弦压板39上形成通孔39c,通孔39c宽松地接纳琴弦固定螺栓40,相应的琴弦15的端部被夹紧在琴弦压板39的挚爪39a和鞍座37的接纳表面37c之间。
在琴弦压板39和鞍座37之间设置了在本实施例中以螺旋弹簧形式出现的弹性件,以便推押琴弦压板39离开鞍座37。在鞍座37的远端形成槽口37e,微调螺栓42的螺纹部分42a向下插过鞍座37的槽口37e。微调螺栓42和鞍座37形成微调装置,微调螺栓42的头部42b与槽口37e的上缘相接合。用螺钉44将安装板43固定到基板23后端的下表面上,在安装板43上形成螺纹孔43a,将微调螺栓42的螺纹部分42a旋入相应的螺纹孔43a中。在基板23上形成导向孔23b,微调螺栓42穿过导向孔23b中的一个。
如图5和图6所示,用螺栓46将颤音块45固定到基板23的下表面上。把由片簧构成的片簧部件47保持在基板23的下表面和颤音块45的上表面之间。如图5所示,片簧部件47中每个片簧的远端穿过相应的通孔23c并压在相应鞍座37的下表面上。因此,将槽口37e的侧缘压在微调螺栓42的头部42b处。张力施加机构25包括一对弹簧48,每个弹簧48的一端与颤音块45的下端或远端啮合,每个弹簧48的另一端与托架70啮合,托架70固定在琴体12的预定位置上。如图2和图5所示,弹簧48沿顺时针方向推动颤音块45,因此,推动基板23绕销29顺时针转动,并且促使桥形鞍座24对琴弦15施加张力。
如图6所示,颤音操纵机构26包括中空螺栓51、螺母52和弯曲的颤音棒53。中空螺栓51向下穿过基板23的一侧,螺母52紧固到中空螺栓51的下端从而将中空螺栓51固定到基板23上,将颤音棒53弯曲部分的远端可拆卸地插入到中空螺栓51中。当颤音棒53朝向或离开琴体倾斜时,颤音单元21的基板23、桥形鞍座24和颤音块45将克服弹簧48的力绕销29产生轻微的枢轴转动。
下面将参照图1-4描述铰接机构22。
螺母32嵌入琴体12中,每个螺母32上都带有螺纹孔32a。如图4所示,每个柱头螺栓31都设有螺纹部分31a和联接部分31b,螺纹部分31a旋入相应螺母32的螺纹孔32a中。在每个柱头螺栓31的螺纹部分31a和联接部分31b之间形成基座31c,基座31c具有凹形支撑表面。
在每个柱头螺栓31的联接部分31b的远端形成槽口31d,当用工具例如改锥旋动柱头螺栓31时会用到槽口31d。在槽口31d附近形成环形槽31e,在本实施例中E形卡环33形式的固紧器与环形槽31e啮合。如图1所示,所形成的每个托架28像一个弯头,包括主要部分28a和臂28b。把用橡胶制成的弹性环34固定在托架28的主要部分28a和E形卡环33之间,以便弹性地支撑托架28。在臂28b的端部形成孔28c,将相应的托架销29装入孔28c内。在主要部分28a上形成细长孔28d,相应柱头螺栓31的联接部分31b伸过细长孔28d,每个细长孔28d在垂直于琴弦15的方向上拉长。
如图3所示,将两个轴承30设置在每个销支架27的孔27a中,在轴承30之间设置隔离环49,两个轴承30和隔离环49构成一个轴承装置的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颤音单元21的运作情况。
为了改变每根琴弦15的张力,同时基本上保持第二接触点Z的位置,可手工转动相应微调螺栓42的头部42b,通过头部42b和相应鞍座37之间的配合可使鞍座37绕销38顺时针或逆时针枢轴转动,这样可对琴弦15的张力进行微调。
为了在改变第二接触点Z的同时调节所有琴弦15的泛音,拧松弦枕18的压紧件就能够在第一接触点松开琴弦15。然后,用调音钮17转动调音柱16而松开琴弦15。在这种状态下,松开螺栓36,并使每个鞍座保持架35沿槽口35a移动以便调节鞍座的位置。此后,将螺栓36旋紧,从而将鞍座保持架35固定到基板23上。随后,通过调音钮17转动调音柱16来调节琴弦15。然后,用弦枕18的压紧件锁定琴弦15。由此,便完成了泛音的粗调。
然后,转动相应的微调螺栓42对每根琴弦15进行微调,对所有琴弦15进行微调后,确定琴弦15的泛音是否设定得合适。如果设定得不合适,则需要进一步调整每个鞍座保持架35的位置。
下面将结合结构说明颤音单元的优点。
(1)如图1所示,将轴承30配合到每个销支架27的孔27a内,并且把从弯头形托架28延伸出来的托架销29插入轴承30内。柱头螺栓31位于销支架27的前方并与轴承30横向对齐,尽管柱头螺栓31的中心O1、O1之间的距离D1基本上与已有技术中颤音单元的距离D1(见图8)相同,但是从中心O1到托架28的臂28b外缘的距离D4则相对较短。因此,铰接机构22所需的空间比已有技术要小(参见距离D1、D2、D3)。
(2)如图1所示,每个柱头螺栓31的中心O1和相应轴承装置的轴向中点O2均位于平行于琴弦15的直线上。因此,琴弦15的张力通过基板23、相应的销支架27、相应的轴承装置、相应的托架销29和相应的托架28施加到每个柱头螺栓31的中心O1,所以,弯矩并不作用在轴承30上。因此,可以稳定地控制颤音操纵机构26。
(3)在每个托架28的主要部分和相应的E形卡环33之间设置弹性环34。这样,即使是基板23的侧面移向琴体12或从琴体12离开,其位移量也会被弹性环34吸收,这将稳定托架28的状态。
(4)在每个托架28的主要部分上形成细长孔28d,并且细长孔在垂直于琴弦15的方向上拉长,每个细长孔接纳相应柱头螺栓31的联接部分31b。这将允许基板23沿垂直于琴弦15的方向有轻微位移,从而可稳定地改变托架28的状态。
(5)在每个柱头螺栓31上的基座为凹面,因此,即使是托架28的姿态发生变化,也能稳定支撑住每个细长孔28d的周边。
(6)装到每个销支架27的孔27a中的轴承数量是两个,在每一对轴承30之间设置间隔环49,该间隔环49增加了轴承装置的轴向尺寸。因此,通过销支架27能稳定支撑销29。
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或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很多其他特定方式实现本发明。特别是,应当清楚认识到,本发明还可以用以下方式实现。
可以用螺母代替围绕柱头螺栓31的联接部分31b设置的卡环33,而且可以将托架28的主要部分28a固定到柱头螺栓31的台阶31c上。此外,每个基座31c的支撑表面可以形成锥形。E形卡环33可以用C型卡环代替。
因此,应当认为这些实例和实施例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并不受在此给出的详细描述的限制,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物的限度内进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多根琴弦(15)的电吉他,其中每根琴弦(15)都具有限定在琴颈(13)上的第一接触点和形成在附着于琴体(12)的基板(23)上的第二接触点,其中该吉他包括支撑基板(23)以便使其相对于琴体(12)枢轴转动的铰接机构(22),其中铰接机构(22)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孔(27a),其中每个孔形成在基板(23)的一侧;一对轴承装置,每个轴承装置位于一个孔(27a)内;一对从琴体(12)上伸出的支撑销(31),其中每个支撑销(31)对应于一个轴承装置,而且位于比相应的轴承装置更靠近琴颈(13)的位置;一对托架(28),其中每个托架联接到一个支撑销(31)上;和一对托架销(29),其中每个托架销联接到一个托架(28)上并装配到相应的轴承装置中;其中每个轴承装置的轴向中点(02)和相应支撑销(31)的中心(01)均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琴弦(15)的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在基板(23)上设置微调装置(37,42),其中微调装置(37,42)在基本上不改变接触点位置的情况下对琴弦(15)进行微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颤音棒(53)固定在一个托架(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每个托架(28)具有一个细长孔(28d),相应的支撑销(31)可伸过该细长孔,其中每个细长孔(28d)的截面在垂直于琴弦(15)的方向上拉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销(31)上具有用来支撑相应托架(28)的基座(31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每个基座(31c)为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销(31)上设有弹性支撑相应托架(28)的弹性环(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设有分别对应于一个支撑销(31)的一对固定件(33),其中每个固定件(33)将相应的弹性环(34)固定到相应的支撑销(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吉他,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销(31)的下部设有螺纹部分,而琴体(12)上带有一对柱形螺纹,每个柱形螺纹对应于一个支撑销(31),而且其中每个支撑销(31)的螺纹部分与相应的螺纹柱旋在一起。
10.一种电吉他的颤音单元,其中电吉他具有多根琴弦(15),其中每根琴弦(15)都具有形成在琴颈(13)上的第一接触点和形成在附着于琴体(12)的基板(23)上的第二接触点,其中颤音单元包括支撑基板(23)以便使其相对于琴体(12)枢轴转动的铰接机构(22),其中铰接机构(22)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孔(27a),其中每个孔形成在基板(23)的一侧;一对轴承装置,每个轴承装置位于一个孔(27a)内;一对从琴体(12)上伸出的支撑销(31),其中每个支撑销(31)对应于一个轴承装置,而且位于比相应的轴承装置更靠近琴颈(13)的位置;一对托架(28),其中每个托架联接到一个支撑销(31)上;和一对托架销(29),其中每个托架销联接到一个托架(28)上并配合到相应的轴承装置中;其中每个轴承装置的轴向中点(02)和相应支撑销(31)的中心(01)均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琴弦(15)的直线上;设在基板(23)上的微调装置(37,42),微调装置(37,42)对琴弦(15)进行微调,而基本上不改变接触点位置;和固定在一个托架(28)上的颤音棒(5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托架(28)具有一个细长孔(28d),相应的支撑销(31)可伸过该细长孔,而且其中每个细长孔(28d)的截面在垂直于琴弦(15)的方向上拉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销(31)上具有用于支撑相应托架(28)的基座(31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颤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销(31)上设有弹性支撑相应托架(28)的弹性环(34)。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琴弦的电吉他,每根琴弦都具有限定在琴颈上的第一接触点和限定在附着于琴体的基板上的第二接触点。该电吉他包括支撑基板以便使其相对于琴体枢轴转动的铰接机构,铰接机构包括一对孔,其中每个孔形成在基板的一侧,由一对轴承构成的轴承装置位于每个孔内。一对支撑销从琴体上伸出,每个支撑销,对应于一个轴承装置,而且位于比相应的轴承装置更靠近琴颈的位置。托架联接到一个支撑销上,托架销联接到每个托架上并装配到相应的轴承装置中。每个轴承装置的轴向中点和相应支撑销的中心均位于一条基本平行于琴弦的直线上。
文档编号G10D3/00GK1410967SQ0212309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5日
发明者平山伸二郎 申请人:星野乐器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吉他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吉他。背景技术:申请号为20112000137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吉他,包括吉他本体和音品调节单元,音品调节单元包括一个加设在吉他本体琴颈端头处的挡块和一个金属横格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1)

    专利名称:一种日光灯支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灯支架。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接触开关的日光灯支架,接触开关可以检测灯管是否安已经安装,然后决定是否接通电源。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支架体和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6)

    专利名称:膜层平坦化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坦化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压合工艺使膜层平坦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数字化工业的急速发展,线路板在数字产品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举凡手 机、计算机以及数码相机等等产品内皆有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双屈光度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矫正工具。特别是一种双屈光度眼镜。背景技术:眼镜是用于矫正裸眼视力偏差的一种专用工具。很多老年人由于眼睛器质性老化,看近距离时视线模糊需要戴老花镜,而戴老花镜时需要看远处时需要摘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

    专利名称:钢琴键盘盖缓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防止儿童在钢琴练习中键盘盖砸手而安装在钢琴上的缓降器。目前,现有国内钢琴制造商生产的钢琴没有安装B型钢琴键盘盖缓降器,儿童练琴过程中键盘盖砸手的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留下终身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3)

    高压放电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高压放电灯,其具有陶瓷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的毛细管装备有两段式的引线,所述引线作为前部的分段使用铱材料并且作为后部的分段使用Nb材料。前部的分段球状地成形。【专利说明】高压放电灯【技术领域】[0001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