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套管旋转定位式多调笛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 -种利用套管旋转来实现转调的民族乐器一一笛子。
技术背景-
H前公知的民族乐器笛子,每支的原调均为一笛一调,吹奏时如需转调,就要更换 笛下,或者变换指法,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笛子一笛 -调的局限性, 提供 一种利用内套管旋转定位转调的笛子, 多个原调,给演奏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尤其是对广大业余爱好者而言,本实用新型, 实现了在吹奏时,用一只笛子随时可以转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选用合适的材料,适宜的规格制 做内外笛管,内外径平直光滑,双管配合间隙松紧适度。外笛管上有多排原调不同的笛 孔,其尾端则有对应于多个原调的定位缺口;内笛管尾端有转调旋钮,旋钮上有凸起的
旋钮定位块,其中间部位有一长条形的内笛管条形槽(槽宽度略大于笛孔宽度),吹奏时, 旋转转调旋钮使旋钮定位块卡进某调的外笛管定位缺口内。此时内笛管上的内笛管条形 槽正好对准外笛管上的所选原调笛孔,其它调各笛孔则呈封闭状态。需要转换调时,方 法相同。这样就达到了用一只笛子可以在多个原调中相互转换吹奏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笛子演奏过程中,只用一只笛子即可在多个原调之间相 互转换,其结构简单,选材广泛,制作容易,便于推广使用。
-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旌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笛子整体组合(未至定位)示意图。
图2是旋钮定位块与外笛管定位缺口结后, 一调开启示意图。 图3是内笛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l.外笛管2.内笛管3.内笛管条形槽4.外笛管定位缺口 5.转调旋钮, 6.旋钮定位块7.音孔8.吹孔具体实施方式
-
在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笛管(1)上有多排多个不同原调的音孔(7),其尾端部 则有分别对应于多个原调的多个外笛管定位缺口(4),把内笛管(2)穿入外笛管(1), 使其尾端部的转调旋钮(5)上的旋钮定位块(6)与外笛管(1)上的外笛管定位缺口 (4) 对应。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屮,当旋钮定位块(6)卡进外笛管定位缺口 (4)时,内 笛管(2)上的内笛管条形槽(3)正好和外笛管(1)某调各笛孔对应开启,其它调各笛孔则 呈封闭状态。
权利要求1. 一种套管旋转定位式多调笛子,外笛管与内笛管配合,其特征是有多排笛孔和多个定位缺口的外笛管,与带有旋钮定位块和条形槽的内笛管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管旋转定位式多调笛子,其特征是外笛管上有多排不同原调的笛孔,其尾端部有分别对应于多个不同原调的多个外笛管定位缺口;内笛管上设 有内笛管条形槽,内笛管尾端部安装带有旋钮定位块的转调旋钮,内笛管穿入外笛管 内径,内笛管外径与外笛管内径做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套管旋转定位式多调笛子,其外笛管上有多排原调不同的笛孔,内笛管上有内笛管条形槽,需要转调时,通过转动转调旋钮使内笛管条形槽对应相应原调的外笛管笛孔,该调开启,其它调关闭,这样,吹奏时,用一只笛子即可在多个原调之间相互转换。
文档编号G10D7/02GK201298343SQ2008201547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根强 申请人:李根强
套管旋转定位式多调笛子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影子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效果灯,具体地说是一种影子灯。背景技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聚会的效果,人们普遍采用各种各样的色灯和能闪烁的电珠来衬托气氛,特别是在一些高档娱乐场所还用上了价格昂贵的电脑灯或鱼灯,电脑灯或
太阳能霓虹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霓虹灯,特别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霓虹灯,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蓄电池都与光伏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通过逆变器连接到灯管两端的电极上;所述逆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虽然本发明能够 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但是其特别适用于处理经由数字介质接收的音 频信号、广播信号等。背景技术:技术问题一般地,在用于将多个目标下混合(d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被称为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在中间隔着液晶相 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的像素区域,具有像素电 极和对置电极,该对置电极与
专利名称:光收发器连接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可应用于SC光收发器与SC及MU规格的光纤连接器间的连接结构。虽然为了提高光组件(optical device)间的兼容性,业者推出了不同规格光组件间
专利名称:减振吸音板外包覆软体隔音罩的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 用新型涉及ー种新的降噪结构,具体地说是在结构件外面先包覆一层减振吸音板,再在减振吸音板外包覆软体隔音罩,该降噪结构紧凑、容易施工、外形美观,属于降噪技术领域。背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