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简化制程
步骤的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通讯产业已成为现今的主流产业,特别是携带型的各式通讯显示产品更是发展的重点,而平面显示器为人与信息的沟通界面,因此其发展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应用在平面显示器的技术主要有下列几种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1XD)、无机电至文发光显示器(electro-luminescentdisplay)、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真空荧光显示器(vacuumfluorescent display)、场致发射显示器(fieldemission display, FED)以及电变色显示器(electro-chromic display)等。 相较于其它平面显示技术,具有轻薄短小、省电、无辐射、全彩及方便携带等优点的液晶显示器技术最为纯熟且普及化。手机、语言翻译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计算机甚至于桌上型显示器都有其应用范围。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制程包括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的制作以及液晶显示模块(liquid crystal module,LCM)的组装。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将液晶封存于作为上基板的彩色滤光板以及作为下基板的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之间。
此外,在制作液晶面板的过程中,可使用一种称为聚合物支撑对准(polymersustain alignment,PSA)的技术,也就是在将掺有高分子单体的液晶封存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并于组立与切裂之后通入电压(即驱动面板)的同时照射紫外光,使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其可对液晶分子产生配向的作用,因而不需额外配置配向膜。PSA技术可以使得液晶分子排列较为稳定,且不需要凸块(bump)结构,因此不会使液晶面板产生亮态暗纹与暗态漏光的问题,并可提升面板穿透率以及降低暗态辉度。 此外,若用滴下式注入法(one drop fill,0DF)来改善上述扩散不良的问题,由于在使用紫外光照射时必须先驱动面板,因此需要于面板组立与切裂之后额外增加面板驱动与紫外光照射的步骤,因而增加了制程复杂度。 另外,由于使用PSA技术必须照紫外光并且搭配面板的驱动,为了驱动面板(施予电压),通常必须在面板上另外形成导电片,且在制程过程中必须使配置于面板边缘的导电片暴露出来。因此,为了此导电片,除了需要加大基板的尺寸之外,还需要另外的制程以使导电片暴露出来,因而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以及制程步骤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此方法不需更改基板的大小,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可以简化液晶面板的制程步骤。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具有多个主动区域与围绕主动区域的外围区域,其中每一个主动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且每一个主动区域周围的外围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短路杆(shorting bar)与至少一个第二短路杆,其中数据线与第一短路杆电性连接,且扫描线与第二短路杆电性连接。接着,提供第二基板。而后,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其中液晶层包括液晶材料与高分子单体。继而,组立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随后,切割第二基板,以暴露出第一短路杆与第二短路杆。然后,对第一短路杆与第二短路杆施加电压,同时对组立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照射紫外光。之后,切割组立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上述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液晶层的方法例如可以为滴下式注入法或虹吸式注入法。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上述在形成液晶层之后以及在组立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前,还可以仅在第一基板上、仅在第二基板上或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形成框胶。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上述组立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步骤更包括将框胶固化。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上述固化框胶的方法例如为热固化法或紫外光固化法。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具有多个主动区域与围绕主动区域的外围区域,其中每一个主动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且每一个主动区域周围的外围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短路杆与至少一个第二短路杆,其中数据线与第一短路杆电性连接,且扫描线与第二短路杆电性连接。接着,提供第二基板。而后,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其中液晶层包括液晶材料与高分子单体。继而,组立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随后,切割组立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并暴露出每一个液晶面板的第一短路杆与第二短路杆。之后,对每一个液晶面板的第一短路杆与第二短路杆施加电压,同时对液晶面板照射紫外光。 本发明在切割基板以暴露出短路杆来进行电性测试时,同时对密封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高分子单体进行紫外光照射,因此可以在进行电性测试之同时,达成驱动面板以及将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的目的,而不需要于后续制程中另外形成导电片来进行驱动面板的步骤,且不需要在后续制程中旋转基板或是事先制作具有不同尺寸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以将导电片暴露出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至图1D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图。
图2A至图2B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至图ID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图。
首先,请参照图1A,提供基板100。基板100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基板IOO 具有多个主动区域102与围绕主动区域102的外围区域104。主动区域102是用以显示影 像的区域,而外围区域104上则配置有相关的电路(图中未绘示),以驱动主动区域102显 示。此外,每一个主动区域102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105、与像素结构105电性连接的多 条数据线106与多条扫描线108,且每一个主动区域102周围的外围区域104中设置有第一 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第一短路杆110电性连接于数据线106,而第二短路杆112 电性连接于扫描线108。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是作为在制作液晶面板的过程 中对液晶面板进行电气测试时所使用的组件。也就是说,只要将探针或可挠式印刷电路板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电性连接于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即可对 液晶面板进行电性测试。 请继续参照图1A,每一个像素结构105电性连接于一条数据线106与一条扫描线 108,以藉由数据线106与扫描线108而进行驱动。每个像素结构105中主要具有薄膜晶体 管105a与像素电极105b 。 特别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于外围区域104中形成一个第一短路杆110与一 个第二短路杆11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视实际需求而设置多个短路杆,且这些短 路杆的配置方式也可有各种不同的变化。举例来说,短路杆的实施方式包括外部(outer) 短路杆以及内部(i皿er)短路杆,且可利用其中一种来达成。此外,上述像素结构105、数据 线106、扫描线108、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的设置方法为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 识者所熟知,于此不再另行叙述。 接着,请参照图1B,提供基板114。基板114例如为彩色滤光基板。在一实施例中, 彩色滤光基板114上具有多个单元区域115,在每一单元区域115内形成有一彩色滤光数组 (图中未表示),其包括多个红色、绿色与蓝色滤光图案与一黑色矩阵。然后,在基板114上 形成框胶116,以在基板114上围出欲放置液晶层的区域。框胶116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高分 子聚合物。而后,在基板114上形成一液晶层118,液晶层118包括一液晶材料与与一高分 子单体。于基板114上形成一液晶层118的方法例如为滴下式注入法或虹吸式注入法,其 中为了避免在进行虹吸式注入时注入气泡而导致扩散不良的问题发生,因此较佳的方式是 使用滴下式注入法。详细地说,在将液晶层118注入框胶116所围成的区域之前,先将高分 子单体与液晶材料混合,然后再将此混合物注入框胶116所围成的区域。上述的高分子单 体在经过后续的紫外光照射后会产生聚合反应而能够对液晶分子产生配向的作用,此即为 一般熟知的PSA技术。 在另一实施例中,框胶116也可以是形成在图1A所示的基板100上,或者是同时 形成于图1A所示的基板100与图1B所示的基板114上。也就是说,框胶116只要可以将 液晶层118密封于基板100与基板114之间即可。此外,如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 知,为了使基板100与基板114之间具有均匀的间距以维持液晶面板的显示质量,还可以在基板100与基板114之间配置间隙支撑物。 然后,请参照图1C,组立基板100与基板114。组立的方法例如是先压合基板100 与基板114。然后,利用热固化法或紫外光固化法将框胶116固化。随后,切割基板114,以 暴露出位于基板100上的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继而,对第一短路杆110与第 二短路杆112施加电压,同时对组立后的基板100与基板114照射紫外光,以使液晶层118 内的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详细地说,在切割基板114以暴露出第一短路杆110与第 二短路杆112之后,即可对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杆112施加电压并且照射紫外光,以 使液晶层118内的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而对液晶材料产生配向的作用。由于一般在面 板的制作过程中就会使用短路杆来对面板进行电性测试,而本发明在将两基板进行组立之 后直接利用原先就已存在的短路杆来进行PSA的制程,因此本发明不需另外于基板上形成 导电片。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将所有的第一短路杆110串联起来,以及将所有的第 二短路杆112串联起来,如图3所示。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串联所有的第一短路杆 110并连接至输入垫30,以及串联所有的第二短路杆112并连接至输入垫32。此外,输入垫 34电性连接至位于基板114的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因此,在切割基板114时, 仅需暴露出输入垫30、32、34即可,并可通过所露出的输入垫30、32、34来驱动所有的主动 区域102。 之后,请参照图1D,切割组立后的基板100与基板114,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1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述的高分子单体在一般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因光线的照
射而产生聚合反应,因此在提供液晶与高分子单体118的步骤至照射紫外光的步骤最好是
在黄光环境下进行,以避免高分子单体在进行PSA制程之前就产生聚合反应。 上述实施例是在两基板组立之后,并且在对两基板进行切割以形成多个面板单元
之前,就先对基板上的短路杆施予电压以及对两基板照紫外光以进行使高分子单元产生聚
合反应的制程(PSA制程),之后才将两基板进行切割,以形成多个面板单元。 图2A至图2B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图,其
中图2A所描述的步骤是接在图1B之后进行,也就是此实施例是先进行了图1A与图1B所
绘示的步骤之后,接着进行图2A所绘示的步骤。以下的描述将不再重复叙述图1A与图1B
所绘示的步骤。 首先,请参照图2A,组立图1A所示的基板100与图1B所示的基板114。 然后,请参照图2B,切割组立后的基板100与基板114,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200,
并且在此切割步骤中,更包括使每一个液晶面板200中位于基板100上的第一短路杆110
与第二短路杆112暴露出来。之后,类似图1C所述的步骤,对第一短路杆110与第二短路
杆112施加电压,并且同时对液晶面板200照射紫外光,以使液晶层内的高分子单体产生聚
合反应。 换言之,图2A至图2B所绘示的实施例是在将两基板组立完成并且将两基板完成 切割而形成多个面板单元之后,才分别对每一面板单元施予电压以及照紫外光以进行使高 分子单元产生聚合反应的制程(PSA制程)。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在进行面板电性 测试时,同时进行PSA制程,也就是,当利用短路杆施予电压以进行面板的电性测试时,同 时使面板照射紫外光,以使液晶层中的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
上述两实施例是在一基板上设置四个面板单元的实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基 板上的面板单元的数量,其主要视面板尺寸的大小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原先就设计于面板内的用于电性测试短路杆进行PSA制 程。也就是,当进行PSA制程时,便直接在短路杆上施予电压并进行紫外光照射,以使液晶 层内的高分子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因而不需要另外进行制作导电接点或导电片的步骤,因 而可以降低制程的复杂度。 此外,本发明利用一般制程中为了进行电性测试而暴露出来的短路杆代替导电 片,因此不需要于后续制程中旋转基板或是事先制作具有更大尺寸的下基板以形成导电 片,达到节省生产成本以及简化制程的目的。另外,短路杆的实施方式包括了外部短路杆以 及内部短路杆,且可利用其中一种方式来达成本发明。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多个主动区域与围绕该些主动区域的一外围区域,其中每一所述些主动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与所述些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且每一所述些主动区域周围的所述外围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第一短路杆与至少一第二短路杆,其中所述些资料线与该第一短路杆电性连接,且所述些扫描线与所述第二短路杆电性连接;提供一第二基板;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液晶层,其中该液晶层包括一液晶材料与一高分子单体;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切割所述第二基板,以暴露出所述至少一第一短路杆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杆;对所述至少一第一短路杆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杆施加电压,同时对组立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照射紫外光;以及切割组立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液晶层的方法包 括滴下式注入法或虹吸式注入法。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液晶层之后以 及在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前,更包括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仅在所述第二 基板上或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一框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 第二基板的步骤还包括固化所述框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所述框胶的方法包括 热固化法或紫外光固化法。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色滤光 基板。
7. —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多个主动区域与围绕该些主动区域的一外围区 域,其中每一所述些主动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像素结构、与所述些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的多条 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且每一所述些主动区域周围的所述外围区域中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短 路杆与至少一第二短路杆,其中所述些资料线与所述第一短路杆电性连接,且所述些扫描 线与所述第二短路杆电性连接;提供一第二基板;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液晶层,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一液晶材料 与一高分子单体;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切割组立后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并暴露出每一所 述些液晶面板的所述至少一第一短路杆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杆;以及对每一所述些液晶面板的所述至少一第一短路杆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杆施加电压, 同时对所述些液晶面板照射紫外光。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液晶层的方法包 括滴下式注入法或虹吸式注入法。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液晶层之后以 及在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前,还包括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仅在所述第二 基板上或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一框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组立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 第二基板的步骤更包括固化所述框胶。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所述框胶的方法包 括热固化法或紫外光固化法。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提供具有多个主动区域与围绕主动区域的外围区域的第一基板。每个主动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像素结构、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的多条数据线与扫描线。每个主动区域周围的外围区域中设置有分别与数据线与扫描线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与第二短路杆。提供第二基板,并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包括液晶材料与高分子单体的液晶层。组立第一与第二基板。切割第二基板,以暴露出第一与第二短路杆。对第一与第二短路杆施加电压,同时对组立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照射紫外光。切割组立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以形成多个液晶面板。
文档编号G02F1/1339GK101726904SQ2008102011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营辉, 黄贵伟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竹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背景技术:现时人们使用的台灯、落地灯等灯具,其灯柱、灯座等部件多为金属或陶瓷、塑料等造成的,这些材料重量大,易损坏,成本高,缺乏耐用性;利用地方资源,选用竹材料作灯具可以开发新的产
专利名称:用于提供用于语音识别自适应的复合模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语音处理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提供用于语音识别自适应的复合模型的架构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背景技术:现代通
专利名称: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 背景技术:眼镜通常由眼镜框和眼镜腿组成,此类型的眼镜的眼镜框和眼镜 腿以折叠式的形式构成一体,因此,购买的此类型眼镜是不可变更眼 镜的款式的,满足不了人们多样款式设计的个性化需求,
专利名称:一种防刮花镜片的镜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支架的眼镜架,具体的讲是一种防刮花镜片的镜架。背景技术:如今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当人们取下眼镜后,习惯性的将眼镜的镜片与桌面相接触放置时,导致镜片出现划痕。实用新型内容本
专利名称:侧边可拆装的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边可拆装的液晶显示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可横向拼接的液晶显示器。背景技术: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电脑变成了人们日常工作中一项基本活动,
专利名称:用于向合并的数字记录中插入中断的系统和方法背景技术:1.技术领域发明总体上涉及数字记录的安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数字音乐的拷贝、播放及分发的反盗版方案。2.相关技术因特网及数字媒体技术(例如光盘“CD”和数字化视频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