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频竹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吹的民族乐器—竹笛,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调整音调频率的调频竹笛,既是对现有竹笛结构的改进,更是对现有竹笛品种的补充,属于传统的民族乐器技术领域,适于竹笛演奏者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背景技术:
中国竹笛是一种以天然竹子为原料制作并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族乐器,吹奏时声音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已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民族乐器。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它的音高会产生变化。因此在民族乐队中演奏者不得不准备几支调性相同的竹笛,以备在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使用,给演奏者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摸索,初步做出了一种可以调音的竹笛,这种竹笛利用改变笛身的长度来调整乐器发音的高度,即将笛子分为笛头和笛身两节,笛头和笛身之间用铜套活动连接,其中笛头的一端镶有外铜套和凸出的内铜套,相对应的笛身一端也镶有外铜套和内铜套。平时笛头一端上的凸出的内铜套插入相对应的笛身一端的内铜套中去,使用时,演奏者可根据需要随时拔长笛身,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音高变化,但同时也带来八度、音程发音不准确的负面影响,因此众多专业演奏者为保证演奏需要,不得不依旧采取使用几支相同音调频率略有差别的笛子来满足工作需要。由于这种可调音竹笛的两节的衔接部都设置在笛头的下部或指孔的上部,虽然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调音作用。但是,这种作法会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竹材管径的制约;二是加工工艺的制约。尤其是软木接口的两节笛,拔长后,接口处出现了一小段管径突然增大的问题,这无疑造成空气分子流动的障碍;拔少了不起作用;拔多了会使音律造成紊乱。另外,如用铜管精配合接口,虽然可以减少其负面影响,但调音的准确范围也是不大的。一旦超越了这个范围,同样会造成音律的紊乱,加大演奏者的控制难度。如何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影响竹笛音高变化,使竹笛既能调整因温差变化产生的影响作用,又能确保发音准确,是困扰中国竹笛制造界和演奏界的重大难题。
为此,本申请人曾研制出一种可以调整音调频率的《调频竹笛》,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30741.6号,这种调频竹笛由笛头和笛身两部分组成,笛头内设有笛脑,笛头的一端镶有外铜套和内铜套,在笛脑和镶有内、外铜套的笛头一端之间设有吹孔,相对应的笛身一端上也镶有外铜套和凸出的内铜套,其特点是笛脑安装在笛头的内铜套中,并在笛头内铜套与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笛身内铜套的凸出部份上设有一个调音的U型开口,笛身内铜套的凸出部份插入笛头的内铜套并进入笛脑和笛头内壁的间隙中,使笛身内铜套的凸出部份上的调音开口对准笛头上的吹孔。由于加长的内铜套使笛头吹孔至笛身部分的内径圆度达到规范统一,使发音更加准确流畅。当笛身和笛头插合后,笛脑前端(靠吹孔的一端)会进入笛身内铜套少许,在调节过程中保证了吹孔部位的内管径不发生大的变化,确保发音准确,从而通过利用调整吹孔的位置,在不改变竹笛内管径的前提下来解决频率的微调或大的变动,而不影响音程和八度关系,不仅具有原来传统竹笛所具备的全部乐器特色和演奏方式,而且还解决了传统竹笛由于受温度变化产生的音高变化,不利于在统一律制的民族乐队合奏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本申请人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30741.6号给出的《调频竹笛》,通过反复试验并对调频竹笛的结构进行改进,给出了一种新式的调频竹笛。这种调频竹笛在保留已申请专利的《调频竹笛》的主要特征外,还在笛脑的位置上安装一个铜套,使得笛脑可随意调动,使吹孔处于两个活动连接的铜套之间。通过对笛脑、吹孔、笛身三者的调节,增加了八度、音程关系的精确度和把握性,对演奏者的演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调频竹笛包括有笛头和笛身部分,其中笛头一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笛脑安装在笛头的内铜套管中,笛身的一端竹质管壁上也镶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其特点是所述的调频竹笛中还包括有吹孔部分,该吹孔部分两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该吹孔部分的竹质管壁内设置有内铜套管,在吹孔部分两端竹质管壁上镶有的外铜套管之间设置有吹孔,在与吹孔位置相对应的吹孔部分内铜套管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的笛头竹质管壁内镶嵌的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头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在笛头竹质管壁内的内铜套管的凸出端面上设置有笛脑;
所述的笛身竹质管壁内镶嵌的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身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在笛身竹质管壁内的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上设置有一个调音开口,该调音开口最好是U型开口;其中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中,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分插入吹孔部分另一端的内铜套管中,使笛身内内铜套管的凸出部分上的调音U型开口对准吹孔部分上的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笛脑的位置上安装一个铜套,使得笛脑可随意调动,使吹孔处于两个活动连接的铜套之间,吹孔与指孔拔出的距离长与短决定了频率的高与低。拔出的距离越长,频率越低,同时带来高音区偏低、低音区偏高的现象,调动笛脑与吹孔的距离,就可以解决这一八度关系紊乱的问题,即笛脑距离吹孔越近,高音区偏高,低音区偏低;笛脑距离吹孔越远,高音区偏低,低音区偏高。除了对八度关系影响较大,音程关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孔的第一、二、三孔影响小,四、五、六孔音程关系影响大,调动笛脑就是解决这一物理振动现象。通过对笛脑、吹孔、笛身三者的调节,增加了八度、音程关系的精确度和把握性,对演奏者的演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在不改变竹笛内管径的前提下解决了频率的微调或大的变动,而不影响音程和八度关系,不仅具有原来传统竹笛所具备的全部乐器特色和演奏方式,而且还解决了传统竹笛由于受温度变化产生的音高变化,不利于在统一律制的民族乐队合奏的难题,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古老的中国竹笛这一民族乐器。
图1为本发明给出的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时的示意图;图4为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另一端的内铜套管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头部分,2.笛脑,3.吹孔部分,4.笛头部分外铜套,5.笛头部分内铜套,6.笛身部分内铜套,7.调音U型开口,8.笛身部分外铜套,9.笛身部分,10.靠近笛头一侧的吹孔部分外铜套,11.靠近笛身一侧的吹孔部分外铜套,12.吹孔部分内铜套,13.吹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给出的这种调频竹笛的外观示意图,从中可见调频竹笛由笛头部分、吹孔部分和笛身部分组成。
图2为图1中的A--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从中可见笛头部分、吹孔部分和笛身部分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其中笛头一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该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头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笛脑安装在笛头竹质管壁内的内铜套管的凸出端面上;吹孔部分两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该吹孔部分的竹质管壁内设置有内铜套管,在吹孔部分两端竹质管壁上镶有的外铜套管之间设置有吹孔,在与吹孔位置相对应的吹孔部分内铜套管壁上设有通孔;笛身的一端竹质管壁上也镶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该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身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该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上设置有一个调音的U型开口。
图3为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时的示意图,图4为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另一端的内铜套管时的示意图,从中可见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与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另一端的内铜套管中的情况。笛头部分、吹孔部分和笛身部分插接完成后,应使笛身内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上的调音的U型开口对准吹孔部分上的吹孔,在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中,笛头内铜套管插入的凸出部份与笛身内铜套管插入的凸出部份对接。
本发明由于加长的内铜套使笛头吹孔至笛身部分的内径圆度达到规范统一,使发音更加准确流畅。笛头、笛身和吹孔插接后,在调节过程中利用调整吹孔的位置,改变管长,即通过改变吹孔位置来调整音高,保证了吹孔部位的内管径不发生大的变化,从而确保发音准确。由于本发明安装有两个铜套,使得笛脑可随意调动,吹孔处于两个活动连接的铜套之间,吹孔与指孔拔出的距离长与短决定了频率的高与低。拔出的距离越长,频率越低,同时带来高音区偏低、低音区偏高的现象,调动笛脑与吹孔的距离,就可以解决这一八度关系紊乱的问题,即笛脑距离吹孔越近,高音区偏高,低音区偏低;笛脑距离吹孔越远,高音区偏低,低音区偏高。除了对八度关系影响较大,音程关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孔的第一、二、三孔影响小,四、五、六孔音程关系影响大,调动笛脑就是解决这一物理振动现象。通过对笛脑、吹孔、笛身三者的调节,增加了八度、音程关系的精确度和把握性,对演奏者的演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调频竹笛,包括有笛头和笛身部分,其中笛头一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笛脑安装在笛头的内铜套管中,笛身的一端竹质管壁上镶有外铜套管,其竹质管壁内镶嵌有一节内铜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频竹笛中还包括有吹孔部分,该吹孔部分两端的竹质管壁上镶嵌有外铜套管,该吹孔部分的竹质管壁内设置有内铜套管,在吹孔部分两端竹质管壁上镶有的外铜套管之间设置有吹孔,在与吹孔位置相对应的吹孔部分内铜套管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的笛头竹质管壁内镶嵌的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头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在笛头竹质管壁内的内铜套管的凸出端面上设置有笛脑;所述的笛身竹质管壁内镶嵌的内铜套管的另一端凸出在笛身竹质管壁上的外铜套管之外,在笛身竹质管壁内的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上设置有一个调音开口;其中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的内铜套管中,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份插入吹孔部分另一端的内铜套管中,笛身内内铜套管的凸出部分上的调音开口对准吹孔部分上的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频竹笛,其特征在于在笛身内铜套管凸出部份上的调音开口是U型开口。
全文摘要
一种调频竹笛,属于民族乐器领域,由笛头、吹孔和笛身三部分组成笛头镶有外铜套管和凸出的内铜套管,吹孔两端镶有外铜套管,吹孔内镶有内铜套管,吹孔两端的外铜套管之间设有吹孔,吹孔内铜套管壁上设有与吹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笛身上镶有外铜套管和凸出的内铜套管,其中笛脑安装在笛头内铜套管的凸出端面上,笛身内铜套管的凸出部分上设有调音开口,笛头、笛身的内铜套管的凸出部分分别插入吹孔的内铜套管。本发明通过在笛脑的位置上安装铜套,使得笛脑可随意调动,使吹孔处于两个活动连接的铜套之间。通过对笛脑、吹孔、笛身三者的调节,增加了八度、音程关系的精确度和把握性,对演奏者的演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文档编号G10D7/02GK1710643SQ200510046578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日
发明者周波 申请人:周波
调频竹笛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水下潜航器穿耐压壳体光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水下潜航器穿耐压壳体光缆保护装置。背景技术:一些在深水下运行的装置(如潜航器、水下探测装置等)在水下作业期间,其密闭壳体外部经常需要添加水下
专利名称:一种led组合圆形探照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种LED组合圆形探照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涉及一种LED组合圆形探照灯。背景技术:[0002]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照明光源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代的
专利名称:具有录音功能的数字效果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效果器,特别是具有DSP(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效果器。背景技术:效果器是用于给音频施加效果、影响的装置,目前许多乐器(如电吉他、弦乐等)演奏和人声表现时都使用它,可以说效
专利名称:彩色扩印机全自动校色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彩色扩印机全自动校色装置,属于电子技术中的自动控制装置。从照相后的胶片到彩色照片的整个处理设备,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爆光部分,称之为扩印机,另一为冲制部分,称为冲洗机,扩印机主要为爆光
专利名称:动震观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是一种能在运动颠波和震动情况下也能很好观看、阅读的器具。又叫行车阅读器。在运动颠波和震动的情况下用眼直接视物,由于眼睛与物体的距离在很短时间内不断变化,眼睛的睫状肌不能在这样短
专利名称:完成艺术视觉表现的乐器以及结合其中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为用户提供各种乐趣的乐器以及结合在其中的控制系统。背景技术: 自动演奏钢琴是自动演奏乐器中典型的例子,并且作为实施例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