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且在将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调制后通过放大投影而形成图象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在会议、学术会、展示会等的展示中用投影仪是公知的,在投影仪中通过把从光源射出的光束根据图象信息调制形成光学象,将该光学象放大投影在屏幕上。
近年来使用这样的投影仪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除了公司内会议和出差前的展示等中使用外,通过取入CAD/CAM/CAE的数据后放大投影,可以用于研究开发部门的技术研讨会或各种培训研讨会,甚至于用于进行视听教育的学校授课。还可以通过投影CT扫描和核对磁共振成象等医疗图象和数据供治疗方案的研讨和医疗指导等使用,也可用于使展示全和众人聚集的特别节目有效演出中。
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在将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调制后经放大投影形成投影图象作为这样的投影仪是公知的。
在投影仪中,为了在光源装置达到寿命时能取出该光源装置进行更换而在对应光源装置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通常这样的开口通过可装卸地设置在外装壳体上的灯盖关闭,以便在更换光源装置时从外装壳体上拆下光源装置。
作为上述的灯盖在外装壳体上的安装构造通常是用螺钉固定到外装壳体上的构造。这样的螺钉固定方式虽然用于安装的构造很简单,但在从外装壳体上拆下时要进行拧下多个螺钉的作业,因此存在非常麻烦的问题。
与此相对应,作为灯盖有设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通过使其沿顶面滑动而相对外装壳体可装拆地设置的。按照这样的滑动方式,因为在外装壳体上形成滑动用导轨可自由滑动地支持灯盖,而可以省略拧多个螺钉的操作。然而为了开闭灯盖的滑动而必需在灯盖的表面上形成操作用的滑动锁定和缺口(例如在座钟或遥控装置等的电池盖上形成的滑动锁定和缺口),这将使外观变得难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在更换光源装置时的作业性良好并使外观也良好的投影仪。
另外,作为上述的灯盖的安装位置,一般是安装在外装壳体的底面上。
然而,在把灯盖安装在外装壳体的底面上的情况下,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必需把投影仪翻过来。因此在更换作业结束后,必需重新进行投影仪对屏幕的姿态的调整,从而存在更换作业麻烦的问题。
特别是在视听室等中利用投影仪的情况下,在天棚面和外装壳体互相对着的状态下,往往把投影仪安装在天棚上。因此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必须先暂时把投影仪仅从天棚上取下后进行更换作业,结果使作业变得非常麻烦。
与此相对应,也有把灯盖从顶面扣在侧面上配置。
这时虽然可以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变简单,但灯盖的安装构造存在与其它的构成干涉可能性。也就是说,例如如果是滑动方式,则必需在外装壳的表面上形成缺口等在灯盖滑动时的导轨。在沿着外装壳体表面上连续形成这样的导轨的情况下,配置在外装壳体侧面上的其它构成(例如用于把来自冷却风扇的排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和搬运投影仪时使用的手把等)产生干涉,设计自由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简单,可提高设计自由度的投影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在对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调制后放大投影形成投影图象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在上述外装壳体上并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的开口;遮住该开口并可装拆地设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滑动式的灯盖;沿着滑动方向弹压上述灯盖到上述外装壳体外侧的第一弹压单元;把上述灯盖固定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卡合构造;以及通过操作解除上述卡合构造的卡合状态的操作部。
按照本发明,当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解除灯盖与外装壳体的卡合状态时,灯盖在第1弹压机构的作用下,沿着滑动方向在外装壳体上滑动,灯盖向外装壳体上的固定被解除。
因此,与以往的螺栓固定不同,可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这样的单一动作解除灯盖向外装壳体上的固定,可将灯盖从外装壳体上卸下,所以可在更换光源装置时使操作性良好。操作部并不仅限于操作开关等,只要是可解除灯盖与外装壳体的卡合关系,则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而且,由于灯盖的结构是通过卡合状态被解除,在第一弹压机构的作用下朝向外装壳体外侧滑动,所以不需要在灯盖的表面上形成用于操作者手动使灯盖滑动的滑动止挡,缺口等,可使外观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上述灯盖最好是配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
在现有技术中,灯盖通常配置在外装壳体的底面上,在卸下灯盖时必需把投影仪翻过来。因此在卸下灯盖对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结束后,必需重新进行投影仪对屏幕的姿态调整,从而存在更换作业麻烦的问题。特别是在视听室等中利用投影仪的情况下,在天棚面和外装壳体互相对着的状态下,往往把投影仪安装在顶棚上。因此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必需先暂时把投影仪从天棚上取下后进行更换作业,结果使业变得非常麻烦。
按照本发明,因为灯盖设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所以可以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在使投影仪的顶面朝向上方的状态(即把投影仪载置在桌子上等通常使用投影仪的姿势的状态)原封不动地进行更换作业,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把投影仪翻过来。因此在更换光源后,不需要重新调整投影仪的姿态和位置等,可以使更换光源装置时的作业性近一步良好。
另外,即使在投影仪安装在顶棚上的情况下,因为可以从朝向下方的顶面上卸下灯盖,所以没有必要从顶棚上卸下投影仪,从而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容易进行。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上述第一弹压单元最好是由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
如这样做,因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构成第一弹压单元的部件,而可以减少部件的个数。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在上述外装壳体上设置检测上述灯盖在外装壳体上的安装拆下状态的检测单元,上述检测单元具有弹压在上述灯盖一侧上并向与该弹方向大致相反方向被推压在上述灯盖上而动作的检测开关,同时根据该检测开关是否以规定量被推压在上述外装壳体上来判断上述灯盖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安装拆下状态,上述第一弹压单元,上述弹压单元最好兼用作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开关。
如果这样做,因为利用检测单元的检测开关构成第一弹压单元,所以没有必要另外设置构成第一弹压单元的部件,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在此,第一弹压单元也可以只由检测单元的检测开关构成,并且也以只由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另外也可以由检测单元的弹性部件和遮蔽板的一部分两者构成。
另外,也可以设置例如利用由弹簧或橡胶等构成的弹性部件弹压检测开关的单元作为将检测开关向灯盖一侧弹压的单元,并且也可以通过由可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检测开关本身把试图恢复原形的力作为弹压力来利用。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在上述灯盖上设置遮蔽该灯盖的内面的遮蔽板,并且使该遮蔽板与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电连接。
如果这样做,通过灯盖内面的遮蔽板与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电连接,可以使这两个遮蔽板保持相同的电位,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泄漏到外部。
另外,通过在灯盖内面上设置屏蔽板,可提高灯盖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防止因热引起灯盖的变形。
按照本发明,上述卡合构造最好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部。
如果这样做,由于把灯盖和外装壳体间的卡合构造配置在外装壳体内部一侧,可以使卡合构造不露在外部,从而改善外观。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上述操作部最好是配置在向上述外装壳体内部凹下的位置上。
如果这样做,因为把操作部配置在向外装壳体内部凹下的位置上,可以防止在移动或操作投影仪时因碰触本发明的操作部而引起误操作,从而可以防止因误操作的不希望的灯盖下落。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在上述灯盖上形成相对上述外装壳体可沿上述滑动方向滑动的滑动部,同时在上述外装壳体的上述开口的周缘上沿着上述滑动方向形成与上述灯盖的上述滑动部滑动接触的引导部,在上述外装壳体的引导部的途中形成缺口,上述灯盖的滑动部最好能从上述导向部的缺口插入在上述外装壳体内或可从上述外装壳体内拔出。
这样,因为在引导部途中形成缺口,使灯盖的滑动部相对外装壳体能从该缺口插入退出,所以在装卸灯盖时,在使灯盖相对外装壳体滑动的途中,即在滑动部达到引导部的缺口时可以使灯盖插入或退出外装壳体。因此可以缩短使灯盖相对外装壳体滑动的距离,即使在把投影仪设置在狭小的空间时也能进行灯盖的装卸。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设置能使上述灯盖沿上述滑动部的插入退出方向从上述外装壳体离开的方向弹压的第二弹压单元。
如按照这样的构成,在卸下灯盖时,当灯盖滑动后,滑动部移动到引导部的缺口时,灯盖通过第二弹压单元向从外装壳体离开的方向弹压,由于使灯盖的滑动部从外装壳体的引导部卸下,所以可以容易进行灯盖的卸下。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上述第二弹压单元最好是由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和/或覆盖上述灯盖的内面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
如这样做,因第二弹压单元由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的一部分和/或灯盖内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所以没有必要单独设置构成第二弹压单元的部件,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目。
本发明的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且是通过调制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后放大投影形成投影图象的投影仪,具有只形成在上述外装壳体的顶面上和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配置的开口,在堵住该开口的同时只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的顶面上并且可装卸地设置在上述外壳体上的灯盖。
按照本发明,因为灯盖配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所以在更换光源装置时,可以在使投影仪的顶面朝向上的状态(即把投影仪装置在平台上等的投影仪通常使用姿势的状态)原封不动进行更换作业,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使投影仪翻过来。由于在更换光源装置后不需再调整投影仪的姿势和位置等,所以可以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简单。
另外,即使在投影仪安装天棚上的情况下,因为从朝向下方的顶面卸下灯盖,而不必要从天棚上卸下投影仪,从而可以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容易进行。
另外,因为使灯盖只配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所以不会与配置在外装壳体的侧面上其它构成(例如用于把冷却风扇的排气排出外部的排气口和在移动投影仪时使的把手等)干扰。从而可以使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因为使灯盖只配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与侧面无关,从而还可以使外观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设置通过使上述灯盖卡合在上述外装壳体上而安装在该外装壳体上的构造和通过操作来解除上述卡合构造的操作部。
在现有技术的投影仪中,一般是把灯盖用螺钉固定在外装壳体上的。因此在从外装壳体上卸下灯盖时,要伴随拧下多个螺钉的拆下作业,而存在非常麻烦的问题。
按照本发明,由于通过卡合构造把灯盖安装在外装壳体上并且设置解除卡合构造的操作部,而可以通过操作部解除灯盖的卡合状态。也就是说因通过简单操作将灯盖从外装壳体上卸下,而使光源装置的更换作业更加简单。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把上述卡合构造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部一侧,并且把上述操作部离开上述灯盖配置。
这样,因为使灯盖与外装壳体的卡合构造配置在外装壳的内部一侧,并且使操作部离开上述灯盖配置,所以在露出外部的灯盖的外面上不形成用于形成卡合构造和操作部等的缺口等。从而使露出外部的灯盖的外面与外装壳体的外面的间隙可以达到最小。既可以防止光源装置的光从该间隙漏出,又使外观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把上述操作部配置在向上述外装壳体内部一侧凹下的位置上。
这样,因为把操作部配置在向上述外装壳体内部一侧凹下的位置上,可以防止在移动或操作投影仪时因碰触本发明的操作部而发生误操作,从而可以防止因不希望的误操作而使灯盖下落。另外,操作部不限于操作开关,只要是能解除灯盖与外装壳体的卡合状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
按照本发明,最好是使上述灯盖与上述外装壳体卡合的卡合结构设置在上述灯盖上,并包括插入卡合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使上述第一卡合部沿与上述顶面大致平行的方向插入上述外装壳体中,使上述第二卡合部沿着与上述顶面大致垂直的方向插入在上述外装壳体中。
这样,因为使在灯盖上设置沿相对外装壳体互相不同方向插入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以可以使灯盖不容易从外装壳体上脱落,并且可以可靠地把灯盖安装在外装壳体上。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设置向与上述灯盖的上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上述外装壳体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弹压上述灯盖的第一弹压单元。
这样,因为设置向第二卡合部从外装壳体脱开的方向弹压灯盖的第一弹压单元,所以可随着利用操作部使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装置的解除,将第二卡合部向从外装壳体拔出的方向推压,可以使灯盖处在易于从外装壳体上卸下的状态,很容易卸下灯盖。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分别设置覆盖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面和上述灯盖的内面的遮蔽板,并且使上述第一弹性单元由金属构成,在上述灯盖安装在上述外装壳体上时,使上述第一弹压单元的一端连接在遮蔽上述外装壳体内面的遮蔽板上,并且使另一端连接在覆盖上述灯盖内面的遮蔽板上。
这样,因为设置覆盖外装壳体内面的遮蔽板和覆盖灯盖内面的遮蔽板,并且使这两个遮蔽板通过第一弹压单元电连接,所以可以防止电磁干扰从外壳内部漏出到外部。
另外,因为第一弹压单元兼承担使灯盖向规定方向弹压的作用和使遮蔽板之间电连接的作用,所以可以削减零件个数。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设置向上述灯盖相对上述外装壳体的插入方向弹压上述灯盖的第二弹压单元。
如果这样做,因为设置向第一卡合部相对外装壳体的插入方向弹压灯盖的第二弹压单元,所以即使通过操作部解除第二卡合部的卡合状态,第一卡合部也不会从外装壳体中脱落,从而不会在由操作部解除灯盖的卡合状态的同时使灯盖掉下,可以防止在投影仪安装在天棚上的情况下,因灯盖落下而引起灯盖破损。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在灯盖上设置在该灯盖打开一些的状态下卡止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卡止部。
如果这样做,因为可以通过卡止部维持灯盖打开一些的状态,所以不会在用操作部解除灯盖的卡合状态的同时使盖掉下。因此,在投影仪安装在天棚上的情况下,在卸下灯盖时,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同时不会使灯盖落下,可以防止因灯盖落下引起灯盖破损等。
按照本发明的投影仪最好是,在上述外装壳体上设置检测上述灯盖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安装卸下的状态的检测单元,上述检测单元由上述灯盖的上述卡止部操作。
如果这样做,因为设置检测灯盖在外装壳体上的安装卸下状态的检测单元并且通过灯盖的卡止部进行该检测单元的操作,所以没有必要为了操作检测单元而设置另外部件,可以减少零件数目,并且因为设置检测灯盖在外装壳体上的安装卸下状态的检测单元,所以可以防止忘记将灯盖安装在外装壳体上。
图1是从上方看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全体斜视图。
图2是从下方看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全体斜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的状态取下上壳体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从图3的状态取下遮蔽板,驱动板和上滑动引导部后从后方侧看去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取下光学单元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从下方看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的斜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单元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盖安装构造的斜视图。
图9是从下方看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盖的斜视图。
图10是从内侧看取下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盖的状态的上壳体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局部放大图10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局部放大图10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灯盖和上壳体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从上方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全体斜视图。
图15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的安装构造的斜视图。
图16是从下方看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后的斜视图。
图17是从内侧看取下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后的状态的上壳体的斜视图(附加锁定杠杆和板簧)图18是从内侧看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取下灯盖后的状态的上壳体的斜视图(无锁定杠杆和板簧)。
图19是从上方看取下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锁定杆后的斜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外装壳体的遮蔽板和板簧的位置关系的放大斜视图。
图21是从内侧看取下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的状态的上壳体的斜视图。
图2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灯盖稍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1、投影仪的主要构成)图1是从上方看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全体斜视图,图2是从下方看投影仪1的全体斜视图。图3至图5是表示投影仪1的内部的斜视图。具体地说,图3是从图1的状态取下投影1的上壳体21后的图,图4是从后方侧看从图3的状态取下遮蔽板80,驱动板90和上滑动引导部472后的图,图5是从图40状态取下光学单元4后的图。下面详细说明构成投影仪的部件4、21、80、90和472。
在图1至图3中,投影仪1具有外装壳体2、收容在外装壳体2内的电源单元3,同样配置在外装壳体2内的平面U字形的光学单元4,并且全体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外装壳体2由上壳体21,下壳体23和接口盖22构成。接口盖22配置在投影1的背面上。
上壳体21用包括分别构成投影仪1的顶面,前面和侧面的顶面部211,前面部213和侧面部212构成。
在顶面部211的前方侧可装拆地设置灯盖61。关于该灯盖61的在上壳体21安装构造在以后详细说明。
在上壳体21上,在灯盖61的侧方从顶面部21向前面部213形成缺口部21A,并对应地配置投影透镜46。在此投影透镜46在其顶面部分露出的状态下配置在缺口部21A上,借助杠杆用手动进行投影透镜46的变焦、聚焦操作。
在这样的投影仪1的前面侧,在与设置有投影透镜46(缺口部21A)一侧的相反侧上设置位于内部电源单元3的前方侧上的排气口212B。另外,在该排气口212B上设置使冷却空气从图象投影区域向外的方向、即向图1的左侧排气并且兼遮光的排气百叶窗26。
另外,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在缺口部21A后方侧设置操作面板25。
下壳体23由包括分别构成投影仪1的底面、侧面和背面的底面部231、侧面部232和背面部233构成。
在底面部231的前方侧设置调整投影仪1的前后方向的斜角以进行投影图影位置的调直的第一姿势调整机构27。另外在底面部231后方侧的一个拐角部设置调整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左右方向的投影仪的倾角的第二姿势调整机构28,在另一个拐角部设置不能调整位置,但与第二姿势调整机构28对应的后脚部231A。
另外,在底面部231上设置冷却空气的吸气口231B。
在另一侧面部232上设置用于可自由旋转动地安装コ字形的把手29的安装部232A。
在这样的外装壳体2的一个侧面侧,在上壳体21和下壳体23的各侧面部212、232上设置以把手29为上侧在投影仪1立起时变成脚的侧脚部2A(图2)。
另外,在外装壳体2的背面测上设置由接口盖22和跨在下壳体23的背面部233的凹部组成的接口部2B,在该接口部2B的内剖侧配置有实装有各种连接器的未示出的接口基板。在接口部2B的左右两侧上通过跨在接口盖22和下壳体23的背面部23上设置扬声器孔2C和吸气口2D。其中的吸气口2D定位在内部电源单元3的后方侧。
电源单元3如图4所示,由电源31,配置在电源31侧方的灯驱动电路(负载)32构成。
电源31把通过电缆供给的电力供给灯盖驱动电路32和驱动板90(图3)等,并且有上述电源电缆插入的入口连接器33(图2)灯驱动电路32将电力供给光学单元4的光源灯泡411。
光学单元4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是将从光源灯泡411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后形成对应图象信息的光学象的单元,它由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电光学装置44,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十字形分色棱镜45(图7)和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46构成。
电源单元3和光学单元4用包含上下的周围的铝制的板80(图3、图5)遮蔽,从而防止从电源单元3向外部泄漏电磁干扰。
(2、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在图4和图7中,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是用于大致均匀照明三个液晶板441(按红、绿、兰色分别示出液晶面板441R、441G和441B)的图象形成区域的光学系统,并且有光源装置413,第1透镜阵列418,第2透镜阵列414,偏振光变换元件415,第1全聚透镜416,反射镜424,第2全聚透镜419。
其中光源装置413具有作为射出放射状的光线的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1、反射从该光源灯411射出的放射光的反射镜412。作为光源灯411大多用卤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水银灯等。作为反射镜412,用抛物面镜。除抛物面镜之外也可以与平行透镜(凹透镜)一起用椭圆面透镜。
第一阵列透镜418具有把从光轴方向看具有大致矩形轮廓的小透镜配列成阵列状的构成。各小透镜把从光源灯411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设定各小透镜的轮廓形状,以使其大致变成与液晶面板441的图象形成区域的形状相似形。例如,如液晶面板441的图象形成区域的平面形状比(横向与纵向的尺寸比率)是4∶3,则各小透镜阵列的平面形状比也设定为4∶3。
第二透镜阵列414具有与第一透镜阵列418大致相同的构成,小透镜具有配列成矩阵状的构成。该第二透镜阵列414与第一聚光透镜416和第二聚光透镜419一起具有第一透镜阵列418的各小透镜的象成象在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偏振光变换元件415配置在第二透镜阵列414与第二聚光透镜416之间,并且通过与第二透镜阵列414一体实现组件化。这样的偏振光变换元件415是把来自第二透镜阵列414的光变换成一种偏振光的元件,利用它可以提高在电光装置4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通光偏振光变换元件415变换成一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通过第一聚光透镜416和第二聚光透镜419最终几乎重叠在电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在使用调制偏振光的类别的液晶板的投影仪中,因为只能利用一种的偏振光,所以来自产生随机的偏振光的光源灯411的光几乎一半没被利用。
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因利用偏振光变换元件415把来自光源灯411的射出光全部变换成一种偏振光,所以可以提高在电光学装置44中光的利用率。这样的偏振光变换元件415在例如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有介绍。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具有二个分色镜421、422、反射镜423,并通过分色镜421、422使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多个部光束分离成红、绿、兰三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43具有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和反射镜432、434,并且有把被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色光、兰光引导到液晶板441B中的功能。
这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2的分色镜42上,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射出的光束的兰色成分色绿色成分透过,并反射红色光成分。通过分色镜42反射的红光被反射镜423反射通过场透镜417到达绿色用液晶板441G。另外,兰色光透过分色镜422后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再通过场透镜417到达兰色用液晶板441B。之所以在兰色光上使用中继光学系统43,是因为兰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它的光路长度长,从而防止因光的漫射等引的光利用率下降。也就是说,使入射在入射侧透镜431上的部分光束按其原样传给到场透镜417。
电光学装置44具有三个构成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这些液晶面板是把例如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液晶面板,被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色光通过这三个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在响应图象信息调制后形成光学象。
十字形分色棱镜45是合成通过三个液晶面板调制的图象后形成彩色图象的部件,十字形分色棱镜45上,反射红光的介电体多层膜和反射兰色光的介电体多层膜沿着四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形成为大致X形状,通过这些介电体合成三色的光。于是,被棱镜45合成的彩色图象从投影透镜46射出,投影在屏幕上。
以上说明的各光学系统41~45如图4、6所示,收容在作为光合成树脂制的光学部件用箱体的光导装置47内。
该光导装置47由分别设置有使上述的各光学部件414~419、421~424、431~434从顶面以滑动式嵌入的槽部的下光导装置471和闭塞下光导装置471的上部开口侧的盖状的上光导装置472构成。
另外,在光导装置47的光射出侧形成头部49,在头部49的前方侧固定投影透镜46,在后方侧固定安装有液晶面板441R、441G和441B的棱镜45。
(3、冷却构造)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具有主要冷却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面板冷却系统A,主要冷却光源灯411为主的灯冷却系统B和主要冷却电源31为主的电源冷却系统C。
在图2、图4和图5中,在面板冷却系统A中,采用配置在投影透镜46两侧的一对西洛克风扇51、52。由西洛克风扇51、52从下面吸气口231B吸引的冷却空气从下方向上方冷却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后,在冷却驱动面板90(图3)的下面的同时集合在上前方拐角部的轴流排气风扇53侧上,从前面侧的排气口212B排出。
在图4至图6中,在灯冷却系统B中采用设置在光学单元4的下面的西洛克风扇54。由西洛克风扇54吸引过来的投影仪1内的冷却空气在设置在上光导装置472上的未示出的开口部进入光导装置47内,通过组件化的第二透镜阵列414和偏振光变换元件415之间使它们冷却后,从下光导装置471的排气侧开口471A出来,被吸引到西洛克风扇54后被排出。排出的冷却空气从下光导装置471的吸气侧开口471B再次流入光导装置47内,流入光源装置413内冷却光源灯411,然后从光导装置47流出,由上述轴流排气风扇53从排气口212B排出。
在图4中,在电源冷却系统C中,采用设置在电源31的后的轴流吸气风扇55。由轴流吸气风扇55从背面侧的吸气口2D吸引的冷却空气在冷却电源31和灯驱动电路32后,与其它冷却系统A、B同样由轴流排气风扇53从排气口212B排出。
(4、灯盖的安装构造)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灯盖61具有相对外装壳体2滑动式的可装拆构造。
在图8中示出了从外装壳体2上取下灯盖61下的状态的投影仪1。
首先,概略说明灯盖61的安装构造时,灯盖61是用遮住形成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的前方侧上的开口62的盖,并成为大致平面矩形状。
开口62配置在光源装置413的正上方,具有光源装置413可经该开口62在投影仪1上装拆的构成。在上壳体21的开口62的周缘中沿着投影仪1的前后方向配置的一对边缘上分别形成一对引导部621、622。而引导部621配置在从正面看到的右侧,引导部622配置在左侧。
灯盖61变成沿着上壳体21的一对引导部621、622在前后方向能相对顶面部21滑动。
另外,灯盖61通过卡合构造63固定在上壳体21上,该卡合构造63包含配置在上壳体21的开口的里侧边缘62A上的阻止机构631的构成。
下面详细说明灯盖61的安装构造。
灯盖61从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朝向顶面部211与顶面部213之间的部分配置。
灯盖61的外面61A时形成与上壳体21的外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便在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顶面时(见图1)与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等大致为一平面。
在灯盖61的内面61B上如图9所示那样,插入在上壳体21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的第一插入部611和多个(本实施方式为3个)的第二插入部612,滑动接触在上壳体21的引导部621、622上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3个)的滑动部613、614和615以及卡合在上述上壳体21的阻止机构631上的卡合突部617一体形成在灯盖61上。
两个第一插入部611在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沿配置在里侧(投影仪1后方侧)的灯盖61的里侧边缘61设置。这两个第一插入部611分别配置在里侧边缘61C的两端侧,并从该灯盖61向投影仪1的后方(内)侧大致水平方向突出。
三个第二插入部612沿着与配置有第一插入部611的灯盖61的内侧边缘61C对置的眼前侧边缘61D设置。这三个第二插入部612分别配置在眼前侧边缘61D的大致中央和两端,向该投影仪1的后方(内)侧大致水平方向突出。
三个滑动部613、614、615中两个滑动部613、614在灯盖61安装在外壳体21上时,沿着配置在右侧(从正面看投影仪1时的右侧)上的灯盖61的右侧边缘61E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其余的滑动部615沿着与灯盖61的右侧边缘61E对向的左侧边缘61F配置。
这些滑动部613~615具有从灯盖61的内面61B向下方突出并分别卡合在上壳体21上的爪部613A、614A、615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灯盖61右侧边缘61E上的滑动部613、614的爪部613A、614A分别向大致水平方向右侧突出,以便能卡合在上壳体21的引导部621上。另外配置在灯盖61的左侧边缘上的滑动部615的爪部615A向大致水平方向左侧突出,以便能卡合在引导部622上。
卡合在设置在上壳体21上的阻止机构631上的卡合突部617配置在灯盖61的里侧边缘61的大致中央并向下方突出。
另外,在上述灯盖61上设置遮蔽其内面61B的金属制的遮蔽板616。
再参看图8,形成在上壳体21上的引导部621、622的顶面比上壳体21的外面低一个台阶,在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通过该引导部621、622的顶面支持灯盖61的周缘。
在这样的引导部621、622中的引导部621的中途沿其纵向(投影仪1的前后方向)形成两个缺口621A、621B,在引导部622的中途形成一个缺口622A。
这些引导部621、622的各缺口621A、621B、622A与灯盖61的各滑动部613、614、615的位置相对应配置,引导部621的缺口621A与缺口621B间的距离与灯盖61滑动部613与滑动部614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在所述各缺口621A、621B、622A中可插入灯盖61的各引导部613、614、615,在插入后,通过使灯盖61滑动到投影仪1的里侧,滑动部613、614的爪部613A、614A滑动接触在引导部621的下面上,滑动部615的爪部615A滑动接触在引导部622的下面上。
另外,在上壳体21上,在开口62的里侧的边缘62A上形成使灯盖61的第一插入部611大致沿水平方插入的第一插入部用孔623,另外,在开口62的眼前测的边缘62B上形成使第二插入部612大致沿水平方向插入的第二插入部用孔624。这些第一插入部用孔623和第二插入部用孔624分别只设置与第一插入部611和第二插入部612的数量相以地应的数量,并且分别对这些插入部611、612的位置相对应配置。
在上壳体21的内侧上如图10所示,设置遮蔽开口62的周边的金属制的开口用遮蔽板81,该开口部遮蔽板81一直延伸到引导部621、622的下面。
关于开口用遮蔽板81,配置在引导部621、622下面上的一部分形成为大致反U字形,该弯曲的部分811从形成在上壳体21的引导部621、622上的遮蔽板露出孔625中露到外部。另外,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具有使灯盖61沿着滑动部613、614、615的插入退出方向从上壳体21离开的方向弹压的功能,也就是说,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弹压单元。
另外,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为3个),与这些多个弯曲的部分881的数量相应数量的遮蔽板露出孔625形成在引导部621、622上。
在此,如在把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的状态下,开口用遮蔽板81的变曲部分811与灯盖61的遮蔽板611连接,开口用遮蔽板81和灯盖61的遮蔽板616电连接。
另外,这样的开口用遮蔽板81也可以与配置在上述的上壳体21内侧的遮蔽板80连续形成,并且也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其中构件电连接在遮蔽板80上,只要与遮蔽板80电接就可以。
因此,在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灯盖61的遮蔽板616和外壳体2内的遮蔽板80电连接。
另外,关于开口用遮蔽板81,在上壳体21的两个第一插入部用孔623中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从正面看投影仪1时的右侧的第一插入部用孔623)的附近配置的部分上如图11和图12放大所示那样,形成折曲后面方向沿大致垂直方向的垂直面部812。另外,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具有使灯盖61沿滑动方向弹压在上壳体21的外侧上的功能,也就是说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弹压单元。
该垂直面部812沿大致水平方向形成细长的带状,其纵向与灯盖61的滑动方向(投影仪1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在此,垂直面部812的基端812A侧与开口用遮蔽板81连续,前端812B侧成为自由端。
在这样的垂直面部812上,在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贯通上壳体21的第一插入用孔623的第一插入部611的前端抵接、推压在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上。
使灯盖61固定在上壳体21上的卡合构造63,包含上述的灯盖61的卡合部617,卡合在该卡合突部上的阻止机构631,和在内部收容有该阻止机构631的阻止机构用壳体632构成。
阻止机构用壳体632用螺钉固定在上壳体21的下面。在阻止机构用壳体632的内部如图13所示,沿大致水平方向的阻止机构631的旋转轴631A被枢轴支持,使阻止机构631可向上下方向旋转地保持。
在阻止机构631上形成卡合在灯盖61卡合突部617上的爪部631B,该爪部631B向上方突出。在爪部631B上形成向上方的倾斜面631D,该倾斜面631D从投影仪1的后方侧向前方向下方倾斜。
另外,在阻止机构631和阻止机构用壳体632之间夹装螺旋弹簧633,通过该螺旋弹簧633使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以旋转动机631A为回动中心向上方弹压。
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在与阻止机构631的旋转轴631A和爪部631B之间的部分631C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缺口孔64,阻止机构631的一部分631C从该缺口孔64露出到外部。
关于这样的阻止机构631,例如象机械笔形的前端那样的细棒状部件P(见图1、图13中的双点划线)和一字形螺丝刀的前端那样的薄板状部件插入在上壳体21的缺口孔64内,当将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31C的顶面向下方按压时,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被螺旋弹簧633允许以旋转轴631A为旋转中心向下方回动。
另外,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13C的顶面是本发明的操作部。
再参照图11和图12,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设置作为本发明的检测单元的盖检测器65,该盖检测器65配置在上壳体21的两个第一插入部用孔623中的另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配置在从正面看投影仪1时的左侧上的第一插入部用孔623)的附近。
盖检测器65是检测灯盖61在外装壳体2上的装拆状态的检测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进行电源单元3的灯驱动电路32与光源装置413电连接的电路(未示出)的连接/断开的接点功能。
在此,灯盖检测器65具有作为检测开关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杠杆651和抵接在该金属杠杆上的压钮625。其中,金属杠杆651具有一端作为固定端、另一端作为自由端并能通过按压后变形以固定端为心中心旋转的构成。按照这样的盖检测器65,当金属杠杆651被按压规定量以上回动时,押钮652就被按压规定量以上,连接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间的电路,在金属杠杆651没有被按压规定量以上时,押钮652不被按压规定量以上而切断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413间的电路。
关于这样的灯盖检测器65,在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贯通上壳体21的第一插入部用孔623的第一插入部611的前端抵接、推压在金属杠杆651的自由端侧上。
具体地说,在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因金属杠杆651在灯盖61的第一插入部611的前端上加压规定量以上而使上述的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间的电路连接,从而使光源装置413的光源灯411处在能点亮的状态。
另外,当灯盖61从外装壳体2上取下时,处在灯盖61确实没有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的状态下时,因盖检测器65的金属杠杆651在第一插入部611的前端没有充分加压,而使上述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1间的电路断开。从而光源装置413的光源灯411处在不能点亮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盖检测器65,当忘把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或安装状态不完全时,由于光源灯411不能点亮,而可以防止灯盖61的忘安装发生。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灯盖61在外装壳体2上的安装方法和取下方法。
(4、1灯盖的安装方法)首先把灯盖61的滑动部613~615从上方插入灯盖21的引导部621、622的缺口621A、621B、622A内。
接着使灯盖61从投影仪1的眼前侧向里侧滑动,使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抵接在阻止机构631的倾斜面631D上。
当使灯盖61从眼前侧向里侧滑动时,因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推压阻止机构637的倾斜面631D,由该倾斜面631D的倾斜而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侧被螺施弹簧633容许向下方回动(图13(B)的状态)。从而灯盖61能从眼前侧向里侧进一步滑动。
接着,使灯盖61从眼前侧进一步向里侧滑动,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到达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13B的位置里侧时,因为对阻止机构631的倾斜面631D的加压消除,而阻止机构631被螺旋弹簧633向上方弹压。从而使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与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卡合,使灯盖61固定在上壳体21上(图1、图13(A)的状态)。
这样,在把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的状态下,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使灯盖61的遮蔽板616与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处在电连接的状态。在此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被灯盖61的内面61B推压而向下方向弹性变形。
另外,通过灯盖61的第一插入部611使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侧处在从投影1的眼前侧向里侧弹性变形的状态,盖检测器65处在因被压规定量以上而连接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间的电路的状态。
(4.2灯盖的取下方法)
首先,把细棒状部件P(或小的螺丝刀那样的薄片状部件等)的前端插入形成在上壳体21上的缺口孔64内,将阻止机构63的部分631C的顶面向下方推压,借此,因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被螺旋弹簧631允许向下方回动,而解除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与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的卡合。
这样,因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侧和盖检测器65的金属杠杆651只力图恢复到原来的弹性变形量,而使灯盖613弹压在投影仪1的眼前侧。从而使灯盖61从里侧向眼前侧滑动,使灯盖61打开一些。
这样,在灯盖61打开一些的状态下,滑动部613~615处在滑动接触上壳体21的引导部621、622上的状态,因而例如即使在投影仪1安装在天棚上,顶面部211朝向下方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灯盖61打开一些的状态。也就是说可以防止灯盖61在已解除灯盖61的卡合突部617与阻止机构631的爪部631B的嵌入状态之时落下的这样不合适之处。
此后使灯盖61从里侧向眼前侧滑动,当滑动部613~615达到引导部621、622的缺口621A、621B、和622A的位置时,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的部分811向灯盖61向从外装壳体2的离开方向即上方弹压使滑动部613~615从引导部621、622上取下,从而将灯盖61从外装壳体2上取下。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按照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下述的效果。
按照本实施方式,在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的构造中,通过用细棒状部件P向下方推压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31C解除灯盖61与外装壳体2的卡合状态,因而灯盖61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侧和盖检测器65的金属杠杆651沿滑动方向向外装壳体2外侧滑动,解除灯盖61向外装壳体2上的固定。
因此与现有技术的螺钉固定不同,由于通过用细棒状部件P将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31C向下方推压这样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解除灯盖61在外装壳体2上的固定,使灯盖61从外装壳体2取下,所以可以使在更换光源装置413时的作业性方便。
另外,因为灯盖61以下述方式构成在解除卡合状态的同时,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侧和灯盖检测器65的金属杠杆651向外装壳体2的外侧滑动,所以没有必要在灯盖61的表面上形成用于作业者手动使灯盖61滑动的止滑机构或缺口等侧(例如在座钟和遥控装置的电池盖上形成的止滑机构或缺口),从而使外观良好。
因为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设置灯盖61,所以在更换光源装置413时,可以按在按投影仪1的顶面朝向上方的状态(即使投影仪1载置在桌上等投影仪1通常使用的姿势的状态)的原样进行更换作业,与现有技术不同,没有必要把投影仪1倒过来。因此在更换光源装置413后,不需要再调整投影仪1的姿势和位置等,所以可以使在交换光源装置413时的作业性更加良好。
另外,即使投影仪1安装在天棚上时,由于从向下方的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拆下灯盖61,所以不需要从天棚上取下投影仪1,而可以容易进行光源装置413的更换作业。
因为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垂直面部812的前端812B侧和盖检测器65的金属杠杆65从投影仪的里侧向眼前侧弹压灯盖61,所以没有必要另外设置使灯盖61从内侧向眼前侧弹压的部件,从而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在灯盖61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由于外装壳体2内的遮蔽板616,外壳体2的遮蔽板80和开口用遮蔽板81电连接,所以可以使这些遮蔽板80、81、616保持为同电位,从而可以防止电源单元3等向外部的电磁干扰的泄漏。
另外,因在灯盖61的内面设置遮蔽板616,而可以提高灯盖61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防止因热引起的灯盖61的变形。
因为使灯盖61和外装壳体2之间的卡合构造63配置在外装壳2内部侧,不使卡合构造63露出到外部,使外观良好。
因为使阻止机构631配置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并且使被细棒状部件P压住的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31C从形成在上壳体21上形成的缺口孔64露出在外部,所以在移动投影仪1或操作时,可以防止因触在阻止机构631的部分631C而误操作,从而可以防止不希望的因误操作的灯盖61的落下等。
因为在灯盖21的引导部621、622的中途形成缺口621A、621B、622A,可以使灯盖61的滑动部613~615从这些缺口621A、621B、622A相对外装壳体2可以插入退出,所以在装拆灯盖61时,在使滑动部613~615相对外装壳体2滑动的途中可以将滑动部613~615插入或退出外装壳体2。从而可以使灯盖61相对外装壳体2滑动的距离缩短,即使在把投影1设置在窄小的空间时也能进行灯盖61的装拆。
因为使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设置在从引导部621、622的遮蔽板露出孔625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下,所以在拆下灯盖61时,可以通过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将灯盖61向上方弹压。从而在灯盖61的各滑动部613~615到达滑动部621、622的缺口621A、621B、622A的位置时,弹压在开口用遮蔽板81的弯曲部分811上,使灯盖61的滑动部613~615从滑动部621、622上拆下,借此可以容易进行灯盖61的拆下。
因为将灯盖压61向上方弹压的第二弹性单元由开口用遮蔽板81的一部分构成,所以没必要另外设置构成第二弹压单元的部件,可以部件个数减少。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下的变形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作为第二弹压单元,不限于设置在外装壳体中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也可以由遮蔽灯盖内面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并且也可以是另外用其它的弹性部件构成。
作为操作部,不限于配置在外装壳体内部侧凹入的位置上的操作部,也可以是从外装壳外面突出设置的部件。
另外,作为把灯盖固定在外装壳体上的卡合构造不限于配置在外装壳体内部的构造,也要以是向外部露出的构成。
作为第一弹压单元,不限于由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或由检测机构的弹性部件构成的,也可以是用另一方的其它弹性部件构成。
设置在灯盖内面和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不限于板状,也可以是通过蒸镀在灯盖内面和外装壳体内面上的镀层。
作为本发明的投影仪,不限于用液晶作为光调制装置,也可以采用例如具有利用等离子元件、微平面镜的光调制装置的或具有在反射入射光的同时调制射出的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的调光调制装置、或单板式双板式后置式的光调制装置。只要是使从光源灯射出的光束响应图象信息调制形成光学象,放大该光学象的投影仪,则其构成也可以根据实施情况适当决定。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是相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作为滑动式的灯盖61的装拆构造将其作为嵌入式的。因此灯盖61的周边以外的投影仪1的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关于上述的(1、投影仪的主要构成)、(2、光学系统的详细构成)、(3、冷却构造),为简化而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只说替换的(4、灯盖的安装构造)的部分进行说明。
(5.灯盖的不同的安装构造)在图14中,上壳体21包括分别构成投影仪1的顶面,前面和侧面的顶面部211、前面部213和侧面部212的构成。
在顶面部211的前方侧以嵌入式可装拆地设置灯盖61,在离开灯盖61的位置上设置作为解除灯盖61的锁定的操作部的操作开关部658。在此,操作开关部658配置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通过形成在上壳体21上的开关用孔622能从外部进行操作。
在图15中示出了从外装壳体2上取下灯盖2后的状态的投影仪1。
灯盖61是遮住形成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的前方侧的开口62的盖,并成为平面的大致矩形形状。开口62配置在光源装置413的正上方,从该开口62可使光源装置413从投影仪1上拆下或装上。
灯盖61的外面61A形成与顶面部211的外面形成对应的光滑的平面,以便在灯盖61已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见图14)与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成大致一个面。
在灯盖61内面61B上如图16所示那样,设置插入灯盖21卡合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第一卡合部601和多个(本实施方式为2个)第二卡合部602、在灯盖61打开一些的状态下卡止在上壳体21上的卡止部603和配置该卡止部603附近的突出部605。
两个第一卡合部601在灯盖61已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沿着配置在里侧(投影仪1的后方侧)的灯盖61的里侧边缘61C设置。这些第一卡合部601分别配置大里侧边缘61C的两侧,从该灯盖61向投影仪的后方侧大致向水平方突出。
两个第二卡合部602沿着与配置在第一卡合部601的灯盖61的里侧61C配置的眼前侧边缘61D设置,这两个第二卡合部602分别配置在眼前侧边缘61D的两端侧,并从该灯盖61向下方向突出。另外,第二卡合部602形成为大致钩状,具有卡合在上盖21侧上的爪部602A。
卡止部603配置在第二卡合部602附近,并且在从灯盖61向下方向突出的状态设置。另外,卡止部603成为大致钩状,并具有卡合在上盖21侧上的爪部603A。
突出部605在从灯盖61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设置。
这些第一卡合部61,第二嵌部602,卡止部603和突出部605一体形成在灯盖61上。
另外,在灯盖61上设置遮蔽其内面61B的遮蔽板604。
再参看图15,上壳体21的开口62的周围的台阶部分640通把顶面部211的外面切成大致矩形状(对应于灯盖61的平面形状)而变成比该外面低的台阶。在灯盖61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通过该台阶部分640的顶面支持灯盖61的周缘。
在此,台阶部分640只形成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在前面部213和侧面部212上等不形成。
在这样的台阶部分640上形成插入有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的第一卡合部用孔641、插入两个第二卡合部602中的一个(图16中右侧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第二卡合部用孔642、插入两个第二卡合部602中的另一个(图16中左侧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第二卡合部用缺口部644、和为插入卡合部603的卡合部用孔643。
其中,第一卡合部用孔641在其上方的里侧被上壳体21遮蔽那样的状态下形成。
这些第一卡合部用孔641、第二卡合部用孔642,第二嵌部用缺口部644和卡合用部用孔643分与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第二卡合部602和卡止部603的各位置相对地配置。
在上壳体21的内侧,在台阶部分640上如图17所示那样安装棒状的锁定杆650和金属制的一对板簧66。在此,在图18中表示从图17的状态上拆下锁定杆650和板簧66后的状态。
在图18中,在台阶部分640的第二卡合部用孔642的一部分和第二卡合部用缺口部644的一部分上分别形成槽部642A、644A。这些槽部642A、644A的纵向沿着上述的灯盖61的眼前侧缘61D的方向。上述的锁定杆650支持在这些槽部642A、644A中,安装在上壳体21上。
另外,在台阶部分640上形成安装有一对板簧66的板簧安装部646,并且形成用于使板簧66的一端从上壳体21内部向外部露出的板簧露出用孔647。
另外,在上壳体21的内侧形成围绕上述开关用孔626周围的突条部627。
锁定杆650也如图19所示那样,一体地具有与上述上壳体21的槽部642A、644A的各位置对应地沿该锁定杆650的纵向配置的爪部657、和与上述的外壳体21的开关用孔626的位置对应地配置的操作开关部658。
爪部657在将灯盖61安装到外装壳体2上时与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爪部602A卡合,以与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在这些爪部657上形成向上方的倾斜面657A。
而在爪部657的下部设置配置在上壳体21的槽部642A、644A内并在该槽部642A、644A上可滑动地设置的滑动部655。
在操作开关部658的顶面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凹部658A。该操作开关部658配置在上壳体21的突条部627内,并且可沿纵向在该突条部627内移动。另外通过上壳体21的开关用孔626,操作开关部65的凹部658A向外部露出。即操作开关部658配置在从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的外面向内剖侧凹下的位置上。
在把这样的锁定杆650安装在上壳体21上时,首先从上壳体21的内侧使锁定杆650的两个爪部657分别插入上壳体2 1的第二卡合用孔642和第二卡合部用缺口部644内。然后使锁定杆650向槽部642A、644A侧移动,使滑动部655配置在上壳体21的槽部642A、644A内。借此使锁定杆650的爪部657配置在槽部642A、644A上并支持在上壳体21上,如图17所示那样使锁定杆650安装在上壳体21上。
另外,在锁定杆650的滑动部655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支承部656,在锁定杆650已安装在上壳体21上的状态下,利用支承部656和爪部657夹着上壳体21。因此,即使将投影仪1倒过来,锁定杆650也不会从上壳体21上掉下。
另外,锁定杆650利用安装在形成在一端固定在上壳体21上、而另一端安装在形成于锁定杆650的一端(设有操作开关部658的端部)上的板簧支承部653上的压缩弹簧67沿纵向从图17中右侧向左侧(从图15左侧向右侧)弹压。
在此上述的锁定杆650的爪部657的倾斜面657A向锁定杆650弹压方向向下方倾斜。
另外,为了防止锁定杆650的滑动部655在压缩弹簧67的弹压力作用下从槽部642A、644A中脱出,而在锁定杆650上形成限制该锁定杆650的滑动范围的挡块部654(见图19)。借此,一旦锁定杆650滑动规定量时,挡块部654就与上壳体21的突条部627接触,限制锁定杆650的滑动范围。
再参看图17,安装在上壳体21的内侧上的一对板簧66,它们的大致中央部安装在板簧安装部646上。
板簧66的一侧66A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其前端弯曲形大致倒U字状,弯曲的部分从弹簧露出用孔647中露到外部。在此,上述的灯盖61的突出部605能从上方插入弹簧露出用孔647内,并且能与板簧66的一侧上的弯曲部分的侧面抵接。
板簧66的另一侧66B向大致斜下方延伸,其前端大致弯曲成U字状,该弯曲部分如图20所示那样连接在遮蔽外装壳体2的内面的遮蔽板80上。
在此,在图20中示出了灯盖61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的灯盖61、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和配置在灯盖61与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之间板簧66。另外,图20是没有示出外装壳体2的状态的图。
如图20所示,在灯盖61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的状态下,板簧66的一侧66A的前端与灯盖61的遮蔽板604连接,另一侧66B的前端与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连接,灯盖61的遮蔽板604和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通过板簧66电连接。
在投影仪1中设置作为检测灯盖61在外装壳体上的装拆状态的检测单元的盖检测器68(图3、图20)该检测器68例如具有进行使电源组件3的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电连接的电路的连接/断开的开关功能。预先安装在这样的外装壳体2的内部,在已把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灯盖检测器68设置在达到卡止部603的正下面那样的位置上。
关于这样的灯盖检测器68,在灯盖61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时,盖检测器68的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杠杆681(图3)被卡止部603的前端下压,使上述的灯盖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之间的电路连通。借此可使光源装置413的光源灯441点亮。
另外,在已把灯盖61从外装壳体2上拆下的状态下,或灯盖61没有可靠装在外壳体2上的状态下,灯盖检测器68的金属杠杆681不能被灯盖61的卡止部603压下,或没有充分压下,使上述的灯驱动电路32和光源装置413之间的电路断开。从而使光源装置413的光源灯411处在不能点亮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灯盖检测器68,因为在忘把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或在安装状态不合适时,不能点亮光源灯411,而可以防止忘安装灯盖61等。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灯盖61在外装壳体2上的安装和拆下的方法。
(5、1灯盖的安装方法)首先,把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从上方向从眼前侧向里侧的倾斜方向插入在上壳体21的第一卡合部用孔641内。
接着,把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作为支点,使灯盖61的眼前侧边缘61向下,使第二卡合部602的爪部602A顶在锁定杆650的爪部657的倾斜面657上。
另外,一旦灯盖61的眼前侧边缘61D侧下降,因为第二卡合部602压住锁定杆650的爪部657的倾斜部657A,而随该倾斜面65的倾斜锁定杆650在压缩弹簧67的作用下沿纵向从图15的右侧向左侧滑动。从而使灯盖61的眼前侧边缘61D能进一步下降。
当灯盖61的眼前侧边缘61D侧进一步下降,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爪部602A到达锁定杆650的爪部657的位置的下方时,因为没有压锁定杆650的爪部657的倾斜面657A而因锁定杆650被压缩弹簧67弹压而返回到原来位置。因此,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爪部602A和锁定杆650的爪部657卡合,使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
这样,在把灯盖61已安装在上壳体21上的状态下,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如图21所示那样收装在上壳体21的第一卡合部用孔641中,并且其顶面被遮蔽该第一卡合部用孔641的上方的上壳体21的部分遮蔽,使第一卡合部601也处在卡合在上壳体21上的状态。
因此,灯盖61随着两个第一卡合部601和两个第二卡合部602共计四个卡合部601、602卡合在上壳体21上而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
另外,在灯盖61的已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的状态下,如上述那样,灯盖61的遮蔽板604与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通过板簧66成为电连接的状态。在此,板簧66的一侧66A因被灯盖61的内面61B推压而向下方弹性变形。另外,灯盖61的突出部605处在插入上盖21的板簧露出用孔647内。
(5、2灯盖的拆下方法)首先把细长棒状部件P(见图15中的双点化线)的前端插入在形成于上壳体21上的开关用孔626内,插入在锁定杆650的操作开关部658的凹部658A内。在该状态下原封不动地使细长棒状部件P从图15中的右侧向左侧移动。因为锁定杆60被压缩弹簧容许从图15中的右侧向左侧滑动,而使锁定杆650的爪部657与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的爪部602A的卡合解除。
这样,因为板簧66的一侧66A力图恢复到弹性变形前的位置,所以灯盖61被板簧66向上方弹压。因此如图22所示,灯盖61的眼前侧边缘61D以第一卡合部601为支点,抬起一些,灯盖61随着打开一些。也就是说,板簧61的一侧66A具有使灯盖61向与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相对壳体2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弹压的功能。即板簧66的一侧6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弹压单元。
这样,在灯盖61打盖一些的状态下,卡止部603卡止在上壳体21的卡止部用孔643的周缘上,同时第一卡合部601处在卡合在上壳体21的卡合用孔641中的状态。
另外,灯盖61处在被板簧66向使其第一卡合部60插入上壳体21的方向弹压的状态。具体地说,灯盖61的突出部605被板簧66的一侧66A上的弯曲的部分侧面从图22中左侧朝右侧、即使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向上壳体21的第一卡合部用孔641插入的方向弹压。从而能维持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与上壳体21的第一卡合部用孔641的卡合状态。也就是说,板簧66的一侧66A具有向灯盖61的第一卡合部601相对上壳体21的插入方向弹压灯盖61的功能,即板簧66的一侧66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弹压单元。
因此,例如即使投影仪1安装在天棚上,顶面部211朝向下方的情况下,灯盖61也能维持打开一些的状态。
其后,通过使灯盖61从里侧滑动到眼前侧,可以使灯盖61的卡止部603从上壳体21的卡合孔643上拆下,从外装壳体2上取下灯盖61。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灯盖61配置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所以在更换光源装置413时,可以在投影仪1的顶面部211朝向上方的状态的原样进行更换作业,与现有技术不同,不需要把投影仪1倒过来,因此在更换光源装置413后,不需要再调整投影仪1的姿势和位置等,可使光源装置413的更换作业简单。
另外,即使投影仪1安装在天棚上时,因为能从朝向下方的顶面部211折下灯盖61,也不必要从天棚上取下投影仪1,从而可以容易进行光学装置413的更换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灯盖61只配置在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所以不会与形成在上壳体21的前面部213上的排气口212B等干扰,可以使设计的自由度增加。
另外,因为灯盖61只配置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上,不覆盖在前面部213上,还使外观良好。
在将灯盖61卡合在上壳体21上进行安装的同时,设有操作开关部658,通过由细长棒状部件P使操作开关部658滑动而解除灯盖61向上壳体21上的卡合状态,因此,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灯盖61从外装壳体2上卸下,使光源装置413的更换作业更加简单。
在灯盖61和外装壳体2的卡合结构中,将构成该卡合结构的第1卡合部601,第2卡合部602,和锁定杆650配置在外装壳体2和灯盖61的内部一侧,并且将操作开关部658(开关用孔626)配置在离开灯盖61的位置上,所以不必在露出到外部的灯盖61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于形成卡合结构或操作开关部658的缺口等。因此,可使露出到外部的灯盖61的外表面61A和上壳体21的顶面部211的外面之间的间隙为最小值,防止通过该间隙从光源装置413漏光,并可使外观良好。
因为锁定杆650的操作开关部658配置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并且从开关用孔626露出到外部,所以在移动或操作投影仪1时,可以防止因误触操作开关部658而使锁定杆650滑动,可以防止不希望的误操作引起起的灯盖61落下。
因为在灯盖61上设置相对上壳体21沿互相不同方向插入的第一卡合部601和第二卡合部602,所以可使灯盖61不容易从外装壳体2上脱落,可以确实使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
另外,因为利用两个第一卡合部601和两个第二卡合部602的合计四个卡合部把灯盖61的四个角部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所以可以使灯盖在外装壳体2上的安装更可靠。
因为设置向灯盖61的第二卡合部602从上壳体21上退出的方向、即上方向弹压灯盖61的板簧66,所以当使操作开关部658滑动解除第二卡合部602的卡合状态时,随着该卡合状态的解除,可以将第二卡合部60向上方压出,可以使灯盖61成为易于从上壳体21上拆下的状态,从而可以使灯盖61的拆下容易。
因在设置外装壳体2的遮蔽板80、灯盖61的遮蔽板604的同时,通过板簧66使这些遮蔽板80、604电连接,可以防止电磁干扰从外装壳体2内部漏到外部。
因为在灯盖61上设置卡止部603,而可以维持灯盖61打开一些的状态,不会在操作开关部658的同时使灯盖61从外装壳体2上落下。
因此,在投影仪1已设置在天棚上时,因为灯盖61不会与操作开关部658的操作同时落下,所以即使不用手按住灯盖61也能防止下落,使作业性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检测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的装拆状态的盖检测器68,并且通常由灯盖61的卡止部603进行灯盖检测器68的操作,所以没有必要为了操作盖检测器68而在灯盖61上设置另外部件,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目。
而且,由于设置了盖检测器68,所以可防止忘记将灯盖61安装在外装壳体2上。
因为灯盖61的结构是通过弹簧片66向该第一卡合部601插入上壳体21的方向弹压,所以即使通过操作开关部658解除第二卡合部602的卡合状态,第一卡合部601也不会从外装壳体2上脱落。因此,在用操作开关部658解除灯盖61的卡合状态的同时灯盖61不会落下,在投影仪1安装在天棚上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因落下引起的灯盖61的损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板簧66兼承担使灯盖61向上方弹压的作用(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弹压单元的作用),使遮蔽板80、604彼此电连接的作用和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弹压单元的三个作用,所以可以减少零部件数目。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这样的变形等。
作为检测单元例如可以是在把灯盖安装在外装壳体上时激光在途中被卡止部遮断等的检测单元,作为操作检测单元的机构不限于卡止部,也可以在灯盖上设置操作检测单元的专用部件。
卡止部也不限于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也可以分别设置三个以上。
另外,第一卡合部也可仅设置一个,这时最好使其长度方向沿灯盖的里侧边缘61C的方向配置。如果这样做,可以使灯盖里侧边缘61C侧在稳定的状态下卡合在外装壳体上。
作为第一弹压单元不限于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的一部分和由检测单元的弹性部件构成的部件,也可以是用另外的方式构成其它的弹性部件,在实施时可以适当选择。作为第一弹压单元不限于兼承担使灯盖向规定方向弹压的作用和使罩彼此间电连接的作用,也可以只起使灯盖向规定方向弹压的作用,这时可以用树脂制的板簧或橡胶部件等。
作为灯盖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不限于沿相对外装壳体互相不同的方向插入的机构,例如也可以使两者一起沿与顶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插入外装壳体上,这样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设置在灯盖内面和外装壳体内面的罩不限于板状,也可以是通过蒸镀形成在灯盖内面和外装壳内面上的镀层。
操作开关部不限于形配置在外装壳体内侧的凹下位置上的机构,也可以从外装壳体的外表面突出设置。
作为操作部,并不仅限于操作开关等,只要是可以解除灯盖和外装壳体的卡合状态,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作为灯盖向外装壳体上的安装结构,并不仅限于配置在外装壳体内部一侧的卡合结构,既可以是露出到外部的结构,也可以是螺钉固定等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在对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调制后放大投影形成投影图象,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在上述外装壳体上并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的开口;遮住该开口并可装拆地设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滑动式的灯盖;沿着滑动方向弹压上述灯盖到上述外装壳体外侧的第一弹压单元;把上述灯盖固定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卡合构造;通过操作解除上述卡合构造的卡合状态的操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灯盖配置在外装壳体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弹压单元由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装壳体上设置检测上述灯盖在该外装壳体上的安装卸下状态的检测单元;上述检测单元具有向上述灯盖一侧弹压并通过向与该弹压方向大致相反方向被推压在上述灯盖上而动作的检测开关,并且根据该开关是否以规定量被推压在上述灯盖上来判断上述灯盖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安装卸下状态;上述第一弹压单元兼用作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灯盖上设置遮蔽该灯盖的内面的遮蔽板;并且该遮蔽板与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遮蔽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构造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配置在向上述外装壳体内部凹入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灯盖上形成相对上述外装壳体可向上述滑动方向滑动的滑动部;在上述外装壳体的上述开口的周缘上沿滑动方向形成与上述灯盖的上述滑动部滑动接触的引导部;在上述外装壳体的引导部的途中形成缺口;上述灯盖的滑动部可从上述引导部的缺口插入上述外装壳体内或从上述外装体内退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上述灯盖沿上述滑动部的插入退出方向向从上述外装壳体离开的方向弹压的第二弹压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弹压单元由设置在上述外装壳体内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和/或覆盖上述灯盖的内面的可弹性变形的遮蔽板的一部分构成。
11.一种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和收容该光源装置的外装壳体,并且在调制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后放大投影形成投影图象;其特征在于,具有只形成在上述外装壳体的顶面上并与上述光源装置的位置对应配设的开口;在堵住该开口的同时只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的顶面上并可装拆地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灯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设置通过使上述灯盖与上述外装壳体卡合而安装在该外装壳体上的卡合结构和通过操解除上述卡合结构的操作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结构在配置在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部一侧;上述操作部从上述灯盖离开地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配置在向上述外装壳体凹入内部一侧的位置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灯盖卡合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卡合构造包括设置在上述灯盖上并插入卡合在上述外装壳体中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构成;上述第一卡合部大致沿与上述顶面平行的方向插入上述外装壳体中,上述第二卡合部大致沿与上述顶面垂直方向插入上述外装壳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设置向与上述灯盖的上述第二卡合部相对上述外装壳体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弹压上述灯盖的第一弹压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设置分别遮蔽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面和上述灯盖的内面的遮蔽板;上述第一弹压单元由金属制成;在上述灯盖安装在上述外装壳体上后,上述第一弹压单元一端与覆盖上述外装壳体内表的遮蔽板相连接,同时另一端与覆盖上述灯盖内面的遮蔽板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设置向与上述灯盖的第一卡合部相对上述外装壳体的插入方向弹压上述灯盖的第二弹压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灯盖上设置在该灯盖打开一些的状态下卡止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卡止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装壳体上设置检测上述灯盖在上述外装壳体上的装拆状态的检测单元,上述检测单元通过上述灯盖的上述卡止部操作。
全文摘要
在灯盖(61)安装在上壳体(21)上的安装构造中,通过用细长棒状部件(P)向下方推压固定件(631)的一部分(631C),解除灯盖(61)与上壳体(21)的卡合状态时,则灯盖(61)被向外装壳体外侧弹压。因此能通过用细棒状部件(P)推压这样简单的操作打开灯盖(61),可简化操作。
文档编号G03B21/14GK1387083SQ0212628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2日
发明者中野宽久, 樱井照夫, 中野清高, 新井健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透光软膜灯饰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透光软膜灯饰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光软膜灯饰的安装结构。背景技术:[0002]用于装饰工程的透光膜,又称软膜天花可配合各种灯光系统(如霓虹灯、荧光灯) 营造
钢琴乐谱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艺术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琴乐谱架,是由底座、面板构成,其所述的底座上矗立固定着立柱,立柱的顶端与面板的背部铰接,所述的面板的两侧均设有拉伸板,拉伸板与面板之间由一个以上的插拔
专利名称:实像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下列在先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引为参考1999年11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11-328781;2000年10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319435。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摄影机、数字照
专利名称:组合式便携手电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组合式便携手电筒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便携手电筒。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手电筒多为圆管结构,在圆管内装入电池,为手电筒供电,如果是可充电电 池,则
专利名称:具伸缩屏幕的便携式多媒体影音伴唱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影音伴唱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不占空 间、携带使用方便及屏幕能受到良好保护的具伸缩屏幕的便携式多媒体影音伴唱机。背景技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行
专利名称:自适应电子变色太阳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镜,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子变色太阳镜。技术背景现有电子变色太阳镜技术由于片面强调"快速变色",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被任何物体 短暂遮住阳光时,系统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