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特别涉及剥离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有时在显示面板的表面贴附有相位差板、偏振板等光学膜。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贴附有偏振板等,与液晶的功能相互结合地控制显示。
在此,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其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TFT (Thin-FiI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等;CF基板,其形成有CF(Color Filter 彩色滤光片)等;以及液晶层,其被封入该TFT基板和CF基板之间。TFT基板和CF基板由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框状密封材料相互贴附,并且液晶层由该密封材料封闭在上述各基板之间。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需要使用仅在一定方向振动的光,因此,在其表面贴附有使仅在一定方向振动的光透射的偏振板。更具体地说,在TFT基板和CF基板中,在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贴附有作为膜的偏振板。
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在对液晶显示面板贴附了偏振板后,进行外观检查、点亮检查等检查工序。并且,在该检查工序中,在发现了偏振板和面板表面之间夹着异物以及面板表面的偏振板的贴附位置的偏移等异常的情况下,需要在从该液晶显示面板剥离异常的偏振板后,重新粘贴正常的偏振板。
因此,提出了剥离该偏振板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公开了以下方法例如在剥离贴附于被剥离体(液晶显示面板)的粘接面的粘贴膜(偏振板)的方法中,首先,撕下被剥离体的粘接面的1个角部的粘贴膜,然后,一边夹着该撕下的部分向剥离方向进行一定旋转, 一边卷绕而剥离粘贴膜。并且,记载了可以通过该方法来不受被剥离体的粘接面与粘贴膜的粘贴力影响地,以一定的剥离速度从被剥离体剥离粘贴膜,即使在被剥离体的粘接面与粘贴膜的粘贴力很强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剥离粘贴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开了以下粘贴膜剥离方法同样地撕下被剥离体(液晶显示面板)的粘接面的1个角部的粘贴膜(偏振板),从该撕下的部分用卷辊以规定的旋转圈数来卷绕粘贴膜后,一边使卷辊向剥离方向移动,一边牵拉而剥离粘贴膜。并且,记载了根据该剥离方法,可以容易地回收被剥离的偏振板等粘贴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平81拟4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6-299064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剥离方法中,是一边卷绕偏振板,一边从液晶显示面板牵拉偏振板并使其剥离的方法,因此,如图13所示,当卷绕偏振板50时,在液晶显示面板51的偏振板剥离界面,在液晶显示面板51的厚度方向T产生应力(S卩,由剥离偏振板50的力导致的、牵拉液晶显示面板51的力)f2。因此,因为该应力,有时液晶显示面板51发生变形,或者构成液晶显示面板51的玻璃基板裂开,液晶显示面板51破损。特别是在偏振板50 与液晶显示面板51的粘贴力较大的情况下,剥离偏振板50的力也变大,因此,上述应力 f2也变大,存在液晶显示面板51的破损变得显著的问题。
另外,采用卷绕偏振板50的构成,因此,有时偏振板50发生变形或破损。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抑制偏振板等粘贴膜以及具备粘贴膜的液晶显示面板等被剥离体自身的变形、破损的粘贴膜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剥离台,其用于载置在基板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贴附有粘贴膜的被剥离体;和线,其沿着粘贴膜的外周围绕,由此在粘贴膜的四个角部插入到在基板和粘贴膜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中。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具备线卷绕部,其用于进行线的卷绕而使该线移动;驱动部,其用于驱动线卷绕部;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驱动部。并且,控制部控制驱动部,使得线卷绕部卷绕线,从而一边使线在粘贴膜和基板之间移动,一边将粘贴膜从基板剥下,由此从基板剥离粘贴膜。
根据该构成,可以利用被卷绕的线在基板的粘贴膜剥离界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不产生应力地剥离粘贴膜。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由应力导致的被剥离体的变形、破损。另外, 不卷绕粘贴膜,因此,可以不使粘贴膜发生变形地剥离粘贴膜,可以防止粘贴膜的破损。
另外,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中,控制部控制驱动部, 使得卷绕线时该线的移动速度为0. 05mm/秒以上、1. 80mm/秒以下。
根据该构成,可以将期望的移动速度调整为低的速度,因此,可以与粘贴膜的粘贴力强度匹配地控制破坏粘贴剂层的定时,减少剥离阻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中,线可以是细线状的线。
根据该构成,无论线的材质、组成状态如何,都能使剥离阻力柔和并分散为圆弧状,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同一条线,直到线断开为止。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中,线的直径可以是0. Imm以上、0. 5mm以下。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基板和粘贴膜的间隙较窄的状态下,也可以安全且可靠地从基板剥离粘贴膜。
另外,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具备以下优异的特征可以不发生贴附有粘贴膜的被剥离体的变形、破损地剥离粘贴膜。因此,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适用于基板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且粘贴膜是偏振板的情况。
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的特征在于,是在基板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而贴附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在粘贴膜的四个角部,从基板撕下粘贴膜,在粘贴膜的四个角部,在基板和粘贴膜之间形成间隙。另外,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至少具备以下工序使线沿着粘贴膜的外周围绕,在粘贴膜的四个角部,将线插入上述间隙中;通过卷绕线而一边使线在粘贴膜和基板之间移动,一边将粘贴膜从基板剥下,由此从基板剥离粘贴膜。
根据该构成,可以通过被卷绕的线在基板的粘贴膜剥离界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不产生应力地剥离粘贴膜。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由应力导致的被剥离体的变形、破损。另外, 不卷绕粘贴膜,因此可以不使粘贴膜变形地剥离粘贴膜,可以防止粘贴膜的破损。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中,卷绕线时该线的移动速度可以是0.05mm/ 秒以上、1. 80mm/秒以下。
根据该构成,可以将期望的移动速度调整为低的速度,因此,可以与粘贴膜的粘贴力强度匹配地控制破坏粘贴剂层的定时,减少剥离阻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中,线可以是细线状的线。
根据该构成,无论线的材质、组成状态如何,都能使剥离阻力柔和并分散为圆弧状,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同一条线,直到线断开为止。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中,线的直径可以是0. Imm以上、0. 5mm以下。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基板和粘贴膜的间隙较窄的状态下,也可以安全且可靠地从基板剥离粘贴膜。
另外,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具备以下优异的特征可以不发生贴附有粘贴膜的被剥离体的变形、破损地剥离粘贴膜。因此,本发明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适用于基板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且粘贴膜是偏振板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不发生贴附有粘贴膜的被剥离体的变形、破损地剥离粘贴膜。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线固定部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线卷绕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线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具备作为剥离体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作为粘贴膜的偏振板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现有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线固定部的构成的平面图。另外,图 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的线卷绕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剥离装置1具备底座部2,其为长方体状;剥离台3,其设于底座部 2的上表面,载置液晶显示装置30 ;以及线固定部4,其与剥离台3相邻地设置,用于固定用于剥离偏振板的线10。另外,剥离装置1具备线卷绕部5,其隔着剥离台3而与线固定部 4相对地设置,用于固定线10,并且进行线10的卷绕并使线10移动;和驱动部6,其与线卷绕部5相邻地设置,并且用于驱动线卷绕部5。而且,剥离装置1具备控制部7,上述控制部 7与驱动部6相邻地设置,并且用于控制该驱动部6。
线固定部4如图2所示,具备底座部4a,其成为主体;松弛吸收部4b,其设于底座部如的表面,用于吸收线10的松弛;以及解除按钮4c,其与松弛吸收部4b相邻地设置,用于解除该松弛吸收部4b的固定状态。另外,成为以下构成在松弛吸收部4b中,设有用于卡止线10的卡止部4d,线10的一端部IOa被卡止部4d卡止,由此,线10被固定于松弛吸收部4b。
线卷绕部5如图3所示,具备棍5a,其作为旋转部件;和支撑部件5b,其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辊fe。另外,成为以下构成在辊fe中,设有用于卡止线10的卡止部5c,线10 的另一端部IOb被卡止部5c卡止,由此,线10被固定于辊fe。
作为驱动线卷绕部5的驱动部6,使用了电机,如图1所示,驱动部6具备电机主体6a ;旋转轴6b,其从电机主体6a朝向线卷绕部5而延伸设置;以及扭矩限制器6c,其装配在旋转轴6b上。并且,成为以下构成线卷绕部5的辊fe经由该扭矩限制器6c与电机的旋转轴6b连接。
控制部7与驱动部6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部6。该控制部7如图1所示,具备电源按钮7a,其用于打开/关闭驱动部6 ;开始按钮7b,其用于开始驱动部6的运转;以及停止按钮7c,其用于停止驱动部6的运转。另外,如图1所示,控制部7在驱动部6侧的侧面具备调节部件7d,上述调节部件7d用于调节由线卷绕部5带来的线10的卷绕速度(S卩,连接有线卷绕部5的辊fe的驱动部6的旋转轴6b的旋转速度)。并且,旋转式地构成调节部件7d,成为以下构成通过使该调节部件7d旋转来调节线10的卷绕速度。
可自如变形地构成线10,作为形成线10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钢琴线等金属线、在钓鱼线等中使用的迪尼马等树脂线等细线状的线。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这些线来使剥离阻力分散为圆弧状。另外,可以反复使用同一条线,直到线断开为止。
另夕卜,图4所示的线10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使用0. Imm以上、0. 5mm以下的线。其原因是,在直径L不到0. Imm的情况下,线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偏振板的剥离阻力变弱,有时正在进行剥离时发生线切断的缺陷。另外,在大于0. 5mm的情况下,偏振板和CF 基板(或TFT基板)的间隙变大,由此剥离阻力增加,例如,有时发生产生偏振板的折断等破损的缺陷。换言之,将线10的直径L设定为0. 5mm以下,由此,偏振板被剥离的角度也会降低,也可以减少偏振板剥离时的阻力,因此,可以更安全地进行偏振板剥离。即,将线10 的直径L设定为0. Imm以上0. 5mm以下,由此即使在偏振板和CF基板(或TFT基板)的间隙较窄的状态下,也可以不产生线的切断、偏振板的折断等缺陷地从基板安全且可靠地剥离偏振板。
另外,线10的长度不特别限定,可以与液晶显示装置30的面积匹配地适当进行设定。
下面,举出一例说明使用上述构成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1来剥离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的方法。图5是示出具备作为被剥离体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作为粘贴膜的偏振板的构成的截面图。
首先,说明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30具备液晶显示面板35, 其作为被剥离体;和偏振板36和37,其作为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35的粘贴膜。
液晶显示面板35具备TFT基板31 (厚度为0. 20mm左右),其作为第1基板;和CF 基板32 (厚度为0. IOmm左右),其作为与TFT基板31相对的第2基板。另外,液晶显示面板35具备液晶层33,其作为设置在TFT基板31和CF基板32之间的显示介质层;和密封材料34,其使TFT基板31和CF基板32相互粘接,并且为了封入液晶层33而框状地设置。 该密封材料34以围绕液晶层33的方式形成,TFT基板31和CF基板32经由该密封材料34 相互贴合。此外,用玻璃基板形成TFT基板31和CF基板32。
偏振板36、37如图5所示,相互相对地配置,如图6所示,具备一对支撑体38a、 38b,其由三乙酰纤维素等形成;起偏镜层38c,其设置在该支撑体38a、38b之间、包括由用碘染色的聚乙烯乙醇膜等形成的具有一个方向的偏振轴的起偏镜;以及透明的保护膜(未图示),其设置在另一方的支撑体38b的表面。
另外,在偏振板36、37上设有粘贴剂层39,上述粘贴剂层39设于一方的支撑体 38a的表面,用于将偏振板36、37贴附于TFT基板31或CF基板32的表面。即,在作为被剥离体的液晶显示面板35上,在TFT基板31的表面和CF基板32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39贴附有作为粘贴膜的偏振板36、37。
在此,粘贴剂层39例如由使丁基丙烯酸酯进行了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粘贴剂形成,在75°C下具有160001 的粘弹性。另外,偏振板36和37的大小例如是纵向140mmX 横向230mm。
下面,说明具体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图7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剥离方法的图。此外,在此,举例说明偏振板36、37中、贴附于CF基板的表面的偏振板36的剥离方法。
首先,如图7所示,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从液晶显示面板35 ( S卩,CF基板32) 撕下偏振板36,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在液晶显示面板35 (即,CF基板3 和偏振板 36之间形成间隙S。
更具体地说,例如,首先使刀(未图示)的刀尖、薄金属板等抵接到比偏振板36的周端靠外侧的CF基板32的表面。之后,使该刀尖沿着CF基板32的表面移动,使刀插入CF 基板32和偏振板4之间,由此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在CF基板32和偏振板36之间形成间隙S。
接着,在剥离台3上载置形成有间隙S的液晶显示装置30 ( S卩,作为被剥离体的液晶显示面板3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剥离台3上载置液晶显示装置30时,无需固定该液晶显示装置30。
接着,由设置在线卷绕部5的辊fe的卡止部5c来卡止线10的另一端部10b,使线 10固定于辊5a。
接着,如图8所示,使线10沿着偏振板36的外周围绕,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使线10插入间隙S。此时,如图8所示,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中的1个角部R,使线10交叉。
接着,在偏振板36的四个角部R,在使线10插入间隙S的状态下,由设置在线固定部4的松弛吸收部4b的卡止部4d来卡止线10的一端部10a,使线10固定于松弛吸收部 4b。
接着,使松弛吸收部4b向图2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解除线10的松弛。
接着,按压设置在控制部7的电源按钮7a,使作为驱动部6的电机处于打开状态。
这样,开始线10的卷绕,开始偏振板36的剥离。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被卷绕的线10,在CF基板32的偏振板剥离界面, 在CF基板32的厚度方向不产生应力地剥离偏振板36。
更具体地说,当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线10的卷绕时,如图9所示,卷绕线10的力F1成为线10朝向由线10所形成的圆C的中心0移动的力F2,线10朝向圆C的中心0移动。
此时,如图10所示,朝向圆C的中心0移动(S卩,向图10所示的箭头X、Y的方向移动)的线10 —边进入因为粘贴而贴紧在液晶显示面板35上的偏振板36和液晶显示面板35之间,在偏振板36和液晶显示面板35之间形成大小与线10的直径L相同的间隙D, 一边从液晶显示面板35慢慢地剥下偏振板36。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向箭头X的方向移动的线10剥离偏振板36 的力F3和向箭头Y的方向移动的线10剥离偏振板36的力F4与上述线10朝向圆C的中心 0移动的力F2相等(即,F2 = F3 = F4),因此,力F3被力F4抵消。因此,与上述现有的卷绕偏振板的方法不同,当剥离偏振板36时,在CF基板32和偏振板36的剥离界面,在液晶显示面板35的厚度方向T不产生应力。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由应力导致的液晶显示面板35 的变形、破损。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剥离台3上载置液晶显示装置30时,无需固定液晶显示装置30,其原因是,上述力F4作为用线10来剥离偏振板36时固定液晶显示装置30的力而起作用。
另外,优选线10的卷绕速度(移动速度)设为0. 05mm/秒以上、1. 80mm/秒以下。 其原因是,在卷绕速度不到0. 05mm/秒的情况下,卷绕速度较慢,因此,电机的旋转、扭矩变得不稳定,有时发生偏振板36的剥离时间变得过长的缺陷。另外,在比1. 80mm/秒快的情况下,线10的移动速度与偏振板36和CF基板32之间的粘贴剂层39被破坏的定时相比变快,易于发生偏振板36的折弯等,有时产生正常的偏振板剥离变得困难的缺陷。S卩,将线10 的卷绕速度(移动速度)设定为0.05mm/秒以上、1.80mm/秒以下,由此可以按照期望的移动速度将线10的移动速度调整为低的速度,因此,可以与偏振板36的粘贴力强度匹配地控制破坏粘贴剂层39的定时,减少剥离阻力。
接着,当从图9、图10所示的状态进行线10的卷绕时,进入偏振板36和液晶显示面板35之间的线10 —边在偏振板36和液晶显示面板35之间形成间隙D,一边进一步朝向圆C的中心0移动,进一步从液晶显示面板35剥下偏振板36。这样的话,如图11、图12所示,线10最终成为直线状态,偏振板36完全从液晶显示面板35分离,偏振板36位于线10 之上,并且液晶显示面板5位于线10之下。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以下构成控制部7控制驱动部6,使得线卷绕部5卷绕线10,从而一边使线10在偏振板36和液晶显示面板35的CF基板32之间移动,一边将偏振板36从CF基板32剥下,由此从CF基板32剥离偏振板36。
此时,不像上面的现有技术那样卷绕偏振板36,因此,如图11、图12所示,可以不使偏振板36发生变形地剥离偏振板36,可以防止偏振板36的破损。
接着,按压设于控制部7的停止按钮7c,使作为驱动部6的电机处于关闭状态,由此,线10的卷绕结束。
接着,与上述偏振板36的剥离同样地,使用线10从液晶显示面板35(即,TFT基板基板31)剥离偏振板37。
如上所述,可以从液晶显示面板35剥离偏振板36、37。
根据如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构成使线10沿着偏振板36的外周围绕,在偏振板36 的四个角部R,将线10插入在CF基板32和偏振板36之间所形成的间隙S。另外,采用以下构成一边通过卷绕线10而使线10在偏振板36和CF基板32之间移动,一边将偏振板 36从CF基板32剥下,由此从CF基板32剥离偏振板36。因此,可以通过被卷绕的线10而在CF基板32的偏振板剥离界面,在CF基板32的厚度方向(S卩,液晶显示面板35的厚度方向T)不产生应力地剥离偏振板36。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由应力导致的液晶显示面板35的变形、破损。另外,不卷绕偏振板36,因此,可以不使偏振板36发生变形地剥离偏振板36, 可以防止偏振板36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构成将卷绕线10时线10的移动速度设定为0. 05mm/ 秒以上、1. 80mm/秒以下。因此,可以按照期望的移动速度将线10的移动速度调整为低的速度,因此,可以与偏振板36的粘贴力强度匹配地控制破坏粘贴剂层39的定时,减少剥离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细线状的线作为线10的构成。因此,无论线的材质、组成状态如何,都能使剥离阻力柔和并分散为圆弧状,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同一条线,直到线断开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构成将线10的直径L设定为0. Imm以上、0.5mm以下。 因此,即使在偏振板36和CF基板32的间隙较窄的状态下,也可以不产生线10的切断、偏振板36的折断等缺陷地,从基板安全且可靠地剥离偏振板36。
此外,可以如下所示地改变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剥离体,举例并说明了在TFT基板31和CF基板32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39而贴附有偏振板36、37的液晶显示面板35,但是本发明所适用的被剥离体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作为硬且易于裂开的物体、易于变形的物体等以粘贴剂、粘接剂固定的情况下的解体方法来使用。另外,被剥离体不限于平面,即使是曲面、球面等也可以不破坏被剥离体地进行分解或剥离。
实施例
下面,根据实施例、比较例来说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将这些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变形、变更,而不是将它们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实施例1)
首先,准备30个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显示面板和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作为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了具备由长度为73mm、宽度为41mm、厚度为0. 2mm的玻璃基板形成的TFT基板和由长度为70mm、宽度为41mm、厚度为0. Imm的玻璃基板形成的CF基板, 并且具备设置在TFT基板和CF基板之间的厚度为4 μ m的液晶层和为了封入液晶层而框状地设置的密封材料的液晶显示面板。另外,作为偏振板,使用了在偏振板的表面设有粘贴剂层的、长度为69mm、宽度为41mm、厚度为0. 2mm的偏振板。
下面,使用图1所示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在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了偏振板的剥离。此外,作为线,使用了由树脂类线所形成的、直径为0.23mm的线。另外,线的卷绕速度设定为0. 5mm/秒。
接着,在剥离了偏振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目测来确认是否发生了破损。此外,将在剥离了偏振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产生龟裂(裂开)的情况判断为发生了破损。
其结果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剥离了偏振板的全部液晶显示面板中,未发生破损, 可以不产生液晶显示面板的破损地剥离偏振板。
(比较例)
首先,与实施例1同样地,准备了 10个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显示面板和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
下面,撕下液晶显示面板的粘接面一个角部的偏振板,夹着所撕下的部分,一边使剥离辊向剥离方向以0. 5mm/秒的速度旋转,一边卷绕偏振板,由此在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了偏振板的剥离。
接着,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剥离了偏振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目测来确认是否发生了破损。
其结果是,在比较例1中,在剥离了偏振板的10个液晶显示面板中的10个液晶显示面板中发生了破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面所说明的,本发明涉及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特别适用于剥离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剥离装置
2底座部
3剥离台
4线固定部
5线卷绕部
6驱动部
7控制部
10 线
30液晶显示装置
31 TFT 基板
32 CF 基板
35液晶显示面板(被剥离体)
36偏振板(粘贴膜)
37偏振板(粘贴膜)
39粘贴剂层
R线的直径
权利要求
1.一种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剥离台,其用于载置在基板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贴附有粘贴膜的被剥离体; 线,其沿着上述粘贴膜的外周围绕,由此在上述粘贴膜的四个角部,插入到在上述基板和上述粘贴膜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中;线卷绕部,其用于进行上述线的卷绕而使该线移动; 驱动部,其用于驱动上述线卷绕部;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上述驱动部,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驱动部,使得上述线卷绕部卷绕线,从而一边使上述线在上述粘贴膜和上述基板之间移动,一边将上述粘贴膜从上述基板剥下,由此从上述基板剥离上述粘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驱动部,使得卷绕上述线时该线的移动速度为0. 05mm/秒以上、 1. 80mm/秒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是细线状的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的直径是0. Imm以上、0. 5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并且上述粘贴膜是偏振板。
6.一种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板的表面隔着粘贴剂层而贴附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 至少具备以下工序在上述粘贴膜的四个角部,从上述基板撕下上述粘贴膜,在上述粘贴膜的四个角部,在上述基板和上述粘贴膜之间形成间隙;使线沿着上述粘贴膜的外周围绕,在上述粘贴膜的四个角部,将上述线插入上述间隙中;以及通过卷绕上述线而一边使上述线在上述粘贴膜和上述基板之间移动,一边将上述粘贴膜从上述基板剥下,由此从上述基板剥离上述粘贴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上述线时该线的移动速度是0. 05mm/秒以上、1. 80mm/秒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是细线状的线。
9.根据权利要求6 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的直径是0. Imm以上、0. 5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 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贴膜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并且上述粘贴膜是偏振板。
全文摘要
剥离装置(1)具备剥离台(3),其用于载置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30);线(10),其沿着偏振板的外周围绕,由此在偏振板的四个角部插入到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偏振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中;以及线卷绕部(5),其用于进行线(10)的卷绕而使线(10)移动。并且,通过卷绕线(10)而一边使线(10)在偏振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移动,一边将偏振板从液晶显示面板剥下,由此从液晶显示装置剥离偏振板。
文档编号G02B5/30GK102498432SQ2010800408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平野高昭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缺陷检查装置及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缺陷检查装置及其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于检查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表面的缺陷检查装置及其方法。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在制造工
专利名称: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滤色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其厚度增加部分的横截面,该厚度增加部分的厚度逐渐增加。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薄树脂膜的厚度增 加部分与另一薄
专利名称:照相机成像分隔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机的配套装置,特别是一种适合连片扩印的三吋以下彩色半身照的拍摄配套装置。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人们常常需要拍摄一吋或二吋半身照。目前,拍摄半身照普遍采用的是黑白照片,即以一
专利名称:显示器保护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器保护镜片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偏光效果以具保护个人隐私功能的显示器保护镜片及其制造方法。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高精密度半导体电子设备的应用日渐广泛,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传
专利名称:音乐歌词歌曲信息整合播放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播放系统及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直接由单一整合文件来读取音乐、歌词与歌曲信息,并进行播放的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 可携式播放装置,如个人媒体播放器、MP3播放器与行动式伴唱机已
专利名称:一种防划伤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防划伤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技术背景 目前使用的液晶显示器当中,液晶显示器都是由显示筐、底座、电源按钮、控制键、液晶面 板、电路板等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