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多功能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多功能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属于音乐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特别是一种面向音乐团体演出、排练的多功能音乐演奏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音乐演奏过程中,用电子乐谱代替传统的纸质乐谱是一种发展趋势。相比于纸质乐谱,电子乐谱具有便于存储、更新方便、容易修改等优点。然而,与纸质乐谱不同,电子乐谱通常需要一个能够将电子乐谱呈现在演奏员视野中的呈现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来呈现电子乐谱。然而,在专业的演出场合,特别是在多名演奏员组成的乐团进行正式演出的场合,需要乐团指挥和各演奏员之间有默契的配合,这就对各电子乐谱呈现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呈现的质量及精确度、各呈现装置的同步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乐团正式演出的场合,还可能需要对总谱和分谱进行统一的修改或变更、临时增加章节、对乐器进行校音等。显然,普通的呈现装置过于复杂,不便携带和安放,且不能实现上述功能,无法满足乐团排练和演出的特殊要求。目前,对于电子乐谱,已经出现了面向独立演奏员的手持式读谱器。这种读谱器相当于独立的平板电脑,需要依赖计算机进行资料同步,因此其尚无法实现乐团乐谱统一管理及实时修改。而且,这种手持式读谱器依赖小型电池供电,无法保证长时间演出时的稳定性。此外,这种读谱器仅能够识别特定格式的乐谱文件,无法替代乐团中大量的纸质存谱,其部署费用和维护成本也很高。深圳三诺公司也曾于2008年发布一款电子谱台。该款电子谱台曾在中央民族乐团得到应用,但由于其难于统一管理、修改、更新电子乐谱,以及在演出时会产生严重的视觉疲劳及光污染,因此并没有被使用多久。为了克服上述电子乐谱呈现装置存在的缺点,国外已经开始对于开始基于电子乐谱呈现的演出辅助系统的初步研究。公开号为CN102150018A(申请号为200880131125. 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就公开了一种以指挥为中心的电子乐谱架系统,如图I所示,其包括主电子乐谱架10和从电子乐谱架50,主电子乐谱架10与从电子乐谱架50连接,使得各页乐谱的注释和/或变更能够在主电子乐谱架和从电子乐谱架之间传送。然而,这种电子乐谱架系统是通过进度棒来实现电子乐谱自动翻谱,其中的进度棒是通过BPM检测来自动跟随被演奏的乐曲。这种自动翻谱方法是对指挥或演奏员们的各个电子乐谱谱架进行独立的翻谱,其缺点是不能实现多个电子乐谱谱架的协同翻谱,并且基于BPM检测的自动跟随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检测效果也会受到不同音乐或噪音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差,从而影响演奏员和整个乐团发挥水平。
发明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8]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音乐演奏辅助系统,以解决音乐演奏团体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曲务、谱务繁杂的问题,为指挥家和演奏员协同排练和演出提供便利。(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包括指挥控制台和演奏员终端,二者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述指挥控制台包括一个路由装置,该路由装置与所述演奏员终端连接以构成所述网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路由装置是一个无线路由装置,其与所述演奏员终端无线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路由装置是嵌入式路由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乐谱数据服务器,其通过网络连接 于系统中,用于提供系统的乐谱数据服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指挥控制台和演奏员终端均包括显示装置、用户输入装置、主控制装置和通信端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对电子乐谱的单页和双页显示模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输入装置是鼠标、键盘、遥控器、重力感应输入器、触摸屏、脚踏式电子翻谱器中的一种或者是上述设备的任意组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输入装置是一个遥控指挥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遥控指挥棒包括用户输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其中,所述用户输入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且二者均集成在遥控指挥棒的内部;所述用户输入模块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并将用户的输入转换为用户输入信号,并传送给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传输用户输入信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输入模块是安装在所述遥控指挥棒侧壁上的按钮。(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对乐谱的显示、协同翻谱、管理等多种功能,方便了乐团的演出和排练。

图I是现有技术的电子乐谱架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控制台和演奏员终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式键盘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指挥棒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协同翻谱功能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协同翻谱功能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系统基本架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通过网络203进行连接。网络203可以采用目前已知的各种网络架构,例如局域网和广域网,其实现方式可以是采用基于IEEE802. 11标准的无线网络或者基于IEEE802. 3的有线网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网络203采用无线网络架构。 在图2中,指挥控制台201的数量仅显示为一个,演奏员终端202的数量显示为三个,但是,这仅仅是示意性的。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都可以为其他数量。特别是对于演奏员终端202来说,一个乐团的演奏员通常具有几十甚至上百人,因此就需要相应数量的演奏员终端202。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在乐团进行演出或排练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电子乐谱的操作时,或者乐团中还包括一名或多名歌唱家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额外增加指挥控制台201的数量或者演奏员终端202的数量。基于上述基本架构,可以实现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由现有的适于网络传输的各种应用实现,例如文件的共享、即时信息的发送等。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进行电子乐谱的管理、共享、分发等。在前面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中,已经介绍了现有的实现上述方法的具体过程,在此不再具体描述。<架构实现>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基本架构。基于该基本架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指挥控制台201还集成了一个路由装置204,该路由装置204与各演奏员终端202以无线方式连接,从而构建网络203。这种实施方式简化了网络配置,适于乐团的外出演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路由装置204是一个嵌入式路由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也可以利用独立的高性能路由装置,并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来架构网络,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这种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于固定的乐团排练或演出场所,例如乐团自己的排练厅等。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音乐演奏辅助系统还包括一个乐谱数据服务器205,其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于网络203中,从而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其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于路由装置204。该乐谱数据服务器205用于存储乐团排练和演出的乐谱资料以及系统架构与组成的信息,以及乐团演出所需的其他信息等。根据实际需要,该乐谱数据服务器205可以由多种硬件和软件实现,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应用于乐团排练厅等固定场所时,其可以由一个专业的服务器实现,并通过有线方式接入,其中可以存储海量的乐谱资料。当所述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应用于乐团外出演出的临时演出场所时,其也可以由移动式计算机实现,该移动式计算机中可以存储该临时演时所需的乐谱文件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网络203也可以是国际互联网。在这种架构下,乐团的指挥和演奏者可以进行运程的合作演出。<指挥控制台和演奏员终端>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通常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硬件结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可以基于任何具有电子歌谱显示功能的装置来实现,其至少包括一个显示装置301、一个用户输入装置302、一个主控制装置303和一个通信端口 304。所述显示装置301、用户输入装置302和通信端口 304均与所述主控制装置303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是一个集成装置,并且专用于乐谱的显示与控制,适用于专业的乐团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也可以是个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或个人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以适合于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使用。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还可包括其他功能部件,以适合乐团演出的需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均可包括校音装置和节拍装置,以方便乐团排练和演出时对乐器进行校音和演奏时的节拍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还可包括一个哼唱搜索装置。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实现哼唱搜索音乐,据此,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哼唱搜索装置来搜索相应的乐谱并进行显示。〈显示装置〉所述的显示装置301主要用于显示电子乐谱,其尺寸优选为与纸质乐谱等大或者大致相当,并且最好能够适应各种照明条件,比如昏暗的乐池和光照强烈的户外。并且优选为采用对演奏员的眼睛不具有伤害作用或伤害较小的显示屏,以缓解演奏员视觉疲劳。例如,采用宽尺寸的19英寸的LED液晶显示屏。根据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301优选为具有多种显示模式,例如具有单页显示和双页显示模式,其可以由使用者人为地设定,也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自动的设定。在单页显示的模式下,显示装置301的屏幕只显示乐谱的一页,在双页显示的模式下,显示装置301在屏幕的左右两侧分别显示乐谱的两个页。双页显示的模式特别适合于本实用新型后面提到的预翻谱功能。此外,在需要显示除电子乐谱之外的其他信息或图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也可以包括额外的显示装置,例如用于显示时间信息、乐谱信息、演出信息或个人信息等信息的显示屏,或者用于显示实时画面的显示装置,例如用于显示指挥的实时画面、观众的实时画面、歌手的实时画面等的显示屏。〈用户输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用户输入装置302用于接受用户的输入,产生用户输入信号并将其输送到主控制置303中。该用户输入装置302可以为任何能够将收用户的输入转化为用户输入信号的装置,例如鼠标、键盘、遥控器、重力感应输入器或触摸屏等,或者是上述设备的任意组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用户输入装置302是一个触摸式键盘。如图5所示,该触摸式式键盘具有多个功能键。所述功能键的设置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音乐辅助系统的功能而进行设计,例如图5所示,键盘包括模式切换键、校音器等功能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用户输入装置302是一个遥控指挥棒。根据本实用新型,用户输入装置203优选为集成在乐团指挥所使用的实体指挥棒内部,其实现方式类似于无线鼠标或无线键盘。当用户输入装置302实现为遥控指挥棒时,其特别 适用于与指挥控制台201相配合。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该遥控指挥棒500包括用户输入模块501、信号发射模块502和信号接收模块503,其中用户输入模块501和信号发射模块502集成在指挥棒500中用户输入模块501与信号发射模块502相连接,用户输入模块501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并将用户的输入转换为用户输入信号,并传送给信号发射模块502。所述信号发射模块502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所述信号接收模块503传输用户输入信号,该无线通信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无线传输协议,如红外、蓝牙、ZigBee等通信协议。信号接收模块503连接于指挥控制台201,并将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信号传送给指挥控制台201的主控制装置303中。用户输入模块501可以是放置在实体指挥棒的侧壁上的按钮,如图6所示。该按钮可以设置在具有多种功能,比如进行电子乐谱的翻谱、电子乐谱的编辑等。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地方例如为了在指挥乐团的同时进行翻谱操作,相应的按钮可设置在指挥家手握指挥棒时容易触摸到并方便按压的地方;但是,对于具有编辑等特定功能的按钮,则可以设置在远离指挥家的手指的区域,以免在演出时进行误操作。 信号接收模块503可以通过现有的多种标准接口与指挥控制台201连接,例如USB接口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用户输入装置302还可以是一个脚踏式电子翻谱器,这对于在演出时需要双手演奏乐器的演奏者来说是极为实用的。传统的脚踏式翻谱器是机械式的,其适用于纸质乐谱的场合。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演奏员终端202,可以用电子方式实现该脚踏式翻谱器,即将脚踏板的踩踏动作转换成一个翻谱信号,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传送到演奏员终端202。以上描述了用户输入装置302的多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来实现,例如键盘和触摸屏相组合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本领域中常规的做法对上述的实现方式进行修饰或改变。<通信端口 >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的通信端口 304是与网络203相适配的通信端口,用于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之间传送数据。当网络203是采用基于IEEE802. 11标准的无线网络或者基于IEEE802. 3的有线网络时,则通信端口 304为符合上述标准的通信设备。<主控制装置>所述主控制装置303用于控制指挥控制台或演奏员终端中其他各部件的操作,以实现对于电子乐谱的获取、显示、管理、翻谱、共享、传输等各种功能。主控制装置303是一个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核心装置,其可以是计算机中使用的通用处理器,也可以是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专用处理器。根据本实用新型,该主控制装置303优选为嵌入式处理器。〈协同翻谱〉本实用新型的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具有辅助协同演奏的功能。所谓协同演奏指的是当乐团进行排练或演出时,乐团指挥和演奏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演奏。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协同演奏时,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具有自动协同翻谱的功倉泛。通常情况下,乐团指挥的电子乐谱是总谱,而各个演奏员的电子乐谱分谱,因此,在乐团排练或演出时,指挥控制台201和各个演奏员终端202的翻谱是不同步的。在现有技术中,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分别独立地接收由乐团指挥或演奏员通过各自的用户输入装置302发出的用户输入信号,从而独立地进行翻谱操作。这种手动翻谱操作会分散演奏员的精力,从而影响演奏员水平的发挥。此外,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通过BPM检测·而自动跟随式的自动翻谱方法则可靠性不强,并且也不能实现协同翻谱。本实用新型的协同翻谱功能基于如下原理,乐曲由若干小节组成,而乐谱的总谱通常是由多声部组成的,在相同规格的页面大小的情况下(比如本产品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的屏幕大小相同),总谱必然会比分谱翻得快。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只有一个声部),总谱和分谱的翻谱时间相同。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总谱比分谱翻谱更慢的情况。由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指挥控制台201的翻谱带动演奏员终端202的翻谱,从而实现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协同翻谱功能。<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是这样实现协同翻谱的当指挥控制台201的用户输入装置302向该指挥控制台201的主控制装置303输入一个总谱翻谱信号时,该主控制装置303控制指挥控制台201的显示装置301进行总谱的翻谱操作,同时将翻谱后的总谱页首的小节号通过通信端口 304在网络203内进行广播;演奏员终端202的通信端口 304接收到该小节号后,演奏员终端202的主控制装置比较所接收到的小节号与分谱下一页的页首的小节号,当所接收到的小节号小于分谱下一页的页首的小节号时,不进行翻谱操作;当所接收到的小节号大于分谱下一页的页首的小节号,进行分谱的翻谱操作。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协同翻谱功能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指挥控制台201的主控制装置303包括总谱预处理模块701、小节号存储模块702、总谱当前页页首小节号暂存模块703、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其中,总谱预处理模块701用于接收电子乐谱的总谱数据,对该总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子乐谱的总谱的每一页的页首的小节号,并将各页页首的小节号输送给小节号存储模块70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用MusicXML格式的文件作为电子乐谱的总谱的文件。MusicXML (Music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音乐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将整体乐曲元素和属性信息表示为一份XML格式文档的语言,其优点是便于在网络交换、阅读方便,结构清晰,而且对于音乐信息的记录非常全面、规范。对于MusicXML文件,可以查找该文件中所有符合“new-page =,yes’的所有〈print〉标签,并获得该〈print〉标签所在小节的小节号,将该所有这些小节号发送给小节号存储模块702。小节号存储模块702用于接收来自总谱预处理模块701所输入的电子乐谱的总谱的所有页的页首的小节号,并按顺序进行排列和存储。例如,“1、45、96、134、176、231、280、......”。总谱当前页页首小节号暂存模块(下面简称为总暂存模块)703用于暂存电子乐谱的总谱当前页的页首小节号。当乐曲开始演奏时,该总暂存模块703从小节号存储模块中取出第一个小节号(即第一页页首的小节号)进行暂存,并将该小节号发送给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在上面的例子中,该小节号为“I”。当该总暂存模块703接收到一个来自用户输入装置的总谱翻谱信号时,该总暂存模块703从小节号存储模块702中取出下一个小节号并进行暂存,并将该小节号发送给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在上面的例子中,当乐曲开始演奏一段时间后,乐团指挥按下指挥棒上的翻谱按钮501,即用户输入模块501,用户输入模 块501将用户输入的总谱翻谱信号传送给信号发射模块502,所述信号发射模块502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所述信号接收模块503传输用户输入的总谱翻谱信号,信号接收模块503将该总谱翻谱信号输送给总暂存模块703,总暂存模块703接收到该总谱翻谱信号后,从小节号存储模块702中取出下一个小节号“45”并进行暂存,同时将该小节号输送给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小节号广播模块704用于通过网络203向所有演奏者终端202广播所接收到的小节号。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小节号广播模块704经由通讯端口 304(在图7中未示出)向所有演奏者终端202进行广播。下面介绍演奏者终端202的主控制装置的模块构成。如图I所示,演奏者终端的主控制装置303包括分谱预处理模块705、小节号存储模块706、分谱下一页页首小节号暂存模块(下面简称为“分暂存模块” )707、小节号广播模块708和翻谱控制模块709。与总谱预处理模块701类似,分谱预处理模块705用于接收电子乐谱的分谱数据,对分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子乐谱的分谱每一页的页首的小节号,并将各页页首的小节号输送给小节号存储模块7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同样采用MusicXML格式的文件作为电子乐谱的分谱的文件。小节号存储模块706用于接收来自总谱预处理模块705所输入的电子乐谱的分谱的所有页的页首的小节号,并按顺序进行排列和存储,例如“1、163、311、484、623、752、……”。注意,由于分谱是总谱的一部分,因此其每页上容纳的小节数要多于总谱,因此每页首页的页号的差值(步幅)要大于总谱。分暂存模块707用于暂存电子乐谱的分谱的下一页的页首小节号。当乐曲开始演奏时,该分暂存模块707从小节号存储模块706中取出第二个小节号(即第一页的下一页的小节号)进行暂存。在上面的例子中,该小节号为“163”。小节号接收模块708用于从网络203中接收由指挥控制台201的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广播的小节号,并将所接收到的小节号发送给翻谱控制模块70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小节号接收模块708也经由通讯端口 304(在图7中未示出)从网络203可接收信号。[0086]翻谱控制模块709用于分别接收来自分暂存模块707和小节号接收模块708的小节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当来自分暂存模块707的小节号大于或等于来自小节号接收模块708的小节号时,不进行操作;当来自分暂存模块707的小节号小于来自小节号接收模块708的小节号时,该翻谱控制模块709向演奏者终端202的显示装置301发送一个分谱翻谱信号,使之进行翻谱操作,同时,分暂存模块707从小节号存储模块706中取出下一个小节号并进行暂存。 例如,当总谱位于第1、2、3、4页时,指挥控制台201的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分别向网络203广播小节号“1、45、96、134”并被演奏者终端202的小节号接收模块708接收,此时,这些小节号均小于分暂存模块中暂存的小节号“163”,演奏者终端202不进行翻谱操作;当总谱位于第5页时,指挥控制台201的小节号广播模块704向网络203广播小节号“ 176”,并被演奏者终端202的小节号接收模块708接收,此时,该小节号“ 176”大于分暂存模块暂存的小节号“163”,此时,演奏者终端202进行翻谱操作。由此,便实现了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者终端202的协同翻谱。上面介绍了基于MusicXML格式的乐谱进行协同翻谱的具体操作步骤。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其他格式的电子乐谱,只要能够取得该电子乐谱的与乐谱的页号关联的表示音乐演奏进度的信息,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来实现协同翻谱。<第二实施例>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协同翻谱功能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还具有预翻谱功能。在纸质乐谱中,可以是单面翻谱,也可以是双面翻谱。单面翻谱,指的是纸页的一个面上印有乐谱,而另一面为空白,在翻谱时,直接用下一页替换上一页;而双面翻谱就是像书本那样进行双面印刷,在乐谱摊开平放时,在视野中存在左右两页,例如左边为第I页,右边为第2页,演奏者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顺序进行读谱。在翻谱时,用第3页替换第I页,第4页替换第2页。在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实施例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于显示装置的控制,模拟纸质乐谱的左右两页一起显示的双页显示模式,并且基于这种显示模式,实现预翻谱功能,以更加利于演奏者连续地读谱,而不会被翻谱过程打断。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预翻谱”指的是演奏者在读谱过程中尚无翻谱需求时,预先将下一页的乐谱显示于当前屏幕的一个区域中,从而使得演奏者需要读取下一页的乐谱时,无需进行翻谱动作,而可以直接从当屏幕的该区域中读取。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双页显示模式来实现预翻谱功能。所述显示装置301所显示的双页中的一页为乐谱的当前演奏页,另一页为当前演奏页的下一页。当显示装置301接收到一个翻谱信号后,将当前演奏页的下一页替换当前演奏页的上一页。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预翻谱功能示意图。如图8的A状态所示,假设演奏开始时,演奏者终端202的屏幕上以双页显示乐谱,并且左页显示第I页,右页显示第2页。当显示装置接收到一个翻谱信号时,指示需要将乐谱从第I页翻到第2页时,由于显示装置本身就是双页显示的,所以显示装置无须执行从第I页翻到第2页的操作,而是预先将第3页替换第I页,对第2页不进行操作,显示屏转换到图8所示的B状态;当显示装置又接收到一个翻谱信号时,指示需要将乐谱从第2页翻到第3页时,此时,由于已经将第3页显示于显示屏的左页,因此无须执行从第2页翻到第3页的操作,而是预先将第4页替换第2页,显示屏转换到图8所示的C状态。上述从A状态到B状态再到C状态的过程相当于纸质双面乐谱的一次翻谱过程。以此类推,可以实现所有乐谱页面的预翻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从显示装置接收到翻谱信号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页面替换操作。例如这段时间可以选择为大概10小节的演奏时间,这样,就可以使得页面在切换后,上一页的页面不被马上覆盖;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协同翻谱的可靠性。即使乐团指挥在翻谱时出现失误或时间上的误差,也不会影响乐谱显示的连续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包括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二者通过网络(203)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控制台(201)包括一个路由装置(204),该路由装置(204)与所述演奏员终端(202)连接以构成所述网络(20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204)是一个无线路由装置,其与所述演奏员终端(202)无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204)是嵌入式路由装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乐谱数据服务器(205),其通过网络(203)连接于系统中,用于提供系统的乐谱数据服务。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控制台(201)和演奏员终端(202)均包括显示装置(301)、用户输入装置(302)、主控制装置(303)和通信端口(3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301)具有对电子乐谱的单页和双页显示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装置(302)是鼠标、键盘、遥控器、重力感应输入器、触摸屏、脚踏式电子翻谱器中的一种或者是上述设备的任意组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装置(302)是一个遥控指挥棒(5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指挥棒(500)包括用户输入模块(501)、信号发射模块(502)和信号接收模块(503),其中, 所述用户输入模块(501)和信号发射模块(502)相连接,且二者均集成在遥控指挥棒(500)的内部; 所述用户输入模块(501)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并将用户的输入转换为用户输入信号,并传送给信号发射模块(502);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502)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所述信号接收模块(503)传输用户输入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模块(501)是安装在所述遥控指挥棒(500)侧壁上的按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乐演奏辅助系统,其包括指挥控制台和演奏员终端,二者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述指挥控制台包括一个路由装置,该路由装置与所述演奏员终端连接以构成所述网络。路由装置可以是嵌入式的无线路由装置,显示装置具有单页和双页显示功能。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对乐谱的显示、协同翻谱、管理等多种功能,方便了乐团的演出和排练。
文档编号G10G7/00GK202512875SQ2012201109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赵汉青 申请人:赵汉青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偏光型led台灯反射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偏光型LED台灯反射器。 背景技术:台灯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对台灯进行照明光学设计时,现有的设计是将照射区域 扩大,以灯具出光口为中心,形成一个轴对称的照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2)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散热结构,尤指一种应用在背光模组上的散热结 构,以降低该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且使该背光模组能快速散热,并有效 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背景技术:按,传统的显示器产品(如电视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1)

    专利名称:高压排放消声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的气流消声器或排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冶炼高炉高压空气排放的消声器。目前,消除高压空气动力性噪声,有多种办法,迷宫式消声器是其中之一。迷宫式消声器是利用迷宫分路的改变气流方向,产生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1)

    专利名称:半导体元件微细图形的形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元件微细图形(pattern)的形成方法,特别是涉及可形成对应于高集成化的微细图形的半导体元件的微细图形的形成方法。背景技术: 图1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半导体元件微细图形的形成方法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3)

    专利名称:用于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内切换(IPS)模式LCD设备的阵列基板以及制造该阵列基板的方法,用来解决栅极焊盘区中的接触问题。背景技术:近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9)

    专利名称:一种偏振分布可调的矢量光束的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与光束产生装置有关,特别是一种偏振分布可调的矢量 光束的产生装置。主要用于激光微加工、光学微操纵、光信息存储、光 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背景技术:在光束偏振态研究中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