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加热定影辊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 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装置、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 成装置中,有时使用通过电磁感应对由磁性材料形成的中空的定影辊进行 加热的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具体而言,通过使交流电流流经与 定影辊间隔预定的间隙而配置的电磁线圈而使磁通作用在定影辊上。由 此,通过由于磁通产生的电磁感应的涡电流(感应电流)来加热定影辊。
通常在具有这样构成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检测定影辊 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供给电磁线圈的功率值,由此对定
影辊的温度进行控制。此时对向电磁线圈的供电量的控制通过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来进行,所述PWM控制用于 控制对是否向该电磁线圈供电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IGBT等)的占空 比。例如,供电量由于增长开关元件的接通(ON)时间而变多,由于增 长断开(OFF)时间而变少。
如图9A所示,在所述PWM控制中,优选实现在施加给开关元件的 电压和电流同时大致变为零的时刻对开关信号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的零交 叉(zero cross)控制。由此,能够防止开关元件中的功率损失,并能够防 止该开关元件过热或损坏。
但是,例如在定影辊的温度变得非常高而使对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 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所述PWM控制中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过短,则不 存在电压和电流同时变为零的时刻,因此如图9B所示无法实现零交叉控 制。因此,在某技术中,通过固定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并控制断开时间来抑制低功率供电时的开关元件中的功率损失。具体而言,将开关元件的接 通时间固定为能够进行零交叉控制的预定的最小时间,并通过使开关元件 的断开时间足够长来实现低功率供电。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技术,有时无法在使开关元件从断开状态变化到接通 状态时实现零交叉控制,从而会在开关元件中产生很大的功率损失。并 且,担心当再次进行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时会产生大的电压波动
(ripple),发生闪变(flicker)而对电源产生影响。另外,还存在着由于 电压波动变大而导致对定影辊的温度控制的响应性变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开关 元件的零交叉控制并能够实现对电磁线圈的低功率供电的定影装置以及图 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 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 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 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 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所谓零交叉控制);遮蔽部件,当位于 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被加热部件之间时,遮蔽从所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 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以及遮蔽量控制单元,使所述遮蔽部件移动或者使 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被加热部件移动来调整所述遮蔽部件与所述被加热部 件和所述电磁线圈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 例如,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等。
在如上构成的定影装置中,能够通过所述遮蔽部件的位置来控制对从 所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的遮蔽量,即能够对所述被 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结合的强弱进行调整。因此,在对所述电 磁线圈进行低功率供电时,通过减弱所述被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 磁结合,能够降低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能量消耗量)。因此,在对所述电磁线圈进行低功率供电时,由于只要在将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 作的占空比控制在能够进行零交叉控制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减弱所述加热部 件与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结合即可,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开关元件中的功率 损失或所述开关元件的热损坏等。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因所述开关元件的 开关动作导致的电压波动,因此对所述定影辊的温度控制的响应性也是良 好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定影 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的供电功率值 设定单元。根据该构成方式,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 能够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 定的最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遮蔽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 蔽量来控制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 述条件的最低的功率值。因此,通过将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能够实现零交叉 控制的功率值的最低值预先设定为所述最低功率值,在由所述供电功率值 设定单元设定了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供电功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实现零交叉控制并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控制 为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 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 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 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 比。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装置,具有与由磁性材 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的电磁线圈;开关元件,向
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
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
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遮蔽部件,当位于 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被加热部件之间时,遮蔽从所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
8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以及遮蔽量控制单元,使所述遮蔽部件移动或者使
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被加热部件移动来调整所述遮蔽部件与所述被加热部 件和所述电磁线圈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 例如,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等。
另外,该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与所述第一方面的定影装置相 同,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所述电磁线 圈的供电功率值的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该构成方式,在通过所述供 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 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能够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 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定的最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遮蔽量控制单元 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来控制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 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的最低的功率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 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 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 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 占空比。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
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磁心,将来自所述电磁线圈的磁通 导入所述被加热部件;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 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 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 关动作的占空比(所谓零交叉控制);以及间隔距离改变单元,通过使所 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移动,改变所述被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和/ 或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或者改变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 例如,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等。
在这样构成的所述定影装置中,通过所述间隔距离改变单元来改变所 述被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或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或者改变所述电磁 线圈与所述磁心的间隔距离,由此能够调整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的强弱。因此,在对所述电磁线圈进行低功率供电时,由于只要在能够 进行零交叉控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并通过使 所述磁芯移动来减弱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即可,因此能够防止 所述开关元件中的功率损失或所述开关元件的热损坏等。另外,由于能够 抑制因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导致的电压波动,因此对所述定影辊的温 度控制的响应性也是良好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定影 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的供电功率值 设定单元。根据该构成方式,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 能够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 定的最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间隔距离改变单元改变所述间隔距离来控制对 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的最低 的功率值。因此,通过将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能够实现零交叉控制的功率值 的最低值预先设定为所述最低功率值,在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 了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供电功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制 单元实现零交叉控制并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控制为小于等于所 述最低功率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 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 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 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 比。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装置,具有电磁线圈 和磁芯,所述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 而配置,所述磁心将来自所述电磁线圈的磁通导入所述被加热部件;开关 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
/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
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以及间隔
10距离改变单元,通过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移动,改变所述被加热 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或者改变所述电磁线圈与 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例如,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与定影 辊热结合的加热辊等。
另外,该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与所述第三方面的定影装置相 同,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所述电磁线 圈的供电功率值的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该构成方式,在通过所述供 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 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能够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 占空比维持为所述范围内的最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间隔距离改变单元改变 所述间隔距离来控制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 够实现所述条件的最低的功率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 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 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 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 占空比。
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势会通过附图和以下的详细 说明而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的概要构成的框图2A、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 意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系统构成的示意图4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中通过定影装置执行的加
热控制处理的程序的 一个示例的流程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
意图,表示了在截面上开口的情况;
1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系统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复印机中通过定影装置执行的加 热控制处理的程序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
图9A、图9B是用于说明开关元件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的概要构成的框图,图2A、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图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系统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中通过定影装置执行的加热控制处理的程 序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复印机X仅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 示例,例如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打印机装置、传真装置、 以及数码复合机等。
首先,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X的概要构成进行说 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X主要包括操作显示部 1、图像读取部2、图像处理部3、图像形成部4、定影装置5、以及控制 部6等。除此之外,所述复印机X还具有一般的电子照像方式的复印机所 具有的各种构成要素,这里省略说明。
所述控制部6包括CPU和ROM、 RAM等外围装置,并通过按照存储 在所述ROM中的预定的程序执行处理来综合地控制该复印机X。
所述操作显示部1是在该复印机X中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或输入操作 的液晶显示器、触摸面板等。所述图像读取部2读取安置在原稿台或ADF (自动输稿器)上的原稿的图像,由该图像读取部2读取了的图像数据被 输入到所述图像处理部3中。所述图像处理部3对由所述图像读取部2读取了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从经由LAN等通信网络而连接的图外的信息处
理装置输入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在所述图像处理部3中 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所述图像形成部4中。所述图像形 成部4具有感光鼓、带电器、显影装置、LSU等,并根据从所述图像处理 部3输入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显影剂)像。
并且,所述定影装置5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4形成了调色剂像的纸 张上熔融定影该调色剂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所述复印机X在与所述 定影装置5相关的构成方式方面具有特征,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说 明。
这里,图2A是从侧面观察所述定影装置5的示意截面图,图2B是从 上方观察所述定影装置5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所述定影装置5的系统构 成的示意图。
首先,如图2A、图2B所示,所述定影装置5包括定影辊61和加 压辊62, 一边压送在所述图像形成部4中被转印了调色剂像后在纸张运送 路径50上被运送的纸张一边进行旋转;加热辊71 (被加热部件的一个例 子),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定影带72,被架设在所述加热辊71和所述 定影辊61上;励磁线圈73 (电磁线圈的一个例子),用于对所述加热辊 71进行感应加热;以及遮蔽板74 (遮蔽部件的一个例子),可移动地由 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支撑。
所述驱动机构(未图示)通过从后述的驱动马达54 (参照图3)传递 过来的驱动力而使所述遮蔽板74向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例如,作 为一个示例,所述驱动机构(未图示)具有通过从后述的驱动马达54 (参 照图3)传递过来的驱动力使所述遮蔽板74以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转动的 臂、或者具有使所述遮蔽板74滑动的齿条和小齿轮。
所述励磁线圈73通过在铁心等磁芯上巻绕电线而形成,并被固定在 与所述加热辊71隔开预先确定的预定间隔的位置。当然,所述励磁线圈 73也可以以空芯方式进行巻绕。所述励磁线圈73具有至少横贯所述加热 辊71的长度方向(纸张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来巻绕的长度。也可以 考虑其他的实施例,即,通过在所述加热辊7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电磁线圈来形成横贯该加热辊71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而巻绕的励磁
线圈73。
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向所述励磁线圈73供应交流电流,使来自该 励磁线圈73的磁通作用在所述加热辊71上,从而使该加热辊71产生感应 电流(涡电流),由此对该加热辊71进行感应加热。
所述定影带72使所述加热辊71与所述定影辊61热结合,通过从所述 加热辊71向所述定影辊61传递热来加热该定影辊61。也可以省略所述加 热辊71和所述定影带72,并通过预先用磁性材料形成所述定影辊61而由 所述励磁线圈73对所述定影辊61进行感应加热。在该情况下,所述定影 辊61相当于被加热部件。另外,也考虑预先用磁性材料来形成所述定影 带72并由所述励磁线圈73对该定影带72进行感应加热。在该情况下,所 述定影带72相当于被加热部件。另外,此时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通过 所述定影带72的热量将调色剂熔融定影在被所述定影辊61和所述加热辊 62压送的纸张上。
另一方面,所述遮蔽板74是具有至少横贯所述励磁线圈73的长度方 向的整个区域的宽度、即至少横贯所述加热辊71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 的宽度的板状部件。所述遮蔽板74由铜(抗磁体)等非磁性材料形成, 当位于所述励磁线圈73与所述加热辊71之间时,遮蔽从所述励磁线圈73 作用在所述加热辊71上的磁通。此时,所述遮蔽板74对磁通的遮蔽量根 据所述遮蔽板74与所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的相对位置而发生变 化。即,根据所述遮蔽板74在所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之间与所 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相干涉的程度,被遮蔽的磁通量发生变 化。
接着,使用图3对所述定影装置5的系统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定影装置5包括PWM控制电路51,具有向所述 励磁线圈73供电的IGBT等开关元件511等的电子部件;IH控制微机 52,具有CPU、 RAM、以及ROM等控制设备;温度传感器53,为检测 所述定影辊61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等;以及驱动马达54,为与所述驱动机 构(未图示)连结的步进电机等。
14所述PWM控制电路51根据来自所述IH控制微机52的指示向所述开 关元件511输入开关信号,由此控制该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并控制 对由所述励磁线圈73和未图示的电容等形成的电压(或电流)谐振电路 (未图示)的供电。由于由所述开关元件511、所述励磁线圈73、未图示 的电容等构成的换流器(inverter)电路与以往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说 明。
所述温度传感器53检测所述定影辊61的中央部的温度,并将该检测 结果输出给所述控制部6。由此,所述控制部6根据从所述温度传感器53 输入的检测温度来设定对所述励磁线圈73的供电功率值,使所述定影辊
6i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了的定影温度(例如2ocrc左右)。下面,将这里
设定的供电功率值称为加热功率值。例如,将通过预定的关系式或数据表 等预先设定了所述定影温度和所述检测温度的温度差与所述加热功率值的 关系的信息预先存储在所述控制部6的内部存储器中,由此所述控制部6 能够根据所述温度差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这里,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 53的检测温度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时的所述控制部6相当于供电功率值 设定单元。
另外,由所述控制部6实现了的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也可以通过 所述IH控制微机52来实现。即,所述IH控制微机52根据由所述温度传 感器53检测出的所述定影辊61的温度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并且,由 所述控制部6设定了的加热功率值被输入给所述IH控制微机52。
所述IH控制微机52根据从所述控制部6输入的所述加热功率值来设 定所述PWM控制电路51中的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占空比。此时,所述 IH控制微机52设定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以使得执行 在所述开关元件511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511上的 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511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零交叉控制(参照图 9A)。这里,执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控制微机52相当于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所述PWM控制电路51来实现。并且,由所 述IH控制微机52设定了的占空比被传送给所述PWM控制电路51。由 此,在所述PWM控制电路51中,根据由所述IH控制微机52设定了的占空比来执行对所述开关元件511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
如图9B所示,如果所述IH控制微机52指示的所述加热功率值过 小、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中的占空比过低(接通时间过短),则 在所述PWM控制电路51中无法实现零交叉控制(参考图9A),在开关 动作时会产生功率损失。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复印机X的所述定影装置5中,在由 于所述IH控制微机52执行后述的加热控制处理(参照图4的流程图)、 所述加热功率值过小而无法实现所述PWM控制电路51的零交叉控制的情 况下,除了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占空比控制之外,还通过调整所述遮蔽板 74对磁通的遮蔽量来调整对所述励磁线圈73的供电功率值。下面,在所 述定影装置5中,将能够实现所述开关元件511的零交叉控制的条件下的 最小的加热功率值称为最低功率值,将此时的占空比称为最低占空比。所 述最低功率值和所述最低占空比通过预先进行的试验或仿真是已知的。
下面,按照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所述复印机X中由所述定影装置5 执行的加热控制处理的程序的一个例子。这里,图中的S1、 S2、……表示 处理步骤的号码。
该加热控制处理在所述复印机X执行图像形成时或待机时等对设置在 所述定影装置5中的定影辊61进行感应加热时由所述IH控制微机52来执 行。在所述IH控制微机52和所述控制部6由一个控制部实现时,由该控 制部执行该加热控制处理。
首先,在步骤Sl中,所述IH控制微机52判断由所述控制部6设定 了的所述加热功率值是否小于等于预先确定的所述最低功率值。即,在这 里,判断当仅通过对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控制而实现了所述加热功率 值的供电时所述加热功率值是否是能够实现该开关元件511的零交叉控制 的值。
这里,当判断所述加热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时(Sl中的 "是"侧),处理转移到步骤S2,当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功 率值大时(Sl中的"否"侧),处理转移到步骤Sll。 (步骤Sll、 S12)
16首先,对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功率值大(Sl中的"否" 侧)、处理转移到步骤Sll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中,通过由所述IH控制微机52控制所述驱动马达54,使 所述遮蔽板74移动到在所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之间不与所述励 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相干涉的位置(例如图2A、 2B所示的实线的 位置,以下称为"非遮蔽区域")。在所述遮蔽板74已经位于所述非遮 蔽区域中的情况下,维持该状态。此时,例如根据限位开关等未图示的位 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或所述驱动马达54的驱动历史等来判断所述遮 蔽板74的位置即可。
接着,在步骤S12中,所述IH控制微机52根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来设 定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并将该占空比传送给所述 PWM控制电路51。由此,在所述PWM控制电路51中,根据从所述IH 控制微机52指示的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输出所 述加热功率值。在这里,由于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功率值大、所述 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比所述最低占空比大,因此能够在所述 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中实现零交叉控制,在该开关元件511中不会产 生功率损失。
(步骤S2)
接着,说明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Sl中的 "是"侦lj)、处理转移到步骤S2的情况。
首先,在步骤S2中,通过由所述IH控制微机52控制所述驱动马达 54,使所述遮蔽板74移动到在所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之间与所 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相干涉的位置(例如图2A、 2B所示的虚 线的位置,以下称为"遮蔽区域")。此时,所述IH控制微机52通过根 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控制所述遮蔽板74的移动量来调整所述遮蔽板74与所 述励磁线圈73和所述加热辊71的相对位置,控制该遮蔽板74对磁通的遮 蔽量。这里,进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控制微机52相当于遮蔽量控制单 元。
具体而言,所述IH控制微机52当在所述PWM控制电路51中根据所
17述最低占空比来进行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时使所述遮蔽板74移
动到能够以所述加热功率值向所述励磁线圈73供电的位置。例如,通过
预先将根据预定的关系式或数据表等设定了所述加热功率值与所述遮蔽板
74的位置关系的信息预先存储在所述IH控制微机52的内部存储器中,所 述IH控制微机52能够根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来设定所述遮蔽板74的移动 量。如上所述,例如通过限位开关等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或所述驱动马达54的驱动历史等来判断所述遮蔽板74的位置即可。 (步骤S3)
并且, 一旦所述遮蔽板74移动了,则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所述IH 控制微机52将与所述最低功率值对应的所述最低占空比传送给所述PWM 控制电路51。由此,所述PWM控制电路51根据从所述IH控制微机52 指示的所述最低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
这样,所述IH控制微机52在对所述励磁线圈73的供电功率值被设 定为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元件511的开关动作 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最低占空比,并通过控制所述遮蔽板74对磁通的遮 蔽量来进行使得对所述励磁线圈73的供电功率值为所述加热功率值的控 制。这里,进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控制微机52相当于供电功率值控制单 元。
如上所述,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由于能够通过所述遮蔽板74减弱 从所述励磁线圈73作用在所述加热辊71上的磁通,因此能够在所述开关 元件511的开关动作中实现零交叉控制(参照图9A),同时能够以小于 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功率值向所述励磁线圈73供电。由此,能够防止 所述开关元件511接通/断开时的功率损失,并能够防止该开关元件511的 热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l中,如图2所示,以所述遮蔽板74仅设置在所述励磁 线圈73与所述加热辊71之间的一侧(图2A中的右侧)的情况为例进行 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预先在所述励磁线圈73与所述加热辊71之间的相反 的一侧也同样地设置所述遮蔽板74而在所述励磁线圈73与所述加热辊71 之间从两侧进行遮蔽。
1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使所述遮蔽板74移动的情况为例进行
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使所述遮蔽板74与所述励磁线圈73和 所述加热辊7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即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所述加热 辊71和所述励磁线圈73移动。 实施方式2
这里,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 成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系统构成的示 意图,图7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复印机中通过定影装置执行的 加热控制处理的程序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复印机X仅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 例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打印机装置、传真装置、 数码复合机等。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复印机X的概要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因此省略相关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所述复印机X在与所述定影装置5相关的构成 方式方面具有特征,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里,图5A是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5的示意截面图, 图5B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5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实施 方式2的定影装置5的系统构成的示意图。
首先,如图5A、图5B所示,所述定影装置5包括定影辊161和加 压辊162, 一边压送在所述图像形成部4中被转印了调色剂像后在纸张运 送路径150上被运送的纸张一边进行旋转;加热辊171 (被加热部件的一 个例子),由铁等磁性材料形成;定影带172,被架设在所述加热辊171 和所述定影辊161上;励磁线圈173 (电磁线圈的一个例子),用于对所 述加热辊171进行感应加热;以及磁芯174,可移动地由未图示的驱动机 构支撑。
所述驱动机构(未图示)通过从后述的驱动马达154 (参照图6)传 递过来的驱动力而使所述磁芯174向图5A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例如,作为一个示例,所述驱动机构(未图示)具有通过从后述的驱动马达154
(参照图6)传递过来的驱动力使所述磁芯174以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转 动的臂、或者具有使所述磁芯174滑动的齿条和小齿轮。
所述励磁线圈173通过将电线以空芯的方式巻绕而形成,并被固定在 与所述加热辊171隔开预先确定的预定间隔的位置。所述励磁线圈173具 有至少横贯所述加热辊171的长度方向(纸张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来 巻绕的长度。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实施例,即,通过在所述加热辊171的长 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电磁线圈来形成横贯该加热辊171的长度方向的整 个区域而巻绕的励磁线圈173。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向所述励磁线圈 173供应交流电流,使来自该励磁线圈173的磁通作用在所述加热辊171 上,从而使该加热辊171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由此对该加热辊171 进行感应加热。
所述定影带172使所述加热辊171与所述定影辊161热结合,通过从 所述加热辊171向所述定影辊161传递热来加热该定影辊161。也可以省 略所述加热辊171和所述定影带172,并通过预先用磁性材料形成所述定 影辊161而由所述励磁线圈173对所述定影辊161进行感应加热。在该情 况下,所述定影辊161相当于被加热部件。另外,也考虑预先用磁性材料 来形成所述定影带172并由所述励磁线圈173对该定影带172进行感应加 热。在该情况下,所述定影带172相当于被加热部件。另外,此时在所述 定影装置5中,通过所述定影带172的热量将调色剂熔融定影在被所述定 影辊161和所述加热辊162压送的纸张上。
另一方面,所述磁芯174被配置在所述励磁线圈173的中央,具有横 贯所述加热辊171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宽度。所述磁芯174由铁或铁 素体等磁性材料形成,用于向所述加热辊171导入由所述励磁线圈173产 生的磁通。此时,由所述磁芯174导入的磁通的量根据所述磁芯174与所 述励磁线圈173的间隔距离和所述磁芯174与所述加热辊171的间隔距离 而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所述磁芯174与所述励磁线圈173、所述磁芯 174与所述加热辊171的各间隔距离越小,通过所述磁芯174从所述励磁 线圈173导入所述加热辊171的磁通的量越多。
20接着,使用图6对所述定影装置5的系统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所述定影装置5包括PWM控制电路151,具有向所述 励磁线圈173供电的IGBT等开关元件511等的电子部件;IH控制微机 152,具有CPU、 RAM、以及ROM等控制设备;温度传感器153,为检 测所述定影辊161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等;以及驱动马达154,为与所述驱 动机构(未图示)连结的步进电机等。
所述PWM控制电路151根据来自所述IH控制微机152的指示向所述 开关元件1511输入开关信号,由此控制该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并 控制对由所述励磁线圈173和未图示的电容等形成的电压(或电流)谐振 电路(未图示)的供电。由于由所述开关元件1511、所述励磁线圈173、 未图示的电容等构成的换流器电路与以往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
所述温度传感器153检测所述定影辊161的中央部的温度,并将该检 测结果输出给所述控制部6。由此,所述控制部6根据从所述温度传感器 153输入的检测温度来设定对所述励磁线圈173的供电功率值,使所述定 影辊161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了的定影温度(例如20(TC左右)。下面, 将这里设定的供电功率值称为加热功率值。例如,将通过预定的关系式或 数据表等预先设定了所述定影温度和所述检测温度的温度差与所述加热功 率值的关系的信息预先存储在所述控制部6的内部存储器中,由此所述控 制部6能够根据所述温度差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
这里,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53的检测温度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时 的所述控制部6相当于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另外,由所述控制部6实现 了的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也可以通过所述IH控制微机152来实现。 即,所述IH控制微机152根据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出的所述定影 辊161的温度来设定所述加热功率值。并且,由所述控制部6设定了的加 热功率值被输入给所述IH控制微机152。
所述IH控制微机152根据从所述控制部6输入的所述加热功率值来 设定所述PWM控制电路151中的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占空比。此时,所 述IH控制微机152设定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以使得 执行在所述开关元件1511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1511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零交叉控制
(参照图9A)。这里,执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控制微机152相当于开关 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所述PWM控制电路151来实 现。
并且,由所述IH控制微机152设定了的占空比被传送给所述PWM控 制电路151。由此,在所述PWM控制电路151中,根据由所述IH控制微 机152设定了的占空比来执行对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控 制。
如图9B所示,如果所述IH控制微机152指示的所述加热功率值过 小、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中的占空比过低(接通时间过短), 则在所述PWM控制电路151中无法实现零交叉控制(参考图9A),在开 关动作时会产生功率损失。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复印机X的所述定影装置5中,在由 于所述IH控制微机152执行后述的加热控制处理(参照图7的流程 图)、所述加热功率值过小而无法实现所述PWM控制电路151的零交叉 控制的情况下,除了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占空比控制之外,还通过调整 被所述磁芯174引导的磁通的量来调整对所述励磁线圈173的供电功率 值。下面,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将能够实现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零交 叉控制的条件下的最小的加热功率值称为最低功率值,将此时的占空比称 为最低占空比。所述最低功率值和所述最低占空比通过预先进行的试验或 仿真是已知的。
下面,按照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在所述复印机X中由所述定影装置5 执行的加热控制处理的程序的一个例子。这里,图中的S101、 S102、…… 表示处理步骤的号码。
该加热控制处理在所述复印机X执行图像形成时或待机时等对设置在 所述定影装置5中的定影辊161进行感应加热时由所述IH控制微机152来 执行。在所述IH控制微机152和所述控制部6由一个控制部实现时,由 该控制部执行该加热控制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1中,所述IH控制微机152判断由所述控制部6设定了的所述加热功率值是否小于等于预先确定的所述最低功率值。即,在 这里,判断当仅通过对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控制而实现了所述加热 功率值的供电时所述加热功率值是否是能够实现该开关元件1511的零交 叉控制的值。
这里,当判断所述加热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时(S101中的
"是"侧),处理转移到歩骤S102,当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 功率值大时(S101中的"否"侧),处理转移到步骤Slll。 (步骤Slll、 S112)
首先,对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功率值大(S101中的 "否"侧)、处理转移到步骤Slll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Slll中,通过由所述IH控制微机152控制所述驱动马达154 而使所述磁芯174移动到初始位置(例如图5所示的实线的位置)。在所 述磁芯174已经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维持该状态。这里,所述初 始位置例如是从所述励磁线圈173作用在所述加热辊171上的磁通量最多 的位置,预先通过试验或仿真等来决定该初始位置。例如根据限位开关等 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或所述驱动马达154的驱动历史等来 判断所述磁芯174的位置即可。
接着,在步骤S112中,所述IH控制微机152根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来 设定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并将该占空比传送给所述 PWM控制电路151。由此,在所述PWM控制电路151中,根据从所述 IH控制微机152指示的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输 出所述加热功率值。在这里,由于所述加热功率值比所述最低功率值大、 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比所述最低占空比大,因此能够 在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中实现零交叉控制,在该开关元件1511 中不会产生功率损失。 (步骤S102)
接着,说明判断为所述加热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S101中 的"是"侧)、处理转移到歩骤S102的情况。
首先,在步骤S102中,通过由所述IH控制微机152控制所述驱动马达154,使所述磁芯174向离开所述励磁线圈173和所述加热辊171的方 向移动(例如图5A所示的虚线的位置)。
此时,所述IH控制微机152通过根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控制所述磁芯 174的移动量来改变所述磁芯174与所述励磁线圈173的间隔距离和所述 磁芯174与所述加热辊171的间隔距离,控制通过该磁芯174而从所述励 磁线圈173导入所述加热辊171的磁通量。这里,进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 控制微机152相当于间隔距离变更单元。
具体而言,所述IH控制微机152当在所述PWM控制电路151中根据 所述最低占空比来进行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时使所述磁芯174 移动到能够以所述加热功率值向所述励磁线圈173供电的位置。例如,通 过预先将根据预定的关系式或数据表等设定了所述加热功率值与所述磁芯 174的位置关系的信息预先存储在所述IH控制微机152的内部存储器中, 所述IH控制微机152能够根据所述加热功率值来设定所述磁芯174的移 动量。如上所述,例如通过限位开关等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 果或所述驱动马达154的驱动历史等来判断所述磁芯174的位置即可。 (步骤S103)
并且, 一旦所述磁芯174移动了,则在接下来的步骤S103中,所述 IH控制微机152将与所述最低功率值对应的所述最低占空比传送给所述 PWM控制电路151。由此,所述PWM控制电路151根据从所述IH控制 微机152指示的所述最低占空比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
这样,所述IH控制微机152在对所述励磁线圈173的供电功率值被 设定为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 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最低占空比,并改变所述磁芯174与所述励磁线 圈173的间隔距离和所述磁芯174与所述加热辊171的间隔距离,减少由 该磁芯174引导的磁通量,由此将对所述励磁线圈173的供电功率值控制 为所述加热功率值。这里,进行该控制吋的所述IH控制微机152相当于 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
如上所述,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由于能够通过使所述磁芯174离开 来减弱从所述励磁线圈173作用在所述加热辊171上的磁通,因此能够在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中实现零交叉控制(参照图9A),同时能
够以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位的功率值向所述励磁线圈173供电。由此, 能够防止所述开关元件1511接通/断开吋的功率损失,并能够防止该开关 元件1511的热损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将所述磁芯174配置在所述励磁线圈 173的中央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所述磁芯174的形状当然不限 于此。
例如,如图8所示,除了所述磁芯174之外,还可以在所述励磁线圈 173的外部具有可移动地被支撑的磁芯174a、 174b。在该情况下,预先将 所述磁芯174、 174a、 174b连结为一体而使所述磁芯174a、 174b与该磁芯 174 —起移动,或者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使所述磁芯174、 174a、 174b分 别向图示的箭头方向独立地移动。在使所述磁芯174、 174a、 174b能够独 立地移动的构成方式中,能够更细致地调整从所述励磁线圈173导入所述 加热辊171的磁通量。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对使所述磁芯174移动的构成方式进行了说 明,这里对使所述励磁线圈173移动的构成方式进行说明。
在所述定影装置5中,通过使所述励磁线圈173离开所述磁芯174或 所述加热辊171来改变所述励磁线圈173和所述磁芯174的电磁结合程度 或所述励磁线圈173和所述加热辊171的电磁结合程度,由此能够调整从 所述励磁线圈173作用在所述加热辊171上的磁通量。
因此,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代替所述磁芯174而是预先使所述励磁 线圈173被所述驱动机构支撑,在通过所述IH控制微机152执行的所述 加热控制处理中,在设定了小于等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供电功率值的情况 下,将所述开关元件1511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最低占空比, 并且使所述励磁线圈173移动来改变所述励磁线圈173与所述加热辊171 的间隔距离、以及所述励磁线圈173与所述磁芯174的间隔距离,由此进 行使从所述励磁线圈173作用在所述加热辊171上的磁通量减小的控制。 这里,执行该控制时的所述IH控制微机152相当于间隔距离改变单元和
25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
该构成方式也能够防止在所述定影装置5的所述开关元件1511中产 生功率损失,并能够防止该开关元件1511的热损坏。
另外,当然也可以使所述励磁线圈173与所述磁芯174 ( 174a、 174b) —起向离开所述加热辊171的方向移动。例如,如果通过在所述磁 芯174 (174a、 174b)上巻绕电线来形成所述励磁线圈173而构成为一 体,则所述磁芯174 (174a、 174b)和所述励磁线圈173能够同时移动。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 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改变。
权利要求
1.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遮蔽部件,当位于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被加热部件之间时,遮蔽从所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以及遮蔽量控制单元,使所述遮蔽部件移动或者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被加热部件移动来调整所述遮蔽部件与所述被加热部件和所述电磁线圈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
2. 如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
3. 如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 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以及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 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定的最 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遮蔽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来 控制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 的最低的功率值。
4. 如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 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比。
5.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影装置,具有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 配置的电磁线圈;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 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 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遮蔽部件,当位于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被加热部件之间时,遮蔽从所 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以及遮蔽量控制单元,使所述遮蔽部件移动或者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被 加热部件移动来调整所述遮蔽部件与所述被加热部件和所述电磁线圈的相 对位置,由此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 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以及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 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定的最 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遮蔽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来 控制对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 的最低的功率值。
8. 如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 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比。
9.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磁心,将来自所述电磁线圈的磁通导入所述被加热部件; 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 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 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以及间隔距离改变单元,通过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移动,改变所 述被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或者改变所述电 磁线圈与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 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以及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 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定的最 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间隔距离改变单元改变所述间隔距离来控制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的最低的功率 值。
12. 如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 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比。
13.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影装置,具有电磁线圈和磁芯,所述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 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所述磁心将来自所述电磁线圈的磁 通导入所述被加热部件;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 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 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以及间隔距离改变单元,通过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移动,改变所 述被加热部件与所述电磁线圈和/或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或者改变所述电 磁线圈与所述磁芯的间隔距离。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加热部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与定影辊热结合的加热辊。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根据所述定影辊或所述定影带的温度来设定对 所述电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以及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磁 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小于等于预先确定了的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维持为所述条件下的预定的最 低值,并通过由所述间隔距离改变单元改变所述间隔距离来控制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所述最低功率值是能够实现所述条件的最低的功率 值。
16. 如要求1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功率值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将对所述电 磁线圈的供电功率值设定为大于所述最低功率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控 制单元将所述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控制为与由所述供电功率值设定单元设定 了的供电功率值相对应的占空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被加热部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隙而配置;开关元件,向所述电磁线圈供电;开关控制单元,在当所述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时被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和流经所述开关元件的电流大致变为零的条件下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遮蔽部件,通过位于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被加热部件之间而遮蔽从所述电磁线圈作用在所述被加热部件上的磁通;以及遮蔽量控制单元,使所述遮蔽部件移动或者使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被加热部件移动来调整所述遮蔽部件与所述被加热部件和所述电磁线圈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所述遮蔽部件对磁通的遮蔽量。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520632SQ20091000652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6日
发明者与田纯也, 门林泉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噪声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背景技术: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人们在电动汽车上设计了发动机噪声产生设备如专利CN201010282833. 3,但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1)

    专利名称: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具有塑料膜支撑体的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以下简称CTP)用印刷版材料的运用技术,具体说,涉及用无线标记(无线タグ)管理控制工序的印刷版材料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无移动镜组变焦距光学系统的方法及该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变焦距光学系统的方法及该光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 实现无移动镜组变焦距光学系统的方法及该光学系统。技术背景长期以来,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可变焦光学镜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1)

    专利名称:速画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绘画制图的速画板,由速画透板,附设画透板,透片,介质,速画系统,投 画系统构成,适合将二维、三维立刻转换成二维的测量,绘画,制图。背景技术:在美术写生、绘画与设计中,各人观察景物后,以手绘在纸布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4)

    专利名称:复反射杯式led交通号志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交通号志灯,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复反射杯的LED交通号志灯。背景技术:交通号志灯是供车辆及行人在道路上的行进、停止或转向的指引号志,用以维持交通纪律,为交通安全上的一个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7)

    专利名称:多功能喇叭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喇叭。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无轨陆用车辆大类,自行车特有的而其它未列入的附件小类,音响信号或报警装置组技术领域。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音响信号或报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