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因震动影响其稳定性 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等非自发性发光显示器需要设置一背光模组以显示画面,然 而,为了使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显示品位,提供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必须尽 可能为均匀的面光源。因此,在灯管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通常设置有多层光
学膜片,如导光板或扩散片以调整从灯管发出之光源的光学性质,从而使 之接近均勻面光源。
一般来说,背光模组中通常设计有定位构件以使灯管与光学膜片稳定设 置在其中。请参见图l,如图中所示,在已知的背光模组l的结构中,灯管12 设置在背光模组l之后,且背光模组1设置有侧框14以保持灯管12的位置,并 设置有多个灯管支架15及间隙支柱16。透过灯管支架15将灯管12支撑固定于 背板11上,间隙支柱16则将光学膜片(图中未示)支撑于其顶部以使得光学膜片
(图中未示)平整稳定的设置于灯管12上方。灯管支架15及间隙支柱16的定位是 依靠其尾部设置的扣合部(图中未示)结构及/或螺丝锁固来与背板l 1相结合。
请参见图2A,其为灯管支架的扣合部间隙示意图,它是以正视背板ll 的反面视角来绘示的。从此方向来检视灯管支架15尾部的结构,上述灯管支 架15设计有一扣合部151,背板11对应灯管支架15设计有一开孔111,扣合部 151被置入开孔111后经旋转而組装固定,组装后如图2A所示。一般会将扣合 部151的尺寸设计为比开孔lll的尺寸稍小而存在间隙Ax和Ay,以便利制造人员组装,也可防止扣合部151与开孔111之间因制造公差产生尺寸无法匹配兼 容的状况发生。
然而,当灯管与光学膜片因震动或锁固不良等原因而晃动,就会影响显 示器的显示品位和稳定性。请参考图2B,如图中所示,若在灯管支架15的制 造过程中因公差使得扣合部151与开孔lll之间的间隙Ay过大的话,在灯管支 架15组装完成后,扣合部151与开孔111之间会发生旋转定位不良的情况。当 此情况发生时,灯管支架15的位置容易受到震动影响而改变,连带地也改变 灯管的设置位置。因此,造成设置此背光模组的显示器的显示品位及稳定性 降低。
另一方面,若扣合部151与开孔lll之间在z轴上也因制造公差存在间隙 值的话,扣合部151甚至会因震动而从开孔111中脱离,如此将严重影响显 示器的显示品位及稳定性。同时,间隙支柱16也会产生上述的问题。然而, 制造公差是制作组件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因此上述问题是此技术领域中亟待 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防止支撑装置脱离或 松动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能提升其稳定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一底板、 一光 源以及一支撑装置。底板具有一固定部,光源设置于底板上,支撑装置具有 一支撑件与一卡合件,其中支撑件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光源,且卡合件是 卡置于固定部中。同时,固定部具有一孔洞,卡合件具有一凸块,而凸块与 孔洞相互嵌合。上述支撑装置可为任意的形状或样式,较佳的方式是支撑件 为锥形柱体结构以供支撑一光学膜片;或者支撑件更包含一容置弧槽,以供 光源设置在其中,且容置弧槽围绕光源的部份周围表面或全部周围表面。
5此外,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背光模組,包括 一底板、 一光源以及 一支撑装置。底板具有一固定部,光源设置于底板上,而支撑装置具有一支 撑件、 一容置弧槽与一卡合件,其中,光源设置于容置弧槽中,卡合件卡置
于固定部中。同时,固定部具有一孔洞,卡合件具有一凸块,而凸块与孔洞 相互嵌合。
上述支撑件延伸一高度以维持其上光学膜片的位置,该支撑件较佳为锥 形柱体。此外,上述容置弧槽系围绕该光源的部份周围表面或全部周围表面。
上述底板可为任何形状或样式之底板,其所使用之制作材料亦无限制, 较佳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制上述固定部的形状或样式,较佳为固定部在底板 上的开口为一矩形,同时,固定部具有一嵌合壁,卡合件具有一侧边,且嵌 合壁与侧边是相对应的。此外,较佳为底板与嵌合壁是为一体成形的。当将 支撑装置卡置于固定部时,卡合件弹性变形至凸块设置于孔洞后恢复原状。 上述卡合件的外側宽度可设计成与固定部的宽度相当或稍宽,以使得支撑装 置紧配在固定部中,免除支撑装置与底板之间在灯管设置平面的某一方向上 存在间隙的可能性。
因此,本创作之支撑装置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存在平面与灯管设置平面不 同,即使支撑装置在间隙存在平面上旋转仍无法造成灯管位移或支撑装置的 松动脱离,从而达到背光模组稳定性的提升及支撑装置脱离或松动的防止。
其次,对于上述孔洞之形状或深度,本实用新型也无限制,其可为圓孔、 椭圆孔、多角形孔或半圆孔,较佳为圆形孔。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也没有 限制上述凸块的形状,凸块的形状较佳为对应孔洞的形状如圆柱体、椭圆 柱体、多角柱体或半圆柱体,更佳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因此,本实用新型 利用側边的凸块与嵌合壁的孔洞相互嵌合的设计,使得本创作的背光模组不 会因支撑装置与底板间的间隙造成支撑装置旋转,而使得支撑装置松动脱离于底板,进而达到防止支撑装置脱离或松动的发生,更增加了背光模组的稳 定性。


图1为现有背光4莫组的结构示意图2 A为现有的灯管支架扣合部间隙示意图2B为现有的灯管支架扣合部旋转定位不良位置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分解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分解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分解图。如图中所示,背光 模组3包括一底板31、 一光源32及一支撑装置33。支撑装置33及光源32都是设 置在底板31上。
底板31上有一固定部311,固定部3U两侧分别有一嵌合壁312,嵌合壁312 上则有一孔洞313,且底板31与嵌合壁312为一体成形的。在本实施例中,固 定部311在底板31的开口3111为矩形,且底板31与嵌合壁312为一体成型制作, 而孔洞313则是以冲压工艺制作的圓孔。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使用其它方式制作上述组件。
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33具有一支撑件331与一卡合件333,且卡合件333 位于支撑件331的一端。此外,卡合件333具有二侧边335,各侧边335上分别 形成一凸块334。凸块334的形状对应于上述底板31上的孔洞313,以使得凸块 334可以穿入孔洞313而相互嵌合。在本实施例中凸块334是为一圆柱体。同时, 卡合件333的形状与尺寸是对应于固定部311开口3111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 卡合件333与顶板3331的形状是设计为矩形,以使得卡合件333可以完全卡置于固定部311中。因此,在将支撑装置33设置于底板31时,凸块334在卡合件 333穿入固定部311的过程中会产生弹性变形,直至凸块334穿入孔洞313后则 恢复原状。由于凸块334穿入孔洞313之后即与孔洞313相互崁合,因此支撑装 置33就被固定在底板31上。
支撑装置33的支撑件331为锥形柱体,并且内部为中空以形成一容置空间 332。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2可设置在容置空间332中。借着支撑装置33与底 板31之间的固定机制,光源32则被稳定设置在底板31上。至少一光学膜片( 图中未示)可设置在支撑装置33的支撑件331上方,以接受支撑件331提供的 支撑力,借此维持平整稳定的设置。
为了克服先前技术松动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卡合件333的二侧 边335之间距离作了特殊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二侧边335之间距离是被设计 成略较二嵌合壁312之间距离为宽。因此,当支撑装置33组装于固定部311中 之后,即使在制造过程中存有公差,支撑装置33与固定部311之间在x方向上 没有存在间隙。是故,间隙只存在于嵌合壁312与侧边335所在的y-z平面上, 而且嵌合壁312与侧边335所在的y-z平面与光源32设置在底板31上的x-y平面 是不相同的。因此当嵌合壁312与卡合件333的侧边335之间因间隙而旋转震动 时,支撑装置33只会产生y或z方向上的位移而不会产生x方向的位移。因此, 并不会影响光源32的位置,也不会造成支撑装置33松脱于底板31而影响背光 模组3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施 例背光模组3的支撑装置34的支撑件341包含两容置弧槽3411、 3412,而光源 32则可设置在支撑件341的容置弧槽3411、 3412中。支撑装置34更包含有一卡合件342,其与支撑件341相连接,且卡合件342上具有四侧边345,各侧边345 上分别形成有一凸块343,且在本实施例中,凸块343是为一椭圆柱体。
另一方面,底板31具有一固定部314,其具有四嵌合壁315,且各嵌合壁 315上分别形成有一孔洞316,且底板31与嵌合壁315系为一体成形。固定部314 的开口3111的形状和卡合件342的形状相对应,因此支撑装置34可穿入固定部 314。在本实施例中,孔洞316是为一椭圓孑L当支撑装置34穿入固定部314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34在x与y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345之间的距离 较相对应的两个嵌合壁315之间的距离为宽。因此,在支撑装置34设置于固定 部314后,即使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公差问题,由于x-z平面与y-z平面都设置有 凸块343与孔洞316相互嵌合,所以支撑装置34与固定部314之间在光源32设置 的x-y平面上并没有间隙的问题,而只可能产生z方向的位移。因而相较于上一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34更加稳定设置于底板31上,而能更好地固定 设置光源32的位置。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支撑装置示意图。如图中 所示,支撑装置35具有一支撑件351、 二容置弧槽352、 353及卡合件354,且 二容置弧槽352、 353是分别设置在支撑件351两侧。前述之卡合件354的四个 侧边358上分别形成一凸块355。在本实施例中,光源32是i殳置于容置弧槽352、 353中。此外支撑件351是一锥形柱体,可用来支撑至少一片光学膜片(图中 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1上也有一固定部311。本实施例的固定部311也形 成有四个嵌合壁312,且各个嵌合壁312上也设置有一孔洞313,且在本实施例 中,孔洞313为一圆孔;而卡合件354上具有四侧边358,各侧边358上分别形
9成有一凸块355,且在本实施例中,凸块355是为一圆柱体。此外,底板31与 嵌合壁312系为一体成形。
如图5所示,固定部311之开口3111的形状和卡合件351的形状相对应,因 此支撑装置35可穿入固定部311。在本实施例中,开口3111的形状是设计为矩 形。而当支撑装置35穿入固定部311时,凸块355可穿入孔洞313并相互嵌合。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354侧边358之间的距离是被设计成与嵌合壁312之 间的距离相当。纵然如此,因为支撑装置35四边都借着侧边358与固定部311 之相对应的嵌合壁312相互嵌合,而使得支撑装置35可与底板31固定,并不因 制造公差产生的位移或震动而发生松脱的现象。因此,透过支撑装置35与底 板31的固定设置,光源不会大幅改变其设置的位置。
因此,由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支撑 装置,藉由固定部与卡合件的设计,免除了支撑装置在光源设置平面上存在 间隙的可能性,因此能防止光源与支撑装置脱离或松动的可能性并且提升其 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 围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具有一固定部;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以及一支撑装置,具有一支撑件与一卡合件,且该支撑件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置所述光源;其中,该卡合件系卡置于所述固定部中,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孔洞,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孔洞相互嵌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嵌合 壁,所述卡合件具有一侧边,且所述嵌合壁与所述侧边相对应。所述底板与所述嵌合壁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底板所述凸块为一圆柱体或所述孔洞为一圆孔。 所述凸块的外型与所述所述支撑件为一锥形柱所述支撑件包含一容置 弧槽,且所述容置弧槽围绕所述光源的部份周围表面或全部周围表面。 10. —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具有一固定部; 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以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 为一体成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上的开口为矩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椭圆柱体。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孔洞对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体。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 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
10.一支撑装置,具有一支撑件、 一容置弧槽与一卡合件, 其中所述光源系设置于该容置弧槽中,所述卡合件系卡置于所述固定部 中,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孔洞,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凸块,且所述凸块与该孔洞 相互嵌合。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嵌合壁,所述卡合件具有一侧边,且所述嵌合壁与所述侧边相对应。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嵌合 壁为一体成形。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底 板上的开口为矩形。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一圓柱体 或椭圓柱体。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迷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一圆孔。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外型与所 述孔洞对应。
17.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一锥形柱体。
18.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弧槽围绕所 述光源的部份周围表面或全部周围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底板、一光源及一支撑装置。底板具有一固定部,光源设置于底板上,支撑装置具有一支撑件与一卡合件,其中支撑件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光源,且卡合件是卡置于固定部中。同时,固定部具有一孔洞,卡合件具有一凸块,而凸块与孔洞相互嵌合。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存在平面与灯管设置平面并不相同,如此使得支撑装置不会因间隙造成旋转。因此可避免支撑装置脱离或松动,从而增加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85003SQ2008201542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1日
发明者林文郁, 林琪升, 谢忠志, 韦乾佑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一种吸声板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声板,包括:多层依次排列的子板;每层子板上设有多个贯通子板的吸声孔;相邻子板之间紧密地相贴合,使至少部分吸声孔错位连通,形成消声缝隙。本实用新型的吸声板采用多层子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常态黑(normallyblack)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图1显示一具有常态白(normally white)显示模式的已知半透式液晶显示 器100。如图1所示,一双间隙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9)

    专利名称:一种圆环形矢量光束聚焦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束聚焦系统,特别是一种圆环形矢量光束聚焦系 统。主要用于光刻技术、光学照明、光学显微技术、激光微加工、光学微操纵、光信息存储 等领域。背景技术:圆环形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撞击显示电量的手电筒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撞击显示电量的手电筒,它属于手电筒技术领域,特别是具有电量显示功能的手电筒。技术背景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池没有电的情况。传统的手电筒因为没有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显示功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32)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的传送部件的静电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静电成像的图像再现,并更具体地涉及静电成像装置,所述静电成像装置包括具有脱模油吸收层的传送带(web)。背景技术:静电成像打印机通过将聚合物色粉颗粒从感光器转移到接收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使用用户纠正的自动语音识别学习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语音识别,尤其涉及训练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对人类语音的快速且准确的识别长久以来都是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者所寻求的目标。可从这一计算机语音识别(CS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