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包括具有形状重叠的两种防闪光颗粒的防闪光剂的防闪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包括具有形状重叠的两种防闪光颗粒的防闪光剂的防闪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的防闪光膜和制造所述防闪光膜的方法。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透明基板及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防闪光层的防闪光膜以及用于制造所述防闪光膜的方法,其中所述防闪光层包括透光涂层和包含在所述透光涂层中的防闪光剂,所述防闪光剂为单种颗粒的形式,每个颗粒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从而能控制外部防闪光性和内部防闪光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阴极射线管(CRT)和电致发光显示器(ELD)为代表的显示器已得到广泛使用。当这种显示器用在户外或明亮的光线条件下时,外部光如阳光或荧光灯的光入射在显示器表面上并从其反射,导致该装置的性能劣化。因而,存在对能防止外部光从显示器表面反射的膜的需求。在这些情况下,目前已在显示器中使用了一些防反射膜和防闪光膜。防闪光膜以使其具有粗糙表面的方式进行处理。用于防闪光膜的防闪光处理的普通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种(1)在固化期间通过物理加工使防闪光膜表面粗糙以在其上形成硬涂层,以及⑵ 混合硬涂层剂和作为防闪光剂的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以形成硬涂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 2003-347218 和 2003-408023)。然而,由此制得的膜具有原材料选择受限且防闪光性能难以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已进行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闪光膜,所述防闪光膜使用了具有不同折射率和尺寸的两种防闪光颗粒彼此重叠以实现可控的防闪光性能的防闪光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所述防闪光膜的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防闪光膜的显示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闪光膜,包括透明基板和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防闪光层,其中所述防闪光层包括透光涂层和包含在所述透光涂层中的防闪光剂,所述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防闪光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合硬涂层剂、防闪光剂和溶剂以制备混合溶液,所述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b)将所述混合溶液涂布在透明基板上以形成其中透光涂层包含所述防闪光剂的防闪光层;以及(c)干燥并固化所述防闪光层。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防闪光膜的显示器。
本发明的防闪光膜提供了以下优点。所述防闪光剂为单种颗粒的形式,每个颗粒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与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的混合物形式的常规防闪光剂相比,所述防闪光剂结构简单。而且,所述防闪光剂的形状和含量以及所述涂层的厚度可根据所述防闪光膜的所需防闪光性能而适当改变。而且,所述防闪光膜相对于总混浊度的内部混浊度可通过使用单种颗粒形式的防闪光剂而在宽范围内调整,每个颗粒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此外,与常规防闪光膜相比,在本发明的防闪光膜在透光率和混浊度方面呈现出优异的特性。具体地,本发明的防闪光膜通过将防闪光剂分散在UV可固化的硬涂层剂中, 随后涂布来制备,以确保高耐擦伤性、外观均勻性和高速涂布性。因此,辊-对-辊工艺 (roll-to-roll processing)可适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防闪光膜。使用具有不同折射率和尺寸的两种防闪光颗粒彼此重叠的防闪光剂的本发明的显示器获得高防闪光性而不损失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并具有降低的表面反射,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可视性。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示意图,其中防闪光剂由两种不同种类的防闪光颗粒组成,该两种防闪光颗粒中的一种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较大直径,另一种具有较低折射率和较大直径;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示意图,其中防闪光剂由两种不同种类的防闪光颗粒组成,该两种防闪光颗粒中的一种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较小直径, 另一种具有较低折射率和较大直径;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示意图,其中防闪光剂由具有不同折射率但直径相同的两种防闪光颗粒组成;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中所含的防闪光剂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防闪光颗粒与第二防闪光颗粒重叠;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防闪光功能原理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中所含的防闪光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和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中所含的防闪光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除非另作定义,文中所用术语“总固含量”是指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在将包括硬涂层剂、防闪光剂和溶剂的组合物涂布到透明基板上,干燥并固化后的涂层的重量百分比。现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A)防闪光膜图1至图3是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截面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 每个防闪光膜具有防闪光层20层叠在透明基板10上的结构。任何适宜的材料可用于制造透明基板10,只要它是透明的。在可加工性方面优选聚合物材料,即塑料膜。适用于透明基板10的材料实例包括纤维素类,如乙酰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 三乙酰基纤维素、丙酰纤维素、乙酰基丙酰纤维素和硝基纤维素;聚酯类,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1,4-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亚乙基-1,2-二苯氧基乙烷_4,4' -二羧酸酯和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和聚烯烃类,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甲基戊烯。其他适宜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醚砜、聚醚酮、聚砜和聚酰亚胺。在这些材料中,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或聚碳酸酯(PC)由于其高透明性而为用于光学膜的透明基板的适宜材料。三乙酰基纤维素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可用于IXD用偏振膜和PDP用滤光器。防闪光层20包括透光涂层1和包含在透光涂层1中的防闪光剂30。防闪光剂30 由彼此重叠的两种不同的防闪光颗粒,即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组成。图4是说明防闪光膜中包含防闪光剂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4中示出的防闪光剂30中,第一防闪光颗粒2与第二防闪光颗粒3重叠。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通过粘结第一核的晶种和第二核的晶种并分别经聚合使第一核和第二核生长而形成。因此,第一防闪光颗粒2的一部分与第二防闪光颗粒3的一部分在防闪光剂30的中心重叠。第一核选自由苯乙烯颗粒(折射率1. 59)、聚氯乙烯颗粒(折射率1. 60)和高折射率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9)组成的组,但不限于此;且第二核选自由可高度交联的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1)、可高度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1)、丙烯酸类-苯乙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1. 55)、三聚氰胺颗粒(折射率1. 57)和聚碳酸酯颗粒 (折射率1. 57)组成的组,但不限于此。通常,为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涂层赋予防闪光性的原理可通过在涂层表面上形成不规则性或通过利用来自透光层和涂层中具有不同折射率的透光聚合物颗粒的内部散射来实现。具体地,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防闪光颗粒可用作透光聚合物颗粒,以利用外部防闪光性和内部防闪光性。具有较低折射率的适宜防闪光颗粒为可高度交联的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1)、可高度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1)、丙烯酸类-苯乙烯共聚物颗粒(折射率1. )、三聚氰胺颗粒(折射率1. 57)、聚碳酸酯颗粒(折射率1. 57) 等,且具有较高折射率的适宜防闪光颗粒为苯乙烯颗粒(折射率1. 59)、聚氯乙烯颗粒(折射率1. 60)、高折射率丙烯酸类颗粒(折射率1. 59)等。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通过粘结第一核的晶种与第二核的晶种并分别通过聚合使第一核和第二核生长而形成,而不是两种防闪光颗粒简单地混合或粘结,使得第一防闪光颗粒2的一部分与第二防闪光颗粒3的一部分重叠。 也就是说,防闪光膜30的内部和外部防闪光功能可通过使用单种颗粒形式的防闪光剂同时控制。防闪光层20优选具有2至20 μ m,更优选2至7 μ m的厚度。防闪光层20的厚度可根据防闪光膜的所需防闪光性能和涂层的机械性能(例如硬度)调节。如果防闪光层太薄,涂层的厚度不够。如果防闪光层太厚,可能在膜中出现卷曲,从而劣化膜的外部防闪光性能。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的防闪光功能原理的截面图。参照图5,防闪光膜的防闪光层包括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组成的防闪光剂30和透光涂层1。入射在防闪光层上的外部光在暴露于透光涂层1的表面的第二防闪光颗粒3表面散射,以赋予防闪光膜外部防闪光效果。此外,光线透过透光涂层1并因折射率差而在透光涂层1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之间的界面处散射,以赋予防闪光膜内部防闪光效果。第一防闪光颗粒2具有与第二防闪光颗粒3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第一防闪光颗粒2与第二防闪光颗粒3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 04至0. 1。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的折射率分别优选在1. 57至1. 62和1. 49至1. 55之间。使用具有较低折射率的第二防闪光颗粒3有利于改善防闪光膜的外部防闪光性能和透光率。使用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第一防闪光颗粒2有利于改善防闪光膜的内部防闪光性能和透光率。第一防闪光颗粒2和第二防闪光颗粒3的尺寸可根据防闪光膜的所需内部和外部防闪光性能而变化。图6和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防闪光膜中包含的防闪光剂的总直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每种防闪光剂的“总直径”表示连接第一和第二防闪光颗粒中心的线延伸并接触各颗粒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参照图6,各颗粒直径的总和O. 02+3. 13 = 5. 15 μ m)大于防闪光剂的总直径 (5. 04 μ m),表明了构成防闪光剂的第一和第二防闪光颗粒彼此重叠。第一防闪光颗粒与第二防闪光颗粒重叠的防闪光剂的优选总直径为3至7 μ m。防闪光剂的总直径可与防闪光膜的最终厚度相关。为了控制第一防闪光颗粒的外部防闪光性,小于3 μ m的防闪光剂的总直径导致防闪光层的厚度降低。防闪光层厚度太小导致硬度不够。同时,如果防闪光剂具有大于7μπι的总直径,则防闪光层太厚,因而,膜中可能出现卷曲,从而劣化膜的外部防闪光性能。如图1至图3中所示,构成防闪光剂的各防闪光颗粒的尺寸可根据防闪光膜的所需混浊度而变化。图1示出了第一防闪光颗粒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较大直径且第二防闪光颗粒具有较低折射率和较小直径的情形。图2示出了第一防闪光颗粒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较小直径且第二防闪光颗粒具有较低折射率和较大直径的情形,且图3示出了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具有较低折射率的第二防闪光颗粒直径相同的情形。防闪光膜的混浊度通过改变防闪光层20的透光涂层1与防闪光剂30之间的折射率差来确定。(B)防闪光膜的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防闪光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合硬涂层剂、防闪光剂和溶剂以制备混合溶液,该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b)将上述混合溶液涂布在透明基板上以形成其中透光涂层包含上述防闪光剂的防闪光层;以及(c)干燥并固化上述防闪光层。步骤(a)中所用的硬涂层剂形成透光涂层。该硬涂层剂可包含热固化树脂和可辐射固化树脂、光聚合引发剂、无机细颗粒、流平剂、用于防闪光层的表面改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官能团的化合物适宜作为热固化树脂和可辐射固化树脂。这种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其分子中具有可聚合的不饱和键(例如甲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官能团的低聚物、单体和聚合物。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者可混合以制备组合物。该组合物在固化前应为液态,并优选在其分子中具有烯基和丙烯酸基,从而通过固化被交联。作为单体,可举例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四氢糠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基吗啉、2-氰基甲基丙烯酸酯、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ε -己内酰胺、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丁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和1,2,3-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低聚物,可举例为通过聚酯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反应得到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通过双酚型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异氰酸酯与羟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者多元醇、有机聚异氰酸酯和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能通过固化形成交联产物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优选具有选自异氰酸酯、环氧、醛、羰基、胼、羧基、羟甲基和活性亚甲基的官能团。交联基团没有限制,并且可为由官能团的分解得到的反应性基团。具有交联基的化合物可在涂布后通过加热进行交联。硬涂层剂中包含的光聚合物引发剂在UV照射下起到固化组合物的作用。该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2- 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氧杂蒽酮、 氟化的酮、4,4' -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4' -二氨基二苯甲酮、米氏酮、安息香丙基醚、 安息香乙基醚、苄基二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噻吨酮、二乙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双-(2,6- 二甲氧基苯甲酰基)_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的加入量优选在0. 5至IOwt %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 5至5wt%的范围内。如果光聚合引发剂的加入量少于0. 5wt%,则可固化的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涂层硬度不够。同时,如果光聚合引发剂的加入量超过10wt%,则光聚合引发剂本身可与自由基反应,从而阻止可固化树脂的聚合。硬涂层剂中包含的无机细颗粒用于控制防闪光层的折射率并使膜在固化后更硬。 无机细颗粒的平均尺寸优选不大于0. 5 μ m,且更优选不大于15nm。上述无机细颗粒可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碳酸钙、硫酸钡、 滑石、高岭土和硫酸钙颗粒。基于硬涂层剂的总重量,无机细颗粒的加入量优选为10和
间,更优选为30和60wt%之间。硬涂层剂可包括含氟或硅类流平剂,或者包括它们两种,以防止高速涂布期间的不均勻以及涂布后的不均勻干燥,并确保没有缺陷(例如涂层裂缝和点缺陷)的良好外观和涂层均勻性。为了增强热固化树脂和可辐射固化树脂与防闪光颗粒之间的分散性和粘结,上述硬涂层剂可包含表面改性剂和硅烷偶联剂。步骤(a)中所用的溶剂可为主要溶剂(primary solvent)和辅助溶剂(secondary solvent)的混合物,它们可根据将要涂布基板的类型而改变。可溶并可溶胀的溶剂用作辅助溶剂。这种可溶并可溶胀溶剂的实例包括酮类,如甲乙酮、环己酮、丙酮、双丙酮醇和多元醇;醚类,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和乙酸溶纤剂;酯类,如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卤代烃类,如氯仿、二氯甲烷和四氯乙烷;含氮化合物,如硝基甲烷、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以及其它溶剂,如二甲亚砜。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它们的混合物使用。上述主要溶剂可为除前述辅助溶剂以外的任何溶剂,但不限于此。基于100重量份的可固化树脂,溶剂含量优选为约20至约100重量份,更优选为 50至100重量份。如果溶剂含量低于10重量份,由于组合物的高粘度而难以将该组合物均勻地涂布到基板上。同时,如果溶剂含量超过100重量份,涂布并干燥后会留下针孔。在步骤(b)中,在基板上涂布混合物溶液可通过各种湿法进行,包括辊涂、口模式涂布、凹版式涂布、微凹版式涂布、拉丝锭涂布、刮刀涂布、槽口模头涂布和旋转涂布。在步骤(c)中,干燥在40至100°C的温度下进行,以从组合物中去除溶剂。干燥后,涂层用来自UV固化系统的UV光固化以形成防闪光层。该UV固化系统可使用UV灯,如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或微波无电极灯。固化涂层所需的波长范围和曝光量通常分别为 200 至 400nm 禾口 100 至 1000mJ/cm2。(C)显示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闪光膜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可为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或液晶显示器 (IXD)。防闪光膜布置在显示器最外面的表面上以实现显示器的低反射。利用光干涉原理, 防闪光膜防止了因外部光反射以及反射的图像的接受而造成的对比度和可视性的劣化。下文将参照以下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然而,提供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实施例1至41首先,将表1中所示的透明硬涂层剂(DIC,R(^6_338)、防闪光剂(SX8707 (C)-04, JSR)和溶剂一起混合以制备混合溶液。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闪光膜,包括透明基板和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防闪光层,其中所述防闪光层包括透光涂层和包含在所述透光涂层中的防闪光剂,所述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防闪光颗粒通过粘结第一核的晶种和第二核的晶种并分别经聚合使第一核和第二核生长而形成,且所述第一防闪光颗粒与所述第二防闪光颗粒在所述防闪光剂的中心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第一核选自由苯乙烯颗粒、聚氯乙烯颗粒和高折射率丙烯酸类颗粒组成的组;且所述第二核选自由可高度交联的丙烯酸类颗粒、 可高度交联的甲基丙烯酸类颗粒、丙烯酸类-苯乙烯共聚物颗粒、三聚氰胺颗粒和聚碳酸酯颗粒组成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防闪光剂具有3至7μ m的总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防闪光颗粒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闪光膜,所述第一和第二防闪光颗粒之间的折射率差为 0. 04 至 0. 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防闪光颗粒具有1.57至1. 62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二防闪光颗粒具有1. 49至1. 55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基于总固含量,所述防闪光剂的含量为2.5至 30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防闪光层具有2至20μ m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闪光膜,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由选自由乙酰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三乙酰基纤维素(TAC)、丙酰纤维素、乙酰基丙酰纤维素、硝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1,4-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亚乙基-1,2-二苯氧基乙烷_4,4' -二羧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碳酸酯(PC)、聚酰胺、聚醚砜、聚醚酮、聚砜和聚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材料制成。
11.一种用于制造防闪光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合硬涂层剂、防闪光剂和溶剂以制备混合溶液,所述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b)将所述混合溶液涂布在透明基板上以形成其中透光涂层包含所述防闪光剂的防闪光层;和(c)干燥并固化所述防闪光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通过选自由辊涂、口模式涂布、凹版式涂布、微凹版式涂布、拉丝锭涂布、刮刀涂布、槽口模头涂布和旋转涂布组成的组中的涂布法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干燥在40至100°C的温度下进行。
14.一种显示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闪光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器为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或液晶显示器(IXD)。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闪光膜。所述防闪光膜包括透明基板和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防闪光层。所述防闪光层包括透光涂层和包含在所述透光涂层中的防闪光剂。所述防闪光剂由彼此重叠的第一防闪光颗粒和第二防闪光颗粒组成。所述防闪光膜确保了透射图像的高清晰度,具有高的总透光率,并呈现出良好的防闪光功能。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于制造所述防闪光膜的方法。
文档编号G02B5/02GK102239432SQ200880132236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
发明者姜景求, 金志雄 申请人: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背景技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因其体积小、功耗低、无福射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平板显示器中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01)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指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框架结构。背景技术: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快速发展与大众化的价格,使得液晶显示器逐渐的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背投影电视、甚至电浆电视的市场。在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01)

    专利名称:一种装饰用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装饰用灯具,它涉及对现有产品结构上的改进,属成型技术领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装饰性灯具多种多样,它们产生的装饰效果各种各样。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装饰性灯具,运用上述手段所产生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46)

    专利名称:温度控制型低功耗10G 80km SFP+光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同步光传输网络的长距离传输小封装可热插拔光收发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型低功耗IOG 80km SFP+光模块。背景技术:光收发模块作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08)

    专利名称: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对长尺寸定向基板薄膜表面进行摩擦处理的工序。特别涉及一种包含摩擦辊表面摩擦布调整工序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中,通常使用将塑料薄膜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09)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人体感应太阳能led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人体感应功能和无线通讯功能的分体式人体感应太阳能LED灯。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显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