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气体放电二极管,没有正负电极的加粗电极段,电极热点不易建立,负极发射物质不易发射,造成二极管的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易建立电极热点,使得二极管稳定且延长使用寿命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与正电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与负电极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均由钨丝卷绕而成,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正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和/或所述负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上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上而形成。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是由正电极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是由负电极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触发极导电支架、正电极、负电极和触发极,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与正电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与负电极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触发极导电支架与触发极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正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和/或所述负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上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上而形成。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是由正电极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是由负电极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正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和/或所述负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其有益效果是:①加粗电极段使得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加粗电极段缩小了间距。当在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的两个电极上加上电源后,正极和负极之间首先通过加粗电极段部分电离气体放电,这时会有电流经电源正极一正电极两端段一正电极加粗缠绕段一部分电离的气体一负电极加粗缠绕段一负电极两端段一负电极一流向电源负极。在有电流流过正电极和负电极时,会使电极发热,在电极上建立起多个热点,使得负电极上的发射物质活性增加,电离更多的气体,进而会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产生雪崩式的气体电离,建立起电离气体的等离子体,这些电离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这些紫外线照射在玻璃壳上的荧光粉上,会激发荧光粉发光,这就是作照明用的玻璃发光二极管。如果玻璃壳是石英玻璃,那么紫外线就会透过石英玻璃壳照射在玻璃壳外面,就可以作紫外线灯用。②在正电极和负电极放电的过程中,大部分电子流首先到达正电极的加粗电极段,再经正电极的两端段到达正电极,这样会大大减轻正电极的发热程度,延长了玻璃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不,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1、负极导电支架2、正电极4和负电极5,所述正极导电支架I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正电极4和负电极5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正电极4上具有第一加粗电极段4-1和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第二加粗电极段5-1。当然,也可以所述正电极4上具有第一加粗电极段4-1或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第二加粗电极段5-1,将加粗电极段长度做成可调的,便于批量生产。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的总长度小于等于正电极4的总长度的80%且大于等于3mm,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的总长度小于等于负电极5的总长度的80%且大于等于3mm。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4上而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正电极4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5上而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负电极5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如图1所示,第一加粗电极段4-1为三个,第二加粗电极段5-1均为一个。如图2所示,第一加粗电极段4-1为三个,第二加粗电极段5-1为两个。如图3所75,—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1、负极导电支架2、触发极导电支架3、正电极4、负电极5和触发极7,所述正极导电支架I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正电极4和负电极5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触发极导电支架3与触发极7连接,所述正电极4上具有第一加粗电极段4-1和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第二加粗电极段5-1,第一加粗电极段4-1和第二加粗电极段5-1均为三个。当然,也可以所述正电极4上具有第一加粗电极段4-1或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第二加粗电极段5-1,将加粗电极段长度做成可调的,便于批量生产。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的总长度小于等于正电极4的总长度的80%且大于等于3mm,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的总长度小于等于负电极5的总长度的80%且大于等于3mm。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4上而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正电极4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0029]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5上而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负电极5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如图4所75,—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机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1、负极导电支架2、正电极4和负电极5,所述正极导电支架I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正电极4和负电极5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第二加粗电极段 5-1。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5上而形成。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负电极5的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的总长度小于等于负电极5的总长度的80%且大于等于3mm 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功率的不同,调整加粗电极段的位置,便于批
量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I)、负极导电支架(2)、正电极(4)和负电极(5),所述正极导电支架(I)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 )连接,正电极(4 )和负电极(5 )均由钨丝卷绕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4 )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4-1)和/或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4 )上而形成。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5)上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正电极(4)的钨丝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负电极(5)的钨丝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
6.—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I)、负极导电支架(2)、触发极导电支架(3)、正电极(4)、负电极(5)和触发极(7),所述正极导电支架(I)与正电极(4)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2)与负电极(5)连接,正电极(4)和负电极(5)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触发极导电支架(3)与触发极(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4)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4-1)和/或所述负电极(5)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正电极(4)上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钨丝呈螺旋状缠绕在负电极(5)上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粗电极段(4-1)是由正电极(4)的钨丝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粗电极段(5-1)是由负电极(5)的钨丝卷绕半径加大而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气体发光二极管电极结构,包括正极导电支架、负极导电支架、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极导电支架与正电极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支架与负电极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均由钨丝卷绕而成,所述正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加粗电极段和/或所述负电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加粗电极段。本实用新型易建立电极热点,使得灯稳定且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J61/06GK202996777SQ20122064392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蒋正方 申请人:常州兰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聚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聚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投影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透镜的聚光模组及应用该聚光模组的投影装置。背景技术: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技术中的聚光模组的示意图。聚光模组10包括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7)

    专利名称:抑制反射的线栅偏振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 一般涉及这样的无机线栅偏振器,其,皮配置为基本抑制反射偏振,同时基本透射正交偏振,特别关注这样的偏振器在电磁波i普的可见和 红外部分中的应用。背景技术:为了使光偏振,或者使光的正交偏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1)

    专利名称:棱镜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棱镜片。 背景技术:请参见图1与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其包括框架ll与设置在该框 架11内部的多个光源12、依次设置在光源12上方并盖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87)

    霓虹灯灯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霓虹灯灯罩,特别是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霓虹灯灯罩,包括柔性材料的弧形灯罩壳体,所述弧形灯罩壳体由透明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弧形灯罩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相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两侧凸起上固定有弹性伸缩卡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91)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大灯灯壳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汽车大灯灯壳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大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前大灯。背景技术:[0002]目前汽车大灯中,汽车前大灯主要实现的功能有,近光照明、远光照明、转向警示灯作用,前大灯中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86)

    专利名称:用于滤色片的遮光性树脂组合物及滤色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滤色片的遮光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这些而形成的滤色片,该用于滤色片的遮光性树脂组合物是以便制作通过省液型的狭缝涂布机(slit coater)等涂布装置能够形成涂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