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配线延迟时可降低测量 误差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平面显示器,跟其他显示方式相比, 具有低功耗、外型薄、重量轻、无辐射等优点。 一般而言,LCD包括有阵列下基板、 彩膜(CF)上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下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包含多 个子像素区域,每个子像素区域一般为两条栅极线(Gate Line,又称扫描线)与两条 数据线(Data Line)交叉所形成的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区域,其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 (TFT)以及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充当开关元件;CF上基板上的共通电极与阵列下 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调制着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
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尺寸的增加及分辨率的提高,LCD的配线,包括数据线、栅极线、 修复线等的RC Delay也会随之增大。RC Delay中的R指配线上电阻、C指该层配线和 阵列下基板其它导电层间的电容以及该层配线与彩膜上基板上的共通电极之间形成的 电容。而过大的RC Delay会影响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等,从而降低显示品质。 如在栅极线打开TFT开关以及数据线对像素充电的过程中,栅极线上的RC delay会影 响TFT的开关特性,数据线上的RC Delay则会影响加在液晶层上的信号电压,从而影 响显示特性。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需要测试并尽量降低栅极线和 数据线等配线的信号延迟。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 板上设置有垂直交叉排列的栅极线14和数据线13。图2a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 输入端测试示意图,图2b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输出端测试示意图。请继续参见 图2a和图2b,现有测量栅极线的信号延迟常用的方法如下
1)将第一根Gate Line和最后一根Data Line在交叉位置用激光短接(Laser Welding),形成如图l所示的激光短接点11; 2)在第一根Gate Line和最后一根DataLine在交叉位置远离Source Driver的一侧将Data Line切断,形成如图1所示的激 光切断处12; 3)将Source Driver上最后一根Data Line和Source Driver之间的 连接线切断,形成如图2a所示的输出端切断处21,避免Source Driver输出信号干 扰;4)在Scan Driver端的输入端测试点24上输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检测Source Driver端的输出端测试点22的信号。最后,比较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差异就可以 计算出栅极线的信号延迟。
以上测量方法存在下列一些问题1)测量之前需要激光短接和激光切断,操作复 杂;2)测量过程中,激光短接位置到Source Driver的Testing Point部分的R、 C 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栅极线信号延迟的测量,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测量误差比较大;3)必 须借助Source Driver和Scan Driver上的Testing Point才能测量配线的信号延迟。 如果Source Driver和Scan Driver上没有对应的输入信号的Testing Point,则无 法用这种方法测量栅极线的信号延迟。此外,这种方法属于破坏性测量,测量以后被 测量液晶显示器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测量配线延迟时可降
低测量误差,且不损坏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
括彼此相对的一彩膜基板和一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栅极线和
数据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边缘处设置有测试焊盘,所述栅极线和/或数据线的输
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接触孔和所述测试焊盘相连。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测试焊盘位于所述彩膜基板的外侧。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与测试焊盘相连的栅极线为第一根栅极线。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与测试焊盘相连的数据线为第一根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
通过在阵列基板边缘处设置测试焊盘,并将需要测试配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接触 孔引出到所述测试焊盘上,测量配线延迟时操作简单,测量误差比较小,且不损坏液
晶显示装置。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输入端测试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输出端测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测试示意图。
图中-
11激光短接点12激光切断处13数据线
14栅极线21输出端切断处22输出端测试点
23输入端切断处24输入端测试点31阵列基板
32彩膜基板33第一根栅极线34,35接触孔
36输入端测试焊盘37输出端测试焊盘38第一根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线测试示意图。
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彩膜基板 32和一阵列基板31,阵列基板31上设置有垂直交叉排列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如 位于液晶显示装置最上面的第一根栅极线37和位于液晶显示装置最左面的第一根数 据线38。阵列基板31边缘处分别设置有输入端测试焊盘(Pad) 36和输出端测试 焊盘37,其中,第一根栅极线33的输入端通过接触孔34和输入端测试焊盘36相 连,第一根栅极线33的输出端通过接触孔35和输出端测试焊盘37相连。输入端 测试焊盘36和输出端测试焊盘37位于彩膜上基板32的外侧。
测量栅极线信号延迟时,通过在输入端测试焊盘36上输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 检测输出端测试焊盘37上的信号,比较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差异就可以计算出第 一根栅极线33的信号延迟。由于每条栅极线的信号延迟差不多,所以一般只需要 测试第一根栅极线33的信号延迟即可。同理,将第一根数据线38的输入端和输出 端分别通过接触孔引到输入端测试焊盘36和输出端测试焊盘37,即可相应地测量 数据线的信号延迟。栅极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接触孔后可以用透明电极引出来,也可以通过第二 金属层(跟数据线相同的金属层)将栅极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引出来,再通过接触孔和
透明电极将信号电学连接到测试焊盘上。此外,为了避免引出线对第一根栅极线33 的影响,第二金属层和栅极线之间也可以只交叠一部分,先不用接触孔和透明电极导 通,而是在测量前通过激光短接方式引出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因为栅极线输入端和输出端信号通 过接触孔被引出到阵列基板边缘处的测试焊盘上,且该测试焊盘位于彩膜基板的外侧。 因此可以直接通过在输入端测试焊盘36上输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检测输出端测试 焊盘37上的信号,比较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差异就可以计算出栅极线的信号延迟。
相比现有栅极线信号延迟方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测量之前不需要激光短接和激光切断,操作简单;2)测量过程中,栅极线输入端 和输出端到测试焊盘部分的R、 C都比较小,对栅极线信号延迟的测量的影响也比较 小,测量误差比较小;3)无需借助Source Driver和Scan Driver上的测试点(Testing Point)就可以测量配线的信号延迟,可测量的液晶显示器种类比较多。此外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不会增加额外的工序,这种方法属于非破坏性测量,测量以后 的液晶显示装置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彩膜基板和一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边缘处设置有测试焊盘,所述栅极线和/或数据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接触孔和所述测试焊盘相连。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焊盘位于所述彩 膜基板的外侧。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测试焊盘相连的栅极线为第一根栅极线。
4、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测试焊盘相连的数据线为第一根数据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彩膜基板和一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相互交叉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边缘处设置有测试焊盘,所述栅极线和/或数据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接触孔和所述测试焊盘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测量配线延迟时可降低测量误差,且不损坏液晶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314985SQ20082015735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
发明者田广彦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LCDdevice),尤指一种包括有多个可将一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以水平方向(laterally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9)

    专利名称::用于光刻法的可非共价交联的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宽泛地涉及新颖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形成非共价交联的组合物的方法,该非共价交联的组合物适用于形成用于光刻法的、可溶于含水碱性显影剂的缝隙填充材料、蚀刻掩模组合物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特别涉及这样一种机器,其能够从光聚合物的印版除去未被紫外线照射从而未聚合的部分。美国专利n.4952961披露了一种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其包括多个具有大致圆柱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显影辊、显影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与图像承载构件(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感光鼓)组装在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接收装置中,以及还涉及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

    专利名称:多功能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眼镜。背景技术:普通眼镜只是用于矫正视力或防太阳光,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摄像和照明的多功能眼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眼镜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色调剂盒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色调剂盒是将色调剂封装后出厂。色调剂盒被运输和保管,最终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色调剂盒在运输途中和保管期间有可能暴露在高温下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