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蜂鸣器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蜂鸣器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鸣器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小家电,如电饭煲、压力锅、慢炖锅、煎烤机、电蒸锅等电加热产品,一般通过主控IC对蜂鸣器一个端口的控制来驱动蜂鸣器工作,图1为现有的压电式蜂鸣器控制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蜂鸣器B的一端受主控IC的一个端口 1/01控制,另一端接地GND,通过主控IC的1/01端口输出脉冲波形来使蜂鸣器B工作。其中,主控IC的1/01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如图2所示。但是,采用这种控制方式时,蜂鸣器的发音只有不同频率的滴滴声,音乐效果很单调,产品在用户体验上缺乏新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双端口驱动、可以控制蜂鸣器发出悦耳尾音的蜂鸣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蜂鸣器控制装置的电加热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分别与蜂鸣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充放电单元;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工作频率,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放电单元进行充放电以实现对所述蜂鸣器的尾音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蜂鸣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不同频率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第二控制支路中的充放电单元进行充放电,能够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音乐效果不再单调,提高了用户体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其中,所述充放电单元为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蜂鸣器的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二电阻实现保护第一控制端口不被大电压烧坏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充放电单元为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端接地。第二控制支路在实现蜂鸣器尾音效果的同时,通过由第二控制端口控制三极管来给蜂鸣器加载高于单片机端口的电压VCC,使蜂鸣器发出更大的音量,提高蜂鸣器的响度效果。第二控制支路采用电解电容,利用电解电容储存的电荷衰减放电,使蜂鸣器发出逐渐减弱的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此外,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蜂鸣器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加热系统,包括上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该电加热系统可以应用于电饭煲、压力锅、慢炖锅、煎烤机、电蒸锅等生活电器上,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现有的压电式蜂鸣器控制电路图;图2为现有的主控IC的1/01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装置的电路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器通过1/01端口和1/02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装置的电路图;以及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蜂鸣器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器通过1/01端口和1/02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附图标记:第一控制支路10、第二控制支路20、充放电单元21和控制器30、蜂鸣器40,第一输出端1/01和第二输出端1/02,第一电阻Rl,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解电容ECI,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电解电容EC2,第五电阻R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支路10、第二控制支路20和控制器30。其中,第一控制支路10和第二控制支路20分别与蜂鸣器40相连,并且第二控制支路20包括充放电单兀21。控制器30包括第一输出端1/01和第二输出端1/02,第一输出端1/01和第二输出端1/02分别与第一控制支路10和第二控制支路20相连,控制器30通过第一输出端1/0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40的工作频率,并通过第二输出端I/0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充放电单元21进行充放电以实现对蜂鸣器40的尾音控制。这样,控制器30通过控制第一输出端1/01和第二输出端1/02输出不同频率的控制信号,能够使蜂鸣器40发出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使音乐效果不再单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蜂鸣器40可以为压电式蜂鸣器。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支路10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端1/01相连,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蜂鸣器40的一端相连。更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支路10还可以包括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端1/01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相连。通过在第 一控制支路10中增加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电阻R2,能够实现保护第一控制端口不被大电压烧坏的作用。如图4所示,充放电单元21可以为第一电解电容ECl,第一电解电容ECl的正极端分别与第二输出端1/02和蜂鸣器40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解电容ECl的负极端接地。其中,第一电阻Rl为限流电阻、第二电阻R2为第一三极管Ql基极限流电阻。在工作状态下,通过控制第一输出端1/01输出的脉冲信号和第二输出端1/02输出的驱动信号使蜂鸣器40发声,通过第一电解电容ECl的充放电,实现悦耳的尾音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控制器30例如单片机通过第一输出端I/01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波形,控制蜂鸣器40发声的频率,通过第二输出端1/02输出驱动电源,控制蜂鸣器40响声的主音时间,在1/02关闭后,因为有第一电解电容ECl储存的电荷衰减放电,使蜂鸣器40继续发出逐渐减弱的尾音。其中,控制器30通过1/01端口和1/02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充放电单元21为第二电解电容EC2,第二控制支路20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三极管Q2、第四电阻R4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1/02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第 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VCC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蜂鸣器40的另一端和第二电解电容EC2的正极端相连,第二电解电容EC2的负极端接地。其中,第二三极管Q2为NPN型,第三三极管Q3为PNP型。同样地,在正常工作时,控制器30通过第一输出端1/01输出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控制蜂鸣器40的发出音响的频率,并通过第二输出端1/02输出高电平驱动第二三极管Q2,三极管Q2导通后,第三三极管Q3导通,这样电源VCC驱动蜂鸣器40发声,并给第二电解电容EC2充电。当第二输出端1/02转为低电平时,因为电解电容EC2储存电荷,在第一输出端1/01输出低电平时衰减放电,就会发出逐渐减弱的声音,实现蜂鸣器40响声的尾音效果。其中,控制器30通过1/01端口和1/02端口输出脉冲波形图如图7所示。因此,第二控制支路20中采用电解电容,利用电解电容储存的电荷衰减放电,使蜂鸣器发出逐渐减弱的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具有充放电作用的电感可以替代电解电容,利用电感的充放电作用同样可以使得蜂鸣器发出逐渐减弱的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实现尾音效果。同时,电源VCC米取蜂鸣器40工作电压范围内不同的电压值,可以使蜂鸣器40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达到不同的值,从而使蜂鸣器40发声的响度不同。这样可以避免蜂鸣器40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只能为5V、蜂鸣器的响度受到限制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控制信号的频率大于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此外,如图4和图6所示,上述蜂鸣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与蜂鸣器40并联连接。第五电阻R5起到分流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蜂鸣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不同频率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第二控制支路中的充放电单元进行充放电,能够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音效的和弦尾音,音乐效果不再单调,提高了用户体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004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加热系统,包括上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该电加热系统可以应用于电饭煲、压力锅、慢炖锅、煎烤机、电蒸锅等生活电器上,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分别与蜂鸣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充放电单元;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工作频率,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放电单元进行充放电以实现对所述蜂鸣器的尾音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单元为第一电解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蜂鸣器的一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还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单元为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控制支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蜂鸣器并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频率。
8.一种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蜂鸣器控制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蜂鸣器控制装置,其包括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分别与蜂鸣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充放电单元;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工作频率,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放电单元进行充放电以实现对所述蜂鸣器的尾音控制。该蜂鸣器控制装置由双端口驱动、可以控制蜂鸣器发声响度,并且可以发出悦耳尾音,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系统。
文档编号G10K9/12GK203102849SQ2013200311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袁宏斌, 房振, 李信合, 王强, 黄开平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聚光透镜、灯具及照相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光透镜、灯具及照相机。 背景技术:目前的光学透镜分玻璃透镜和PMMA材质透镜,广泛使用于半导体照明灯具和相机镜头等,市场上的灯具主要采用PMMA透镜和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96)

    专利名称:在卡拉ok传输装置中管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及卡拉ok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卡拉OK传输装置中管理信息资料的方法。用此方法,可使不必要的信息资料,如在卡拉OK传输装置中显示期满的信息资料从卡拉OK曲目间歇地显示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5)

    专利名称:液晶监视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监视器(液晶显示器)。背景技术:以往,作为影像显示装置,大多使用将来自装置外部的影像信号显示到液晶画面上的液晶监视器。液晶监视器一般构成为从外部电源供给驱动所需的电源,即为了对从外部供给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0)

    专利名称:基于三片楔形棱镜补偿光学焦平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片楔形棱镜补偿光学焦平面的装置。背景技术:光学系统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变焦过程,或者温度变化)造成离焦时,需要对系统进行离焦补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

    专利名称:用于编码和解码激励模式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编码和解码激励模式的方法和装置,根据该激励模式确定音频信号变换编解码的掩蔽等级。背景技术:对于音频变换编码器中的谱数据的量化,需要心理声学的信息,S卩,真正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9)

    专利名称:光学组件、背光单元及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组件、背光单元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显示装置的需求也以各种形式增加了。最近,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已经研究并使用了诸如液晶显示(LCD)设备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