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

专利名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镜头
模组组装治具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应用到数码
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中。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
功能的手机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对其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
希望拍摄物体的影像画面清晰,而物体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装过程中,镜
头模组中的各透镜的光轴是否对齐。Alpheus等人于1995年SPIE系统、图像计量学第
四次会议(VideometricsIV)上发表的论文"Zoom lens calibration for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中揭示了由于镜头模组中的各透镜的光轴不对齐而产生的影响。因此,透镜
的组装必须相当精确,以提高光轴对齐的几率,从而提高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筒(Barrel)、镜座(Holder)、透镜、间隔环及滤光片等元件,
其中,透镜沿镜筒的中心轴方向依次固定于镜筒内。镜头模组组装过程中,先将透镜、间隔
环等元件吸取入镜筒内,再采用治具组装各元件于镜筒内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压棒组装透镜和间隔环等元件于镜筒内的位置。所述压棒
为一端设有凹槽的柱状结构。然而,所述压棒仅针对透镜进行组装,当组装间隔环或滤光片
时,需要更换与间隔环或滤光片相对应的压棒,不仅难以提高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利用率
或节约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材料及加工成本,而且大大降低镜头模组组装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镜头模组组装效率的镜头模组组
装治具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种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用于将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组装至镜筒内。所 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包括第一组装件和第二组装件。第一组装件具有用于收容第二组装件 的收容孔。第一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一组装面。所述第一组装 面用于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一光学元件组入镜筒。第二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二配合 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二组装面。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对应,用于将第二组装 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组装件。所述第二组装面用于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 触,以将第二光学元件组入镜筒。 —种使用如上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镜头模组组装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第 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和镜筒;使第一组装件的第一组装面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对第 一组装件施压以将第一光学元件组入镜筒;使第二组装件穿过第一组装件的收容孔,并通 过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从而将第二组装件固定于第一组装件;使第二组装面 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对第二组装件施压以将第二光学元件组入镜筒。
3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包括第一组装件和可拆卸地结合于第一 组装件的第二组装件,可降低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制造成本并提高所述镜头模组组装 治具的利用率。使用该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组装不同尺寸规格的光学元件,无需更换治具,只 需要将第二组装件安装于第一组装件或从第一组装件上拆卸下来,可提高镜头组装效率。


图1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剖视图。 图3为使用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第一组装件组装
第一镜片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第一组装件组装 间隔片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组装第二镜片示意 图。 图6为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第一光学元件和 第二光学元件组装至镜筒内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IO,其包括第一组装件12和可拆卸地结 合于第一组装件12的第二组装件14。 所述第一组装件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配合部121、收容部122和第一组装部 123。第一配合部121为圆柱体,其远离第一组装部123的一端具有两个用于与第二组装件 14相配合的第一配合结构124。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结构124为四个凸起,环绕第一配合 部121的轴线等角度分布于第一配合部121的外表面。收容部122为直径大于第一配合部 121直径的圆柱体,其用于连接相对的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一组装部123。第一组装部123 为圆柱体,用于组装第一光学元件,且具有远离第一配合部121的第一组装面125。所述第 一组装面125的直径略小于镜筒的内径,用于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一光学元件组入 镜筒。第一组装件12具有用于收容第二组装件14的收容孔126,所述收容孔126贯穿第一 配合部121、收容部122和第一组装部123。 所述第二组装件14部分容置于收容孔126,其包括抵压件141和抵压杆142。抵 压件141设置于抵压杆142的一端。抵压件141用于与第一配合部121相配合,其为内径 略大于第一配合部121直径的圆筒形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一个底壁143和圆环形侧壁144。 抵压件141具有与第一配合结构124相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145,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45为 开设于抵压件141的侧壁144的凹槽。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结构145为四个凹槽,且每个 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组装件14的轴线均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可以为0-60° 。第二配 合结构145与第一配合结构124相卡合,从而使得第二组装件14可方便地拆卸或结合于第 一组装件12。抵压杆142的直径小于收容孔126的孔径,从而抵压杆142可容置于收容孔 126中。抵压杆142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组装面146,所述第二组装面146用于与第一组装面
4125 —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二光学元件组入镜筒。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10组装镜头模组 的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步,提供镜筒200、第一镜片210、间隔片300和第二镜片310。
镜筒200具有一光圈孔201。第一镜片210包括用于光学成像的第一光学部211 和环绕连接所述第一光学部211的第一固定部212。间隔片300为圆环形结构,其具有相连 接的内侧壁301和第一表面302。第二镜片310包括用于光学成像的第二光学部311和环 绕连接所述第二光学部311的第二固定部312。 第二步,请参阅图3,将第一镜片210放置于镜筒200内,所述第一光学部211向 远离光圈孔201的方向凸出于固定部212。使第一组装部123的外壁与镜筒200的内壁相 对,第一组装部123的第一组装面125与第一镜片210的第一固定部212相接触,并使第一 光学部211容置于收容孔126中,此时,可对第一组装件12施压以将第一镜片210组入镜 筒200内合适位置。 第三步,使第二组装件14穿过第一组装件12的收容孔126,并通过第一配合结构 124与第二配合结构145的配合将第二组装件14固定于第一组装件12。
第四步,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将间隔片300放置于镜筒200内,且其第一表面 302远离光圈孔201,使第一组装部123的第一组装面125与第一表面302相接触,第二组 装面146与所述内侧壁301相接触。对第二组装件14施压以将间隔片300组入镜筒200 内合适位置,并与第一镜片210紧密接触卡合。 第五步,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将第二镜片310放置于镜筒200内,使所述第二光 学部311向靠近光圈孔201的方向凸出于第二固定部312。使第一组装部123的第一组装 面125与第二镜片310的第二固定部312相接触,第二组装面146与所述第二光学部311 相接触,对第二组装件14施压以将第二镜片310组入镜筒200内合适位置,并与间隔片300 紧密接触卡合。 可以理解,该镜头模组组装治具10组装还可用于组装遮光片或其它与间隔片300 结构类似的光学元件。 请参阅图6,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20与第一实施例的 镜头模组组装治具10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镜头模组组装治具20的第一组装件22和第 二组装件2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24为设置于第一配合部221的外螺 纹,第二配合结构245为位于抵压件241的内螺纹,第一配合结构224与第二配合结构245 相螺合以使得第二组装件24可拆卸地结合于第一组装件22。 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包括第一组装件和可拆卸地结合于第一组装件的第二组
装件,可降低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制造成本并提高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的利用率。
使用该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组装不同尺寸规格的光学元件,无需更换治具,只需要将第二组
装件安装于第一组装件或从第一组装件上拆卸下来,可提高镜头组装效率。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技术方案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
技术方案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方案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用于将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组装至镜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包括第一组装件和第二组装件,第一组装件具有用于收容第二组装件的收容孔,第一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一组装面,所述第一组装面用于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一光学元件组入镜筒,第二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二配合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二组装面,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对应,用于将第二组装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组装件,所述第二组装面用于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二光学元件组入镜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至少 两个凸起,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对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 组装件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06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外螺纹, 第二配合结构为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件包括依次相 连接的第一配合部、收容部和第一组装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环绕第一配合部的轴线等角 度分布于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组装面形成于第一组装部,所述收容孔贯穿第一配合部、收 容部和第一组装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件包括抵压件 和抵压杆,所述抵压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收容孔的直径,所述抵压件设置于抵压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形成于抵压件,所述第二组装面形成于抵压杆的另一端。
7. —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组装镜头模组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和镜筒;使第一组装件的第一组装面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对第一组装件施压以将第一光学元 件组入镜筒;使第二组装件穿过第一组装件的收容孔,并通过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从 而将第二组装件固定于第一组装件;使第二组装面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对第二组装件施压以将第二光 学元件组入镜筒。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包括用于光学成像 的第一光学部和环绕连接所述第一光学部的第一固定部,第一组装面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 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组装面相接触。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包括用于光学成像 的第二光学部和环绕连接所述第二光学部的第二固定部,第二组装面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 第二光学元件接触时,所述第二光学部与第二组装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一组装 面相接触。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为环形结构,具有 相连接的内侧壁和第一表面,第二组装面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时,所述 第一表面与第一组装面相接触,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组装面相接触。
全文摘要
一种镜头模组组装治具,用于将第一光学元件和第二光学元件组装至镜筒内。所述镜头模组组装治具包括第一组装件和第二组装件。第一组装件具有用于收容第二组装件的收容孔。第一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一配合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一组装面。所述第一组装面用于与第一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一光学元件组入镜筒。第二组装件的一端具有第二配合结构,另一端具有第二组装面。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相对应,用于将第二组装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组装件。所述第二组装面用于与第一组装面一起与第二光学元件接触,以将第二光学元件组入镜筒。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使用所述治具的组装方法。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738700SQ20081030560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吴佳颖, 李家玮, 黄建豪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语音合成中的语音规整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语音合成中的语音规整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语音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为参数合成法,另一类为波形合成法,其中一种以共振波峰合成为代表的参数合成法(LPC),由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41)

    专利名称:话音合成方法以及执行此方法的话音合成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话音(voice)合成方法以及执行这一方法的话音合成器和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话音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将具有几乎固定不变内容的立体声类型语句经话音合成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9)

    专利名称:投影仪散热控制装置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仪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投影仪装置内的散热控制 装置与方法。背景技术:一般而言,投影仪中所需的光源由投影仪中的灯所提供,例如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18)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的测 试装置。背景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IT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了 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二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6)

    专利名称:一种名片识别中的校对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名片识别中的校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识别结果和对应图片的布局方式。发明内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发展,名片扫描逐渐成为现实。通常而言,一张名片通过摄像头录入手机,随后OC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2)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层用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等的等离子显示板(以下表示为「PDP」)及其制造方法和保护层用材料。背景技术: 交流面放电型PDP构成为,将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相对配置并对周围进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