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小型相机之自动对焦机构。
在传统的小型机相上,有在近距离的对焦位置与在远距离的对焦位置的两个位置上,使透镜镜头移动之简易自动对焦机构。
如图7所显示的是这种自动对焦机构的实施例之构造图,透镜镜头11由于弹簧12的作用而时常受有向左旋动的力量。而且,该透镜镜头11因其突出臂11a之故而受连动杆13推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使其如图所示把设在突出臂11a的电枢14静止在碰触电磁机构15的位置。
上述透镜镜头11在位于右旋动的图示位置并向离开底片的方向前进移动(在图7为纸面上的方向),而成为近距离对焦位置,而且,该透镜镜头11于左动旋碰到挡针16时,即成为后退移动而成远距离对焦位置。
其中连动杆13虽然受有由于弹簧17而引起的左旋力量,但也和放松杆18的下压动作连动而作向右旋动的动作。
上述的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依测距电路而选择近距离信号时,电磁机构15即会激磁而吸住电枢14。
因此,如将放松杆18下压操作时,即有如图8所示只有连动杆13向右旋动,透镜镜头11则保持在前进移动后的近距离对焦位置,快门则在这种状态下动作。
依测距电路而选择远距离信号时,电磁机构15则维持非激磁状态,结果由于放松杆18下压操作时使连动杆13向右旋动,透镜镜头11就会如图9所示而向右旋动。因此,透镜镜头1就在后退移动后的远距离对焦位置作快门动作。
根据上述的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其透镜镜头11将在旋转中前进或后退而移动到对焦位置,因此必须把透镜镜头11作成可以自由旋转的构造,唯该项构造也就变成复杂的问题。
此外,由于透镜镜头11藉连动杆13而与放松杆18连动的构造,因此就会成为有包含连动杆13或弹簧17等必要的机械性连动机构,此时相机的构造也就成为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实情,其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避免机械性的连动机构、而以电力驱动透镜镜头11之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在第1的发明中,也就是使摄影透镜在前进的第1位置与后退的第2位置移动而使焦点对整之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上,提议以摄影透镜移动到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任何一个位置的弹簧零件,以及满足一定条件的测距信号作相应的动作,而把在一方位置的摄影透镜移动到另一方位置的电磁机构作为其特征的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2发明中,提议以具备上述电磁机构及设在供电回路的电流限制电阻,以及可以预先充电的电容器,使电磁机构在动作初期中,由上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所驱动,然后藉由电流限制电阻的供电,并由于电池电源的电流而维持动作的构成作为其特征之相机的自动焦机构。
在通常的时间中,摄影透镜由于受到弹簧零件的弹力而移动到第1、第2位置之任何一方的位置,也就是在近距离对焦位置或是在远距离对焦位置。
因此,电磁机构在非动作时,可以在上述的摄影透镜的位置摄影。
当电磁机构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测距信号作相应的动作时,摄影透镜从上述一方的位置移动到另一方的位置,也就是从近距离对焦位置移动到远距离对焦位置,或是从远距离对焦位置移动到近距离对焦位置。
像这样当电磁机构动作时,它就会受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而产生激磁动作并使透镜镜头11驱动移动,然后,藉由电流限制电阻受到所流过之电池电源的电流而继续激磁动作,以保持摄影透镜的移动位置。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之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
图2为上述透镜镜头的正面图;
图3为自动对焦机构之驱动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之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之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透镜镜头部分的正面图;
图7为现有的自动对焦机构的构造图;
图8为现有的自动对焦机构的近距对焦动作的构造图;
图9为现有的自动对焦机构的远距离对焦动作的构造图。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连同附图加以说明。其详述如下图1为具备本发明的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
图2为本透镜镜头部分的正面图。
在上述图面中,21为透镜镜头,22a,22b为与固定在透镜镜头21的环状部23成为一体的导引臂,24a,24b为突出成形于相机基板25的导引支柱,26为螺旋弹簧,27为位于支持器28之侧而固接在相机基板25的电磁机构,29为电磁机构27的驱动板。
在这个实施例中,透镜镜头21由于螺旋弹簧26的扩压力量而被压动,如图所示当前进到相机的前方(在图1中的上方)时,即成为近距离对焦位置。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导引臂22a就和设在导引支柱24a前端部的止动环30(如E环等)接触。
此外,电磁机构27被供电而驱动板29压下导引臂22a时,透镜镜头21从图示的位置向相机的基板25后退移动,这时,与导引臂22a一体的管状部31的前部则和相机的基板25接触。像这样透镜镜头21后退时,即成远距离对焦位置。
图3是对上述电磁机构27依照测距信号供电的测距电路图。
在此一图面中,32为电流限制电阻,33为在测距之前预先充电的电容器,34为与快门钮的下压动作连动而关闭的连动开关。
电磁机构27是与开关动作用的晶体管35串联连接,并通过连动开关34而与上述的电容器33并联连接。
36为驱动电路,它是使红外线发光二极管37随着连动开关34的接通而发光。
38、39为光电二极管,它接受从上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37所射出之光经被摄体所反射后的反射光,依照三角测量的原理输出测距信号。
此外,40、41为放大电路,42为比较器,43为信号选择电路。
当压下快门钮时,与其中段下压连动的连动开关34就会接通,红外线发光二极管37就会发光。
红外线发光二极管37的发光光线由被摄体所反射,该反射光被光电二极管38、39受光,并以熟悉本项技艺之人所公知的方法进行三角测量的测距。
光电二极管38、39输出的测距信号经放大电路40、41放大后,再被比较器42所比较。
受到比较器42比较的测距信号被信号选择电路43所选择。也就是说受到比较的测距信号如为近距离者时,该信号选择电路43就不会输出,如为远距离者时就会输出而使晶体管35呈通导状态。
因此,测距信号被判断为近距离而晶体管35仍然为断开状态时,电磁机构27则仍然维持在非激磁状态,因此透镜镜头21即成如图1所示的呈前进状态,亦即是在近距离的对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快门钮能够压下到最终段,因此快门就会动作。
测距信号如被判断成远距离时,由于信号选择电路43的输出而使晶体管35呈通导状态。
为此,电容器33的放电电流就会一举流入电磁机构27,且该电磁机构27就会以很强的力量吸引驱动板29。
从而,透镜镜头21由于驱动板29的压下驱动而急速的后退移动,并移到远距离对焦位置。
当作了如上述的动作之后,电磁机构27由于受到从电池电源44流过电流限制电阻32、连动开关34、晶体管35的电流而引起激磁作用,并使透镜镜头21保持在后退位置。
在这种状态下,快门钮可以压下到最终段,因此快门可以动作。
如图4显示的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之具有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镜头45的周围备有由U字形断面的环状铁心46,与设在该U字形断面内的线圈47组成的电磁机构48,此外,在透镜镜头45上固设有能够被环状铁心46吸引驱动的圆板状之可动铁片49。
透镜镜头45由于弹簧50而受到前进力量时,在通常时,透镜镜头45的突缘部45a则成为与环状铁心46的内周面的段形部46a接触的前进位置上。
测距信号如判断成近距离时,与上述实施例1一样,电磁机构48仍然为非激磁状态,透镜镜头45则如图示一般前进而成为近距离对焦位置。
测距信号如判断成远距离时,由于电磁机构48的激磁作用,可动铁片49受到吸引,透镜镜头45则后退移动到远距离对焦位置。
图5所示的则是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具有自动对焦机构之透镜镜头部分的剖面图,图6为该透镜镜头部分的正面图。
在这个实施例中,它形成了把由U字形断面的铁心51与线圈52构成的电磁机构53设于透镜镜头54的一侧,同时把可被该电磁机构53吸引的可动铁片55固定在透镜镜头54那样的构成。
此外,透镜镜头54受导引支柱56、57所导引,而且由于受到弹簧58等前进力量,在常态中成为近距离对焦位置。
而且,在该近距离对焦位置上,透镜镜头54的突出部54a则和铁心51的段形部51a接触。
所以这个实施例的动作和图4所示的第2实施例相同。
由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我们对于可以藉弹簧力量使透镜镜头前进成为近距离对焦位置,再藉电磁机构使其后退驱动而移动到远距离对焦位置的构造作了说明,不过它也以做成藉弹簧力量使透镜镜头后退,使其时常在远距离对焦位置,当电磁机构动作时,以该驱动力使其前进而移动到近距离对焦位置的构造。
此外,也有些相机是通过移动具备复数透镜的透镜镜头中的一片透镜使其自动对焦的。这种相机可以不必移动透镜镜头,而做成只移动焦距用透镜使其自动对焦的构造。
有如前述,与本发明有关之自动对焦机构是通过把透镜镜头移动到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任何一个位置的弹簧零件,与使在一方的位置的透镜镜头移动到他方位置的电磁机构而构成的,因此能够使透镜镜头维持不旋转而进退,而且不必装设机械性的连动机构而使其成为电气驱动构造,故本发明在装设于相机中及生产成本等问题上极为有利。
此外,本发明之电磁机构是以供给电容器的放电电流使它作初期动作之后,再通过电流限制电阻使电流流动的构造,因此它成为电池电源的电力消耗极少之一种自动对焦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使摄影透镜在前进的第1位置与后退的第2位置移动而使对焦点对整,其特征在于,该机构是由使摄影透镜向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任何一个位置移动的弹簧零件,与以满足一定条件的测距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使在一方的位置的摄影透镜移动到另一的位置的电磁机构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机构具有设在供电回路中的电流限制电阻,与可以预先充电的电容器,使电磁机构在动作初期中,由电容器的放电电流所驱动,其后,通过电流限制电阻而被供电,并由电池电源电流维持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对焦机构的开发,尽可能减少其中的机械性连动机构,使其有利于装设在相机中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电池电力之消耗,并能自动控制近距离对焦与远距离对焦。该机构由能够使透镜头移动到近距离对焦位置与远距离对焦位置中的一方位置的弹簧零件,与使在其一方位置的透镜镜头移动到他方位置的电磁机构所构成。此外,电磁机构是由电容器的放电电流作初期动作,其后,通过电流限制电阻接受电池电源电流以继续动作。
文档编号G03B13/36GK1080407SQ92104988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
发明者竹松良行 申请人:竹松良行
相机的自动对焦机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发散电磁波的超材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超材料,具体地涉及ー种具有电磁波发散功能的各向异性的超材料。背景技术:超材料作为ー种材料设计理念以及研究前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超材料,是指ー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
专利名称::电喇叭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搭载于轿车等车辆上的电喇叭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般来讲,在这种电喇叭之中,在有底筒状的壳体的底部以同心状收纳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通过在具有筒状的缠装部的线圈筒管上缠装绕线而成。并且,在
专利名称: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波捕鱼器,特别是一种诱捕石斑鱼声波发生器。属于声振传感电子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石斑鱼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
专利名称:一种琴筝拾音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琴筝的配套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琴筝等民乐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结晶,为了使较远的人们可以欣赏其音乐 的美妙,目前古琴和古筝的拾音基本采用话筒,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拾音效果也较
专利名称:感应器表面贴减反光膜片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液晶板模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器表面贴减反光膜片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液晶板模组。背景技术:参见图1,目前通常的电容触摸屏单元通常由盖板玻璃(
专利名称: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陶瓷金属卤化物灯。背景技术:作为高亮度放电灯(HID灯),例如有高压水银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以及陶瓷金属卤化物灯。HID灯利用电极间的放电来发光。因此,与白炽灯相比,具有光通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