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不同立体结构及扩散微粒的设置,形成出不同构造与形状的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改变光行进路径,并可由在立体结构的表面添加扩散微粒,利用其扩散效果,避免光学膜片结构生产缺陷,有效提高生产良率。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近几年在显示器领域的竞争中,液晶显示器持续地受到消费者与业者的重视,在产品的销售量上也持续保持在高成长率。其中,液晶显示器的成像方式,利用电场的开关而驱动并显示出高质量的画面,而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出光线,必须由背光模块来提供显示器光源。
一般而言,应用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为-一直下式光源,直下式光源可由灯管的增加,与扩散组件的设计来达到高亮度与均匀光源的要求。为了达到高亮度的要求,直下式背光模块必须使用"菱镜片",作为将光线集中收敛的重要构件。所谓的菱镜片,主要的功能是用于改变光线的行进路径,通过表面的三角结构,使其光线往法线方向集中,为此来达到提高中间方向亮度。
然而,虽然早期的菱镜片的聚光效果符合要求,但由于使用uv硬化工艺,
必须由光学成形胶将模具上的形状转写成形在基材上(PET),其成形的立体结构的角度为70至130度之间,为了避免立体结构直接接触到高硬度的表面(如液晶面板)而产生刮伤,必须在菱镜片上方置放一片扩散膜来防止菱镜片上结构刮伤。再者,菱镜片的制造方法使用光学胶将模具上的形状转写成形在基材上,必须经过上胶、压合、硬化成形、离型等作业程序,但在离型的过程中,容易因操作的不当,造成外观的缺陷,故制造方法不但较繁杂,同时生产过程困难,造成良率不高。
另外,由于基材跟成形胶间收縮率的不同,将造成菱镜片在可靠度测试中,产生翘曲的现象,影响测试结果。现有菱镜片的结构中,必须使用紫外线硬化涂料成形于基材上,常造成刮伤、离型不佳造成缺陷,其工艺复杂而生产良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不同结构的设计,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构造的光学膜片结构,使得光线通过膜片结构所产生的折射或反射来改变光线前进的路径,达到光线重新配置的效果。同时,也因为扩散微粒的设置,使射入该膜片结构的入射光线可均匀分布,以避免光学膜片结构生产的缺陷,达到提高生产良率的效果。以提供高均匀性的光学膜片结构,并可避免结构环境变化产生结构翘曲。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皿一共押出工艺所形成,该光学膜片结构包括 一基材层、 一第一透光层及一第二透光层。基材层具有一出光面及一相反该出光面的入光面。第一透光层设于该基材层的出光面上,且第一透光层的表面形成一导光微结构。第二透光层设于该基材层的入光面上。其中,基材层、第一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的其中至少一层添加多个扩散微粒。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首先,提供一主基材、 一第一透光材料及一第二透光材料。其次,选择性地在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光材料的其中至少一层由单轴或双轴押出机于融熔状态下添加多颗扩散微粒进行混练。最后,由共押出的工艺,分别将第一、第二透光材料压合于主基材的正、反面,并且在第一透光材料的表面由压出成形滚轮形成出一导光微结构。
再者,因在冷阴极管(CCFL)长时间照射下,会有逐渐黄化而导致面板的色温及色差的问题产生。故可在主基材层、第一透光层、第二透光层进一步
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其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范围为280nm至380nm之间,而可避免光学膜片产生黄化。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方块图;图6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的挤压成型作业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的滚轮滚压作业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基材层
1 1出光面12 入光面
2第一透光层
2 1导光微结构21 0锥状结构
3第二透光层
4扩散微粒
5主基材
5 1正面52 反面
6第一透光材料
6 1导光微结构
7第二透光材料
8扩散微粒
9共挤押模头
1 0滚轮10 0锥状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结构包
括 一基材层l、 一第一透光层2及一第二透光层3 。由共押出工艺,可一并
地将基材层1 、第一、第二透光层2 、 3结合为一。其中,该基材层1 、第一、第二透光层2、 3为塑性材质,该塑性材质可为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MS)、聚碳酸脂(PC)、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 C0P、聚丙烯(PP)或亚克力(PMMA)或等同上述材质的塑性材质。该基材层1系作为光学膜片结构的主要结构,其具有一出光面1 1及一相
反于出光面l l的入光面l 2,作为第一、二透光层2、 3的结合面。再者,该光学膜片结构厚度范围为50至1000um,其中该基材层1 、第-透光层2或第二透光层3的各层厚度比(第一透光层/基材层/第二透光层厚度比)范围为1/198/1至/1/2. 2/1,但不以上述为限。
该第一透光层2设于该基材层1的出光面1 1上,作为光学膜片结构的出光结构,用以将入射光线进行分光作用,提高光均匀度。第一透光层2的表面形成一导光微结构2 1,可以导引光线,作为调整光线各方向的角度,达到光源重新配置的效果,提升第一透光层2整体的发光效率。本发明中,该导光微结构2 l为多个锥状结构2 1 0,该等锥状结构2 1 0的形状可为三角锥状、梯形结构或非球面状,该三角锥状的尖端形成一圆滑曲弧。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光层2添加多个扩散微粒4,用以将光线进一步分散、均匀化,提高第一透光层2的发光扩散性,并且避免该第一透光层2的刮伤、磨损所产生外观缺陷。通过该等扩散微粒4的使用,可以替代传统的扩散膜片。其中,该等扩散微粒4的添加量为该第一透光层2全部的0. 1%至20%体积比,并且每一个扩散微粒4的直径大小介于0. 1 u m至50 " m,以提高发光扩散效率。扩散微粒4的材质可为聚苯乙烯(PS)、亚克力(PMMA)、 二氧化硅(Si02)或硅氧树脂(Silicone),或效果等同于PS、 PMMA、 Si02或Silicone的材质。
此外,可选择性地将紫外线吸收剂添加于该基材层1 、 一第一透光层2及一第二透光层3中的任一层中或任两层或是三层结构之中,进而避免光学膜片产生黄化的问题。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透光层3设于该基材层1的入光面l 2上,并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作为光学膜片结构的入光结构,使光线进入,进行初步的分光作用。
为此,通过基材层1 、第一透光层2 、第二透光层3及扩散微粒4的结构设计下,使该光学膜片结构能有效改变光线行进方向,防止刮伤、损坏,提供高发光均匀性。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
将扩散微粒4添加于第二透光层3 ;同样的,可将光线进一步分散、均匀化,提高第二透光层3的发光扩散性,并且避免第二透光层3的结构刮伤、磨
损。该等扩散微粒4的添加量为该第二透光层3全部的0. 1%至20%体积比。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
将扩散微粒4分别地添加于第一、第二透光层2、 3,提高第一、二透光层2、 3的发光扩散性,避免第一、第二透光层2、 3的结构刮伤、磨损。该等扩散微粒4的添加量为基材层1 、第一透光层2或第二透光层3全部的0. 1%至20%体积比。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差别在于
将扩散微粒4分别地添加于基材层1 、第一透光层2及第二透光层3 ,同时提高该基材层l及第一、二透光层2、 3的发光扩散性。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方块图,以及其作业流程的示意图。该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骤,提供一主基材5、 一第一透光材料6及一第二透光材料7(S101)。其中,主基材5作为主押出结构,位于第一、第二透光材料6、 7之间。第一、第二透光材料6、 7则作为搭配该主押出结构的副押出结构。该主基材5 、第一透光材料6及第二透光材料7为一塑性材质,该塑性材质为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MS)、聚碳酸脂(PC)、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 C0P、聚丙烯(PP)或亚克力(PMMA)。
第二步骤,可选择性地在主基材5 、第一透光材料6及第二透光材料7的其中至少一层添加扩散微粒8 (S103)。较具体来说,扩散微粒8可添加于第一透光材料6内;或者,扩散微粒8可添加于第二透光材料7内;或者,扩散微粒8可同时添加于主基材5 、第一透光材料6与第二透光材料7上。可利用扩散微粒8来提高主基材5、第一、二透光材料6、 7的光扩散效果,并保护第一、二透光材料6、 7结构,避免刮伤、磨损。如图6所示,于第一透光材料6添加多个扩散微粒8 。
第三步骤,透过共押出的工艺,分别将第一、二透光材料6、 7压合于主基材5的正面5 1及反面5 2 ,并且在该第一透光材料6的表面形成一导光微结构6 1 (S105)。如图6至图7所示,在共押出的工艺中,主要包括加热
8熔融、挤压成型及滚压作业。其中,将主基材5、第一、第二透光材料6、 7预先地加热熔融,再经由一共挤押模头9的挤压成型作业,将主基材5、第一透光材料6及第二透光材料7三层结构结合为一光学膜片结构。其次,再由多个滚轮1 0组成滚轮滚压的作业,以将该光学膜片结构滚压成一预定形状。在滚压作业中,该接触于第一透光材料6的滚轮1 0设有多个锥状结构10 0,该等锥状结构1 0 0可为三角锥状、梯形结构或非球面状,该三角锥状的尖端形成一圆滑曲弧。以在滚轮滚压的方式,使得滚轮在第一透光材料6的表面滚压出导光微结构6 1 ,并且导光微结构6 l形成多个锥状结构,该等锥状结构的形状可为三角锥状、梯形结构或非球面状,该三角锥状的尖端形成一圆滑曲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下列特点
(1) 、利用共押出的工艺,以及扩散微粒的添加设置,防止光学膜片结构的刮伤、损坏,并通过其光扩散的效果,有效遮盖光学膜片本身的细部缺陷。
(2) 、利用共押出的工艺,可直接将各结构一体成型地完成组合,避免环
境的变化,造成现有工艺的成形胶与基材间的收缩率的不同而产生结构翘曲的情况。
(3) 、仅须利用扩散微粒的设置,可节省上扩散膜的使用,并达到相同的
扩散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一共押出工艺所形成,该光学膜片结构包括一基材层,该基材层具有一出光面及一相反该出光面的入光面;一第一透光层,其设于该基材层的出光面上,该第一透光层的表面形成一导光微结构;以及一第二透光层,其设于该基材层的入光面上;其中,该基材层、第一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的其中至少一层添加多个扩散微粒及紫外线吸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扩散微粒为 聚苯乙烯、亚克力、二氧化硅或硅氧树脂,其中该等扩散微粒的直径大小介于0. lum至50u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扩散微粒的 添加量为该基材层、第一透光层或第二透光层的至少一层全部的0 . 1 %至20 %体积比。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材层、第一 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为一塑性材质,该塑性材质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C0P、聚丙烯或亚克力。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结构 厚度范围为50至lOOOrnn,其中第一透光层/基材层/第二透光层厚度比范围为 1/198/1至/1/2. 2/1。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微结构为 多个锥状结构,该等锥状结构的形状为三角锥状、梯形结构或非球面状,该三 角锥状的尖端形成一圆滑曲弧。
7 、 一种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a) 、提供一主基材、 一第一透光材料及一第二透光材料;(b) 、选择在该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光材料的其中至少一层添 加多个扩散微粒及紫外线吸收剂;以及(c) 、利用共押出的工艺,分别将该第一、二透光材料压合于该主基材的正、反面,并且在该第一透光材料的表面形成出一导光微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C)的过程中,由一滚轮滚压方式,将该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光 材料一体地结合,并且在该第一透光材料的表面滚压形成该导光微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 光微结构为多个锥状结构,该等锥状结构的形状为三角锥状、梯形结构或非球 面状,该三角锥状的尖端形成一圆滑曲弧;该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 光材料为一塑性材质,该塑性材质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 共聚物、聚碳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C0P、聚丙烯或压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等扩散微粒为聚苯乙烯、压克力、二氧化硅或硅氧树脂,且该等扩散微粒的直径大小介于0. 1 u m至50u m,其中该等扩散微粒的添加量为该基材层、第一 透光层或第二透光层的其中至少一层全部的0. 1%至20%体积比。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共押出的工艺,使得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光材料结合一体,以改变光行进方向。由滚压方式,直接于第一透光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导光微结构。此外,通过在主基材、第一透光材料及第二透光材料的至少一层或每一层添加扩散微粒,以形成具有防止刮伤、生产良率高的光学膜片结构。因此,本发明可提供一高均匀性的光学膜片结构,通过共押出一体成形可有效避免结构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结构翘曲,并由表面扩散微粒的设计,形成具有防止刮伤、生产良率高的改良型光学膜片。
文档编号G02B5/02GK101644788SQ200810145870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7日
发明者张裕伟, 李开新, 谢承祐 申请人: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眼镜,特别涉及适合作为花粉症患者用、还有紫外线切断用的眼镜。背景技术:一般而言,眼镜在佩戴时,在眼镜上部与脸面之间形成有相当大的空间,所以有花粉容易进到眼睛中的问题。所以,近年来,为了防止花粉的侵
专利名称::处理编码实时数据的制作方法舰綱实时数据駄领域本发明涉及M綱实时娜包。背暈林电话网络充^i于M31在主叫方和被叫方之间建立专用通信链路来支持实时通信。诸如语音信息的信息经由通信方之间的该专用通信链路来传输。与此相反地,计飾网络通常
专利名称:一种led工矿灯的电源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矿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工矿灯的电源腔。背景技术:工矿灯是工厂、矿井的生产作业区中使用的灯具。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LED工矿灯,其结构一般包括电源腔、电源盖、电
专利名称:具有光调制膜的光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控制装置。技术背景近年来作为大容量记录方式知道有利用全息原理的数字信息记录系统 (例如专利文献1 )。图5是表示全息记录装置一例的图。全息记录装置100主要包括激 光光源10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终端处于休眠模式时,终端监听用户语言;当所监听到的用户语言中包括唤醒命令词时,跳转至工作模式;当接收到交互请求时,以自然语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背景技术:近年来,液晶显示设备由于具有薄、重量轻以及节省空间且低功耗而 逐渐用作显示设备。具体而言,称为"有源矩阵型"的设备在今天非常流行,这样的设备具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