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吉他琴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吉他配件,特别涉及电吉他上的琴码。
背景技术:
琴码是安装在电吉他琴面的下方对琴弦起固定作用的电吉他配件,为了满足不同的演奏对音色的要求,琴码一般都具有调音功能。传统的电吉他琴码具有安装座、调节块和调节螺钉,安装上设有浅槽,调节螺钉带动调节块在浅槽内滑动,但是这种结构的琴码在调音过程中,调节块可能会滑出浅槽,从而导致琴弦错位,影响其音色。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更加稳定的电吉他琴码。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吉他琴码,安装座、调节块和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上套装有弹簧,所述调节螺钉与调节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块可滑动地置于调节槽内。所述调节块包括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所述上调节块与下调节块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通过与下调节块连接而与调节块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钉可以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内滑动,由于调节块整体都置于调节槽内,使得调节块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使得调音更加稳定且准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电吉他琴码,包括安装座1、调节块和调节螺钉5,所述调节螺钉5上套装有弹簧4,所述调节螺钉5与调节块连接,所述安装座I上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块可滑动地置于调节槽2内,所述调节块包括上调节块6和下调节块3,所述下调节块6上设有椭圆形的通孔8,所述上调节块6上设有调节螺栓9,所述调节螺栓9穿过通孔8将上调节块6与下调节块3连接,并且在所述调节螺栓9松开时,调节螺栓9可在通孔8内滑动,所述调节螺钉5通过与下调节块3连接而与调节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工作的:琴码通过安装座I上的安装孔7安装在琴面上,琴弦固定在上调节块6上,通过松开调节螺栓9并使其在通孔8内滑动,以调整琴弦与拾音器之间的距离,在调整到位后就拧紧调节螺栓9将上调节块6与下调节块3固定连接,在需要调音时,只需要旋转调节螺钉5,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2内滑动,就能改变琴弦的音色,调节螺钉5上的弹簧4为调节块的 移动提供了回复力。
权利要求1.一种电吉他琴码,包括安装座、调节块和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上套装有弹簧,所述调节螺钉与调节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块可滑动地置于调节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吉他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包括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所述上调节块与下调节块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通过与下调节块连接而与调节块连接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吉他琴码,包括安装座、调节块和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上套装有弹簧,所述调节螺钉与调节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块可滑动地置于调节槽内。琴弦固定在调节块上,调节螺钉可以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内滑动,由于调节块整体都置于调节槽内,使得调节块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使得调音更加稳定且准确。
文档编号G10H1/44GK203134351SQ2013201725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林瑞荣 申请人:瑞安市中联电声乐器有限公司
电吉他琴码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打击乐传感单元和采用该单元的电子打击乐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击乐传感结构,还涉及采用该结构的打击乐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打击乐传感单元和采用该单元的电子打击乐器。 背景技术:电子打击乐器是打击乐器的一个重
专利名称:5.30微米带通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透镜以外的光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所需气体红外光谱的5.30微米带通滤光片。5.30微米带通滤光片是红外分析仪用于测定一氧化氮气体含量的关键部件。长期以来,由于其性能
专利名称:在反射衬底上制造可转换的液晶偏振光栅的方法和相关装置的制作方法第113页在反射衬底上制造可转换的液晶偏振光栅的方法和相关装置优先权要求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穿过在其中包含所述全息图案 的掩模层传播紫外(UV)光来光刻图案化所述光
专利名称:一种高透过率光子筛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衍射光学元器件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过率光子筛。背景技术:传统的光学透镜由玻璃制成,玻璃透镜的聚焦和成像是通过折射入射光实现的,所以成为折射透镜。另外有种透镜,是一种衍射光学聚焦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私人车位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私人车位系统,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当车辆驶近车主的私人车位时,语音识别设备对车主语音进行扫描,然后对语音进行信息的处理识别,并与系统内预存储的语音进行对比,判
专利名称:用于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并行传输的光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随着光通信的飞速发展,对于光纤通信中激光器或探测器与光通道对准耦合,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研究。大部分产品都是基于单一激光器对准单一光纤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