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自行车车架的自行车座垫用来支撑骑车人的重量,然而市面上销售的自行车座垫不是太软就是太硬,造成骑行时的不适,座垫过硬时,坚硬的支撑面可能导致骑乘者臀部组织内的血管血液不顺。座垫过软时,硬度不足以支撑人体的重量,故骑乘者会深陷于座垫中,而直接倚靠在座垫坚硬的底板或骨架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车架采用自行车座垫来支撑骑车人的重量,而自行车座垫不是太软就是太硬,所以会造成骑行时的不适,座垫过硬时,坚硬的支撑面可能导致骑乘者臀部组织内的血管血液不顺。座垫过软时,硬度不足以支撑人体的重量,故骑乘者会深陷于座垫中,而直接倚靠在座垫坚硬的底板或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所述的这种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由一个密封的气囊构成,所述的气囊的形状为已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座垫的形状,其中,所述的气囊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海绵块,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连接柱,所述的橡塑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的气囊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橡塑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具有一个橡胶外壳,所述的橡胶外壳的上表面的外周呈抛物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六个橡塑连接柱,其中的四个橡塑连接柱沿所述的气囊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其余的两个橡塑连接柱垂直于所述的气囊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并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的后半部分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海绵块由上下两层海绵构成,所述的上下两层海绵分别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的内壁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充气口为针筒式充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的充气口为小橡皮式充气嘴。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针筒式充气嘴或小橡皮式充气嘴均为已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的底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凸型钉。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的下侧设置有一个硬质底板,所述的硬质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钉孔,所述的橡塑凸型钉通过所述的钉孔与所述的硬质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提供骑车人一舒适的吸震面与一牢固的支撑面,用以增加骑车人的舒适性,并可充分地支撑骑车人的重量,解决了目前自行车弹簧直连式硬体避震座垫的缺陷,同时克服了海棉体受压时张力不大而造成避震不足的缺点,充气座垫是由气体与海棉体优化合理的组合,构成利用压力空气造成空隙,使震动处与受震体起到隔震作用,同时使海棉体内有充分的空隙扩大张力,增大避震作用,并克服纯压力空气囊的不适感,通过调节气腔压力,使骑车人达到最舒适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水平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一个采用小橡皮式充气嘴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由一个密封的气囊20构成,所述的气囊20的形状为已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座垫的形状,其中,所述的气囊2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海绵块22,所述的气囊20的底部和气囊20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连接柱23,所述的橡塑连接柱23的上端与所述的气囊20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橡塑连接柱23的下端与所述的气囊20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具有一个橡胶外壳27,所述的橡胶外壳27的上表面的外周呈抛物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气囊20的底部和气囊20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六个橡塑连接柱23,其中的四个橡塑连接柱23沿所述的气囊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其余的两个橡塑连接柱23垂直于所述的气囊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并设置在所述的气囊20的后半部分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海绵块22由上下两层海绵构成,所述的上下两层海绵分别与所述的气囊20的底部和气囊20的顶部的内壁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20上设置有充气口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充气口25采用已有技术中的小橡皮式充气嘴26,所述的充气口25与气囊20中的空腔24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20的底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凸型钉21。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20的下侧设置有一个硬质底板10,所述的硬质底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钉孔11,所述的橡塑凸型钉21通过所述的钉孔11与所述的硬质底板10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由一个密封的气囊构成,所述的气囊的形状为自行车座垫的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海绵块,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连接柱,所述的橡塑连接柱的上端与所述的气囊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橡塑连接柱的下端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具有一个橡胶外壳,所述的橡胶外壳的上表面的外周呈抛物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六个橡塑连接柱,其中的四个橡塑连接柱沿所述的气囊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其余的两个橡塑连接柱垂直于所述的气囊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并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的后半部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块由上下两层海绵构成,所述的上下两层海绵分别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和气囊的顶部的内壁粘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口为针筒式充气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口为小橡皮式充气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的底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橡塑凸型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的下侧设置有一个硬质底板,所述的硬质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钉孔,所述的橡塑凸型钉通过所述的钉孔与所述的硬质底板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由一个密封气囊构成,气囊的形状为自行车座垫形状,气囊中设置有海绵块,气囊的底部和顶部之间设置有橡塑连接柱,气囊具有一个橡胶外壳,其上层倒圆角,海绵块由上下两层海绵构成,海绵与气囊的底部和顶部的内壁粘合,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气囊底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橡塑凸型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舒适的吸震面与一牢固的支撑面,增加骑车人的舒适性,并充分支撑骑车人的重量,解决了目前自行车弹簧直连式硬体避震座垫的缺陷,同时克服了海绵体受压时张力不大而造成避震不足的缺点,利用压力空气造成空隙,使震动处与受震体起到隔震作用,同时使海绵体内有充分的空隙扩大张力,增大避震作用,并克服纯压力空气囊的不适感。
文档编号B62J1/00GK2668481SQ200320108670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
发明者何兆庆 申请人:何兆庆
自行车充气避震座垫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物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涉及一种投影物镜,特别涉及一种折射式投影物镜。背景技术::随着半导体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为了得到更加精细的结构,投影物镜所使用的波长在不断减少,目前使用的lOOnm节点及
专利名称:隔声帘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声罩和吸声隔声场所应用的隔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几何尺寸复杂的场所的隔声装置。背景技术:长期以来,几何尺寸复杂的场所的隔声问题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现有的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的透镜及其设计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的透镜及其设计方法;所述透镜包括一个平凸透镜和若干个准直全反射透镜,所述准直全反射透镜圆周均匀分布的设置在平凸透镜的周缘上,其于光线的出射方向还延伸有入射
专利名称:一种内置活动式鼓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类乐器的消音装置,尤其是一种内置活动式鼓消音 装置。背景技术:鼓类乐器在打击时声音非常大,所以,鼓手在家练习时就出现了扰民问题, 为了解决扰民问题,目前,有的鼓手就在
专利名称: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应用于乐器学习时为避免乐谱自然翻动或错页,保持乐谱放置稳固所使用的节拍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初学乐器者经常所用到节拍器,其作用是帮助乐手稳定
一种新型结构的保护箱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保护箱,包括由泡沫制成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加强层,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用于装纳乐器的容纳空间,在所述容纳空间上铺设有海绵层,在所述海绵层上还设置有软质的接触层,在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