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甩尾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甩尾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是ー种尾部可摆动的甩尾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CN201120266572. 6于2012年2月22日公开了ー种改进结构的扭扭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连杆组件和坐架,所述脚控轮摆动组件主要由脚踏车把、套管、前轮轴和前轮构成,脚踏车把与前轮轴之间由套管连接,套管内置有轴承,前轮安装在前轮轴上,连杆组件一端与坐架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套管轴,套管轴由套管上端插入、并穿过套管内的轴承,一螺钉由套管下端插入、并与套管轴底部的螺纹孔相接,以使脚控轮摆动组件与连杆组件构成摇摆活动。此款扭扭车的坐架安装有后轮,后轮不能左右摆动转向,导致扭扭车在转弯时容易发生漂移,甚至失控,若是高速滑行,漂移更明显,因此此车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尾部可摆动、漂移几率低的甩尾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连杆组件和坐架,脚控轮摆动组件包括脚把、转向杆和前轮,脚把固定设置在转向杆一端,前轮设置在转向杆另一端,转向杆与连杆组件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的后端与坐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坐架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后摆轮组件包括后轮架、后摆架、弾性件和后轮,后轮架与坐架固定连接,后摆架与后轮架转动连接,弾性件连接在后摆架与后轮架之间,后轮转动连接在后摆架上;此款甩尾车将后轮转动设置在可摆动的后摆架上,而且,后摆架与固定设置的后轮架之间连接有弾性件,弾性件对后摆架施加一定的牵制作用力,使后摆架不能轻易摆动,但在高速转弯或急转弯时,后摆架克服弾性件作用力而转动,从而避免甩尾车漂移,使甩尾车使用更加稳定、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ー种方案,所述弹性件为优カ胶块或拉カ弹簧。所述后轮架设有螺栓,后摆架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轴承,轴承中心孔与螺栓连接,后摆架以螺栓为轴心转动,套筒外侧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与弾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为优カ胶块,优カ胶块一端通过第一螺钉与后轮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与连接耳连接,优カ胶块另一端还对应套筒外侧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后轮架呈U型,后轮架底部与坐架固定连接,后摆架的套筒插入后轮架开ロ内,轴承设有两个,两轴承之间设有轴套,螺栓穿过后轮架两侧以及轴承、轴套后与螺母连接。所述后摆架设置有后轮轴,后轮轴通过轴承组件与后轮转动连接。所述前轮转动设置在前轮架上,前轮架与转向杆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前端设有套管,转向杆顶部设有套管轴与套管转动连接,连杆组件由一段杆体构成,或者,连杆组件由两段以上杆体接驳而成,可实现坐架与脚把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适合不同高度的人员使用。所述坐架左右侧设有手把,至少一手把还设有刹车手柄,至少ー后摆架活动设有制动臂,制动臂与刹车手柄之间连接有刹车钢丝,后摆架设有支撑刹车钢丝的悬臂。所述后摆架设有支撑轴,制动臂呈圆弧型,制动臂的一端与支撑轴转动连接、另ー端悬空于后轮上方,所述制动臂的一端偏心设置有牵拉耳,牵拉耳与刹车钢丝连接。当手握刹车手柄吋,刹车钢丝收紧、并拉动制动臂的牵拉耳,使制动臂向下偏转、并压住后轮,从而实现制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I)此款甩尾车将后轮转动设置在可摆动的后摆架上,而且,后摆架与固定设置的后轮架之间连接有弾性件,弾性件对后摆架施加一定的牵制作用力,使后摆架不能轻易摆动,但在高速转弯或急转弯时,后摆架克服弾性件作用力而转动,从而避免甩尾车漂移,使甩尾车使用更加稳定、安全;(2)弾性件优选优カ胶块,其具有缓冲、静音、减震、耐磨、耐高温等特点,因此,可自动使后摆架复位,而且,对使用寿命也有保障;(3)由于前后轮均可以转动,此款甩尾车可以360度转弯,操控性更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甩尾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甩尾车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后摆轮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1、连杆组件2和坐架3,脚控轮摆动组件I包括脚把11、转向杆13和前轮15,脚把11固定设置在转向杆13 —端,前轮15设置在转向杆13另一端,转向杆13与连杆组件2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的后端与坐架3连接,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4,后摆轮组件4包括后轮架41、后摆架44、弹性件和后轮42,后轮架41与坐架3固定连接,后摆架44与后轮架41转动连接,弾性件连接在后摆架44与后轮架41之间,后轮42转动连接在后摆架44上。所述后轮架41设有螺栓45,后摆架44设有套筒441,套筒441内设有轴承48,轴承48中心孔与螺栓45连接,后摆架44以螺栓45为轴心转动,套筒441外侧设有连接耳442,连接耳442与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为优カ胶块43,优カ胶块43 —端通过第一螺钉46与后轮架4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47与连接耳442连接,优カ胶块43另一端还对应套筒441外侧设有半圆凹槽431。所述后轮架41呈U型,后轮架41底部与坐架3固定连接,后摆架44的套筒441插入后轮架41开口内,轴承48设有两个,两轴承48之间设有轴套49,螺栓45穿过后轮架41两侧以及轴承48、轴套49后与螺母451连接。[0028]所述后摆架44设置有后轮轴443,后轮轴443通过轴承组件与后轮42转动连接。所述前轮15转动设置在前轮架14上,前轮架14与转向杆13连接。所述连杆组件2的前端设有套管21,转向杆13顶部设有套管轴12与套管21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由一段杆体构成,或者,连杆组件2由两段以上杆体接驳而成。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手把31,右侧的手把31还设有刹车手柄6,右侧的后摆架44活动设有制动臂9,制动臂9与刹车手柄6之间连接有刹车钢丝7,后摆架44设有支撑刹车钢丝7的悬臂8。所述后摆架44设有支撑轴444,制动臂9呈圆弧型,制动臂9的一端与支撑轴444转动连接、另一端悬空于后轮42上方,所述制动臂9的一端偏心设置有牵拉耳91,牵拉耳91与刹车钢丝7连接。所述脚把11和手把31外还设有防滑套5。
权利要求1.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I)、连杆组件(2)和坐架(3),脚控轮摆动组件(I)包括脚把(11)、转向杆(13)和前轮(15),脚把(11)固定设置在转向杆(13)—端,前轮(15)设置在转向杆(13)另一端,转向杆(13)与连杆组件(2)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的后端与坐架(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4),后摆轮组件(4)包括后轮架(41)、后摆架(44)、弹性件和后轮(42),后轮架(41)与坐架(3)固定连接,后摆架(44 )与后轮架(41)转动连接,弹性件连接在后摆架(44 )与后轮架(41)之间,后轮(42 )转动连接在后摆架(4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优力胶块(43)或拉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轮架(41)设有螺栓(45),后摆架(44 )设有套筒(441),套筒(441)内设有轴承(48 ),轴承(48 )中心孔与螺栓(45 )连接,后摆架(44)以螺栓(45 )为轴心转动,套筒(441)外侧设有连接耳(442 ),连接耳(442 )与弹性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优力胶块(43),优力胶块(43)一端通过第一螺钉(46)与后轮架(4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47)与连接耳(442)连接,优力胶块(43)另一端还对应套筒(441)外侧设有半圆凹槽(43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轮架(41)呈U型,后轮架(41)底部与坐架(3 )固定连接,后摆架(44)的套筒(441)插入后轮架(41)开口内,轴承(48 )设有两个,两轴承(48 )之间设有轴套(49 ),螺栓(45 )穿过后轮架(41)两侧以及轴承(48 )、轴套(49)后与螺母(45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后摆架(44)设置有后轮轴(443),后轮轴(443 )通过轴承组件与后轮(42 )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前轮(15)转动设置在前轮架(14)上,前轮架(14)与转向杆(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杆组件(2)的前端设有套管(21),转向杆(13)顶部设有套管轴(12)与套管(21)转动连接,连杆组件(2)由一段杆体构成,或者,连杆组件(2)由两段以上杆体接驳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坐架(3)左右侧设有手把(31),至少一手把(31)还设有刹车手柄(6),至少一后摆架(44)活动设有制动臂(9),制动臂(9)与刹车手柄(6)之间连接有刹车钢丝(7),后摆架(44)设有支撑刹车钢丝(7)的悬臂(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甩尾车,其特征是,所述后摆架(44)设有支撑轴(444),制动臂(9)呈圆弧型,制动臂(9)的一端与支撑轴(444)转动连接、另一端悬空于后轮(42)上方,所述制动臂(9)的一端偏心设置有牵拉耳(91),牵拉耳(91)与刹车钢丝(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甩尾车,包括脚控轮摆动组件、连杆组件和坐架,脚控轮摆动组件包括脚把、转向杆和前轮,脚把固定设置在转向杆一端,前轮设置在转向杆另一端,转向杆与连杆组件的前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的后端与坐架连接,所述坐架左右侧设有后摆轮组件,后摆轮组件包括后轮架、后摆架、弹性件和后轮,后轮架与坐架固定连接,后摆架与后轮架转动连接,弹性件连接在后摆架与后轮架之间,后轮转动连接在后摆架上;此款甩尾车将后轮设置在可摆动的后摆架上,而且,后摆架与固定设置的后轮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对后摆架施加一定的牵制作用力,使后摆架不能轻易摆动,但在高速转弯或急转弯时,后摆架克服弹性件作用力而转动,从而避免甩尾车漂移。
文档编号B62K5/02GK202863645SQ2012205473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邱东乾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群展五金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声响穿透性材料、以及包含使用该材料的建筑用途的声响调整面构造、麦克风用风挡、保 ...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响穿透性材料,其使用纤维交织而成的材料,具有自立性且具有高性能的声响穿透性。本发明的声响穿透性材料是纤维互相交织而成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20)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景观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景观灯。背景技术:景观灯是一种常见的室外灯具,应用场合多,在对景区进行设计时,需要用到许多景观灯进行装饰,需要复杂的地下排线,费时费力,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不能自由移动。发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16)

    专利名称:反射型显示装置和制造导光板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和一种制造导光板的方法。更具 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电子纸显示器中使用的薄膜形式的反射型显示器。背景技术:通常,电子纸显示装置通过利用电场移动黑色染料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21)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层压玻璃件的方法以及层压玻璃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造层压玻璃件的方法以及层压玻璃件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层压玻璃件的方法,所述层压玻璃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玻璃功能的基片和至少一个聚合物中间层。本发明还涉及层压玻璃件和用于层压玻璃件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10)

    专利名称:组合式灯柱体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的柱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灯柱体。背景技术:如图1及图2所示,是以往灯柱体1的制作方式,该灯柱体1通常是用于组合在一灯具的底座与顶座之间,作为一支撑该灯具顶座的重要支柱,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107)

    专利名称:音质转换装置及音质转换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转换声音的音质的音质转换装置及音质转换方法,尤 其涉及将输入声音的音质转换为作为目标的讲话者的声音的音质的音 质转换装置及音质转换方法。背景技术:近几年,随着声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已经能

    专利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