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救生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
背景技术:
现有救生圈通常是已完成充气的密封气圈或是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实心制品,它们 都存在体积大受空气阻力大不适合抛投等问题。当救助者与落水者有一段距离时,救生圈 因抛投距离过短无法快速及时地送到落水者手中;同时抛投落点难以控制,往往救生圈落 在落水者几米之外,不能达到救援落水者的目的。因此在现实中救助者还需通过游泳或借 助船只等手段才能赶到落水者旁边施救,这样需要很多时间,往往因此耽误了救助时间而 造成悲剧的发生。而且对于不会游泳的救助者只能眼看着落水者丧生而无能为力,更可能 造成不会游泳的救助者为救援遇难落水者不幸一起身亡的事故。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方法是设计可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平时游泳或进行水上作业时带在身上,一 旦发生意外,则由携带人员自行打开充气开关或使用水敏感装置自动打开充气开关,使救 生圈内的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或者开启高压气瓶为救生圈充气,达到自救的目 的。ZL200420049827. 3、ZL200520111728. 8、ZL86208378 等均采用此方法,但救生圈仍有较 大体积,给水上作业带来不便;尤其是游泳者大都不愿意随身携带此种救生圈。另一种方法是将救生装置放置在岸边或船上,在发生人员落水时进行紧 急救援。目前已见报道的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易抛投的救生圈结构,如 ZL200420045948- 一种水上救生圈,采用了在浮体表面上设置抓握手柄的技术方案,投 掷省力,落水点相比普通救生圈较远较准。但因受体积大空气阻力大的影响,抛投距离 仍非常有限,尤其在有风等恶劣环境中,落水点更加难以控制。另一种是采用将未充气 的救生圈抛入水中后,由落水者自行打开或自动打开充气装置以达到救援目的,如ZL 200820130269. 1_手抛式水上救生器及ZL 200620139496. 1_抛掷式救生圈。采用这种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抛投距离的问题,但远距离抛投时落水点往往不能保证很准确,仍未能解决 可靠地将救生圈交给落水者这一关键性问题;且上述专利或未设计出所使用的自动充气阀 的具体结构,或所使用的自动充阀可能存在漏气或不能可靠开启等问题,在实际使用中仍 不一定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抛投距离远,救护范围 宽的救生圈,能使落水者较容易将救生圈拿到手中实现自救。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救生圈气囊[2]、高压气瓶[1]、落水 自动充气装置、救生绳[3]的救生圈,其特征是还带延伸触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延伸触手由若干根充气软管构成,充气软管与落水自动充气装 置相连通。[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延伸触手也可以与救生圈气囊做成一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延伸触手也可为弹性长条构成,此触手平时放置时卷曲成团; 落水后,此弹性长条恢复原长条型,其一端固定在气瓶或救生圈气囊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落水自动充气装置由按压式气阀、进水筒、被遇水即断的材料 禁锢住的压缩弹簧构成。进水筒装在按压式气阀开关处,进水筒装在按压式气阀开关处,压 缩弹簧放在进水筒内,其一端抵住气阀开关,另一端抵住进水筒底部,进水筒壁上开有若干 个进水口,平时密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生圈气囊充气口还装有单向气阀,避免因自动充气等装置密 封不良造成救生圈气囊内气体泄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软管内也可设有拉力绳承受拉力,以加强充气软管的受力 强度。本实用新型可用绳子或软管将延伸触手各末端连接起来,形成类似轮辐形状,便 于落水者拿到救生圈及提高延伸触手抗水流冲击性等性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救生圈投水后,救生圈气囊与充气软管同时充气,充气软管呈发射状覆盖以软 管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只要落水者在此区域内就能通过抓取此软管将救生圈拿到手中 而获救,极有效地解决了救生圈落水点不准,救援成功率低的问题。2、使用按压式气阀等构成自动充气装置,相比其他自动充气装置而言,结构筒单、 触发安全可靠,并且落水开启时间更短,只需两秒钟左右。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充气胀大后的示意图。图中1是高压气瓶;2是救生圈气囊;3是救生绳;4是进水筒;5是被遇水即断的 材料禁锢住的压缩弹簧;6是延伸触手;7是按压式气阀;8是充气管;9是气瓶充气口 ; 10 是单向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图1中,高压气瓶1内充有高压气体;救生圈气囊2折叠后贴附在气瓶1上,救 生圈气囊充气口上装有单向气阀10,气瓶口壁上开有气瓶充气口 9,用于向气瓶内充气;气 瓶口上装有具有若干个出气口的按压式气阀7,此气阀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充气管8通向 救生圈气囊2,其余各出气口分别通向各根延伸触手6 ;进水筒4装在按压式气阀7开关处, 进水筒4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水口,平时密封;被遇水即断的材料禁锢住的压缩弹簧5放在进 水筒4内,其一端抵住气阀开关,另一端抵住进水筒4底部;救生绳3扣于救生圈气囊2上, 可方便取下。本实用新型平时可置于车、船或滨水场所等处。当发生人员落水时,可将进水筒4 上被密封住的进水孔打开,抓住救生绳3末端,将救生圈抛向落水者。因为本实用新型落水 前气囊未充气,体积小,故受空气阻力小,抛投距离远。本实用新型落水后,因进水筒4那端较重没入水中,进水筒4进水,遇水即断的材料断开,弹簧5顶开按压式气阀7,则高压气瓶 1内的气体迅速通过按压式气阀7的若干出气口分别给救生圈气囊2及延伸触手6充气, 救生圈气囊2膨胀,延伸触手6充气后伸直,呈发射状覆盖以充气软管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 域,在此圆形区域内的落水者能通过抓取此延伸触手6将救生圈拿到手中而获救,船上或 岸上的救助人员可通过拉动救生绳3将落水者拉回船上或岸上。
权利要求1.一种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气囊、高压气瓶、落水自动充气装置、救生 绳,其特征是还设有延伸触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触手由若干根充气软管构成, 充气软管与落水自动充气装置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触手与救生圈气囊做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所述的延伸触手为弹性长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所述的落水自动充气装置由按压式气阀、 进水筒、禁锢住的压缩弹簧构成,进水筒装在按压式气阀开关处,压缩弹簧放在进水筒内, 其一端抵住气阀开关,另一端抵住进水筒底部,进水筒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水口,平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所述的救生圈气囊充气口还装有单向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充气软管内设有拉力绳。
8.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救生圈,其特征是用绳子或软管将延伸触手各末端连 接起来,形成轮辐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属救生器械领域,包括救生圈气囊、高压气瓶、落水自动充气装置、救生绳,其特征是还设有延伸触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救生圈投水后,救生圈气囊与充气软管同时充气,充气软管呈发射状覆盖以软管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只要落水者在此区域内就能通过抓取此软管将救生圈拿到手中而获救,极有效地解决了救生圈落水点不准,救援成功率低的问题;2、使用按压式气阀等构成自动充气装置,相比其他自动充气装置而言,结构简单、触发安全可靠,并且落水开启时间更短,只需两秒钟左右。
文档编号B63C9/18GK201816734SQ20102020013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周珣, 姜戴斌, 欧阳鑫, 蔡方方, 邱海红 申请人:南昌大学
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基于声源方向实时预测跟踪的动态盲信号分离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源方向实时预测跟踪的动态盲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根据上一个时间段的信号特征自动预测下一个时间段的信号方向,并且,根据信号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进行自我纠正;然后,根据预测
专利名称:投影仪散热控制装置与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仪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投影仪装置内的散热控制 装置与方法。背景技术:一般而言,投影仪中所需的光源由投影仪中的灯所提供,例如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专利名称: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有一个触摸屏,更特别是,一个显示设备有一个触摸屏,有效地拦截噪声产生一个显示面板防止触摸屏失灵。背景技术:近年来使信息输入通过触摸屏幕上的各种显示设备已被广泛用来
专利名称:提高掩膜板图形关键尺寸均匀性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制造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光刻工艺方法,尤其 涉及一种提高掩膜板图形关键尺寸均勻性的方法。背景技术:在光刻工艺中,掩膜板上面的关键尺寸(⑶,Critical D
一种直升机桨叶反相位消声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桨叶反相位消声装置,包括直升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本体内设置有若干噪音采样传感器,并且在直升机本体内设置有源噪音频谱相位处理器;所述直升机本体内设置有若干反相
专利名称:音乐内容利用设备及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音乐内容利用设备和一种应用于该设备的音乐内容利 用方法,该音乐内容利用设备输入不同种类的关于音乐的内容素材数据,并 且通过使用该输入的内容素材数据向用户提供音乐信息。背景技术:通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