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胞胎式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胞台式婴儿车,尤其涉及带有两个水平并排座位的双胞胎式婴儿车。
背景技术:
有两个水平并排的座位用来载两个婴儿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已经被常规销售。
但是,这种传统的双胞胎式婴儿车的横向宽度非常大,这一点是很不利。例如,难于搬运和储存婴儿车。而后,有人提出制造带有可向上折叠的横向伸展连杆的婴儿车,以便在连杆被折叠时婴儿车可以被横向压缩。即使是这样可以横向压缩的婴儿车,也不能有纵向或高度方向上的压缩。为了使婴儿车横向压缩,相应于每个前轮和后轮的三个扶手管向后突出。
当婴儿车被推动时,人的两个手臂需要打开握住两侧的扶手管,这点非常不利地使得施加适当的推动力变得困难。当握着一个中间扶手管时,将难于使婴儿车向正确的方向转向。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不利之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紧凑地被折叠以适于存放、搬运和带来其它便利的双胞胎式婴儿车。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一个与三个相互平行的扶手管相连的U型推车扶手;其上装有前轮的前支架;其上装有后轮的后支架;一端与相应的扶手管铰接,另一端与相应的前支架铰接,中间部分与相应的后支架相连的臂架;及将前支架连接到各自相应的扶手管上的互连杆;臂架和互连杆绕扶手管向上摆动使前支架和后支架基本相互平行以便折叠婴儿车。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在推车扶手和中间扶手管之间的连接处的每侧至少有一个接合点。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左前支架和中间前支架之间,和左右前支架和中间前支架之间的一对前互连杆;在左后支架和中间后支架之间,和在右后支架和中间后支架之间的一对后互连杆;在一左互连杆和一中间互连杆之间以及在右互连杆和中间互连杆之间的一对上互连杆;且在每个前互连杆、后互连杆和上互连杆上设置至少一个接合点,其与推车扶手上相应的接合点共线。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推车扶手和中间扶手管之间的连接处每侧,在每个前互连杆上,在每个后互连杆上,及在每个上互连杆上有两个接合点。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左右扶手管上将左右后支架锁定到左右扶手管上的锁止件。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左右扶手管上可滑动地设有操作锁止件的操作件。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一个左右前支架上设有一个锁定件,其在婴儿车被折叠时用来将所述的左右前支架之一个与另一个相接合。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含有一个从其上突出之固定部分的钩,该固定部分在锁定件从另一个前支架被释放时被固定。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有一个中间部分,及一个左部分和一个右部分的一个保护臂,每部分都可拆卸地安装在所提供的相应的臂架上。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的保护臂被分成三段,保护臂的中间段可拆地安装在中间臂架上,保护臂的左段和右段可拆地与中间段连接并安装在左右臂架上。
本发明涉及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在保护臂左右段的自由端有用来插入相应的保护臂中间段端部的保护接合点,在保护接合点插入相应的保护臂中间段端部时,保护接合点有相应的用来接合进保护臂中间段上形成的开口的弹性接合部分。
附图1是据本发明的双胞胎式婴儿车的透视图,其中图解示出了它的结构;附图2是附图1中所示的婴儿车安装车座、遮光罩等的透视图;附图3是将婴儿车的前、后支架基本平行折叠后的前视图;附图4是附图3中所示的婴儿车安装车座、遮光罩等的透视图;附图5是推车扶手的局部剖视图;附图6A是说明三折叠的婴儿车后轮的位置的视图;附图6B是说明五折叠的婴儿车后轮的位置的视图;附图7是五折叠的婴儿车的前视图;附图8是联锁左右前支架的钩的视图;附图9是保护臂的平面视图;
附图10是说明将保护臂固定到保护臂座的操作的视图;附图11是保护臂中间段或左右段连接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考后面的附图解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是据本发明的双胞胎式婴儿车的透视图。该婴儿车有两个横向并排的座位。婴儿车包括带有前轮12a、12b、12c的三个前支架12a、12b、12c,带有后轮13的后支架14a、14b、14c,一个包括三个扶手管15a、15b、15c的推车扶手16,以及三个臂架17a、17b、17c和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臂架之间的保护臂18。
臂架17a、17b、17c一端与相应的三个扶手管15a、15b、15c靠近其端部的部分相铰接。前支架12a、12b、12c的上端与相应的臂座17a、17b、17c的另一端相铰接。后支架14a、14b、14c的上端与相应的臂座17a、17b、17c的中部相铰接。弯成L形的支架19的一端与后支架14a、14b、14c的中部相铰接。推车扶手16的扶手管15a、15b、15c相应的端部与相应的支架19的中部铰接。在婴儿车的非折叠状态,可滑动地安装在左右扶手管15a、15c下端的锁止件20与左右支架19另一端形成的锁止部分相接合,使婴儿车保持在非折叠状态。
通过一个穿过扶手管15a、15c的互连杆(未示出),锁止件20与扶手管15a、15c上端可滑动的操作件21相互连接。操作件21通常向下加载,进入锁止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件20锁止左右支架19的锁定部分。
前支架12a、12b和前支架12b、12c分别通过前互连杆22a、22b相互连接。后支架14a、14b和后支架14b、14c分别通过后互连杆23a、23b相互连接。互连杆24a、24b、24c、24d的前端与相应的前支架12a、12b、12c的中部相铰接。相应的互连杆24a、24b、24c、24d的后端与支架19和扶手管15a、15b、15c的端部相铰接。互连杆24a、24b通过一个上互连杆25a相互连接相应的中部,互连杆24c、24d通过一个上互连杆25b相互连接相应的中部。附图标记26表示一个保持车座S的带子。
这样,扶手管15a、15c下端的锁止件20与支架19上端的锁定部分接合,由此婴儿车保持在附图1所示的可用的非折叠状态。附图2是一个在非折叠状态装有车座、遮光罩等的婴儿车的透视图。
当左右扶手管15a、15c上的操作件21被拉起时,锁止件20被拉起使之与支架19脱离接合,臂架17a、17b、17c,互连杆24a、24b、24c、24d可以相对于扶手管15a、15b、15c绕铰接点向上摆动。相应地,如附图3和4中所示,当推车扶手16被握住并向下推时,同时上述在前轮11侧的件向上移动,前支架12a、12b、12c和后支架14a、14b、14c摆动到基本上互相平行。婴儿车在前后方向上可以以变薄的方式被折叠。
在相应的前互连杆22a、22b,后互连杆23a、23b和上互连杆25a、25b的两个中间部分有接合点22a1、22a2、22b1、22b2、23a1、23a2、23b1、23b2、25a1、25a2、25b1、25b2。这些接合点使婴儿车能够折叠。如图5中所示,推车扶手16在其中间扶手管15b和推车扶手16之间的推车扶手连接处的两侧有两对接合点16a1、16a2、16b1、16b2。各个接合点这样布置以便在前支架12a、12b、12c和后支架14a、14b、14c折叠成相互平行时,接合点16a1、25a1、22a1、23a1,接合点16a2、25a2、22a2、23a2,接合点16b1、25b1、22b1、23b1,接合点16b2、25b2、22b2、23b2分别处在同轴线的位置上,并且轴线互相平行。
在这种布置中,前支架12a、12b、12c和后支架14a、14b、14c如附图3和4所示,折叠成互相平行。而后,接合点16a2、16b1外侧的推车扶手16向前移动,分别在接合点16a2、25a2、22a2、23a2,接合点16b1、25b1、22b1、23b1外侧的推车扶手16的外部,上互连杆25a、25b,前互连杆22a、22b及后互连杆23a、23b通过接合点16a2、25a2、22a2、23a2和接合点16b1、25b1、22b1、23b1向前折叠。这样婴儿车可以被三折叠。附图6A示出了婴儿车三折叠时后轮13的位置和方向。后轮位于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处,并排的后轮13,13之间的间距为L1。婴儿车的横向宽度得到减少并压缩。
这样,当推车扶手16的两端进一步向前端摆动时,推车扶手16的外部,上互连杆25a、25b,前互连杆22a、22b及后互连杆23a、23b被折叠使得外部可以彼此更接近而称为五折叠。以这种方式,婴儿车可以进一步压缩。附图7示出了五折叠状态的婴儿车。附图6B示出了五折叠状态的婴儿车的后轮13的位置和方向。后轮13位于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处,方向沿径向。后轮13之间的间距为L2,其值小于婴儿车三折叠式的间距L1。而且,当婴儿车以前述的五折叠的状态置于地板或其它地方时,婴儿车由3个径向后轮13以更好的稳定性支撑。
如图7中所示,锁定件27有一个钩27a,这个钩安装在前支架12a上并能与前支架12c接合。附图8是锁定件27的透视图。形状为弧形的钩27a可以与前支架12c接合。固定件27b用来在前支架12c未接合时进行固定,它与钩一体形成在钩27a的外侧。当婴儿车按上述进行五折叠后,锁定件27的钩27a与前支架12c接合,将前支架12a和12c相连,而获得五折叠状态。当婴儿车未折叠时,固定件27b被固定以便将钩27a与前支架12c分离,从而很容易地将婴儿车从五折叠状态释放。
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一个弹性保护臂18可拆卸地安装在相应的臂架17a、17b、17c的前端之间。如图9所示,保护臂18由两个弧形段组成。保护臂18的中间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臂架17b上,其左端和右端可拆卸地安装在臂架17a、17c上。突起30在相应的臂架17a、17b、17c的前端部的上部突出,每个突起30都有锁止销30a,它们促使向左和向右突出。保护臂18在左右端和中部有开口,突起30插入其中。锁止销30a与开口中的圆周槽相接合,从而保护臂18在这三点与臂架17a、17b、17c相连。而且,如图10中所示,靠近保护臂18上相应开口的滑杆31被推动,而将锁止销30a从保护臂18的圆周槽中分离,保护臂18可以从臂架17a、17b、17c分离。
然而,传统的保护臂是由一部分形成的,并且,甚至在婴儿被置于一个座中时,至少中间部分和保护臂的一端需要从臂架分离。这样,不方便将婴儿放入或取出座位。
而据本发明,保护臂18由互相连接的三部分组成。
特别是,保护臂18有一个相对短的固定到中间臂架17b的中间保护臂部分18a口左右保护臂部分18b,18c。图11示出了保护臂18各个部分18a、18b、18c之间相互连接从下方看的透视图。保护接合点32可以插入轴向形成在中间保护臂部分18a的孔33中,并分别固定到保护臂18的部分18b、18c的前端。保护接合点32有相应的向下偏压的弹性接合片32a。另一方面,弹性接合片32a接合的开口34形成在保护臂段18a上。这样,当保护臂段18b或18c连接到中间保护臂段18a上时,保护臂段18b或18c的保护接合点32插入到中间保护臂段18a上的孔33中,弹性接合片32a接合到开口34中,这样保护臂段18a、18b、18c相连接。当连接的保护臂段18a、18b、18c相互分离时,弹性接合片32a从开口34的外侧被向内推,弹性接合片32a从开口34脱离接合,保护臂段18b、18c可以很容易地与中间保护臂段18a分离。
这样,当一个婴儿被放入一个座位或从一个座位中取出时,与座位相连的保护臂段18b、18c之一会与中间保护臂段18a脱离接合并转向保护臂段不会产生阻碍的方向。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将一个婴儿放入座位或从座位中取出。
如前所述,据本发明的婴儿车可以折叠成前后支架基本平行,并且在中间扶手管和推车扶手的连接点外侧,推车扶手的每一侧,在连接中间前支架和左右前支架的每个前互连杆上,在连接中间后支架和左右后支架的每个后互连杆上,在连接中间互连杆和左右互连杆的每个上互连杆上,至少有一个接合点,以便在前后支架折叠成基本平行时,这些接合点处在同一轴线上。各接合点使得婴儿车至少能进行三折叠,而便于携带和储存婴儿车。而且,在三折叠状态,后轮所在的三个位置使得婴儿车在地板或类似物上靠自身能立得很稳。保护臂可以分成三段。在中间保护臂段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臂架,分别安装在左右臂架的左右保护臂段可拆地与中间保护臂段连接的情况下,一个婴儿被放入一个座位时,相应该座位的保护臂段被独自拆开,这样可以便于系上或拆下保护臂并相应地便于将婴儿放入座位及从座位中取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胞胎式婴儿车,包括一个U型推车扶手,与三个相互平行的扶手管相连;前支架,其上装有前轮;后支架,其上装有后轮;臂架,其一端与相应的扶手管铰接,另一端与相应的前支架铰接,中间部分与相应的后支架相连;及互连杆,将前支架连接到各自相应的扶手管上,臂架和互连杆绕扶手管向上摆动使前支架和后支架基本相互平行以便折叠婴儿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推车扶手和中间部扶手管之间的连接处的每侧至少有一个接合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还包括在左前支架和中间前支架之间,和在右前支架和中间前支架之间的一对前互连杆;在左后支架和中间后支架之间,和在右后支架和中间后支架之间的一对后互连杆;和在一左互连杆和一中间互连杆之间以及在右互连杆和中间互连杆之间的一对上互连杆;且在每个前互连杆、每个后互连杆和每个上互连杆上设置至少一个接合点,其与推车扶手上相应的接合点共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推车扶手和中间扶手管之间的连接处每侧,在每个前互连杆上,在每个后互连杆上,及在每个上互连杆上有两个接合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左右扶手管上有将左右后支架锁定到左右扶手管上的锁止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左右扶手管上可滑动地设有操作锁止件的操作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一个左右前支架上有一个在婴儿车被折叠时,用来与另一个左右前支架接合上述左右前支架之一的锁定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钩包括一个从其上突出的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在锁定件从另一个前支架被释放时被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一个保护臂有一个中间部分,及一个左部分和一个右部分,每部分都可拆卸地安装在所提供的相应的臂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保护臂被分成三段,保护臂的中间段可拆地安装在中间臂架上,保护臂的左段和右段可拆地与安装在左右臂架上的中间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胞胎式婴儿车,其中,在保护臂左右段的自由端有用来插入相应的保护臂中间段端部的保护接合点,并且在保护接合点插入相应的保护臂中间段端部时,保护接合点有相应的用来接合进保护臂中间段上形成的开口的弹性接合部分。
全文摘要
臂架17a,17b,17c及互连杆24a,24b,24c,24d绕扶手管15a,15b,15c向上摆动而折叠前支架12a和后支架14a使它们基本相互平行。在相对于中间扶手管15b与推车扶手16连接部分两侧推车扶手16的每个中间部分上,在连接中间前支架12b和左右前支架12a,12c的每个前互连杆22a,22b的中间部分上,在连接中间后支架14b和左右后支架14a,14c的每个后互连杆23a,23b的中间部分上,以及在连接中间互连杆24b,24c和左右互连杆24a,24d的每个上互连杆25a,25b的中间部分上的一个轴线上至少有一个接合点16a
文档编号B62B7/08GK1363489SQ01137089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1日
发明者金子亮一, 生野时彦, 吉江俊郎 申请人:宫比株式会社
双胞胎式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语音编码装置以及频谱变形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语音编码装置以及频谱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对单声道语音信号进行编码的语音编码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标准。在信号 来自例如人的话音等的单一音源的移动电话和电话会议机器等通信机器中, 通常使用
专利名称:电泳方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电泳方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电泳方式显示装置是使带电粒子(泳动粒子)按每个像素地移动由此形成图像的显示装置。电泳方式显示装置的耗电量低,能够实现薄型及轻量。由于电泳
专利名称:胡琴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弦乐曲演奏的杆筒外连接的胡琴。目前,在胡琴类的民族乐器中,还没有见到定弦和音域类似小提琴而演奏方式又与二胡相似的胡琴。参见91年10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乐
专利名称:自调透光度的遮光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根据光源的光强度变化自动调整透光度的护目器材。它由保护玻璃,液晶器件,强光信号提取及信号处理,控制电路构成。本发明适用于作为焊工面罩的观察窗或有弧光等其它强光工作场合的护目器
专利名称:彩色印相调光调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彩色印相机的调光调速控制器。彩色印相机是一种将大幅彩色照相负片,影相投印于彩色相纸上的暗室印相设备,用于反印大幅彩色照片,公知的彩色印相机其曝光装置和光圈大小的控制、调节,均是通过
专利名称:镜片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镜片切换装置。背景技术:现有镜片切换器要么太长,要么太高,而且大多是手动切换,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适用的切换器,而且现在切换器的底座都比较厚,镜头安装调焦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