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特别是一种能在水面收集漂浮垃圾的船。
在很多情况下,漂浮垃圾都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繁忙的海港,漂浮垃圾的污染已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此外,当清理长在水下的水生植物时,被割掉的水草便会浮到水面而需要捞拾,如任其在水中腐烂,便会引致河水及水道的缺氧导致更污染,虽然已有不少船只设计去收集漂浮垃圾,但这些船只都各有其限制而不适用于繁忙的地方(如内港),由于船只来往频密及范围广阔,而垃圾又常在狭窄处堆积,因此便需要在广范的地方及在海港内狭窄的地方(如码头、船坞等)收集垃圾。
此外,当在河道及运河操作时,现有的垃圾收集船,可以把拾到的垃圾放在河堤上,但是当在广阔的海港操作时,便无能为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这种船不但可以在能进入的任何狭窄的河道收集漂浮垃圾(包括紧贴在岸墙边的垃圾),并且可在广阔的海港上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船(10)的一端有一个收集区(14),船体(16)有推进及导向设备,如马达(26)、螺旋浆(30)和舵(32)。收集区(14)是由两个船头形成,收集区(14)提供一个入口收集漂浮垃圾,船头收集器之后与船身之前设有排水口,收集区内有一收集篮,它有超过一面的网,可让水流过,漂浮垃圾便被收集在网内,当收集篮满时篮便会被升起移至多个储藏区之1倾倒。这个搬动系统包括一个路轨及一个以上的开关,便可以把垃圾下卸到一个以上储藏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既可在任何狭窄的河道上也可在广阔的海港上收集漂浮在水面的垃圾。
以下结合对附图的说明,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展示本发明的的腑视分布2是图1所述船只的侧视3展示图1及图2的拉动系统图4展示拉动系统的其中一部分路轨图5展示图4的A-A剖视6展示图4的部分路轨及开关制在开的位置,供清倒收集篮于不同储藏区如图1所示,船10是由一铁船12及收集区14所组成,铁船12由船体16,操控室18及两个储藏区20,22所组成,如图2所示,船10有推进设备,由马达26,尾轴28及螺旋桨30所组成,舵32的作用是导向船只。
船10的船体16可以用钢板焊接或其它适当的原材料制成,例如木或玻璃纤维,船体16的设计大致为长方形,最宽点是在储藏区20及22,船尾部分稍为收窄,以适应流体力学,使船更有效地在水中推进。
垃圾收集区14可以由钢板焊接而成,或用木,玻璃纤维或其它适合的原材料制造,而收集区14的外墙40是和船体16宽度相等,收集区14和船体16宽度相同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利用船的宽度提高收集效率,收集区14的宽度不大于船体16的好处是可以在狭窄的航道上操作。
由两个船头形成的收集区14有一对船头内墙42去提供进口44,船头内墙是由船头开始向内成弧形,弧形面能使水更有效地流入进口范围以方便船只推进。
这艘船也有疏导设备46,它有两个开口,位于收集区14后与船体16前的接合处,流入进口区的水便可以向下在船体16的左右经过疏导口46排出,这可增加流水进口的效率,尤其当船10在水中前进时。
为了收集流入进口44的漂浮垃圾,这艘船设篮状收集网50,收集网50有底52,两侧54和56,和一后幅58,所有底53,侧面54及56和后幅58都是网面,形成一隔水效果,当船10前进时,水便被引入进口44再流到收集网50,再经网面52,54,56及58流出,水可以很容易流过,而漂浮物便收集在网内。
收集篮50的设计是要可以倾倒的,所以不是固定在内墙42。由于要收集紧贴在船内墙流过的漂浮垃圾,导流网60便装设在两边内墙42之上,导流网60也呈网形,可使水流过而收集垃圾,从以上的装置所述,所有在船头前方与船身宽度相等的水面区域的水及漂浮物都会被引流入进口44,经过导向网60而流入收集网50之内。
收集区14也设有一工作台62,横跨两个船头外墙40,工作台62,有两个用途,在收集垃圾时,工人可以站在工作台62之上,把漂浮垃圾拨引入进口区。工人也可以将附在导流网60上的垃圾拨至收集网50。工作台62的另一用处,可以让工人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协调处理倾卸储存之垃圾离泊码头时的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台并不延伸至收集区的后段,收集网50之上有空间可以让收集网50在船身之前和工作台62之后升起。
铁船12的中段设有一拉动系统70,拉动系统70是用作收集网50,从收集位置(如图1及图2)至清倒位置储藏区20及22之上。
如图3所示,拉动系统70有一对滑行道72的路轨,每边一条,滑行道72是开口设计,如图4A,滑行道72有一乘托架74,导向架76及面架78,路轨是由收集篮50的底部开始向上延伸出水面,再屈向后而止于储藏区20之上,收集篮50设有一对滑轮80,在收集篮50的两边,近底网52及后网58的交汇点,滑轮80是包在滑行道72之内,并由乘托支架74支持,滑行导向是由导向架76及面架78导向。
如要升高收集篮50,从收集位置(如图1及图2)至清倒位置,是由一对钢缆82牵引,钢缆82是系于收集篮50的两边,近滑轮80之处,每条钢缆82都由数个滑轮84引导而行(如图3),每条钢缆82由最后的悬滑轮84延伸向前至船身前端的带动滑轮86,而每个带动滑轮(每边一个)是连接在转轴88,带动滑轮86是由马达带动,而把收集篮50升高,降低及拉动。
在收集篮50的后网58上,每边有滑轮90,在后网58的半高位置,滑轮90亦是在滑行道70运行,收集篮50因而可以沿着悬挂滑轮直上,当收集篮50沿着平行轨道运行时,收集篮50的垃圾便由后网58乘载,并由滑轮80及90乘托,当滑轮90前行至向下轨道时(如图3),收集篮50的后网58便会成直方向,当滑轮80在轨道72的94段时,收集的垃圾便会被下卸至收藏区20,之后,收集50篮会前后运行,由控制室控制,当储藏区20满载时,收集篮50可转移至储藏区22位置,将收集篮50的垃圾倾卸入前面的储藏区22,每边滑行道72都安装开关掣100,开关掣100展示在图3,图4,图5及图6中,开关掣100由支持柱102来支持滑行道72的平行段,开关掣100的组成是由支持柱102,轴心106,连接道掣板104所组成,开关掣100同时有一段替代路轨108,替代路轨108,是连接道掣板104,替代路轨108由支持板110,导行板112组成,亦有强化板114,令路轨108更坚固,路轨上方加装了强化角铁118在每条滑行道72上(如图5所示),强化角铁118有向上面板120包在板78及直板122来增加板76,强化角铁118令滑行道72可以成完整无缺及容许开关掣100选择开或关的位置,如需要的话,开关掣100可以由锁针126穿过锁扣124而固定位置,如要开动开关掣100,可以拔出锁针126,以人手或液压开动。
液压积筒120连接在代替路轨108及船身16,用作控制代替路轨108的开和关,液压积筒120可以控制代替路轨108在关的位置,即和滑行道平行(如图4),及开的位置(如图6),如代替路轨108的位置如图4,收集篮的滑轮80及90便会沿滑行道72运行,滑轮会行经轨道72,支持板74上再行经支持板110,之后,回到另一段轨道72的支持板7上,直至垃圾下卸至储藏区20。
当需要下卸至储藏区22时,液压积筒120会把代替路轨108移至开的位置(如图6),收集篮50的滑轮90便会运行在支持板74上,直至滑轮90到支持柱102,之后,滑轮90便会离开支持板74上而运行在导行板104的上面130的位置,再而运行在代替路轨108的支持板110上,当滑轮80接近支持柱102位置时,亦会至板面130上,这时候收集篮50的后网58已成相当垂直位置,垃圾便可由地心吸力下卸至储藏区22。由于要保证后网58的上部会由轨道72转行至代替路轨108,每条钢缆82都系在收集篮50的后网58最下点,近滑轮80的位置,亦即是钢缆可以平行运行在滑轮84上,而仍可使收集篮的垃圾下卸到储藏区20及22内。
当储藏区20及22都满载时,船便会停止收集工作,返回下卸地点。由于要有效地把储藏区20及22的垃圾搬出,储藏区各有一篮(不在图中),这些篮是利用岸上的吊臂或其它设备向上移离储藏区20及22。当吊离储藏区20及22时,收集篮是在收集位置(如图1及图2),当储藏区完成清理后,船便可回复收集运作,上述的船,可以由一人操作,控制员可以在控制室内工作而得到保护,当船前进时,由控制员导航,尽量收集漂浮垃圾,当收集篮满时,船便停止前进,马达92便可升起收集篮50及把它移动在轨道72上,至储藏区20及22,当收集篮50回到收集位置时,船便可以前进,再行收集垃圾。
如有多过一名工作人员,他便可以在船首,利用工作台62及一竹竿来把漂浮垃圾拨进收集篮50内及将垃圾拨离导流网60或在控制室帮助控制员,这船可以在能进入的任何地方收集漂浮垃圾。如这船驶贴在码头或非常窄的运河或窄位,可收集垃圾的宽度便等于船的宽度,即是这船可以收集起任何在岸墙边的垃圾,因为船亦是贴着岸墙的。
虽然上文讲及两个储藏区20及22及一个代替路轨108,亦很清楚可以引伸把这些技术扩展到多个储藏区及多个开关掣来使用多个储藏区,至于船的最适当尺寸及容量,则视乎需要而定,虽然上文只述循环钢缆,很明显其他适合的缆或链也可使用,同时亦很明显,垃圾的移动次序也可以不同,而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由具推进及导向设备(包括马达(26),螺旋浆(30)及舵(32))的船体(16)及收集区(14)组成,其特征在于收集区(14)由两个船头形成,收集区(14)内有具网孔的收集篮(50),收集篮有一底(52)及西侧墙(54),(56),并有能将收集篮(50)升高及移动的拉动系统(70),以及位于船体中部的垃圾储藏区(2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收集区(14)有两幅船外墙(40),此两外墙(40)之间的距离与船体(16)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收集区(14)有相对应的船内墙(42),每幅内墙由外墙起成弧形向内伸展,形成收集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拉动系统(70)包括一路轨(108),这路轨(108)由收集网(50)的收集位置旁边起向上延伸出水面,再向后屈伸至船后的储藏区(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路轨(108)的组成至少有1个开关掣(100),使收集网(50)可选择下卸至最少另一个船上的储藏区(2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开关掣(100)是由一个中心固定在支持柱(102)上的园形开关板(104)及一条连接在开关板(104)上的替代路轨(108)组合而成,能以开关板(104)的中心点作中心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开关板(104)组成了一个导行路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代替路轨(108)可由液压积筒(120)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收集网(50)最少有一对滑轮(80)行走在拉动系统(7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有第二对滑轮(80)(90)行走在拉动系统(7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收集区(14)有一工作台(62),位于收集区(14)的前端,横过整个收集区(1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拉动系统(70)最少有一条缆(80),缆(82)是沿着轨道走动,把收集网(50)移动于轨道上。缆(82)系于收集篮(50)底网(52)及侧网(54)(56)交汇点旁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其特征在于缆(82)的运行由多个滑轮(80)及一马达驱动的带动轮拉动,沿着路轨(108)运行。
全文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包括有自航设备及两个船首组成的收集区,收集区的宽度与船体宽度相同,有一个开放口在前面,在行驶时可使垃圾进入收集区内,水面的水进入收集区,流经一具网孔的收集篮再由收集区后面和船身之前的排水口流出,该船有拉动系统,包括一路轨设备,可供收集篮升高及向后移至倾卸储藏位置,路轨上有开关掣,可以使收集篮的垃圾倒进不同位置的储藏区,这种船既适用于狭窄河道上,也适用于宽广的海港中作业。
文档编号B63B35/32GK1121883SQ9411329
公开日1996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日
发明者郭清华 申请人:郭清华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改变液晶的喷出方式的液晶滴下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液晶滴下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具有改变要滴下到基板的液晶的喷出方式的功能的液晶滴下装置和方法。背景技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存在分别进行将2个基板相互贴合的工序和封入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放电光源灯芯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灯芯焊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放电光源灯芯焊接装置。背景技术:气体放电光源的发光体是电离灯管,通过高压使电离灯管中心的球泡内的气体产生电离发光,发出的光经玻锥反射面反射
一种新型乐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乐器,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新型乐器,包括击打棒和材质为聚苯乙烯的共鸣器,所述共鸣器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金属发音器,所述金属发音器的两端延伸出凹槽外部,通过击打棒击打金属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1个像素区域内具有光反射区域和光透过区域的半透型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规定一对上下基板间的间隔的隔离子的结构。背景技术::近年来,除了小型或者中型的携带信息终端和笔记本电脑以外,大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静电像显影用电荷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静电显影用电荷调节剂(Charge Control Agent,CCA)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静电像显影用电荷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多羟基芳香酸及其衍生物合成
专利名称:一种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种LED日光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光源,特别涉及一种LED日光灯。背景技术:[0002]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日光灯已经逐渐普及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