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的部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小水域漂浮物打捞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体船发展迅速,以其航速快,稳定性好,抗风浪能力强以及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已广泛民用及军用化。在小水域漂浮物打捞设备中,也有双体船的身影。然而,该类设备的驱动方式大都采用螺旋桨推进或者人工划桨的方式。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再结合人工划船打捞效率较低,故使用人工的打捞设备会越来越少。考虑到漂浮物聚集的地方多狭小、空间不大,在这样的场合使用螺旋桨推进的设备可能只能前进,无法后退,因此螺旋桨推进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较高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包括:明轮轴,被支撑于所述双体船上,在所述明轮轴上固定设置两个轮盘,在两个所述轮盘之间固定设置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双体船之间,所述明轮轴由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驱动。可选的,所述双体船包括第一甲板和第二甲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甲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甲板上。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伸出轴端通过紧定螺钉连接一结合轴的一端,所述结合轴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磁离合器 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内孔设置所述明轮轴。可选的,所述第一甲板上还设置有位于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轴承,所述明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后和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伸出轴端通过紧定螺钉连接一结合轴的一端,所述结合轴的另一端和第二电磁离合器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内孔设置所述明轮轴。可选的,所述第二甲板上还设置有位于一轴承座上的第二轴承,所述明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后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直流减速电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采用两个电机驱动明轮来实现双体船的前进和后退,便于操作,且提高了双体船的安全性能;动力源为直流减速电机,在保证正常驱动的前提下,简化了传动链的设计,同时节省了空间;明轮叶片的安装方式独特,增大了工作半径,减小了漂浮物缠绕的可能性。


图1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第一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第二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顺着图1中P的方向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顺着图1中Q的方向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明轮驱动装置在双体船上的使用状态图。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包括:明轮轴6,被支撑于所述双体船20上,在所述明轮轴6上固定设置两个轮盘10,在两个所述轮盘10之间固定设置多片叶片11,所述叶片11位于所述双体船20之间,所述明轮轴6由第一电机2或第二电机22驱动。所述双体船20包括第一甲板和I第二甲板12,所述第一电机2设置在所述第一甲板I上,所述第二电机22设置在所述第二甲板12上。更为具体的,第一甲板I上设置有设置在电机座3上的电机2以及设置有轴承8的轴承座9,该电机2为直流减速电机,电机2的伸出轴端通过紧定螺钉5连接的结合轴4,结合轴4的另一端与电磁离合器7相连,电磁离合器7的内孔设置有设置在轴承8上的明轮轴6。在明轮轴6的近两端处设 置有两个轮盘10,在这两个轮盘10上设置有四片叶片11,这样叶片11与明轮轴6连为一个整体,在明轮轴6转动过程中带动叶片11转动拨水,推动船体前进或后退;在明轮轴6的另一端连接的是另一路动力,主要用于应急状态下工作,明轮轴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轴承上并穿过与第二电磁离合器相连,第二轴承设置固定在第二甲板12上的轴承座内,第二电磁力合器与结合轴4连接,而结合轴4通过紧定螺钉设置与设置在固定在第二甲板12上的电机座上的第二电机22的伸出轴上,如此构成了带有应急驱动系统的明轮驱动装置。船体前进时只需明轮正转即可,该明轮装置在工作时,只启动一边的电机以及相应的电磁离合器接通。若操作者发现明轮驱动装置不能正常运转时,只需启动另一侧的驱动系统,如此在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同时,还减少了应对这些自动化打捞设备出现故障时的不必要麻烦。在狭小水域中无法转弯时可以后退以退出此水域,继续航行。可能工作模式分析:正常状态,第一电磁离合器7接通,第一甲板I上的第一电机2正转,此时明轮轴6带动叶片11拨水实现前进功能;应急状态,第二电磁离合器接通,第二甲板12上的第二电机22正转,此时明轮轴6带动叶片11拨水实现前进功能;狭小水域工作时,可能需要驱动船体后退,这时工作的电机反转,利用明轮轴6带动叶片11反向拨水使船后退。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明轮轴,被支撑于所述双体船上,在所述明轮轴上固定设置两个轮盘,在两个所述轮盘之间固定设置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双体船之间,所述明轮轴由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包括第一甲板和第二甲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甲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甲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伸出轴端通过紧定螺钉连接一结合轴的一端,所述结合轴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磁离合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内孔设置所述明轮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甲板上还设置有位于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轴承,所述明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后和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伸出轴端通过紧定螺钉连接一结合轴的一端,所述结合轴的另一端和第二电磁离合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内孔设置所述明轮 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甲板上还设置有位于一轴承座上的第二轴承,所述明轮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后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直流减速电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明轮轴,被支撑于所述双体船上,在所述明轮轴上固定设置两个轮盘,在两个所述轮盘之间固定设置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双体船之间,所述明轮轴由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驱动。本发明用于双体船的明轮驱动装置使用电机带动明轮轴进而使叶片旋转拨水,增大了工作半径,减少了漂浮物缠绕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3H21/17GK103241358SQ2013101865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黄兴华, 钱炳锋, 王景夏, 张树坤 申请人:上海电机学院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投影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投影机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目前,投影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放映光碟、播放录像、讲课及演讲等。投影机 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采用固定悬挂式安装使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0)

    专利名称:一种匀胶铬板滤光片翻刻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显示器件用滤光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母板滤 光片进行翻印刻录制造的匀胶铬板滤光片翻刻工艺。 背景技术:彩色显像管制造过程中有一道曝光工序,该工序通过一系列曝光刻蚀 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1)

    婴儿防强光保护手镯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婴儿防强光保护手镯,在壳体内安置有多个透镜,每个透镜采集的光线均耦合进入光纤内,在光纤的末端安置有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接蜂鸣器,电池与处理模块连接。使用方法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7)

    一种语音控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语音控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控制面板上的触摸屏和设置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内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外部输入模块、语音录制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89)

    专利名称:感应器表面贴减反光膜片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液晶板模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器表面贴减反光膜片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液晶板模组。背景技术:参见图1,目前通常的电容触摸屏单元通常由盖板玻璃(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0)

    专利名称::显示介质用颗粒及信息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显示介质用颗粒,特别涉及用于改进构成信息显示面板的显示介质颗粒的耐久性和正带电性的显示介质用颗粒以及使用所述显示介质用颗粒的信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显示面板中,将由至少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