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同步齿轮、链轮及其余各型传动带的多功能自动调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前相关的技术是本人1991年8月申请的名称为“桥式自动无级调速系统”公开号CN91109559.4,该系统是一种随负荷和阻力全自动无级变速装置,使用范围仅限于同步齿型及链轮传动,当负载和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主动盘、从动盘各自成单轨,不能形成重负荷平衡支撑,结构受力不够平衡,影响离合啮合;此外,由于主、从动盘轨道呈圆弧状,数组行星轮总成在主、从动盘轨道中,沿径向同步收缩或放大时,行星齿轮会发生位移搓动,与传动带啮合会出现干涉和跳位,产生不正常噪声,加速行驶时有怠速和滞后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负载的变化可自动或手动改变速比,又可随人们需要而自由选择其变速力度,适于同步齿型、链轮及其余各种带传动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即这种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包括踏拐,与踏拐相连接的中轴,传动带和拨链器,其关键在于一个传动盘系,该盘系至少由一块主动盘和一块从动盘组成;一个行星轮系,该轮系至少由三个行星单向离合器构成,并通过滚轮支承在主动盘和从动盘/从动盘和从动盘/主动盘和主动盘之间;一个一部与主动盘相联接,一部与从动盘相连接,两部可作同步/相对运动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一个与三角架相连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
上述构成传动盘系的主、从动盘上设有与盘中心线成一定角度的轨道槽,其形状呈直线状/曲线状,其横截面呈平行直线状/中凹状/中凸状/工字状/梯形状,且主、从动盘之轨道槽角度方向相反;上诉构成传动盘系的主、从动盘轮缘设有棘齿;上诉构成行星轮系的行星单向离合器由行星轮、与其两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配合联接的左、右绞链盘,绞接在左、右绞链盘上并保证行星轮只能单向传递扭矩的超越销,支承超越销的弹簧,与左右绞链盘内腔相配合的扁轴,装在扁轴上位于左、右绞链盘外侧并与主、从动盘轨道槽形状相吻合的滚轮,承托主动盘滚轮的左、右腰形滚块和装在扁轴中心孔中的螺钉和防震弹簧组成。
所诉的一部与主动盘联接、一部与从动盘联接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由套筒、装在其两端的轴承、装在其内腔的中轴、从左至右依次装在中轴上的左踏拐、螺帽、垫圈、左托圈、调整弹簧座、扭簧、轴用挡圈、托圈、从动盘弹簧座、主动盘防滑锥座、防滑锥圈、调整螺圈和右踏拐组成。
所诉的与三角架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器机构为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中轴变速器,通过螺钉与之联接的保护罩板,与保护罩板连接的槽形拨圈,卡在槽形拨圈槽中的槽形滚轮,通过螺钉使之与槽形滚轮联为一体的柱形棘爪,位于右主、从动盘间的防滑棘块,以及驱动中轴变速器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钢丝绳组成。
所诉的与三角架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器机构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抱箍,与抱箍相固接的槽形架,装在槽形架下部槽中并通过销轴、轴套将其串联在一起的端面牙轮、主动盘棘轮和固接在槽形架上部的左、右支承板,装在左、右支承板之间,其上、中、下部分别与定位轴、扭簧、扭簧轴、拨圈相联接的拉板以及两端分别与扭簧和手柄相联接的钢丝绳组成。
所述的分别与支架和主、从动盘相连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包括手动中轴变速器机构和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机构均可实现主、从动盘的结合和分离,从而在保证自行车具有自动无级调速的功能上,还可实现定速、定比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第一、二实施例在自行车上的安装示意图,展示了该装置既可以与带普通后飞轮的自行车配用,又可与带各种内、外变速器的自行车配用;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四实施例在自行车上的安装示意图,展示了该装置既可与带普通后飞轮的自行车配用,又可与带各种内、外变速器的自行车配用;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粗实线代表最大极限速度,细双点划线代表最小极限速度;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A剖面图,图中15为行星单向离合器的行星轮,粗实线表示处于最大工作速度时的位置,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最小工作速度的位置;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图6、图7、图8的右侧视
图10为图6A-A剖面图,图中15表示行星单向离合器的行星轮,粗实线表示行星轮处于最大工作速度时的位置,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最小工作速度的位置;
图11为图4、图6B部放大图,该图主要表达了第一、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手动中轴变速器机构的局部结构;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三、四实施例中行星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
图12的右侧视图;
图14为
图12A-A重合剖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之行星单向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
图13B-B剖面图,该图主要表达了左、右腰形滚块与滚轮间的装配关系;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三、四实施例通用的右从动盘与右从动盘弹簧座的装配图;
图18为
图17的左侧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三、四实施例通用的右主动盘与主动盘防滑锥座的装配图;图20为
图19的左侧视图;图21-22表达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用行星轮为单列、多列链轮的结构;图23-24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用行星轮为各种齿形的窄列、宽列行星轮的结构;图25-26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行星轮为单列、多列R槽形的行星轮的结构;图27-28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行星轮为传动面是窄列、宽列凸R的行星轮结构;图29-30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行星轮为单列、多列三角皮带槽形的行星轮结构;图31-32表达了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行星轮为窄列、宽列平行带槽形的行星轮结构;图3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第四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手动离合机构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的具体结构;图34为图33A-A阶梯剖视图。
图中1为左踏拐,2为拐销,3为中轴,4、35、74为螺帽,5为垫圈,6为左托圈,7为钢球,8为左轴承座,9、16、23、27、50、58、69、70、71、72、76、95为螺钉,10为调整簧座,11为套筒,12为扭簧,13为左装饰环,“为左从动盘,15为行星轮,17为连接盘,18为右轴承座,19为钢球,20为左铰链盘,21为从动盘滚轮,22为防震弹簧,24为扁轴,25为超越销,26为右装饰环,28为右从动盘,29为右主动盘,30为托圈,31为从动盘弹簧座,32为主动盘防滑锥座,33为防滑锥圈,34为轴用挡圈,36为右踏拐,37为左腰形滚块,38为右腰形滚块,39为右铰链盘,40为主动盘滚轮,41为右从动盘垫圈,42为右从动盘滚轮,43为压簧,44为左从动盘垫圈,45为左主动盘垫圈,46为左主动盘滚轮,47为内托圈,48为槽形滚轮,49为槽轮拨圈,51为防滑棘块,52为柱型棘爪,53为定位螺钉,54为左从动盘垫圈,55为钢丝绳,56为中轴变速器,57为三角架,59为支承板,60为保护罩板,61为拨链器手柄,62为传动带,63为拨柱,64为拨链器,65为防滑棘块,66为连接板,7为铆钉,68为主动盘连接板,73为抱箍,75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77为扭簧轴,78为支架,79为左端面齿轮,80为从动盘棘轮,81为右支承板,82为扭簧,83为拨柱,84为槽形架,8 5为拨动环圈,86为主动盘棘轮,87为右端面牙轮,88为销轴,89为轴套,90为套环,91为端面离合牙轮,92为拉板,93为定位轴,94为左支承板,96为拉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主要由
图1、图3、图4、图5、图9、
图11、
图12-14,
图17-32给出。参见
图1、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包括左右踏拐1、36,与踏拐1、36相连接的中轴3,传动带62和拨链器64,其关键在于一个传动盘系,该盘系由左、右从动盘14、28和右主动盘29构成;一个行星轮系,该轮系至少由三个行星单向离合器构成,并通过滚轮21、42、40支承在左、右从动盘14、28之间;一个一部与右主动盘29相连接,一部与从动盘14、28相联接,两部可作同步或相对运动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一个与三角架57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从动盘29、14、28上设有与盘中心线成一角度的轨道槽,其形状呈直线状〔当然不排除弧形槽和阿基米德螺线槽〕,其横截面呈平行直线状,并且轨道槽的角度方向相反。
参见
图12-14,本实施例的行星单向离合器由行星轮15,与其两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配合联接的左、右铰链盘20、39,铰接在左、右铰链盘上并保证行星轮15只能单向传递扭矩的超越销25,支承超越销的弹簧43,与左、右铰链盘20、39内腔配合的扁轴24,装在扁轴上位于左、右铰链盘外侧的并与主、丛动盘29、14、28的轨道槽相吻合的滚轮40、21、42,承托主动盘滚轮40的腰形滚块37、38和装在扁轴24中心螺孔中的螺钉23、防震弹簧22组成。
行星轮15内孔圆柱面上加工有若干单向棘齿。左铰链盘20、右铰链盘39中部均加工有圆形凸台,凸台中加工有与扁轴相同形状的孔。两盘形状相同方向相反,两盘结合处加工有四个孔,孔中装有弹簧。左铰链盘20、右铰链盘39相对位置上加工有四个孔,超越销25两端圆弧头部圆柱台分别套入两盘孔中形成铰链结构,行星轮单向离合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行星轮受力方向相反,超越销25在弹簧43的推力作用下卡入行星轮25内孔单向棘齿中,驱动传动带带动后飞轮运转,反之行星轮15压下超越销25的同时也压下弹簧43、与超越销25分离,空转。
通过螺钉23压紧在扁轴24上的左从动盘垫圈54、左铰链盘20、右铰链盘39、左从动盘垫圈41、左腰型滚块37、右腰型滚块38的同时也压紧减震弹簧22,用减震弹簧22防运转后的松动。左从动盘垫圈54、右从动盘垫圈41约厚于左从动盘滚轮21和右从动盘滚轮42,所以左从动盘滚轮21和右从动盘滚轮41在变速时,既能在从动盘轨道中滚动,又能围绕垫圈旋转。
参见
图11,本实施例中,左腰形滚块37,右腰形滚块38对应对称冷冲加工有圆柱形凸台,滚轮40在凸台上滚动。符号×表示点焊处,也可用螺钉连接。左右腰形滚块宽于主动盘29轨道,保证滚轮40在主动盘29轨道中滚动。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由套筒11,装在其两端的轴承,装在其内腔的中轴3,从左至右依次装在中轴3上的左踏拐1、螺帽4、垫圈5、左托圈6、调整弹簧座10、扭簧12、轴用挡圈34、托圈30、从动盘弹簧座31、主动盘防滑锥座32、防滑锥圈33、调整螺圈35、右踏拐36组成。其中轴承由左托圈6、钢球7、左轴承座8和托圈30、钢球19、右轴承座18组成。
右轴承座18小台阶固定在三角架62套筒11右端处,左轴承座8小台阶处固定在套筒11左端处。中轴3上内台阶处装有轴用挡圈34,轴用挡圈34内台阶托住托圈30、外台阶左端面紧靠托圈30右端面,托圈30左端面与右轴承座18弹道间装有钢球19若干。左托圈6与左轴承座8弹道之间装有若干颗钢球7。螺帽4,垫圈5通过中轴上的螺纹调整装置与套筒11的轴向间隙。
脚踏拐36通过拐销2与中轴3紧连,同时通过防滑锥座33、调整螺圈35与主动盘防滑座32从而与主动盘29紧连。
中轴3上扭簧12右端插入从动盘弹簧座31,左端插入与中轴3螺纹相连的并用紧定螺钉9固定在中轴3直槽中调整弹簧座10上。松开调整螺圈35依据其上的刻度指示,向右掀动踏拐36、扭簧12扭矩增大,向左掀动扭矩减小型。结合本人脚踏力大小自我量力选定,选定后锁紧调整螺帽35,所选定的扭簧的初工作扭矩就是变速的初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系的构成及与可调扭矩自动恒调装置的有关零件的联接关系为连接盘17右端通过点焊在右从动盘28左侧心部上,左端通过螺钉16与左从动盘14紧连。装饰环13卡紧在左从动盘14轮缘上。右装饰环26左端卡入右从动盘28轮缘左侧处,右端通过螺钉27与主动盘29紧连。右从动盘弹簧座31左侧台阶处加工有六等分梅花瓣,凸出部份套入右从动盘28心部梅花瓣凹陷处点焊紧固如
图17、18所示,主动盘防滑座32左侧台阶处也加工有六等分梅花瓣,凸出部份套入主动盘29心部梅花瓣凹陷处点焊紧固如
图19-20所示。以上结构组合后左右从动盘及从动盘弹簧座32既能围绕托圈30顺逆方向旋转,又能随主动盘29,主动盘防滑座39顺逆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参见图4、图9和
图11,该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57上的中轴变速器56,通过螺钉58、59与之连接的保护罩板60,与保护罩板60联接的槽形拨圈49,卡在槽形拨圈49槽中的槽形滚轮48,通过螺钉53使之与槽形滚轮48联为一体的柱形棘爪52,位于主动盘、右从动盘29、28间的防滑棘块51、65,以及驱动中轴变速器66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钢丝绳55组成。拉动钢丝绳55、操纵中轴变速器水平轴向左右移动带动保护罩板60、槽形拨圈49、槽形滚轮48、柱形棘爪52左右水平方向移动,当自动变速到某一所需位置作定比传动时,向左移动柱形棘爪52与防滑棘块51、65的棘齿啮合,主、从动盘结合成一体,从动盘只能随主动盘公转,不能随负荷大小自转,于是失去自动调速功能。向右移动柱形棘爪52与防滑棘块51、65分离和脱开,这时从动盘不但能随主动盘公转,而且能根据负荷大小自转,于是恢复自动调速功能。
参见图21-32,本实用新型之行星轮15的轮缘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如各种齿形、平皮带槽、三角皮带槽形、R槽形、凸R形等,以适应多方面的传动要求,当传动扭矩和负荷大于单组带传递时,可采用多组带传递,在使用不含齿形的传动带时,应充分考虑传动带与行星轮外缘的包容面,选用宽列或多列行星轮,以增宽或增加多组传动带来克服传递负荷之不足。
按照上述组装而成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述1.踏拐通过拐销与中轴紧连,同时通过防滑锥圈、主动盘上的防滑锥座、调整螺圈与主动盘紧连,于是通过脚蹬可驱动主动盘,主动盘带动行星单向离合器驱动传动带,传动带带动后轮运转;2.从动盘随主动盘、中轴公转的同时,还可随负荷大小围绕主动盘、中轴作顺、逆时针方向自转;3.数组行星单向离合器通过滚轮,同时在两个以上从动盘或两个以上主动盘轨道中形成平衡支撑;4.当主、从动盘处于分离状态时,装置处于自动变速状态,脚踏力在克服传动带传来后轮上骑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负载和阻力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产生A.当负荷大于扭簧12的初工作扭矩时(即变速初力度),以及装饰卡环与压簧作用下与右从动盘产生的静摩擦力时,从动盘带动多组行星单向离合器同步沿主动盘轨道径向收缩,由大到小改变径比,直至减小到最小位置。
B.当负荷小于扭簧12的工作扭矩时,从动盘在扭簧在扭矩作用下带动多组行星轮单相离合器同步沿主、从动盘轨道径向由小放大,径比也就增大,直至最大位置即最大径比。
C.当负荷等于扭簧12某一工作扭矩时,从动盘和数组行星轮单向离合器同步停留在某一位置上,作定比传动。
5.主、从动盘轨道轮廓线呈光滑连接线段,滚轮滚动时呈无级滚动;6.行星轮单向离合器顺时针旋转时可驱动传动带带动后飞轮运转,逆时针旋转时,行星轮与超越销分离、空转,自动补偿节距差,并避免相互间自锁。
7.主动盘上的防滑齿座外斜面上加工有若干棘齿,固定在踏拐上的防滑锥圈内斜面上加工有相同棘齿,掀动拐柄带动中轴在调整螺圈刻度所示下,将扭簧调至所需工作扭矩,用调整螺圈固定锁紧,以适应不同体力型人的自我量力选择。
8.通过中轴变速器离和机构驱使主、从动盘结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定比、定速传动或自动无级调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除传动盘系由第一实施例的一块主动盘增至两块主动盘和左、右轴承座之结构略有变动外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以下就参见图6、
图10将第二实施例别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作一扼要描述。即用三块连接板66通过螺钉将左从动盘14、右从动盘28紧连,连接板66中用铆钉67与从动盘弹簧座31紧铆接在一起。用三块主动盘连接板68通过螺钉70、螺钉72紧连左主动盘73和右主动盘29,主动盘连接板68与连接板66之间可回转一定角度。所以左、右从动盘及从动盘弹簧座31在左、右主动盘和主动盘防滑座32内孔中在一定角度里回转。因此左、右从动盘在随主动盘公转的同时,也能随负荷的大小自转。
左轴承座8、右轴承座18的外圆过度配合分别装入三角架套筒11两端孔中。内托圈47与右轴承座18弹道之间装有若干钢球。托圈30左侧插入内托圈47右侧内台阶孔中,右侧与固定在中轴3上的轴用挡圈34端面相接,通过螺帽4、垫圈5、左托圈6、中轴3、三角架套筒11、左轴承座8调整轴向间隙。
图中的扭簧12横截面系矩形,也可采用圆形、鼓形、正方形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除传动盘系由两块从动盘减为一块从动盘和将驱动主、从动盘接合和分离的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改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外,其余结构不变,工作原理相同。以下就参见图7、图33、图34将第三实施例区别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作一扼要描述参见图7、图33-34,首先,将原连接盘17与右从动盘弹簧座31制成一体,并通过螺钉16与左从动盘14紧连,然后将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改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所述的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75由固定在三角架57上的抱箍73,与抱箍相固接的槽形架84,装在槽形架下部槽中并通过销轴88、轴套89将其串联在一起的从动盘棘轮80、左端面齿轮79、套环90、拨柱83、拨动环圈85、端面离合牙轮91、右端面牙轮87、主动盘棘轮86和固接在槽形架84二部的左、右支承板94、81,装在左、右支承板之间其上、中、下部分别与定位轴9 3、扭簧82、扭簧轴77、拨圈85相联接的拉板96以及两端分别与扭簧82和手柄61相联接的钢丝绳55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主、从动盘29、14轮缘上加工有若干棘齿,从动盘棘轮80与左端面牙轮79紧铆,并可与从动盘14的棘齿啮合传动;主动盘棘轮86与右端面牙轮87紧铆,可与主动盘29上的棘齿啮合传动;拨柱83与端面牙轮91紧连,拨圈85与拉板96紧连,扭簧轴77、扭簧82、拉板92装在左支承板94、右支承板81上组成杠杆回位结构;定位轴93铆紧在拉板96上,并通过螺钉76将钢丝绳55调到正确位置,通过操纵手柄61,拉动钢丝绳55,带动拉板96、扭簧82,围绕扭簧轴77转动,同时拨动环圈85、拨柱83、端面离合牙轮91左右水平移动。向左移动端面离合牙轮91与左端面牙轮79结合成一体,这时主动盘29、从动盘14、28在某一位置结合成一体时,从动盘14、在随主动盘29公转的同时,失去随负荷大小自转功能,装置作定比、定速传动不再保留自动无级调速功能;向右移动端面离合牙轮91与从动盘棘轮80上左端面牙轮79分离脱开,这时主动盘29、从动盘14成分离状态,在随主动盘29公转的同时,能随负荷大小自转,装置恢复自动无级调速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重点参见图8,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除了将第一实施例的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改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外,其余结构、工作原理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由于该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上述各种实施例可分别选择、取舍部分机构组成单一功能和复合功能结构,满足各种需求和各种用途的多功能调速装置1.将主、从动盘手动离合机构省去,装置呈自动无级变速状态;2.将自动变速结构部分组合时省去,装置变速呈手动人为控制状态;3.将扭簧12的直径减小,装置呈半自动变速状态;4.轻负荷时装置选两盘或三盘结构;重负荷时选三盘或四盘以上结构;5.需大传动比时装置可选用多级传动。
将上述各种实施例分别实施,可组合成本发明的各种最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在第一、二、四实施例中,由于将原一块从动盘增至为左右从动盘,行星轮单向离合器置于左、右从动盘之间。将原从动盘上的腰型滚动器改为左右从动盘双滚轮,形成双轨道双向支撑,克服了变速时,从动盘和主动盘因受力不均产生的斜向搓动造成的啮合干涉现象。使装置在径向运动时受力平衡,移动平稳。重载时最好将主动盘增至为两块以上。
2.将主动盘、从动盘上的渐开线圆弧轨道改为斜直线轨道,不但使扭簧的扭矩变化与两盘轨道斜度,负载和阻力增加或减少时的受力情况完全吻合,使装置在大幅度或小幅度范围变速时对应、流畅、自然。而且还克服了腰形滚动器在原主动盘圆弧轨道中移动时,因轨道系圆弧状,带动行星轮单向离合器摆动旋转造成的托齿、跳齿等缺陷。
3.两盘轨道横截面可加工成平行直线轨道、中凹轨道、中凸轨道、工字型轨道、三角形轨道、矩型轨道、梯型轨道等形状,可配用不同结构形状的滚轮。
4.将扭簧置于自行车三角架轴承筒中,使右边偏长重心偏重的缺陷得以消除,装置整体造型与自行车整体布局协调、合理、统一。
5.将原主动盘上的腰型滚动器由四个工字滚轮简化为两个圆柱滚轮,装在两块腰型滚块中间凸台上。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6.将行星轮单向离合器中的超越离合部分,采用绞链分离组合盘式结构解决了加工工艺难度过大的困难,防止了两端定位螺钉易松动的缺点产生。
7.行星轮单向离合器的外圆柱上不但能加工成同步齿轮和链轮,而且还能加工成三角形、圆柱形、中凹形、中凸形等其它能形成传动的各种形状;并可由原单条传动增为多条传动带传动。
8.由于增设了一个可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使该装置不仅具有自动无级调速功能,并且具有人为控制定比、定速传动的功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反复探索,本发明已进入中试阶段,80%以上的零部件可直接采用冷冲压技术得到,工艺性好,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材料利用率高,每台用料3.5kg左右,总装后每台重量1.5kg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包括踏拐,与踏拐相连接的中轴,传动带和拨链器,其特征在于a.一个传动盘系,该盘系至少由一块主动盘和一块从动盘构成;b.一个行星轮系,该轮系至少由三个行星单向离合器构成,并通过滚轮支承在主动盘和从动盘/从动盘和从动盘/主动盘和主动盘之间;c.一个一部与主动盘相联接、一部与从动盘相联接,两部可作同步/相对运动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d.一个与三角架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传动盘系的主、从动盘上设有与盘中心线成一定角度的轨道槽,其形状呈直线状/曲线状,其横截面呈平行直线状/中凹状/中凸状/工字状/梯形状,且主、从动盘之轨道槽角度方向相反。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传动盘系的主、从动盘轮缘设有棘齿。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行星轮系的行星单向离合器由行星轮、与其两端面的圆形台阶孔作动配合联接的左、右绞链盘,绞接在左、右绞链盘上并保证行星轮只能单向传递扭矩的超越销,支承超越销的弹簧,与左右绞链盘内腔相配合的扁轴,装在扁轴上位于左、右绞链盘外侧并与主、从动盘轨道槽形状相吻合的滚轮,承托主动盘滚轮的左、右腰形滚块和装在扁轴中心孔中的螺钉和防震弹簧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部与主动盘联接、一部与从动盘联接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由套筒、装在其两端的轴承、装在其内腔的中轴、从左至右依次装在中轴上的左踏拐、螺帽、垫圈、左托圈、调整弹簧座、扭簧、轴用挡圈、托圈、从动盘弹簧座、主动盘防滑锥座、防滑锥圈、调整螺圈和右踏拐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三角架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器机构为中轴变速器离合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中轴变速器,通过螺钉与之联接的保护罩板,与保护罩板连接的槽形拨圈,卡在槽形拨圈槽中的槽形滚轮,通过螺钉使之与槽形滚轮联为一体的柱形棘爪,位于右主、从动盘间的防滑棘块,以及驱动中轴变速器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钢丝绳组成。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三角架相联接并可驱使主、从动盘结合或分离的手动离合器机构为牙嵌式手动离合机构,由固定在三角架上的抱箍,与抱箍相固接的槽形架,装在槽形架下部槽中并通过销轴、轴套将其串联在一起的从动盘棘轮、左端面齿轮、套环、拨柱、拨动环圈、端面离合牙轮、右端面牙轮、主动盘棘轮和固接在槽形架上部的左、右支承板,装在左、右支承板之间,其上、中、下部分别与定位轴、扭簧、扭簧轴、拨圈相联接的拉板以及两端分别与扭簧和手柄相联接的钢丝绳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多功能自动无级调速装置,包括踏拐、与踏拐相联接的中轴,传动带和拨链器,其关键在于一个传动盘系,一个行星轮系,该轮系通过滚轮支承在传动盘间,一个一部与从动盘相联接、一部与主动盘相联接、两部可作相对运动的可调扭矩的自动恒调装置,一个可使主、从动盘离合的手动离合机构,该装置既能随骑行负荷和阻力大小变化,自动无级改变径比,实现无级调速,又可人为控制实现定比、定速传动。
文档编号B62M9/00GK2229411SQ9520169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7日
发明者薛荣生 申请人:薛荣生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滤色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树脂膜,其特征在于其厚度增加部分的横截面,该厚度增加部分的厚度逐渐增加。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薄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薄树脂膜的厚度增 加部分与另一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10)

    专利名称:多视角桌面式三维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三维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视角桌面式三维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显示技术正朝着高清晰、三维全景显示的方向发展。三维显示区别于传统二维显示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给观看者带来视觉上的深度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95)

    专利名称:纤维型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光学元件的光纤,以及利用该光纤的一种纤维型光学元件。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光从纤维侧面方向发射,使折射率增加的纤维型光学元件。由于吸收了发射的光,所以添加了光敏材料的区域的折射率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23)

    专利名称:具有泡沫弹性部分的充电元件、充电装置、处理盒和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元件,用于向诸如电子照相感光元件或静电可记录电介质元件的物体充电,它具有泡沫弹性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充电元件的充电设备和一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31)

    专利名称: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这样的成像系统可包括诸如静电复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在诸如复印机之类的成像系统中,通过局部地对均匀荷电的载像部件曝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208)

    专利名称:一种遥控全彩投光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遥控全彩投光灯。背景技术:现有投光灯,不能遥控使用,而且不全彩,使用起来效果不好又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控全彩投光灯,以克服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6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