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为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保持器C的抗拉带E非挠性段F长度大于挠性段G长度或挠性段G长度无法达到最长化,且该连结带D与抗拉带E连结的截面积过大,导致抗拉带E的非挠性段F长度长,而使得保持器C在循环回转区H产生大摩擦阻抗;又该连结带D与抗拉带E连结的截面积太小,易使得保持器C于循环运动中,在此连结处发生断裂,又该间隔片A以圆球面包覆滚动元件B,于循环运动中会产生大摩擦阻力,并于循环回转区H中会形成一夹挤效应发生处N,而产生大夹挤效应的缺欠,又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为另一种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抗拉带M的截面为方形,该导引槽I的截面积也为方形,因此在循环运动中的摩擦阻力大,且该间隔片K中有凹槽L装置,虽然可减少循环运动中的摩擦阻力,但于循环回转区中也有夹挤效应发生,并无法使滚动元件J和间隔片K的接触点维持在滚动元件J的中心位置处,而导致循环回转区中的摩擦阻力增加的缺欠;再者,该间隔片K中间有凹槽L装置,在射出脱模时皆不易,且易造成脱模后尺寸变形的缺欠;综上所述,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急待需要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上述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存在诸多的缺欠,提供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其构思方案是抗拉带采用圆截面设计,减少摩擦阻力;连结带采用纵向任一位置的截面积皆为抗拉带截面积的2倍的最佳设计值;间隔片设有缺角装置,在循环运动中不会产生大摩擦阻力及夹挤效应可设计成滚动元件和间隔片的接触点维持在滚动元件的中心位置处,以降低循环回转区中的摩擦阻力;其具体结构是由半包覆式容置槽、抗拉带、连结带、间隔片及滚动元件所构成,其中,在间隔片两侧分别设有一连结带,藉由该连结带与抗拉带连结,且该间隔片与间隔片之间形成一半包覆式容置槽,可供滚动元件置入该半包覆式容置槽内;又该抗拉带与对边的抗拉带可呈非直线式偏移距离,以方便抗拉带导引槽的位置配置;且抗拉带在整个循环路径中仅可能以线摩擦方式与导引槽接触,其中在微小间隙空间下的动态负荷转换成静态负荷的等效负荷值约为2倍的动态负荷值;因此,该连结带与抗拉带及间隔片连结的截面积为2倍的抗拉带截面积;又该间隔片呈一端厚及另一端薄的弧形变化截面,并配合连结带两侧下方设有缺角装置,以助益成型脱模时,方便取出的功效,且该缺角装置可增加间隔片在滚动元件于循环转弯时的承受夹挤效应的能力,以避免滚动元件于循环转弯时发生滚动元件的夹挤效应,并保持滚动元件和间隔片的接触点处于中心处,同时,有助于成型脱模时取出用,以达到实用的目的。
图1为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平面示意图。
图3为常见的线性滑轨的保持器于循环回转区中产生夹挤效应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另一常见线性滑轨的保持器组装平面示意图。
图5为另一常见线性滑轨的保持器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为另一常见线性滑轨的保持器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A-A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保持器于循环回转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7至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半包覆式容置槽2、抗拉带3、连结带6、间隔片4及滚动元件5所组成,其中,该间隔片4两侧分别设有连结带6,藉由该连结带6与抗拉带3连结,且该间隔片4与间隔片之间形成一半包覆式容置槽2,可供滚动元件5置入该半包覆式容置槽2内;又该抗拉带3与对边的抗拉带可呈非直线式偏移距离10,以方便抗拉带导引槽的位置配置,且抗拉带3在整个循环路径中仅可能以线摩擦方式与导引槽9接触,其中在微小间隙空间下的动态负荷转换成静态负荷的等效负荷值约为2倍的动态负荷值;因此,该连结带6与抗拉带3及间隔片4连结的截面积为2倍的抗拉带3截面积,该间隔片4呈一端厚及另一端薄的弧形变化截面,如附图11所示,并配合连结带6两侧下方设有缺角装置7,以助益成型脱模时,方便取出之功效;缺角装置7可增加间隔片4在滚动元件5于循环转弯时的承受夹挤效应的能力,以避免滚动元件于循环转弯时发生滚动元件5的夹挤效应,并保持滚动元件5和间隔片4的接触点处于中心处,同时,有助于成型脱模时之取出用,以达到实用目的;如附图12及附图13所示,当抗拉带3于滚动元件5带动保持器1作循环时,抗拉带3在整个循环路径中以线摩擦方式与导引槽9接触,且藉由该间隔片4呈一端厚及另一端薄的弧形变化截面,以避免滚动元件5于循环转弯时,发生滚动元件5的夹挤效应,并可保持滚动元件5和间隔片4的接触点处于中心处,且在连结带6两侧下方设有缺角装置7,以助益成型脱模时,方便取出的功效,又该抗拉带3与连结带6相连结处的厚度小于抗拉带3截面积的外径,因而提高抗拉力;如将保持器1的抗拉带3改设为间断式的抗拉带11,当滚动元件5于循环转弯时,也可达到转动顺畅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它是由半包覆式容置槽、抗拉带、连结带、间隔片及滚动元件所组成,其特征是在间隔片两侧设有一连结带,藉由连结带与抗拉带连结,在间隔片与间隔片之间形成一半包覆式容置槽,可供滚动元件置入半包覆式槽内;当抗拉带于滚动元件带动保持器作循环时,抗拉带在整个循环路径中以线摩擦方式与导引槽接触;连结带与抗拉带及间隔片连结的截面积为2倍的抗拉带截面积;间隔片呈一端厚及另一端薄的弧形变化截面;在连结带两侧下方设有缺角装置,并保持滚动元件和间隔片的接触点处于中心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共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拉带与连结带相连结处的厚度小于抗拉带截面积的外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共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拉带呈非直线式偏移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共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器的抗拉带可设为间断式的抗拉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它是由保持器、半包覆式容置槽、抗拉带、连结带、间隔片、滚动元件、缺角装置、滑座、导引槽等构成,其中抗拉带于滚动元件带动保持器作循环时,抗拉带在整个循环路径中以线摩擦方式与导引槽接触,且连结带与抗拉带及间隔片连结的截面积为2倍的抗拉带截面积,又间隔片一端厚及另一端薄的弧形变化截面;且在连结带两侧下方有缺角装置,以避免滚动元件于循环转弯时发生滚动元件的夹挤效应,并保持滚动元件和间隔片的接触点处于中心处,同时,有助于成型脱模时的取出用。
文档编号B65G21/22GK2658116SQ0328080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李茂碷 申请人:国际直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型线性滑轨链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声源距离的双麦克风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克风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声源距离的双麦克风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广泛应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和飞机
专利名称: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的调弦装置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的是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的是制贝斯低音琴弦由调节杆和齿形蜗轮来调节琴弦的发明。在现有技术中,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一般是由底架及弦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设备、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方法及程序,以及具体地,涉及用于分析包含调制的曲调(tune)的波形的信息处理设备、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已经提出了用于分析曲调结构的各种方法。具体地,通过分析
专利名称:一种聚泛光便携式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灯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泛光便携式灯具。 背景技术:便携式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在聚光照明和泛光照明两种照明模式转换。 现有的便携式灯具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聚泛
专利名称:开启式古筝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架,具体地说是另一种支脚可旋转并开启的古筝架。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的古筝架款式有多种,普遍是固定板式组合架,即采用两块立板和一块横板组成。此种古筝架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体积庞
专利名称:一种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吸声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吸声结构。技术背景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是一种低频吸声结构,其吸声的基本原理是当声波入射到 板的表面时,激励板的模态振动,把声能量转换成板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