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尤指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因兼具速度及灵巧性,故在都会区的短程路途中是最被人所接受的交通工具之一,摩托车除了提供骑乘者自己乘坐外,尚能于驾驶座的后方多载一人。摩托车除了速克达型摩托车,可以将驾驶者的双脚放置在前底板外,乘客皆以跨坐的方式来搭乘摩托车,为了能让驾驶人及后方乘客的脚有舒适的放置,皆会在摩托车后的二侧边设置有脚踏板。一般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如图1所示,在摩托车1的座垫11下方车体二侧分别设置一后脚踏板2,如图2所示,该后脚踏板2并可被收折贴靠于边盖12,以避免停车时占据过多空间,并能防止开车时因后脚踏板2的凸出造成碰撞情事,并请配合图3参阅,该后脚踏板2是由容置元件21、定位元件22及踏板23所构成,容置元件21为具中孔211的圆筒体,该容置元件21直接固设于边盖12处的车架13处,而定位元件22则是在一定位筒221的上方设一槽铁状的卡套222,卡套222及定位筒221钻设贯穿的孔道,而在定位筒221的孔道车设有螺纹,定位筒221可插嵌于容置元件21的中孔211处,并由容置元件21的底部以一螺丝212穿套垫片213后螺设于定位筒221的螺纹处,使定位元件22与容置元件21结合为一体,同时在卡套222内壁适当处设一定位孔223,又踏板23则是在一枢接体231外侧延设较厚的板体232,枢接体231的中央钻设以和定位元件22的孔道对应的套孔233,枢接体231底侧端角处设一槽孔234,槽孔234内依序套入弹性元件235及钢珠236,可由枢接体231插嵌于卡套222,再以一螺丝237穿套垫片238后螺入,令踏板23与定位元件22结合为一体,且钢珠236并顶抵于定位孔223,使踏板23可为一稳固的定位,此一结构一直被摩托车业者所沿用,虽然已能达到提供附载者双脚的踏放及令后脚踏板2在收折后不会凸出的目的,但是欲令踏板23旋出时,就必须弯腰以手将踏板23拉出,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性,虽然部份的人改以脚来执行前述步骤,但因后脚踏板2是贴靠于边盖12,以致并无法非常顺畅的完成,因此如何令后脚踏板2旋出变得方便,是为业者需加改良之处。
为解决上述习知的摩托车后脚踏板的缺失,第91215235号实用新型专利,如图4所示,其亦是在定位元件31嵌插一踏板32,该定位元件31是以其定位筒螺固于容置元件上定位,使踏板32能作自由的旋出及收折,而在踏板32的内侧端底侧亦设一槽孔33,并于槽孔33内依序填置弹性元件34及钢珠35,定位元件31则于其内壁适当处设有定位孔311,主要在于,令一回复弹簧36的两端头分别固定于定位元件31及踏板32上端面,再以螺丝37螺入令踏板32与定位元件31及踏板32上端面,再以螺丝37螺入令踏板32与定位元件31相结合,使踏板32具有自动弹出的功能,而在踏板32嵌插于定位元件31的端头设一缺槽321,且在定位元件31的内侧端设置一限制构件4及一驱动构件5,该限制构件4是在一开口的槽铁状板体41内部套设一滑块42,滑块42的上端面内侧具一斜坡421,且滑块42的内侧以一弹性元件43抵顶于板体41相对的壁面,并请配合图5参阅,而能利用弹性元件43的弹力将滑块42往前顶,使滑块42的外侧端头由定位元件31对应面的槽孔312伸入抵卡于踏板32的缺槽321,以令踏板32被限制为一贴靠于边盖的收折状态。又,驱动构件5是在一按钮51的外周面穿设以弹性元件52,驱动构件5是套设于板体41的上方,再请参阅图6、7,当欲令踏板32旋出以供附载者双脚踏放时,可以脚踩压按钮51,则弹性元性52即被压挤呈收缩状,而使按钮51的底侧端头向下移位,由于在按钮51的底侧端头设有斜面511,因此当该斜面511顶触到滑块42上方的斜坡421时,即由斜面511推挤滑块42向后挤压弹性元件43收缩,使滑块42产生一向内侧移位的动作,而随着滑块42的内移,则其外端头即由踏板32前侧的缺槽321退出,而不再对踏板32具有限制力,因此踏板32即被回复弹簧36的伸张弹力往外推,使踏板32自动向外旋出,并利用钢珠35抵顶于定孔311,为一稳固定位的状态,而当欲收折时,由于按钮51穿套有弹性元件52,则随着脚的离开,可由弹性元件52的弹力令按钮51回复原位,此时滑块42的外侧端头是抵顶于踏板32内侧端头缺槽321的弧面处,因此当以脚将踏板32向边盖推动下,踏板32可以其内侧端头的弧面沿着滑块42的外侧端头作一滑畅的滑动,在踏板32贴靠于边盖的时,踏板32的缺槽321恰对齐于滑块42的外侧端头,则滑块42可被内侧弹性元件43的伸张弹力往外顶,而使滑块42的外侧端头再度嵌入踏板32的缺槽321,令踏板32被限制固定位。但,第91215235号实用新型专利仍须要将左右后脚踏板,分别予以压下按钮才能使各左右后服踏板各自弹开,此一各自弹开而无法连动的构造,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可控制一后脚踏板的自行弹开来连动另一后脚踏板的旋出,进而可提升后脚踏板的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左右二后脚踏板上,分别设置有一驱动机构及一限制机构,在驱动机构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一传动件及一控制件,在设有驱动机构的后脚踏板按压驱动机构的驱动件来令一滑块作位移动作,可令滑块不再对该后脚踏板作受限,同时该驱动件可令一传动件摆动,并可通过该传动件的摆动来令控制件来拉动另一后脚踏板的限制机构的滑动块,使设有限制机构的后脚踏板不再受滑动块的限制,藉此可使左右二后脚踏板以复位弹簧的弹力作同步的旋出。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是包括一驱动件,一弹性元件,一滑块。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机构,是包括一固定座、一滑动块、一弹性元件。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为一控制导线。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具有一贯穿的通孔,且该通孔内部具有一斜面。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具有一斜面,该驱动件穿过该滑块的通孔,该驱动件的斜面是与滑块的斜面相对应。
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件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驱动件相接,另一端与控制件相接设。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主要是在一后脚踏板的驱动构件上,接设一传动件,在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有控制件,该控制件可连接另一后脚踏板的限制机构,通过驱动构件带动传动件,并通过传动件的摆动,可令另一后脚踏板自限制机构脱离,来使另一后脚踏板不再受限制而可自行旋出,可藉此控制一后脚踏板的自行弹开来连动另一后脚踏板的旋出,进而可提升后脚踏板的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是习知摩托车后脚踏板旋出后的示意图。
图2是习知摩托车后脚踏板收折后的示意图。
图3是习知后脚踏板的分解图。
图4是第91215235号专利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第91215235号专利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6是第91215235号专利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7是第91215235号专利动作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动作图之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动作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8,主要是在后脚踏板6上设置有一通孔65,在通孔65处设有复位弹簧61,及在尾端设有一定位件62,该定位件是由弹性元件621及一定位钢珠622所构成,另在后脚踏板6的后端间设有凹槽63,该凹槽63恰可供滑块72的嵌插。该后脚踏板6是通过一螺杆64被固设在基座B上,后脚踏板6是以螺杆64为支点,而可自由地作摆动。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征在于,在一侧的后脚踏板6上,设有一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7是由一驱动件71、一滑块72、一弹性元件73所构成。该驱动件71的一端套设弹性元件711,驱动元件71的上端固设一传动件713,该传动件713的中间具有一支点7131,传动件713的另端与控制件8相接,控制件8的另端连接可限制另一后脚踏板6A的限制机构9,如图9所示,该控制件8可为一控制导线。
驱动机构7的滑块72中间具有一贯穿的通孔721,该通孔721可供驱动元件71穿入,滑块72的内部具有一斜面722,该斜面722与驱动元件71的斜面712相对应。
限制机构9,如图9所示,是一固定座91一滑动块92,以及一弹性元件93,弹性元件93的推动,来令滑动块92在固定座91上作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请参阅图10、11、12所示,当摩托车后乘坐者,用脚踩下驱动机构7的驱动件71时,驱动件71就会向前推移,在推移同时藉驱动件71的斜面712与滑块72的斜面722相互推顶,来令滑块72向后移动,当滑块72向后移动后,滑块72的端点也就脱离后脚踏板6的凹槽63,后脚踏板6即不再受到限制,而通过复位弹簧61的作用,将后脚踏板6自车体盖侧向外作九十度以上的旋出,并通过定位件62将后脚踏板6定位。
在此同时,驱动件71的端头部同时可令传动件713摆动,通过传动件713的摆动来带动控制件8,再藉控制件8的拉动限制机构9的滑动块92,当滑动块92被控制件8向后拉动位移时,来令滑动块92的端头脱离另一后脚踏板6A的凹槽63B,当后脚踏板6A不再受滑动块92的限制时,则可通过从后脚踏板6A的复位弹簧61A使车体盖侧向外旋出。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只要按下驱动机构7的驱动元件71,即可通过驱动元件71来令传动件713的摆动,并通过传动件713来带动控制件8,再通过控制件8来拉动限制机构9的滑动块92,藉此可令在右二后脚踏板6,6A同时向外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构件的动作可提升摩托车后脚踏板使用时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左右二后脚踏板上,分别设置有一驱动机构及一限制机构,在驱动机构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一传动件及一控制件,在设有驱动机构的后脚踏板按压驱动机构的驱动件来令一滑块作位移动作,可令滑块不再对该后脚踏板作受限,同时该驱动件可令一传动件摆动,并可通过该传动件的摆动来令控制件来拉动另一后脚踏板的限制机构的滑动块,使设有限制机构的后脚踏板不再受滑动块的限制,藉此可使左右二后脚踏板以复位弹簧的弹力作同步的旋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是包括一驱动件,一弹性元件,一滑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机构,是包括一固定座、一滑动块、一弹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为一控制导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具有一贯穿的通孔,且该通孔内部具有一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具有一斜面,该驱动件穿过该滑块的通孔,该驱动件的斜面是与滑块的斜面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件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驱动件相接,另一端与控制件相接设。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在摩托车左右二后脚踏板上,分别设置有一驱动机构及一限制机构,在驱动机构与限制机构之间设有一传动件及一控制件,在设有驱动机构的后脚踏板按压驱动机构的驱动件来令一滑块作位移动作,可令滑块不再对该后脚踏板作受限,同时该驱动件可令一传动件摆动,并可通过该传动件的摆动来令控制件来拉动另一后脚踏板的限制机构的滑动块,使设有限制机构的后脚踏板不再受滑动块的限制,藉此可使左右二后脚踏板以复位弹簧的弹力作同步的旋出,可增进摩托车后脚踏板使用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B62J25/00GK2749757SQ20042007713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0日
发明者林建成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脚踏板可同时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充电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充电器,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向与其相接触的电荷接收部件充电的充电器。在传统的电照相方法中,已经采用光敏元件,这类元件利用了含有硒、硫化镉、氧化锌、无定形硅、有机光电导体等的光敏层。这些光敏元件
专利名称:音箱改进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诸如扬声器等的音箱,尤其涉及使尺寸最小的扬声器箱体获得最大的低音性能。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对扩展小型扬声器系统的低频性能进行了很多尝试。然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证实这些尝试在商业上是成功的。在
专利名称: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粘贴膜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特别涉及剥离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偏振板的技术。背景技术:有时在显示面板的表面贴附有相位差板、偏振板等光学膜。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贴附有偏振板等,与液晶的功
专利名称:光学调节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光学调节光路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扩大了光杠杆、望远镜类仪 器装置视场使用功能的光学调节板。 背景技术:目前,在光学测量实验中常使用杨氏模量及线膨胀系数测量方法测量,该测量方法都是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混合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 其方法。尽管本发明适用于广泛范围的应用,但尤其适用于编码或解码诸如音频信 号和视频信号之类的混合信号。背景技术:一般而言,用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调整坐姿的眼镜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调整坐姿的眼镜。 背景技术: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患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低年龄的学生佩戴近视眼 镜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学生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