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船上装置包括LNG液货储气罐、LNG管路、控制室以及加气装置。所述LNG储气罐固定在货舱区域内底板上;所述加气装置包括低温潜液泵、进液灌口、加气臂和控制室及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低温潜液泵安装在控制室内,低温潜液泵的进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及进液管口中的液相管口相通,低温潜液泵的出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加气臂的进液口相通,同时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相通;所述LNG加气船本身也是以LNG为动力燃料,在机舱设置两个独立的区域分别放置一个小型LNG储气罐及两台汽化器给主机提供动力。
【专利说明】—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于将LNG从港口液化站运往接收船的专用船舶。特别的,本发明为针对LNG动力船的一种小型海上运输及加气的新型船舶,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路运输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油价上涨背景下,能源成本约占水路运输企业生产总成本的30%?40%。一公升的LNG比一公升的柴油可节约30%?50%的费用,况且使用LNG能源比柴油环保。目前海上船舶已经越来越多采用LNG作为船舶动力能源,但是“油改气”的瓶颈是“加气难”,当前中国LNG水上加气站配套设施建造刚起步,水上试运行的燃气动力船只能采取更换储气罐的办法,更换时风险高,操作复杂,完全不能适应燃气动力船加气的需要,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小型海上LNG加气船,这种船是一种小型移动储气船,随时流动供气。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岸站槽罐车无法给在航行中的LNG船加气的问题,使得在航行中的LNG船无需行驶停靠加气站港口加气,并且解决了槽罐车加气容量小和港口停靠不便等问题。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船上装置包括LNG液货储气罐、LNG管路、控制室以及加气装置。所述LNG储气罐固定在货舱区域内底板上;所述加气装置包括低温潜液泵、进液灌口、加气臂和控制室及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低温潜液泵安装在控制室内,低温潜液泵的进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及进液管口中的液相管口相通,低温潜液泵的出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加气臂的进液口相通,同时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相通;所述LNG加气船本身也是以LNG为动力燃料,在机舱设置两个独立的区域分别放置一个小型LNG储气罐及两台汽化器给主机提供动力。
[0006]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LNG加气船装置,其中货舱区域用于运输的LNG储气液货罐采用单个独立结构式C型圆筒状罐,单个独立结构式C型圆筒状罐纵向沿船长方向放置,单个液货罐由两只与船体结构焊于一体的鞍座支撑,为保证液罐因温差变化而引起的罐体伸缩,其中一只鞍座与罐体刚性连接,另一只与罐体可有滑动。
[0008]本发明替代了传统的港口加气站槽罐车加气方式,节省了船舶在海上来回行驶的时间和燃料,由上述小型海上LNG加气船运输至行驶中的船舶处,并直接由加气船给船舶提供燃料补给,不仅降低了营运成本而且节约了时间。本发明本身也是以LNG为燃料提供动力,由机舱内直接设置的两个独立的LNG气罐提供燃料气体,避免机舱内天然气管路敷设过多引起机舱内液化天然气浓度过高的现象发生。这种小型LNG加气船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很低,因此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良好的环保性能。[0009]本发明在货舱前端首部甲板上专门设置了一个控制室,避免了主要的液化气气化的管道及设备全部暴露在外,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能。船舷侧设置的加气臂臂端可根据距离自由调整加气路径,提高了加气过程的便捷以及效率。
[0010]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机舱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由LNG液货储气罐1、加气臂2、控制室3、主机燃料LNG储气罐4、汽化器5、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6、低温潜液泵7、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 8、低温潜液泵的出液口 9和加气臂的进液口 10组成。LNG液货储气罐1、加气臂2、控制室3布置在主甲板以上;LNG液货储气罐I焊接基座固定于液货舱内处,加气臂2、控制室3设置在船艏右侧位置。低温潜液泵7安装在控制室3内,低温潜液泵7的进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6与LNG液货储气罐I底部的进出液口 8相通,低温潜液泵7的出液口9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6与加气臂2的相通,加气臂2与标准接头10相通。标准接头10直接连接到加气对象。主机燃料LNG储气罐4、汽化器5设置在机舱独立舱室内;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6在机舱敷设采用双壁套管形式,环壁内充装惰性气体。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LNG液货储罐I装载了用来加气的液货LNG,采用独立结构式C型圆筒状罐,密闭性良好,安全性能高。在液货舱前方靠艏部设置控制室3,将各输气管道和控制的总阀件设置在控制室内,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控制室3右方设置加气臂2,加气臂2是由多根可调节的钢管衔接而成的,距离和长度可以通过加减管子的数量和旋转的方向来调节,提高了加气过程对距离和方向控制的便利性。机舱俯视图中两个独立设置的舱室中分别放置一个小型的LNG储气罐4,汽化器5 ;LNG气体通过极短距离的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6输进主机提供动力,这样不仅缩短了 LNG气化的时间提高了 LNG的气化率,还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使得整个装置和操作远离船员居住和活动舱室,确保船舶营运安全和船员生命安全。
[0017]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LNG液货储气罐、LNG管路、控制室以及加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气罐固定在货舱区域内底板上;所述加气装置包括低温潜液泵、进液灌口、加气臂和控制室及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低温潜液泵安装在控制室内,低温潜液泵的进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及进液管口中的液相管口相通,低温潜液泵的出液口通过LNG燃料气体输送管道与加气臂的进液口相通,同时与LNG液货储气罐底部的进出液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LNG加气船,其特征在于,其本身也是以LNG为动力燃料,在机舱设置两个独立的区域分别放置一个小型LNG储气罐及两台汽化器给主机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NG加气装置,其中货舱区域用于运输的LNG储气液货罐采用单个独立结构式C型圆筒状罐,单个独立结构式C型圆筒状罐纵向沿船长方向放置,单个液货罐由两只与船体结构焊于一体的鞍座支撑,为保证液罐因温差变化而引起的罐体伸缩,其中一只鞍座与罐体刚性连接,另一只与罐体可有滑动。
【文档编号】B63B25/12GK103832552SQ20121047532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管义锋, 李岳洋, 田航 申请人: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自适应音频代码转换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音频视频托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基于音频流内容特性的音频流的自适应代码转换的音频代码转换系统。背景技术:多媒体内容托管服务诸如YOUTUBE允许用户将视频与它们的对应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05)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灯具和改型灯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和一种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灯具,特别是食品灯以及一种改型灯。背景技术:LED照明装置具有节能高效的优点,因此在当今的照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照明技术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49)

    一种钢琴击弦机联动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琴击弦机联动器,其包括联动杆、托木、托木铁丝、托木毡、攀带钩、顶杆、顶杆弹簧、联动杆轴架和勺钉,所述顶杆通过顶杆轴架铰连于所述联动杆上,所述顶杆穿过顶杆弹簧后与联动杆相连,所述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28)

    专利名称:一种巴乌、葫芦丝主管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巴乌、葫芦丝主管。 背景技术:巴乌、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属簧管类,其音色优美、飘逸,外形 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深受国内外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210)

    专利名称:蜂鸣器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鸣器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其的电加热系统。背景技术:目前小家电,如电饭煲、压力锅、慢炖锅、煎烤机、电蒸锅等电加热产品,一般通过主控I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30)

    专利名称:复合微透镜及复合微透镜阵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晶圆级复制技术制作的复合微透镜及复合微透镜 阵列。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手机镜头模组中的光学元件,例如透镜等大都采用射出成型方式来制作。但 采用射出成型

    专利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