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尤其是用箱体容置自行车组件的一种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此前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前后轮的收放装置",该 装置的自行车前叉上用作第一支点的第一旋转轴设置在箱体的刚性外壳上,后叉上用作第 二支点的第二旋转轴与自行车牙盘和可折叠的脚蹬的轴心重合并设置在箱体的刚性外壳 上,通过第一旋转轴收于箱体内的自行车前轮、通过第二旋转轴收于箱体内的后轮、前支架 上半部分、与前支架上半部分联接的被折叠的自行车龙头和把手、与前支架上半部分联接 的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共同占用的空间,与箱体内容腔的形状、大小相配合;该实用新型最大 限度地利用了箱体的空间,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具有该装置的自行车便于携带;但是,由于 该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均安装在箱体内,客观上增加了箱体的重量,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 手的感受较沉重,不够轻便;此外,在对自行车前后轮置入箱体内的方法上,它采用的是旋 转式折叠法,必须对前后轮均要折叠进箱体,所以折叠步骤较多, 一般人较难掌握;本实用 新型申请人还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箱体、可折叠后置于箱体内的可折 叠的自行车龙头及把手、与自行车龙头及把手联接的可伸縮的自行车前支架、自行车前后 轮构成,自行车中轴设置在箱体上,所述自行车后轮轴设置于箱体的后下部,自行车后轮的 一部分露置于箱体外,自行车后轮的另一部分则容置于箱体内;与自行车龙头支撑管和前 轮配合的前叉上连接有可伸縮的前车架管,所述可伸縮的前车架管与设置在箱体内的固定 滑槽相配合。该实用新型虽较前述专利有了改进,利用后轮的一部分置地,可以通过自行 车箱体内设置的拉杆将自行车拖着走,因而较轻便灵活,但是,其前轮部分折叠步骤仍很复 杂,前车架管包括前轮需通过固定滑槽进入箱体内,骑行后,因前轮外圈多有积尘,折叠时 须用手握住处前轮,容易弄脏手掌,不符合人们的卫生习惯,因此,仍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实 用新型更加轻便、灵巧、折叠步骤较少的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 目的是充分利用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箱体的功能,并对自行车 部件进行更为合理的配置,而提供的可以折叠成旅行箱的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合理利用箱体的结构,减轻不能骑行而又需移动自行车 时的负担,使自行车处于折叠的状态下,前轮部分触地和箱体后端的支撑轮触地,便于移动 的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的 —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箱体、可折叠后置于箱体内的可折叠的自行车龙 头及把手、与自行车龙头及把手联接的可伸縮的自行车前支架、自行车前轮和后轮构成,自行车中轴8设置在箱体上,前支架折叠后可容置在前车架管内,所述前车架管与横梁活动 连接,自行车横梁的中空管与箱体上倾斜设置的导轨配合,中空管沿导轨倾斜向上滑动,运 动到导轨的末端而静止,自行车前轮的一部分露置于箱体外,自行车前轮的另一部分则容 置于箱体内。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伸縮的与自行车鞍座连接的支撑杠,支撑杠縮回原状后,可 容置于箱体内。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与自行车中轴连接的牙盘和与自行车后轮的飞轮配合的中 间传动轮。 所述可折叠的自行车脚蹬机构的连杆和脚蹬经折叠后,贴合于箱体后端两侧。 所述箱体前上端设置有一活动门。 所述箱体的后底部设置有一对支撑轮。 所述导轨内套置有活动式拉杆。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提把。 所述箱体上设置一固定顶撑、后轮固定在后支撑架上,后支撑架与顶撑铰接。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电池盒,电池盒内的蓄电池与后轮上安装的电动机电连接, 使得本实用新型构成一种可折叠旅行箱式电动自行车。 所述箱体的前底部设置有一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的各组成部件,位于箱体的位置进行合理 设置后,简化了自行车的折叠步骤,减轻了自行车的重量,使之携带更加便利,并具备有电 动骑行功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6与图1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折叠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箱体5、可折叠后置于箱体5内的可折叠的自行车 龙头及把手1、与自行车龙头及把手1联接的可伸縮的自行车前支架2、自行车前轮4和后 轮12构成,自行车中轴8设置在箱体5上,前支架2折叠后可容置在前车架管3内,所述前 车架管3与横梁6活动连接,自行车横梁6的中空管61与箱体5上倾斜设置的导轨7配合, 中空管61沿导轨7倾斜向上滑动,运动到导轨7的末端而静止,自行车前轮4的一部分露 置于箱体5夕卜,自行车前轮4的另一部分则容置于箱体5内。 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可伸縮的与自行车鞍座14连接的支撑杠13,支撑杠13縮回 原状后,可容置于箱体5内。 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一与自行车中轴8连接的牙盘和与自行车后轮12的飞轮配 合的中间传动轮11。通过牙盘带动中间传动轮11,中间传动轮11再通过后轮12上的飞轮 带动后轮12旋转。 所述可折叠的自行车脚蹬机构的连杆和脚蹬经折叠后,贴合于箱体5后端两侧。[0025] 所述箱体5前上端设置有一活动门52 ;所述活动门52的开闭可根据前车架管3与 横梁6在导轮7上的运动而配合动作,即收拢和展开前车架部分组件时打开或关闭。 所述箱体5的后底部设置有一对支撑轮53。支撑轮53与后轮4 一起构成移动结 构,从而减轻自行车在折叠状态下移动时的负担。 所述导轨7内套置有活动式拉杆17。便于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进行移动。 所述箱体5设置有一提把51,用于折叠后提起箱体5。 所述箱体5上设置一固定顶撑9、后轮12固定在后支撑架10上,后支撑架10与顶 撑9铰接。构成后轮12部分组件的支撑结构,供自行车展开时骑行。 所述箱体5内设置有一电池盒15,电池盒15内的蓄电池与后轮12的轴上安装的
电动机电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构成一种可折叠旅行箱式电动自行车。 所述箱体的前底部设置有一撑架16,展开自行车后静置时使用。 上文已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详尽实施例,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
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可进行部分修改和变更;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中提及的内容仅作为说
明性的例证,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具有本文所述技术特征的旅行箱式折叠式自行
车,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箱体、可折叠后置于箱体内的可折叠的自行车龙头及把手、与自行车龙头及把手联接的可伸缩的自行车前支架、自行车前轮和后轮构成,自行车中轴8设置在箱体上,前支架折叠后可容置在前车架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管与横梁活动连接,自行车横梁的中空管与箱体上倾斜设置的导轨配合,中空管沿导轨倾斜向上滑动,运动到导轨的末端而静止,自行车前轮的一部分露置于箱体外,自行车前轮的另一部分则容置于箱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后底部设置有 一对支撑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一固定顶 撑、后轮固定在后支撑架上,后支撑架与顶撑铰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电池 盒,电池盒内的蓄电池与后轮轴上安装的电动机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包括箱体、可折叠后置于箱体内的可折叠的自行车龙头及把手、与自行车龙头及把手联接的可伸缩的自行车前支架、自行车前轮和后轮构成,自行车中轴8设置在箱体上,前支架折叠后可容置在前车架管内,所述前车架管与横梁活动连接,自行车横梁的中空管与箱体上倾斜设置的导轨配合,中空管沿导轨倾斜向上滑动,运动到导轨的末端而静止,自行车前轮的一部分露置于箱体外,自行车前轮的另一部分则容置于箱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自行车各组成部件在箱体上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后,简化了自行车的折叠步骤,减轻了自行车的重量,使之携带更加便利,并具备有电动骑行功能。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484593SQ20092019301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欢 申请人:王欢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乐音装置及乐音装置的制造方法或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乐音装置及乐音装置的制造方法或加工方法(改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乐器的响板(soundboard共鸣板)的安装结构,并涉及使乐器的响板振动而从该响板发出或放出声音的机制。背
专利名称:半导体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化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光源模组。背景技术:随着半导体光源(LED)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半导体光源的产品正逐步替代传统光源被广泛使用在各类照明领域。当前的半导体光源正朝模组
专利名称: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谱夹的电子节拍器,应用于乐器学习时为避免乐谱自然翻动或错页,保持乐谱放置稳固所使用的节拍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初学乐器者经常所用到节拍器,其作用是帮助乐手稳定
专利名称:插接式光缆吊线夹板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式光缆吊线夹板属于通讯器材领域,尤其涉及 一种通讯线路器材。2、 背景技术架空线路是通讯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光缆线路在相对特 殊路段的跨越架设任务,主要组件有电杆、光缆、
霓虹灯灯罩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霓虹灯灯罩,特别是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霓虹灯灯罩,包括柔性材料的弧形灯罩壳体,所述弧形灯罩壳体由透明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弧形灯罩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相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两侧凸起上固定有弹性伸缩卡齿,
一种基于半监督特征选择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特征选择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每个说话人训练一个特定的分类器,可以很好的减小由于说话人之间的不同对语音情感识别造成的负面影响。训练步骤如下:提取有标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