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调整式把手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式把手立管,其利用自行车把手立管的直管接头与连接把手的调整管间的接合结构,使其达到可对调整管作双重锁合定位的目的,更可配合各种不同自行车用途的需要作角度的变化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方式,而达到整体使用的方便性。
当前的自行车在用途上,可分为一般自行车、跑车以及越野、登山车等数种,而各种车型使用的把手立管主要结构是具有与前叉连接的直管及与把手连接的横管,其中,自行车的把手立管,其直管与横管间的角度约在90度左右,而跑车为配合人体重心前倾,方便施力,其直管与横管的夹角约在70度左右,而越野及登山车为方便把手的转动,必须减少身体对把手的压力,因此其必须将直管与横管的角度设计成较大的形态,即在100度左右,使身体在操作把手时,无需过度的前倾,减少重心前倾加压在把手上,而造成把手转动不灵活,故当前的立管基本型态,必需具有以上数种不同的角度,一般的消费倘要使其车架具有不同的用途时,多半必须准备数种立管以便随时更换,如此不但造成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且纵有多组立管足以适应不同的用途而予以更换,但各种型态的立管其所具有的角度是成固定的型态,因此无法确实配合各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使用,使得身材较高的使用者必须要弯腰配合而身材较矮则必须抬高手部,均会造成使用者身体的不适,故当前针对使用者不同的体型以及可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需要,将立管设成如图5所示,一般成一可调整的型态,其中,直管90的顶端设有一接头91,而接头91端部则接设一横管92,而横管92与接头91是以一枢栓93配合螺帽螺合,其接头91与横管92可利用枢栓93与配合的螺帽螺松后予以调整,而调整后即予以螺紧,如此的结构虽可达到适应不同用途需要以及不同的使用者体型,但由于其横管92与接头91间的角度仅靠枢栓93配合螺帽予以螺合,其仅仅是在接头91与横管92两侧侧向迫紧的固定型态,如此的迫紧型态,在振动十分频繁的自行车骑乘过程中,十分容产生松动的现象,而造成其把手所在位置及角度不稳,改变角度尚可作调整,如果一时冲撞力量过大,造成该横管92瞬间与接头91松开,而使骑乘者的重心突然过度向前倾撞击直管90,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该种调整立管结构有予以改良的必要。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为使该调整的把手立管具有更佳的稳定性,而且调整使用的用途均能符合各种车型的需要,因此开发出一种符合上述功能条件的本实用新型调整式把手立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式把手立管,其主要是在接头与把手连接一体的调整管间设有相叠的连接片,并在连接片上分别以两组调整栓配合调整螺帽迫紧,而在连接片间另外设有迫紧栓供调整栓穿过,迫紧栓另一端穿入调整管与管内的迫紧螺帽螺合,使整体枢接的结构具有双重迫紧定位的稳定效果,并可利用不同的使用方式,符合不同自行车用途的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式把手立管,其把手立管具有与前叉接合的直管,直管的顶端接设一接头以连接一调整管,调整管的另一端再配合固定盖将把手固定在调整管端,接头与直管套接处设成C形的接合部,接合部一侧设有剖口,而调整管与固定盖间相对配合固定栓螺穿固接把手,其特征在于接头剖口的两侧与调整管相对端平行延伸出连接片并成相互重叠的形态,其接近接合部的角端各相对设有一枢孔,且分别由一调整栓配合调整螺帽枢穿定位,而各连接片另一远离接合部的角端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及长弧形调整孔,并由另一组调整栓配合调整螺帽穿过并使调整栓与调整螺帽相互螺合,而该组调整栓并穿过一迫紧栓,迫紧栓另一端穿入调整管与迫紧螺帽螺合。
前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调整孔是以枢孔为中心的弧形槽。
前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片间相对定位孔处的壁厚设成较薄的形态,形成一容置槽以供一迫紧栓的端部容置,迫紧栓伸入容置槽的端部设成扁平状并具套孔的套端,,而迫紧栓另一端向调整管方向延伸设具外螺纹的迫紧端,而调整管供迫紧端穿过处设穿孔,穿孔的中段处设有一向下开口的迫紧槽,以供一圆盘状的迫紧螺帽置入,并在迫紧螺帽的中央设螺孔供迫紧端螺入,而迫紧螺帽周缘设压花,并突出迫紧槽的开口端。
前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调整栓及调整螺帽相互螺合处各设内、外螺纹状的螺合端,而调整栓与调整螺帽的另一端各设形状外径相当的头部及定位头。
前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片的外部另外可设护片,护片形状与连接片相当,且在枢孔与定位孔处各设圆锥孔状的枢孔及穿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的设计,故在使用上可达到以下的优点,诸如1·适用于不同的车型设计其可直接正装或倒装在直管10上,而适应不同用途的自行车,可相对地减少消费者购买把手立管的数量,而且消费者在使用上更为方便快速。
2·调整方便,定位稳定其调整可确实依个人的需要作不同的改变,视自行车使用场所的不同即可在现场改装,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必须另带不同角度的立管才能更换的性能,整体利用迫紧螺帽34配合调整栓70与调整螺帽71的使用,可达到整体双重固定的结构形态,可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不会有整体突然失效而松开对调整管30的固定现象,达到整体使用上的安全性。
3·使用者可确实调整自已最适合的角度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角度均依据调整孔311设置的长度,故而其可依使用者自已最适当的角度调整,以提高自行车的骑乘舒适感,更可相对提高骑乘者的安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以接头20配合调整管30的相对设计,而达到整体优于传统的功能,故本实用新型确实达到了功效增进。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管、接头位于迫紧栓处螺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侧视平面图。
图5是传统调整立管侧视平面图。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管也具有与前叉接合的直管10,直管10的顶端接设一接头20以连接一调整管30,调整管30的另一端再配合固定盖40将把手50固定在调整管30端,其中,接头20与直管10套接处设成C形的接合部21,接合部21一侧设直向的剖口210,使其在接合部21迫紧夹持直管10端,而调整管30与固定盖40间相对配合固定栓41螺穿固接把手50,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于接头20与调整管30间的接合结构设计。
其中,接头20的剖口210的两侧平行延伸出两连接片22,而调整管30相对端部伸设两连接片31,使各连接片22、31内、外重叠,并呈相同的圆角三角形形态,其接近接合部21的角端各相对设有一枢孔220、310,可分别以调整栓70配合调整螺帽71穿过螺锁成一枢接的形态,使调整管30枢接在接头20上,而各连接片22、31另一远离接合部21的角端上分别设有圆孔状的定位孔221及长弧形的调整孔311,调整孔311是以枢孔310为中心的弧形槽,而连接片22间相对定位孔221处的壁厚设成较薄的形态,形成一容置槽222以供一迫紧栓60的端部容置,迫紧栓60伸入容置槽222的端部成为较扁平的套端61,套端61的中央设有与定位孔221孔径相当的套孔610,而迫紧栓60的另一端向调整管30方向延伸设有具外螺纹的迫紧端62,而调整管30供迫紧端62穿过处设穿孔32,穿孔32的中段处设有一向下开口的迫紧槽33,以供一圆盘状的迫紧螺帽34置入,并在迫紧螺帽34的中央设螺孔340以供迫紧端62螺入,而迫紧螺帽34的周缘设压花341,并使迫紧螺帽34的周缘略为突出迫紧槽33的开口处以便使用者随时以手指转动。
而前述定位孔221、套孔610以及调整孔311处同时供另一组调整栓70及调整螺帽71穿置螺合,该组调整栓70及调整螺帽71的结构与前述设在枢孔220内的调整栓70与调整螺帽71相同,请配合图3所示,调整栓70为一圆柱状体,其近头部700处设成外径较大的定位头701,而较细直径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成为螺合端702,与调整栓70螺合端702螺配为一调整螺帽71,调整螺帽71的外径及其形状与调整栓70的头部700及定位头701相当,具头部710及定位头711,并在定位头711内设内螺孔的螺合端712,两定位头711同时穿入调整孔311,并以螺合端702穿过套孔610与调整螺帽71的螺合端712螺合。
整体结构在调整时,可直接将位于调整孔311处的调整栓70与调整螺帽71予以松开,直接旋动迫紧螺帽34,便可使迫紧螺帽34在迫紧栓60上移动,而迫紧栓60由于是由调整栓70穿过接头20的定位孔221,而成定位不动的形态,故迫紧螺帽34得以推动调整管30改变其所在的角度,并使调整孔311得以沿调整栓70及调整螺帽71移动,至所需的角度后,直接锁紧调整栓70及调整螺帽71后,再将迫紧螺帽34略为回转,使迫紧螺帽34与迫紧槽33接近接头20的端壁紧贴,使该螺帽34对调整管30具有一定的拉持力量,对调整管30而言,形成一双重拉持的固定力量,即调整管30同时为迫紧螺帽34及调整栓70与螺帽71间的迫紧配合,使整体形成一双重锁定的结构。
而以
图1、2、3所示,其调整管30与直管10间的角度为锐角角度,适合一般跑车自行车的使用,而倘要达到夹角九十度时,直接将调整管30调至水平的位置即可,亦可将整体结构反装在直管10上,如图4所示,如此,调整管30便可形成较大的角度设置,以方便一般越野登山车的使用。
另外为使该连接片22、31的外部有所护盖,以防止使用者在调整时伸入其中的结构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连接片31的外侧各贴设一护片80,护片80的形状与连接片22、31相同,且在枢孔220与定位孔221处各设圆锥孔状的枢孔800及穿孔801,而可方便地容置枢轴23的头部、C形扣230以及调整栓70与调整螺帽71的头部700、710。
权利要求1.一种调整式把手立管,其把手立管具有与前叉接合的直管,直管的顶端接设一接头以连接一调整管,调整管的另一端再配合固定盖将把手固定在调整管端,接头与直管套接处设成C形的接合部,接合部一侧设有剖口,而调整管与固定盖间相对配合固定栓螺穿固接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剖口的两侧与调整管相对端平行延伸出连接片并成相互重叠的形态,其接近接合部的角端各相对设有一枢孔,且分别由一调整栓配合调整螺帽枢穿定位,而各连接片另一远离接合部的角端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及长弧形调整孔,并由另一组调整栓配合调整螺帽穿过并使调整栓与调整螺帽相互螺合,而该组调整栓并穿过一迫紧栓,迫紧栓另一端穿入调整管与迫紧螺帽螺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孔是以枢孔为中心的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间相对定位孔处的壁厚设成较薄的形态,形成一容置槽以供一迫紧栓的端部容置,迫紧栓伸入容置槽的端部设成扁平状并具套孔的套端,而迫紧栓另一端向调整管方向延伸设具外螺纹的迫紧端,而调整管供迫紧端穿过处设穿孔,穿孔的中段处设有一向下开口的迫紧槽,以一圆盘状的迫紧螺帽置入,并在迫紧螺帽的中央设螺孔供迫紧端螺入,而迫紧螺帽周缘设压花,并突出迫紧槽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栓及调整螺帽相互螺合处各设内、外螺纹状的螺合端,而调整栓与调整螺帽的另一端各设形状外径相当的头部及定位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式把手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的外部设有护片,护片形状与连接片相当,且在枢孔与定位孔处各设圆锥孔状的枢孔及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调整式把手立管,其是在把手立管与前叉间的调整结构,其在前叉直管顶端的调整接头与水平接设把手的调整管间,相对设连接片、迫紧栓、迫紧螺帽并配合调整栓、调整螺帽以及定位孔与调整孔的设置,使整体调整管的角度可随意地被调整,可适应不同的自行车需要,而且调整后,其除了调整栓与调整螺帽的迫紧外,更可用迫紧螺帽及迫紧栓的双重迫效果予以迫紧,达到确实定位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K21/16GK2210846SQ9520138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6日
发明者赖武赐 申请人:骏镒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式把手立管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增加usb接口的usbmidi控制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USB接口的USBMIDI控制器。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的USBM IDI控制器,一般只有一个USB接口连接电脑。除此以外,再也
专利名称:棱镜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棱镜片。背景技术:请参见图1与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其包括框架ll与设置在该框架11内部的多个光源12、依次设置在光源12上方并盖住框
专利名称:一种眼镜防护垫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眼镜防护垫。 背景技术:随着中国物质生活的提高,现在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但是又不太注重保护孩子用眼的正确性,导致许多小孩从小就开始带眼镜,越来越多的人戴眼
专利名称:鼓音源设备快速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安装装置,特别是一种鼓音源设备快速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电子鼓乐器长久以来被大家所熟知。它包括一个鼓音源设备(音色产生装置,包括音源 器和控制面板)、 一个或多个鼓盘
专利名称:分体式唢呐弱音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分体式唢呐弱音器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唢呐,特别是可降低音量的分体式唢呐弱音器。背景技术:[0002]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光源一体化的亚克力led灯具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光源一体化的亚克力LED灯具。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节能灯是用荧光灯管作为光源制作而成,它的出现主要是解决钨丝灯泡发光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