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成型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行业发展趋势,应用越来越普及,同时液晶显示装置也越来越追求大屏幕化、窄边框、薄型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高品位要求,相应的对背光模组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一般的背光模组,通常包含粘胶、反射膜、塑料框、导光板、光学膜片和金属框等部件,所有的部件都装配在塑料框上后再外加装一个金属框,利用金属框的刚性来保证整个背光模组的刚性强度。请参考图1,然而现有的塑料框11与金属框12采用的两件分离的设置方式,只是在塑料框与金属框上对应的位置设置简单的卡扣结构13,利用卡扣结构将 金属框与塑料框进行装配。但往往由于卡扣结构不牢固,从而使得组装装配过程容易产生松动等不良现象,且在运输及振动试验会因此出现金属框与塑料框脱离现象;进一步地,由于整个背光模组受窄边框、薄型化、大屏幕要求限制,扣位结构不能设置太大,只能设计较小尺寸结构,加上所用塑料具有弹性特性,所以现有背光模组还是存在装配工序繁多、强度不足、抗振和抗跌落性差、生产效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避免金属框与塑料框出现装配不牢的情况,并进一步解决背光模组强度不足、抗振和抗跌落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塑料框和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一底面以及底面周边的折边;在所述底面的四周和所述折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胶框的固胶装置;所述塑料框注塑于所述金属框内,通过所述固胶装置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为金属框上的通孔、金属框内表面的凹槽或者金属框内表面的凸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边缘距离所述金属框底面边缘距离小于Imm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为多个,相邻固胶装置间的距离大于3毫米。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形状为三角形、方形、圆形或者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有向内侧弯折的折弯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弯边向内侧折弯180度形成内叠加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设置在所述内叠加边上。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胶装置同时设置在所述内叠加边以及折边上,其中,所述内叠加边上的固胶装置为通孔,所述折边上的固胶装置为凹槽或者通孔,且其位置与设置在内叠加边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框材料为热塑性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框底面或者折边上设置固胶装置,注塑于金属框中的塑料框通过所述固胶装置实现固紧。该种固紧方式,不仅使金属框与塑料框之间结合更加牢固;进一步地,还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刚性强度,使其抗振和抗跌落性都得到了增加;而且在装配的过程中,减少了装配的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I是现有背光模组金属框与塑料框卡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图3中固胶装置为通孔时A-A向剖视图;图4b是图3中固胶装置为凸块时A-A向剖视图;图4c是图3中固胶装置为凹槽时A-A向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金属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a是图6中固胶装置为通孔时B-B向剖视图;图7b是图6中固胶装置为凸块时B-B向剖视图;图7c是图6中固胶装置为凹槽时B-B向剖视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角形固胶装置示意图;图S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方形固胶装置示意图;图S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固胶装置示意图;图8d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条形固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背光模组一般由金属框、塑料框、导光板、反射膜以及光学膜片组装而成;本实用新型总体的构思为背光模组中的金属框与塑料框采用一体化成型,将塑料框注塑于金属框内,且在金属框框体上设置固胶装置,待注塑于金属框中塑料框冷却成型后,通过该固胶装置可有效固定塑料框与金属框位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情况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中可以看出,金属框2由框体底面21以及垂直于底面的折边22构成框体形状;所述金属框2 —般由厚度为O. 2mm的金属板。在所述金属框2的底面21四周以及在所述折边22设置有多个成直线排列的固胶装置23 ;其中,所述固胶装置23距离底面边缘距离小于1mm,优选的,所述固胶装置23靠近底面边缘的边距离底面的边缘距离为O. 5mm到O. 7mm之间;而且相邻的所述固胶装置23之间距离一般大于3mm。当然,所述固胶装置距离底面边缘的距离并不限定小于1mm,可以根据设计所注塑的塑料框的厚度而设定,相邻的固胶装置之间的距离也不限于大于3_,同样可以根据设置需要而设定。所述的固胶装置23可以成直线排列,也可以根据其他设定的规则排列设置不规则排列。所述金属框2冲压成型后,将塑料通过注塑方式注塑于所述金属框2中,待塑料框冷却成型后,所述金属框2与所述塑料框之间通过所述固胶装置固定,由于塑料框是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金属框2成型,通过所述固胶装置23固定,塑料框可以做的比现有的塑料框更薄,而且稳定与金属框固定,不会脱落。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背光模组可以做的更薄,塑料框与金属框之间固定更牢固可靠。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a、图4b以及图4c,所述固胶装置23可以设置为金属框上的通孔231,塑料框注塑成型时,部分塑料将注入所述通孔231中, 待塑料框冷却成型后,通过所述通孔231中的塑料使所述金属框2与塑料框固定成型;所述固胶装置23也可以设置为金属框内侧的凸块232,由于所述金属框2向内有凸块,也即所述金属框2向塑料框突出,塑料框注塑成型时,所述塑料框对应的部位将形成对应的凹部,待塑料框冷却成型后,通过所述金属框上的凸块232使所述金属框2与塑料框固定成型;所述固胶装置23还可以设置为金属框上的凹槽233,塑料框注塑成型时,部分塑料将注入所述通孔233中,待塑料框冷却成型后,通过所述凹槽233中的塑料使所述金属框2与塑料框固定成型,注塑时,塑胶只进入到所述凹槽233中不会透过金属框。进一步的,所述底边四周或者折边上的固胶装置23可以设置成上述的通孔231、内侧的凸块232或者凹槽233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更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金属框的折边22上设置有向内侧的折弯边34,利用该折弯边34以及底面上的固胶装置34可以固定注塑在所述金属框2内的塑料框,可以在折边上不设置固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折边22上的折弯边34向内侧折弯180度形成内叠加边。请参考图7a、图7b以及图7c ;所述固胶装置23可以设置为内叠加边34上的通孔;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折边22对应内叠加边上的通孔的位置设置通孔,形成由内叠加边内侧一直通到所述折边22外侧的通孔331 ;所述固胶装置23也可以设置为所述内叠加边34内侧的凸块332 ;所述固胶装置23还可以设置为所述内叠加边内侧34的凹槽333 ;或者上述几种情况的组

口 ο请参考图8a、图8b、图8c以及图8d,上述固胶装置23可以设置为形状为三角形81、正方形82、圆形83、长条形84或者其他的形状;进一步的,所述固胶装置23可以设置为上述形状的多种组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固件装置23的形状只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为其他任何合理的形状。在实际的生产中,为了使固紧效果更好,成型效果更佳,一般注塑的塑料选用热塑性工程塑料。较优的,可选用注塑加工工艺性能良好的聚碳酸酯树脂或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进一步地,因为使用金属框与塑料框一体成型,使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减少了装配金属框、贴合反射膜等多道工序,不仅简化了生产程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塑料框和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一底面以及底面周边的折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四周和所述折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胶框的固胶装置;所述塑料框注塑于所述金属框内,通过所述固胶装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为金属框上的通孔、金属框内表面的凹槽或者金属框内表面的凸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距离所述金属框底面边缘距离小于I毫米。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为多个,相邻固胶装置间的距离大于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形状为三角形、方形、圆形或者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有向内侧弯折的折弯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边向内侧折弯180度形成内叠加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设置在所述内叠加边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胶装置同时设置在所述内叠加边以及折边上,其中,所述内叠加边上的固胶装置为通孔,所述折边上的固胶装置为凹槽或者通孔,且其位置与设置在内叠加边上的通孔位置相对。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框材料为热塑性工程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金属框底面以及底面折边上设置固胶装置,待注塑于金属框内的塑料框冷却成型后,塑料框即通过该固胶装置与金属框固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不仅使金属框与塑料框之间装配更加牢固;进一步地,还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刚性强度,使其抗振和抗跌落性都得到了增加;并且在装配过程中,减少了装配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21S8/00GK202675085SQ20122036880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远罗, 李剑平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灯具的安装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的安装结构组件。背景技术:现有的灯具在与安装物安装时,通常是将灯具的灯座以及安装物上的固定结构设置为螺纹连接结构或者卡接结构,然后将灯具的灯座旋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6)

    专利名称:解码装置、解码方法以及通信终端和基站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语音信号、音频信号等进行编码解码的编码装置、解码装 置以及编码解码方法。背景技术:将语音信号通过低比特率进行压缩的语音编码技术,对于移动台通信进 行电波等的有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81)

    专利名称: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特别涉及这样一种机器,其能够从光聚合物的印版除去未被紫外线照射从而未聚合的部分。美国专利n.4952961披露了一种用于印版处理的机器,其包括多个具有大致圆柱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7)

    专利名称:车用电喇叭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喇叭的装置。现有车辆使用的喇叭,是采用电磁、触点式结构。其触点易烧蚀,频率不稳定以及动磁铁上下运动靠机械力开合触点,所需2-3公斤的初压力和大于1公斤的分配压力,造成合金钢膜片受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6)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截面图; 如图6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装备有相互面对的 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而且,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之间,设有 支承部件33、 34、 35、 3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8)

    专利名称:平视显示设备、屏幕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图像投影方法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平视显示设备、平视显示设备的屏幕部件、该屏幕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投影方法。背景技术:在先前已知的平视显示(HUD )设备中,屏幕部件将一束光线漫射,被屏幕部件漫射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