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利 >正文

液晶显示器及其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及其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包括液晶(LC)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包括 设有两种场发生电极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两个面板、以及间插在其间具 有介电各向异性的LC层。场发生电极之间的电压差的变化,即由电极产生 的电场的强度的变化改变了透过LCD的光的透射率,因此通过控制电极之 间的电压差获得所希望的图像。
然而,LCD具有视角窄的关键性缺陷。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已经研制了 用于增宽视角的各种技术,其中,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形成切口或突起 的同时将LC分子垂直于上和下面板排列的技术是最有希望的增宽视角的技 术。
设置在各个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的切口产生弥散场(fringe field),该弥 散场控制了 LC分子的倾斜方向,由此增宽视角。
设置在各个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的突起使电场变形,并且由于变形的 电场而控制了 LC分子的倾斜方向,由此增宽视角。
或者,在下面板的像素电极上设置切口,而在上面板的公共电极上设置 突起。由切口和突起产生的弥散场控制LC分子的倾斜方向,由此形成多个 畴(multiple domain )。
多畴LCD具有在所有方向的高达80。或更大的非常优异的基于对比度的 视角或基于灰度反转的视角。基于对比度的视角(contrast-based viewing angle) 定义为显示1:10的对比率的视角,而基于灰度反转的视角(gray inversion- based viewing angle)由灰度间亮度反转的限制角表示。然而,多畴LCD显示出侧向伽马(gamma)曲线变形,即正面伽马曲线和侧向伽马曲线互 相不一致使得与甚至扭转向列(TN)模式LCD相比都呈现为变坏的左和右 可视度。例如,具有用于隔开各个畴的切口的图案化垂直配向(PVA)模式 的LCD随着进入侧向侧边而变得更亮并且颜色偏向白色。在严重的情况下, 消除了明亮灰度之间的差异,因此图像变得很密集。然而,由于LCD近年 来已经用于多媒体目的以显示静止或运动图像,所以越来越多地提高可见度 成为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绝缘_|^反;形成在第一绝缘基板上的第 一和第二信号线;形成在第一绝缘^^反上并与第一和第二^[言号线交叉的第三信
号线;连接到第一和第三信号线的第一和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二和第三 信号线的第三和第四薄膜晶体管;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像素电极;连 接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三像素电 极;连接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四像素电极;导体图案,其与第二像素电极和 第三像素电极交叠;面对第一绝缘J4反的第二绝缘14反;形成在第二绝缘^^反 上的公共电极;置于第一和第二绝缘基板之间并包括在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一 液晶区和在第三像素电极上的第二液晶区的液晶层;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绝 缘基板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分别将第一和第二液晶区分割成多个畴的畴分割部 件,其中第一和第二液晶区的每个的畴包括第一方向畴和第二方向畴,第一和 第二方向畴中的液晶分子的平均定向器关于第一或第二信号线成约0-90°的 预定角度,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三像素电极通过该导体图案容性耦合。
优选第二像素电极占第二和第三像素电极的总面积的约50-80%,并在 激励第二薄膜晶体管之后激励第三薄膜晶体管。
第二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优选比第三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低约 0.4-1.0V。
该液晶显示器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第 一基板上的存储电极线,该存储电极 线与第二和第三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存储电容器。
第一和第二方向畴中的液晶分子的平均定向器优选关于第一或第二信 号线成约45。角。
优选,该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置于第一基板的外表面上并且偏振轴平行于第 一或第二信号线的第 一偏振板、以及置于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上并且偏振轴 与第 一偏振板的偏振轴交叉的第二偏振板。
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
一和第二栅极线;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栅极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栅极绝 缘层上的半导体层;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层上并与栅极线相交的数据线;至少 形成在半导体层上并位于第一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相交部位附近的第一 和第二漏极;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层上并位于第二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相交 部位附近的第三和第四漏极;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耦合电极;形成在数据 线、第 一到第四漏极和耦合电极上并具有露出第 一到第四漏极和耦合电极的 多个接触孔的钝化层;形成在钝化层上并连接到第 一漏极的第 一像素电极; 形成在钝化层上并连接到第二漏极且与耦合电极部分交叠的第二像素电极; 形成在钝化层上并连接到第三漏极和耦合电极的第三像素电极;和形成在钝 化层上并连接到第四漏极的第四像素电极,其中第一和第四像素电极的至少 之一具有倾斜切口。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绝缘基板;形成在第一141上的第一和 第二栅极线;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栅极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 的半导体层;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层上并与栅极线交叉的数据线;至少形成在半 导体层上并位于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之间的交叉部位附近的第一和第二 漏极;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层上并位于第二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相交部位附近 的第三和第四漏极;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耦合电极;形成在数据线、第一到 第四漏极和耦合电极上并具有露出第 一到第四漏极和耦合电极的多个接触孔 的钝化层;形成在钝化层上并连接到第一漏极的第一像素电极;形成在钝化层 上并连接到第二漏极且与耦合电极部分交叠的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钝化层上 并连接到第三漏极和耦合电极的第三像素电极;和形成在钝化层上并连接到第 四漏极的第四像素电极;面对第一绝缘^^反的第二绝缘14反;形成在第二绝缘 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置于第一和第二绝缘J^反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形成在第一 和第二绝缘基片反的至少一个上并将液晶层分割成多个畴的畴分割部件,其中该 畴的两个长边与栅极线或数据线基本上成约45°角。
优选地,第二像素电极占第二和第三像素电极的总面积的约50-80%, 并且在给第二像素电极输送电压之后给第三像素电极输送电压。
第二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优选比第三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低约0.4网1.0V。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 优点更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的电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3A是沿着线niB-IIIB'截取的图2所示的LC面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TFT阵列面板的剖视图,该图是除了滤色器阵
列面板和偏振膜之外的图3A中所示LC面板组件的一部分;
图3C是沿着线mC-IIIC'截取的图2中所示的TFT阵列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作为电压偏移和畴比率(domain ratio)的函数的可见度的变形
的曲线;
图5是表示传统图案化垂直配向(PVA )LCD (patterned-vertically-aligned LCD)的正视和侧视伽马曲线的曲线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的正视和侧视伽马曲线的曲线
图7表示常规PVA模式LCD的实测伽马曲线;以及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CD的实测伽马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全面地介绍本发明,其中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 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 例。
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标记始终表 示相同的部件。应该理解,当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皮称为"在另一 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上或其间可置入其它元件。相反, 当元件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时,指的是没有中间元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见图1,根据一实施例的LCD包括多个显示信号线Gj、 Dj和131、以及与之连接并基本上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像素。
该显示信号线Gi和Dj包括输送栅极信号(称为扫描信号)的多个栅极 线Gi和输送数据信号的多个数据线Dj。栅极线Gi基本上在行方向延伸并大 致互相平行,数据线Dj基本上在列方向延伸并大致互相平行。
显示信号线131还包括位于栅极线Gj之间以及像素之间并被施以公共 电压Vc。m的多个存储电极线131。
每个像素Pij(i-l, 2,…,n; j=l, 2,…,m)包括一对子像素Pu'和 Pi/,每个子像素Pj或Pi/包括连接到成对的一条栅极线Gi和一条数据线 Dj上的开关元件Ql或Q2、以及连接到开关元件Ql或Q2上的LC电容器 Qd或Cm和存储电容器CST1或CST2。
列方向上的两个相邻像素由耦合电容器Cpp容性耦合。例如,像素Pi; 的上部子像素Pi 与上部像素Pwj的下部子像素Pi/容性耦合,像素Pij的下 部子像素Pi/与下部像素P1+lj的上部子像素Pi+, 容性耦合。
开关元件Q1或Q2具有三个端子连接到栅极线G-Gn之一的控制端子;
连接到数据线Do-Dm之一的输入端子;和连接到LC电容器Cu:,或CLC2、存 储电容器Cst,或CST2、以及耦合电容器Cpp的输出端子。
LC电容器CLC1或CjLC2连接在开关元件Ql或Q2和公共电压Vcom之 间。存储电容器CST1或CsT2连接在开关元件Ql或Q2和存储电极线131之间。
现在参照图2至3C详细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LCD的LC面板 组件。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面板组件的布局图,图3A是沿着线 niB-niB'截取的图2中所示的LC面板组件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 的TFT阵列面板的剖视图,该图是图3A所示LC面板组件的除了滤色器阵
列面板和偏振膜之外的部分。图3C是沿着线mc-mc'截取的图2中所示的
TFT阵列面板的剖视图。
参见图3A,根据本实施例的LC面板组件包括TFT阵列面板100、面对 TFT阵列面板100的滤色器阵列面板200、和置于其间的LC层3。
参见图2至3C, TFT阵列面板100包括多个栅极线121和多个存储电 极线131,它们都形成在优选由透明玻璃制成的绝缘基板IIO上。每个栅极 线121基本上在行方向延伸并包括多个栅极电极124。存储电极线131基本上在行方向延伸并部分地弯曲。
栅极绝缘层140形成在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上,并且多个半导
体岛154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40上,与栅极电极124相对。每个半导体岛154 优选由非晶硅("a-Si")制成并形成TFT的沟道。在半导体岛154上形成优 选由用N型杂质如磷(P)重掺杂的a-Si制成的多个欧姆接触部163、 165a 和165b。
在欧姆接触部163、 165a和165b以及栅极绝缘层140上形成多个数据 线171、多对漏极175a和175b以及多个耦合电极177。
每个数据线171基本上在列方向延伸并包括多个源极电极173,每个源 极电极173与关于栅极电极124分开的一对漏极电极175a和175b相对设置。
每对漏极电极175a和175b关于4册极线124在相反方向延伸。
每个耦合电极177在列方向延伸并跨过存储电极线131 。
半导体岛154的位于源极电极173和漏极电极175a和175b之间的部分 暴露出来,并且欧姆接触部163、 165a和165b只设置在半导体岛154与数 据线171和漏极175a和175b之间。
钝化层180形成在^:据线171、漏极电极175a和175b、以及耦合电极 177上。钝化层180具有露出漏极电极175a和175b的端部的多个接触孔185a 和185b、以及露出耦合电极177的端部的多个接触孔187。钝化层180还具 有露出数据线171的端部179的多个接触孔182,并且钝化层180和栅极绝 缘层140具有露出栅极线121的端部129的多个接触孔181。
多对像素电极190a和190b以及多个辅助4妄触部(contact assistant)81和 92形成在钝化层180上。像素电极190a和l卯b以及辅助接触部SI和92 优选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或反光材料 (reflective material)制成。
每对像素电极190a和190b包括分别通过接触孔185a和185b连接到漏 极175a和175b的下部像素电极190a和上部像素电极190b。上部电极190b 通过接触孔187连接到耦合电极177,下部电极190a与耦合电极177交叠, 使得上部像素的下部像素电极190a和下部像素的上部像素电极190b容性耦 合。此外,上部像素的下部像素电极190a和下部像素的上部像素电极190b 跨过存储电极线131相对设置并与存储电极线131交叠,以形成多个存储电 容器。像素电极190a和190b跨过存储电极线131相对的边缘弯曲以形成V字形,并且像素电极190a的V字形边缘是凸出的,而像素电极190b的V 字形边缘是凹进的。
每个下部像素电才及190a具有上、下和中间线形切口 91-93。中间切口 93 位于列方向的中部并从左向右进入像素电极190a,由此将像素电极190a分 割成上和下部分。上切口 91和下切口 92分别倾斜地在上和下部分中延伸, 并关于中间切口 93对称地设置。
辅助接触部81和82分别通过接触孔181和182连接到栅极线121和数 据线171的露出的端部129和179,并且用于保护露出的端部129和179, 但这是可选的。
配向层11涂敷在TFT阵列面板100的除了辅助接触部81和82以外的 整个表面上。
一个4册才及电才及124、 一个源才及电才及173、 一对漏才及电才及175a和175b以 及一个半导体岛154形成分别连接^象素电极190a和190b的一对TFT。
参见图2和3A,滤色器阵列面板200包括形成在优选由透明玻璃形成 的绝缘基板210上的黑矩阵220。黑矩阵220限定多个窗口,在窗口中形成 多个红、绿和蓝色滤色器230。在滤色器上形成保护层,并在其上形成公共 电极270。公共电极270优选由透明导电材料如ITO和IZO制成,并具有多 组四个线形切口 271-274。切口 271-274中的三个切口 271-273与下部像素电 极190a交叠并与切口 91-93—起将像素电极190a分成多个子区域。具有V 字形状的切口 274与上部电极190b交叠,以^使将上部^象素电极190b平分 (bisect)成两个子区域。在滤色器阵列面板200的整个表面上涂敷配向层 (alignment layer)21 。
由切口 91-93和271-273限定的每个子区域大致具有四边形形状,其两 条长边与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形成约45度角。由上部像素电极190b和 切口 274的边缘限定的子区域具有由两个四边形组合而成的V形。
一对偏振板12和22分别附着在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上。偏振板12 和22的偏振轴交叉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栅极线121或数据线171。
LC层3的分子排列成使得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它们的主轴基本上垂直 于面板100和200的表面。
再参见图1,施加给像素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Vc。m之间的差表示为
LC电容器Cun或Qx2的充电电压,即像素电压。LC分子的取向取决于像素电压的幅度,并且该取向确定了通过LC电容器Qx!或Qx2的光的偏振。
偏振板11和21将光的偏振化转变为光的透射率。
同时,假设用于像素Pup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Vc。m之间的差为dup,且
在像素Pup的上部和下部子像素P'叩和P;的LC电容器Clc和0^2中充电 的像素电压分别是V (P、p)和V (P2up)。此外,我们假设像素P叩的下部子
像素P、和像素Pd。wn的上部子像素P、。wn通过耦合电容器Cpp耦合,并且用 于像素Pd,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V圆之间的差为dd。wn。此外,在给像素
Pup输送数据电压之后,给像素Pd麵输送数据电压。则满足下列关系式 V(P》d叩;和
V(PU2P) = d叩+ ~~,p「 . (dd, - d、画) (2)
^LC2 + 、T2 + ^pp
在等式1和2中,Qx2和Cst2是下部子像素P2up的LC电容器和存储电
容器的电容,Cpp是耦合电容器的电容,并且d'd。wn是施加于在先帧中的子像
素P、画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压v譲之间的差。为便于说明,忽略了数据线 Dj的导线电阻和信号延迟。
在等式2中,如果由于dup和dd,具有相同极性而使dd,和d'd。,具有 相反的极性,像素Pd。wn显示与像素Pup相同的灰度,并且显示的图像是静止
图像,则dup=dd。wn=-d'd。wn,且等式2变为
, 2d叩Cpp 一 CLC2 +CST2+3CPp V(P叩)一d叩十 一 a叩一丄!a叩,、"
匕LC2十^""ST2十^LC2卞^ST2卞^pp
其中t :Clc2 +CST2+3Cpp 〉 i
GjX2 + Cs丁2 + Cpp
相反,如果d叩和dd圃具有相反极性,像素Pd,显示与像素P叩相同的
灰度,并且显示的图像是静止图像,则等式2变为
、〃p2、-H 2d叩Cpp = CLC2 +CST2-Cpp
v、r叩乂 —u叩「 丄广 丄广 —r ;广 叩—2叩
^LC2十^ST2卞^LC2卞^s丁2卞^pp
C, r,十Cqt, —c
其中,t = ^LC2 ST2 "p < i ClC2 + CST2 + Cpp
根据等式3和4,如果像素Pup的下部子像素P;与像素Pd。wn的上部子
2
像素P 'd。训容性耦合,则在施加于两个子像素P;和P 、。wn的数据电压的极 性相同时,用比在像素P叩的上部子像素P;中充电的电压高的电压给像素 P叩的下部子像素P;充电,当极性相反时则反之。像素包括两个开关元件和两个LC电容器并且相邻像素通过耦合电容器 容性耦合的这种像素结构防止了底部观察时灰度的倒置,并提高了所有方向 上的可见度。
图4是表示作为像素电极的电压偏移和面积比的函数的可见度失真 (distortion in the visibility)的曲线。
图4中所示的垂直轴表示量化可见度失真的值,并且水平轴表示对于0、 0.4V和0.6V电压偏移的下部和上部像素电极190a和190b之间的面积比 (areal ratio》
在0.1-0.2范围内的可见度失真意味着可见度特别优异,其等价于阴极 射线管(CRT)的水平,而在0.2-0.25范围内的可见度失真意味着可见度很 优异。在0.25-0.3范围内的可见度失真意味着可见度优异,并且在0.3-0.35 范围内的可见度失真意味着可见度良好。然而,小于约0.35的可见度失真意 味着可见度差,这将导致不良的显示质量。
从图4中可知,当下部像素电极与上部像素电极的面积比在50:50到 80:20范围内时,且当电压偏移在接近于阈值电压Vth的0.4-1.0V范围内时, 可获得优异的可见度。即,下部像素电极优选设计成比上部像素电极大。然 而,当下部像素电极大于80%时,由于回扫电压(kickback voltage)或其它因 素而可能产生各种问题,如闪烁现象。此外,当下部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 Vth比上部像素电极的阈值电压Vth低0.4-1.0V时,提高了可见度。下部和上 部像素电极之间的用于更高灰度的电压差可以更大。
然后,下面参照图5和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可见度提高的原因。
图5是表示分别对于传统图案化垂直配向(PVA)LCD的正向观察和侧 向观察的伽马曲线Cl和C2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分别对于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LCD的正向观察(front view)和侧向观察(lateral view)的伽马曲线C3 和C4的曲线图。
如图5所示,对于一个像素具有一个像素电极的传统PVA LCD的侧向 伽马曲线C2与正向伽马曲线Cl相比大大地向上变形。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建立数据电压使得施加于下部子像素的 像素电压低于通常的数据电压时,对于低一些的灰度,下部子像素的电压可 保持低于阁值电压Vth。相应地,下部子像素可保持在黑色状态,而上部子 像素呈现透射状态,如图6中的附图标记A所示。然而,由于上部像素电极的面积小,因此总亮度小于传统LCD的总亮度。对于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
灰度(由附图标记B所示),下部子像素的电压超过阈值电压Vth,因此下部
子像素也对总亮度起作用。因此,取决于灰度增加的亮度的增加增大了。因
而,如图6所示,伽马曲线的失真变小。
图7示出了传统PVA;漠式LCD的实测的伽马曲线,图8表示根据本发 明实施例的LCD的实测伽马曲线。
比较图7和8所示的伽马曲线,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所有 方向的伽马曲线失真小于传统LCD的所有方向的伽马曲线失真。
如上所述, 一个像素配置两个像素电极和两个TFT,并且相邻两个像素 的两个像素电极容性耦合,由此提高了所有方向的可见度。此外,由于进行 区域分割使得液晶分子的平均定向器(average director)与栅极线或数据线成
可以降低制造偏振4反的成本。
虽然前面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理解,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的、对此处所教导的基本发明原理的诸多改变和/ 或修改仍为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绝缘基板;以第一方向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线;以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线绝缘且交叉的第三信号线;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三信号线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信号线的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像素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绝缘基板的第二绝缘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基板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分割成多个畴的畴分割部件,其中所述畴分割部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分割成不同方向畴,其中根据在灰度梯度的低范围部分的灰度梯度,第一图像显示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显示区域,黑图像显示在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图像比所述黑图像亮,和其中根据在灰度梯度的一范围部分的灰度梯度,第一图像显示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的显示区域,第二图像显示在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图像比所述第二图像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充电电压 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充电电压的最终差异在0.4V至1 .OV的范围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与所 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彼此不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与所 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的比例在1: 1~4: l的范围内。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对于所有方向 不具有伽马曲线失真。
6.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栅极线和多个传导线,每个传导线设置在两个相邻栅极线之间;面对所述第 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至少一个上的多个畴分割部件; 其中包括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的所述多个畴分割部件倾斜于所述栅极线,所述传导线的第一部分被第一像素的一部分^^素电极交叠,所述传导线的第二部分被第二像素的 一部分像素电极交叠。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所述第二畴 部件与所述栅极线成约45度角。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 或者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的假想延长线彼此相会。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畴部件或至 少 一个所述第二畴部件是切口 。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关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传导线之间的第一线基本对称地布置,所述第一线 基本平行于所述栅极线。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 第一偏振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偏振板,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 第二畴部件关于所述第一偏振板和第二偏振板的偏振方向成约45度角。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像素电极连 接到第一 TFT的第一漏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的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二 TFT的 第一漏电极。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TFT和第二TFT 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漏电极,所述第二漏电极分别连接到第三像素电极和第四 像素电极。
14.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像素,包括第一栅极线和第一像素电极; 第二像素,包括第二栅极线和第二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 一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栅极线之间的第 一传导线,其包 括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一部分交叠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一部分交叠的第二部分;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和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液晶层的分子被 排列成使得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它们的主轴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和 第二基板的表面。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像素电极连 接到第一 TFT的第一漏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的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二 TFT的 第一漏电极。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 TFT和第二 TFT 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漏电极,所述第二漏电极分别连接到第三像素电极和第四 像素电极。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 二基板中至少一个上的多个畴分割部件,所述多个畴分割部件包括第一畴部 件和第二畴部件以至少将所述第 一像素分割成多个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分割部件和第二 畴分割部件倾斜于所述栅极线。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 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线和所述第一传导线之间以相互形成实际的或接近 V形。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分割部件和第二 畴分割部件关于所述栅极线成约45度角。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 件关于所述第 一栅极线和所述第一传导线之间的第一线基本对称地布置,所 述第 一线基本平行于所述第 一栅极线。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 第一偏振板和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偏振板,其中所述第 一畴部件和第 二畴部件关于所述第一偏振板和第二偏振板的偏振方向成约45度角。
23.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传导线是第一存储线。
24.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像素,包括第一栅极线和第一像素电极; 第二像素,包括第二栅极线和第二像素电极; 传导线,具有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一部分交叠的第一部分和与所 述第二像素电极的一部分交叠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传导线被施加变化的电压;面对所述第 一基板的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 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多个畴分割部件;和 置于所述第 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畴分割部件包括第 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其倾斜于所述栅极线。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 件或者所述第一畴部件和第二畴部件的假想延长线彼此相会。
27.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设置在栅极线和传导线之间 的所述多个畴分割部件形成V形。
28.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绝缘基板;形成在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上的第 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 数据线,形成在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上并与所述第 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 交叉;电连接到所述第 一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第 一 薄膜晶体管; 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第二薄膜晶体管; 连接到所述第 一薄膜晶体管的第 一像素电极; 连接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像素电极; 与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交叠的导体图案; 面对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的第二绝缘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和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和第二绝缘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包括液晶分 子,该液晶分子的主轴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的 表面。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导体图案是存储电极线。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 和第二绝缘基板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分别将第 一液晶区和第二液晶区分割成 多个畴的畴分割部件。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畴分割部件包括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的第 一畴分割部件和所述7>共电极的第二畴分割部件。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畴分割部件和所述 第二畴分割部件被交替设置并且包括倾斜于所述第一栅极线的倾斜部分。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占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总面积的50 - 80% 。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 一栅极线和数据线; 第四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到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三像素电极;和 连接到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四像素电极。
35.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第三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 第四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连接到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三像素电极;和 连接到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四像素电极。
36.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绝缘基板;形成在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上的第 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 数据线,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4册极线和第二栅极线 交叉;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栅极线和数据线; 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栅极线和数据线; 连接到所述第 一薄膜晶体管的第 一像素电极; 连接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像素电极; 交叠所述第 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导体图案;面对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的第二绝缘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和 置于所述第 一绝缘基板和第二绝缘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的至少一个具有倾斜于所述第 一栅极线的第 一畴分割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栅极线;与栅极线相交的数据线;位于第一和第二栅极线与数据线之间的相交部位附近的第一到第四漏极电极、以及耦合电极。还提供分别连接第一到第四漏极电极的第一到第四像素电极,并且第一像素电极连接耦合电极,而第四像素电极与耦合电极交叠。该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与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置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形成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畴分割部件。畴的两条长边关于第一和第二栅极线或数据线基本上成约45度角。
文档编号G02F1/1368GK101320184SQ20081013050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宋长根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喜欢就赞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专利名称:一种视听字幕制作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外语电化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听字幕制作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中国的外语学习者面临着一个“读得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3)

    专利名称::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电位、低电位及高阻抗控制带电微粒的电子纸系统及其驱动装置。背景技术::电子纸具有下列优点可挠曲、只有在变换显示数据的瞬间才需要耗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68)

    专利名称:长焦广角模块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相机光学器件。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长焦广角模块(tele wide module)0背景技术:近来已经有数码相机技术的诸多发展。一种这样的发展在于光学和机械部分进一 步小型化至毫米和亚毫米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41)

    专利名称:波长选择性偏振转换元件、照明光学系统和图像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选择性偏振转换元件,它从进入其中的光生 成偏振方向和波长区域互不相同的两个光分量,还涉及一种配备有该 元件的照明光学系统以及一种图像投影设备。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5)

    专利名称:一种航空相机热控系统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相机热控系统的隔热结构,适用于航空航天设备热控制领域。背景技术:航空相机是装载在飞机上以拍摄地表景物来获取地面目标的精密光学仪器。工作于高空下的相机,从地面到高空,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116)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驱动该显示器的装置和产生灰度电压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驱动液晶显示器的装置和产生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灰度电压的方法。背景技术: 一种典型的液晶显示器(“LCD”)包括一对相互面对的透明玻璃衬底,并在它们

    专利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70)